[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7)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22

地四、爱望取(分二科) 玄一、问

问:云何爱望取为三种缘?

 

玄二、答(分三科) 黄一、为俱有缘

答:由欲贪俱行,于随顺取法中,欲乐安立故,为俱有缘。

这是三杂染里面的生杂染: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生杂染」里面一共是分九科,现在是里面的第四科是「爱望取」,就是十二支互相望,分别它有多少缘,这样的意思。前面的三科说完了,现在第四科「爱望取」。

「问:云何爱望取为三种缘?」这是用问答的方式,表示这件事的道理。爱望取,前面说到缘起的体性的时候,解释过十二缘起的事情,现在这里又继续分别它的道理。这个爱的烦恼和取也是烦恼,这两种烦恼相对望的时候,它们彼此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按前面文来说,彼此都是有三种缘,有三种关系就是了,它们的三种关系是怎么样的呢?这底下回答。

「由欲贪俱行,于随顺取法中,欲乐安立故,为俱有缘」。三种缘,第一个缘就是「俱有缘」。俱有缘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同时的在一起活动,不是前后,是同时的,同时在一起做事情,彼此都有相助的力量,我能帮助你,你能帮助我,这就叫做「俱有缘」。

现在这里说「爱望取」来说,取里面第一个取,就是欲贪、就是『欲取』,第二个是『见取』,第三个是『戒禁取』,第四个是『我语取』,而这四个取里面都有欲贪。

第一个取就是贪着色声香味触,爱着欲乐的事情。这个所欲的色声香味触是所欲,心里面的欲贪就是能欲、也就是能取。这个「欲贪俱行」,能欲的取与所欲的境界是同时的,同时活动叫「俱行」。「行」是活动的意思,「俱」就是在一起活动。在一起活动的时候,「于随顺取法中」,这个随顺取法中,譬如说我们欢喜色声香味触,欢喜五种欲,那么可意的五种欲就随顺你的欲贪,对你的欲贪来说,它是相随顺的,所以叫「随顺」。如果是不可意的,不是你所欲的,那就是不随顺,没有随顺这件事。『见取』、『戒禁取』也是,他们所取着的也是随顺他能取着的心情的,乃至到『我语取』也是这样的意思。

「于随顺取法中」,就是随顺能取的心情,所取的境界里面,「欲乐安立故」,你所欢喜的事情就是愿意那样子安排,愿意那样的创造出来,叫做「安立」。我愿意有如意的色声香味触,我就去这样追求这样的色、这样的声、香、味、触,那么就安立出来了、就出现了,那么就是「欲乐安立」。

这个见取,『见取』是思想上的事情。他欢喜断见、欢喜常见,就是所谓边见,或者是邪见,各式各样的思想。当然指佛法以外的,佛法以外的思想他欢喜,这个世间上的事情都是大自在天创造的,他感觉这样的理论心里很满意,感觉到满意他就这样去安立怎么怎么的,这四个取都是随他所愿意的去创造去、去安立去、去追求去。

这样子说所追求的,也就是所欲的和能取的,所取的和能取的心情是同时的,同时存在有所支持的,那就叫做「俱有缘」,是这样的意思叫俱有缘。说我现在我很贫苦生活很困难,但是我观察我所能活动的条件,能取到富贵,这个富贵还没有拿到,但是认为有希望,就这样这个希望的境界就能支持自己去努力活动,这叫做「俱有缘」。如果完全没有希望了,这是不行,你虽然有贪心没有希望了,那不是俱有缘,这是不行的,这里面有这个味道,这是说「俱有缘」。

这个「爱望取」,第一个缘就是「俱有缘」,就是他取,这个爱对这个取来说,他所取的境界对他来说,在心情上说是同时的,所以有很大的希望,对他有助力,这是第一个缘。

 

黄二、为无间灭生起缘

由无间灭势力转故,为生起缘。

因为俱有缘的关系,他就能够有毅力发动身口意去创造、去努力做这件事,做这件事做成功了,做成功了以后,当然事情就过去了。「由无间灭势力转故,为生起缘」,这个在佛法里面讲,譬如说是我们做善业或者做恶业,当然不是立刻得果报,但是这种业是造好了、造完了,造的时候就把那个力量、那个种子造成了。做善业我一天拜三千拜佛,我并没有见到佛,但是你拜佛的那个诚心的努力不怕辛苦,这个三千拜拜好了,那个善根栽培下来了,善根栽培下来的那个力量、那个善根的力量,就是「无间灭势力转故」,就是那个力量不间断的相续的下去,那个力量继续的存在下去。

「无间灭势力」那个力量继续的存在下去,存在下去做什么呢?「为生起缘」,为将来得果报的一个因缘。他现在是没有什么事,表面上不看见什么事,但是将来得果报的力量已经成就了,那个力量剎那剎那的相续下去,叫做「无间灭生起缘」,这是这个因缘。

 

黄三、为久远灭引发缘

建立当来难可解脱彼相续故,为久远灭引发缘。

这是第三个缘。「建立当来」,你现在所造成的染污的、罪过的或者是清净的、安乐的业力,它在你的心里面剎那剎那的相续下去,将来「建立」也就是能创造出来、能出现在将来,不是现在。「难可解脱彼相续」,那个事情若出现了的时候是不容易解脱的。

说是苦恼境界要出现的时候,你说我不要有苦恼,这不可以。说是一个大安乐的境界出现了,也是你说是谁来破坏,不容易破坏的。他的富贵来了任何人不能破坏,就是难可解脱。

就是「为久远灭引发缘」,这里是指来生不是现生,所以叫做「久远」。当然那件事出现的时候也不是永久的,所以也是要无常了,所以叫做「灭」。就是你现在创造的力量能引发将来久远的时候的果报,有这样的缘。这是一种缘。

所以有的人他遇见了佛法,他就是要相信,说不出来理由,有的人遇见了其他的宗教他也就欢喜相信,这是以前有过熏习,他就会出现这件事。这是说「爱望取」是这样的关系。

 

地五、取望有(分二科) 玄一、问

问:云何取望有为三种缘?

前面是第四科,现在是说第五科「取望有」,这个「取」是属于烦恼,「有」是属于业力。这个烦恼,取烦恼和业力,它们相对起来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怎么样也能成为三种缘呢?

 

玄二、答(分三科) 黄一、为俱有缘

答:由与彼俱,令业能招诸趣果故,为俱有缘。

这个「取望有」,这是第一种缘,叫做「俱有缘」。「由与彼俱」就是有与彼取,「彼」指取说,这个有和取在一起,这个烦恼在活动的时候就把那个「有」造成了,就是业力。

以前在无明缘行的时候造成了这个业力,现在这个爱取的烦恼一出现的时候,就是把以前的那个业力变成有了,将来能有果报了。而这时候果报还没有出现,没有出现的时候这个业力和取是同时的,所以叫做「与彼俱,令业能招诸趣果故」。

这个「取」和那个「业」在一起,他们有了什么样的事情出现,就是使令那个业加强了力量,它能取得果报。「招诸趣果报」,招就是「取」就是拿到了,拿到诸趣的果报,或者是人趣、或者是天趣、或者三恶道的果报,所以「为俱有缘」,这叫做「俱有」,俱有缘是这样的意思。

 

黄二、为无间灭生起缘

又由彼力,于此生处能引识等故,为无间灭生起缘。

这是第二个「无间灭生起缘」。「又由彼力」,就是由彼取的力量、由彼取烦恼的力量。「于此生处能引识等故」,「于此生处」或者此生、或者人、或者天、或者三恶道受生之处。「能引识等故」,能引发出来识、名色、六入、触、受的果报。能把这个果报生出来,它有这种力量,那么这个就叫做「为无间灭生起缘」。

这个取缘有,这是取对有来说能有这种力量,为它「无间灭的生起缘」,也是把原先的业力造成了有以后,这个「有」就能够生起将来的果报。现在还没生,那么它现在这个时候剎那剎那的相续下去,就是「无间灭」,也剎那生、剎那灭,剎那灭、剎那生,这样子相续下去将来能生起果报,就是能造成这个力量。

 

黄三、为久远灭引发缘

又能引发彼界功能故,为久远灭引发缘。

这是第三个「又能引发」。这个取望有,取对有来说能够「引发彼界功能故」,彼那个世间的功能,或者地狱的世界、或者饿鬼的世界、或者人的世界、或者天的世界,能引发那个世界的果报的功能故。「为久远灭引发缘」,这是隔一生所以叫做「久远」,能引发出来那个力量。

我们在社会上的学校读书就是学的这个生存之道,你有这种知识然后在社会上能生存,或者是能发财、或者是能做官、或者是能做律师、或者是能做建筑师,有这种生存之道,生存的知识。现在佛法不是,佛法是说人的生命究竟是怎么回事情?为什么有这样的生命?说这件事,那么说这件事干什么呢?为改变生命做准备,我对这生命我不同意,生命可以改变的,怎么样可以改变呢?就是说这个道理。

因为这个生命是你自己的烦恼业力创造的。我若不满意我就把烦恼和业力改变一下,那么得的果报就不同了。所以,所学的佛法和社会上的知识不一样,不然的话学这个做什么?学这个做什么?就是让你知道我们人的生命是怎么回事情,生命是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来的。由你的烦恼、由你的烦恼的行动创造出来的生命,是这样的意思 。

这里面说「三种缘」,第一种缘「俱有缘」:是在创造的时候。「无间灭生起缘」:创造了以后这个业力还没有得果报,还继续存在的情况。这个「久远灭引发缘」:那就是他得果报了,到了一个时候他得果报了,是这么意思。

 

地六、有望生生望老死(分二科) 玄一、正辨二支为缘(分二科)

黄一、举有望生(分二科) 宇一、问

问:云何有望生为三种缘?

这是第六科,这个「有」就是业力。这个业力能令你有果报,或者欲有、色有、或者是无色有,它能令你有果报。这个「生」,就是果报的出现了,叫做生。「有」是出现果报的一个力量。那么这个力量对那个果报来说,相对的也是有三种缘,这三种缘是怎么情形呢?

 

宇二、答(分三科) 宙一、为俱有缘

答:熏发彼种子故,为俱有缘。

这个「有」,就是我们的身口意,加上贪瞋痴去活动的时候,「熏发彼种子故」,这个熏就去影响它。你身口意的活动就在自己的微细的识,知识的识,微细的识也就是阿赖耶识,能熏它。你身口意的活动能熏它,熏它就在它那里面发出来种子。种子者功能的意思。就是创造了一种功能,这是无明缘行的时候创造这种功能。

但是有望生,这个「有」这个时候又由烦恼的发动,又加强了以前的种子的功能,这是不同一点的。「熏发种子故」,说所熏发的种子,这个种子,它也可以说是「有」,但它也就是「生」。所以这个「有和生」是在一起的,「为俱有缘」,大家在一起,就是现在的「有」,就是未来的「生」,是这样的意思。

 

宙二、为无间灭生起缘

由彼势力无间随转故,为生起缘。

那个「有」的力量无间断的,随顺你的识不断的活动下去、相续下去,叫做「转」。「为生起缘」,为那个生的起、出现的力量,这是「生起缘」。

 

宙三、为久远灭引发缘

虽久远灭而果转故,为引发缘。

「久远灭」就是第二生,不是现在生,所以久远是指第二生说。那么第二生不是现在生,时间可能是很久。但是到第二生的时候,那个果是现出来了,这就叫做「引发缘」。这是说有望生,也有这三种力量。

 

黄二、例生望老死

如有望生,当知生望老死,为缘亦尔。

这是「例生望老死」也有这三种缘,有望生有这三种缘,那么生望老死也有这三种缘,也是一样也有这个「俱有缘」。这个老死就在生上说的,生就是识、名色、六入、触、受,加起来就是一个「生」,就是我们的生命体。

这个老病死在那儿上?也就在眼耳鼻舌身意上面,也就是在色受想行识上说老病死。所以生和老死是俱有、是同时的。那么由生的相续不断,那么就「无间灭」,由它「久远灭的引发缘」,就是老死的出现也是有生的关系。

 

玄二、兼释有支建立(分二科) 黄一、略标

复次建立有支,有二种。

 

黄二、列释(分二科) 宇一、胜分建立

一、就胜分建立,谓取所摄受业,如前已说。

这是第二科「兼释有支」。前面第一科是「正辨」,「有望生生望老死」,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正辨这二支的缘,这一科说完了。现在第二科「兼释有支」,说到生和老死,或者有缘生、生缘老死的事情,但是现在又「兼」,并且又解释有支建立的事情。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列释」。第一科是「胜分建立」。

「复次建立有支,有二种」有支,「一就胜分建立」就是按特别殊胜的、特别有力量的这一方面来说这个有支。「谓取所摄受业」,就是因为爱的烦恼特别强了的时候,叫做「取」。这个时候「所摄受」的业力,就是所支持的业力,就是给与力量的业力。这个取的烦恼给业的力量强大了,加强它的力量了,所以叫「摄受业」,这就叫做胜、「胜分」,如前面十二缘起上说过了。

 

宇二、全分建立

二、全分建立,谓业及识乃至受所有种子,取所摄受,建立为有,应知。

「二、全分建立,谓业及识乃至受所有种子,取所摄受」,前面约胜这一部份、有大的力量这一部份,来说这个「有支」,现在是约全部份来说。全部份是指什么的呢?「谓业及识,乃至受所有种子」,就是无明所造的那个业,造了业的时候这个业就在识里面有名色、六入、触、受的种子了。这些种子又经过取烦恼的力量,使令它的力量加强了,所以叫「取所摄受」。

「取」就是人的心,就是烦恼心,有烦恼这个心在动作的时候,强大的烦恼的力量来摄受这个业力,使令它的力量加强。「建立为有」,这时候这个业力叫做「有」,以前的时候叫做种子,叫做名色、六入、触、受种子,现在建立为有,就是力量强了可以有果报了,所以叫做「建立为有应知」,应知道全分建立是这样。

这个「全分建立」和「胜分建立」有什么不同呢?「胜分建立」是约取烦恼说;这个「全分建立」是约取烦恼所加强的业力说、加强的业力说。那么说加强的就是种子了,这个种子是全面的,业及识、名色、六入、触,受全面的说。

 

天二、显业用(分二科) 地一、问

问:是诸有支,唯有次第,与行为缘,乃至老死,更有余业用耶?

前面「显十二支的次第缘」,现在显它们十二支的「作用、业用」,分两科,第一科是「问」。

「是诸有支,唯有次第与行为缘乃至老死,更有余业用耶?」这么多的有支,无明支、行、识、名色乃至生缘老死,这么多的支。这么多的支都是属于有支,能令我们有生死苦的。它们是「次第与行为缘,乃至老死」,无明为行作缘,行为识、名色作缘,名色为六处作缘,六处为触作缘,触缘受、受缘爱乃至生缘老死,这样的因缘是这样讲的。

「是诸有支,唯有」这样的缘,是「更有余业用耶」,是还有其他的作用呢?这里提出这个问题,这是第一科「问」,底下回答。

 

地二、答

答:即此业用,及于各别所行境中,如其所应,所有业用,当知是名第二业用。

「即此业用」,就是前面说的无明,它的作用能发动行,行的作用能发动出来名色,名色能发动出来六处,就是这样的「业用」。这个业用「即此业用,及于各别所行境中」,无明所行境、行所行境,识、名色、六入、触各别的境界里面。「如其所应」随它各别的情形所适合的,它们也有作用,也有它们的作用。

那么这样说我们前面曾经讲过,无明它是由无明的种子生出来无明的现行,行也有种子生现行,识、名色、六入、触、受,每一法都有它自己本身的种子,由种子生现行都是这样的,这样说这都是因缘,就是因缘了。

「如其所应所有业用」,那有的时候是增上缘。譬如无明缘行,无明对行来说是增上缘,因为我们发动出来福行、罪行、或者是不动行,那是由无明的力量发动出来的。那无明能帮助你去造罪、造罪行,也能帮助你去做福行,也能帮助你去静坐修禅定的。若是你修四念处、修禅定,那就不是无明缘行了。若是我们不愿意修四念处、不愿意修般若波罗密的话,我们去静坐,那是以无明为缘的,这情形是不一样的。

现在说是「如其所应所有的业用」,就是各别各别的情形,有的是无明缘行,那么这就是增上缘。行缘识也是可以增上缘,但是里面也有可能是因缘的,行缘识有身行、语行,还有个意行。意行和识来对比来说有可能是因缘,也有的是次第缘、也有的是无间灭缘,各式各样的。那么「如其所应」,所有的作用就是不同了。「当知是名第二业用」,第二业用就是增上缘,第一个业用是因缘,每一法都由它自己的种子现出来的,那就是因缘。

第二个就是增上缘,增上缘也非常重要的。譬如说是我们眼根和眼识来说,眼识是由眼识的种子出现的。但是眼根对眼识来说就是增上缘,如果没有眼根,眼识也很难生起,增上缘也是很厉害的,也很重要的。所以就是有因缘、有增上缘、还有无间灭缘、还有一个所缘缘。这一切法虽然是很复杂的,那么不出这四缘。

 

亥二、亦望余支(分二科) 天一、举无明(分二科) 地一、问

问:无明唯与行为缘,亦与余支为缘耶?

前面是说「显业用」,第一「问」,第二「答」。这是第二科「亦望余支」,就是前面次第,无明缘行、行缘识,就是按照次第论它的缘。现在「亦望余支」就是不按照次第。第一科「举无明」,先「问」。

「无明唯与行为缘,亦与余支为缘耶?」这个无明的烦恼,它是能为行作增上缘的,因为有无明所以就会发动种种的福行、或者是罪行、或者不动行,所以无明为行作缘的。

「亦与余支为缘耶?」或与其它的支,识、名色、六入、生老死,无明也为它们有助力吗?这样「问」,底下回答。

 

地二、答(分二科) 玄一、通一切

答:无明乃至亦与老死为缘。

第一科是「通一切」,第二科「会前说」。无明也是为行作缘,但是那是特别亲切有力量的。但是它的关系又不止于此,它又能为识、名色、六入、触、受乃至爱、取、有、生老死,它都能缘的,也是能做因缘的。

「无明乃至亦与老死为缘」,那不但是为行作缘,也能为这么多的缘、也都能有力量,就是无明是普遍的为一切染污法作因缘,都有力量,所以「乃至亦与老死为缘」。

 

玄二、会前说

前言唯与行为缘者,但说近缘义。

「前言唯与行为缘者」,这是第二科「会前说」,把前面的说法会通一下。前面说「无明唯与行为缘」,只是帮助行生起,无明只是这样子。「但说近缘」,那个说法是说无明与行,它们是很亲切的关系,所以有那样的缘。

 

天二、例所余

如是所余,尽应当知。

「如是所余,尽应当知」,如是除了行以外,识、名色也与阿赖耶识有关系。「如是所余」,剩余的就是除掉了行以外,剩余的就是识、名色以下。「尽应当知」,完全都有无明的力量,所以你应该知道,不是说没有关系,不是的,都有无明的力量的。

 

戌二、后支非前支缘(分四科) 亥一、标

复次后支非前支缘。

这是「后支非前支缘」。前面一大段文是说「前支为后支作因缘」,那么后支是不是也为前支作因缘?不是,「后支非前支的缘」。无明为行作缘,而行不可以为无明作缘决不能,这是有差别。

但说「近缘义」前面是说近缘,「如是所余,尽应当知」。「复次后支非前支缘」,这底下第二科「后支非前支缘」,分四科,第一科是「标」,说后支不是前支生起的因缘,不是这样子。

 

亥二、征

何以故?

这是问,什么理由呢?这十二缘起后面的支不能为前支作因缘。譬如老死不是给生作因缘,生为老死作因缘,取能为有作因缘,有能为生作缘,而生不能为有作缘,后支非前支的缘,不能为前支作缘,何以故?什么理由,底下解释。

 

亥三、释

如为断后支故,勤作功用断于前支。由前断故,后亦随断。非为断前故,勤作功用断于后支。

「如为断后支故,勤作功用断于前支」。譬如说这个修行人,我不愿意有老病死,老病死是从那儿来的呢?老病死从生来的。你若断掉了生,就没有再死了,若有生就要有老死,不能断。

所以这上面说「如为断后支故,勤作功用断于前支」,这个修行人他为断灭、为消除后面的老死,所以「勤作功用断于前支」,就是消灭前面的生支,不生就没有死了,是这么意思,是「后支非前支的缘」,何以故?这是解释。

「勤作功用断于前支,由前断故,后亦随断」,这是举个例子。「如为断后支故,勤作功用断于前支」,譬如老死从那儿来的呢?从生来的,要灭除老死就得要灭这个生,生灭则老死灭,是这样的意思。所以「为断后支故,勤作功用断于前支」,那么就精进的加功夫,不可以懈怠,就精进的修四念处,修一切法无我无我所。就「断于前支」就把前面的生断了,生断了,老死自然就没有了,是这样的意思。

「由前断故,后亦随断」,由前面那一支断了,后面也就随着也断了。譬如没有生,老死也就没有了。「非为断前故,勤作功用断于后支」,说是这个修行人不是为了断灭生支,生缘老死。我把前面的生支断掉,勤加功用断于后支,「非为断前支故,勤作功用断于后支」的,是不能这样子的。

 

亥四、结

是故当知唯此为彼缘。

所以可以知道唯此为彼缘,前支为后支的缘,前支是后支的缘,要想断后支就要断前支,是这样的意思,这是结束这一段文。

 

酉二、释义别(分二科) 戌一、由顺观(分二科) 亥一、释此有故彼有

问:云何说言此有故彼有?答:由未断缘,余得生义故。

这底下是「释义别」,前面「十二支相望论次第」,这个分别它的缘说完了。现在说它的缘起义的差别,分两科,第一科「由顺观」。

「云何说言此有故彼有?」像《阿含经》里面有这样的话,为什么这么说呢?说「此有」,这样事情有了,就会有那一件事。譬如有无明就是要有行,是这样的意思。「云何说言此有故彼有?」这是「问」。

「答:由未断缘,余得生义故」,由于你若没有断除这个缘,那么其余的就会生起,你没有断无明,无明就有行;你没有断行,识、名色就不能断,所以就是这样的意思。「云何说言此有故彼有?」无明有故行有,行有故识有,识有故名色有,就是「此有故彼有」。

「由未断缘,余得生义故」,这句话的意思表示什么呢?表示修行人他还没能断除去烦恼的种子,四念处这个身、受、心、法的种子,我、我所的种子,你还没有断。没有断,有种子,有种子就有生现行。中阴身出来了,眼耳鼻舌身意出来了。「由未断缘,余得生义故」,这个种子若没有断,现行的果报就会生起,所以「由未断缘,余得生义故」。

 

亥二、释此生故彼生

问:云何此生故彼生?答:由无常缘,余得生义故。

这是第二「释此生故彼生」这一句话。「云何此生故彼生?答:由无常缘,余得生义故」,这个是无常,「由无常缘」就是没有常住,总是有生灭变化的,一切法都是由生灭变化的因缘造成的。所以「由无常缘,余得生义故」,那么其余的法就出现了。

譬如说这个有缘生老死,生老死是所生的,有就是能生的。这个有,它是无常的,那么它生出来的生老死也是无常的,是这个意思。「云何说言此有故彼有?」怎么这么讲法呢?

「答:由未断缘,余得生义故」,由于我们没有修四念处来断爱取烦恼的种子,没有断这个烦恼的种子。没有断的关系就是「余得生义」,那个果就是余,那个果就出现了,你没有断它就有果。譬如你没能断生它就有老死;你没能断有,有缘生,生就会有,所以是「余得生义」。

这是第二科「释此生故彼生」,底下「由逆观」。

 

戌二、由逆观(分二科) 亥一、释要由生缘而有老死等

问:何故说言有生故有老死,要由生缘而有老死,如是乃至无明望行?

这底下第二科「由逆观」,就是逆观,无明缘行、行缘识这是顺。譬如老死,生缘老死,为什么有老死呢?有生故有老死,那么这就是逆着去观察,不顺前面生起的次第。

「问:何故言有生故有老死」,这底下「逆观」分两科,第一科「释」,要由生缘而有老死。为什么有生所以有老死呢?「要由生缘而有老死」,一定要有生的因缘才能够有老死的。生缘就是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五种法果报现前了,然后才能够有老死的,所以要由生缘而有老死。

「如是乃至无明望行」,这个是怎么样会有老死生呢?有生故有老死生。怎么样会有生呢?由有故有生。怎么会有有呢?有爱取故有有。为什么会有爱取呢?就是触缘受,有受故有爱取。为什么会有受呢?就是有触。为什么有触呢?有六处。为什么有六处?有名色。为什么有名色?有识,就是有业力。所以是这样向上推,就是所谓「逆观」。

「要由生缘而有老死,如是乃至无明望行」就这样向前推,推到最初就是由无明而有行,前面说过不知道是无我的,不知道是有因有果的,不知道所熏习的善法只是种子而已,还没有成就。「要由生缘而有老死,如是乃至无明望行」,乃至到最初这一支。

 

天二、答

答:由此言教道理,显从无实作用缘,余得生义故。

前面解释「要由生缘而有老死」分两科,第一科「问」,现在第二科是「答」。

「答:由此言教道理」,由于前面这个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此无故彼无。由于这样的法语所表示的道理的缘故,而有老死,所以我们有了老死。就是有生缘老死,如是乃至无明望行。因为有无明,所以有行,有行才有识、名色,都是这样相望而有,但是这是由逆次第向上推的。「何故言有生故有老死」,这是「问」,底下回答。

「由此言教道理,显从无实作用缘,余得生义故」,由于这样佛在《阿含经》里面说这样的道理,说「言教道理」,都是假立名字,用名字来表达佛所觉悟的道理,这是「言教道理」。

「显从无实作用缘」,而这样说的道理显示什么事情呢?显示「从无实作用缘,余得生义故」。「显示无实作用缘」,就是所生法不是自然有的,要有因缘才有所生法,那个因缘是无实的,是不真实的。

「由此言教道理显从无实作用」,它没有真实的作用,譬如说种子它不能单独的去得果报,说是要假藉其他的因缘。假藉其他的因缘,若没有识的话,其他的因缘也还是不能得果报。所以都有一个「不生义」,因有不生义,缘也有不生义。

「由此言教道理,显从无实作用缘,余得生义故」。「无实作用缘」,就是一切法是由因缘生,但是看出来生也没有真实的作用,所有的因缘也都没有真实作用,但是一切法由因缘出现了。就是两个意思,一个是余法得生,第二呢因缘是没有真实性,看不出来有得果报的力量。

「无实作用」,没有真实的作用能令你得果报的,但是果报也出现了。「余得生义故」,就是因缘法有一个不生的意思;但是也是由因缘法出现一切有为法的,所以「余得生义故」。

 

亥二、释非离生缘而有老死等(分二科) 天一、问

问:何故说言有生故有老死,非离生缘而有老死,如是乃至无明望行?

底下第二段「释非离生缘而有老死等」。「何故说言」,经上有什么理由这样说是「有生故有老死」,有生才有老死,何故说这句话呢?「非离生缘而有老死」,离开了生缘,有老死吗?没有,「如是乃至无明望行」。

 

天二、答

答:由此言教道理,显从自相续缘,即自相续,余得生义故。

由前面这句话:有生故有老死,这句话的道理显示出来什么呢?「从自相续缘」从你自己流转生死相续的因缘,看你的生死轮回不断,这样子。

「即自相续,余得生义故」,而这个「从自相续缘」怎么讲呢?「即自相续,余得生义故」就是自相续,就是你自己得到一个色受想行识,而这个色受想行识又会去创造生死的因,又去得果报。这个果报还是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又会再创造一个自己的果报。就是你创造的你负责,别人创造的别人负责,所以是这样的意思。

「显从自相续缘,即自相续」,你自己的生命体由自家的力量创造的,也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识创造的。「余得生义故」,剩余的也就出现了。前面这个「自相续」,由他能生起,那叫做「自相续」,而不是说我作业,你得果报,那就不是这样意思了。「余得生义故」,别的人会得果报,没有这回事。

 

申四、十二支为缘抉择分别(分二科) 酉一、依四句答(分三科)

戌一、无明与行(分二科) 亥一、问

问:若法无明为缘,彼法是行耶?设是行者,彼无明为缘耶?

前面第三科说完了。底下是第四科,「十二支为缘抉择分别」,说这个道理,分两科,第一科「依四句答」。

「若法无明为缘,彼法是行耶?」若这件事的出现是由无明烦恼作因缘,使令那件事出现的吗?「彼法是行耶」这是十二缘起,第二支是行。

「设是行者,彼无明为缘耶?」说假设是行,是一个人,人的身体的一部份。「彼无明为缘耶」是行的时候,彼无明能为行作缘吗?这是「问」。

 

亥二、答(分二科) 天一、标

答:应作四句。

应该分成四句来说明这个道理。

 

天二、辨

或有行,非无明为缘,谓无漏,及无覆无记,身语意行。或无明为缘,而非是行,谓除行所摄有支,所余有支。或有亦无明为缘,亦是行,谓福、非福、不动身语意行,除如相,是第四句。

「或有行,非无明为缘」,或者是有身行、语行、意行,身语意这三行,或者罪行、福行、不动行。答:分作四句,现在说第一句。

「或有行,非无明为缘」是有行,但不是无明为行作缘的,是什么呢?「谓无漏,及无覆无记,身语意行」,无漏就是没有烦恼,没有烦恼就是有般若的智慧。他的三业是般若的智慧来领导活动,这样的无漏的智慧,无明不能为他作因缘,不行。

「及无覆无记,身语意行」,无覆无记,这是我们凡夫,凡夫的阿赖耶识是无覆无记的。就是也没有什么烦恼的覆障,无记也不能说它是贪或是染污、是清净,所以叫做「无记」。

「身语意行」,这无漏的身语意行,无覆无记的身语意行,这样意思就是这个人他修学圣道得到般若的智慧了,那么就是无漏、无漏的身语意行。说那个人没得圣道,但是他也学习圣道,能令烦恼不起,所以他的心的无覆无记身语意现行了,这样子。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6)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六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七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15)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四祖道信禅师的佛学思想(常海法师)[栏目:禅宗文集]
 永嘉大师证道歌诠述(2)[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常听人说阴气重的人,容易被别人的冤亲债主借用,请问真的是如此吗?(净空法师)[栏目:附体现象·法师释疑]
 比丘尼僧团的发展(星云大师)[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相应27经 给孤独经第二[栏目:相应部 55.入流相应]
 慧灯之光六 略说八关斋戒[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韩镜清教授译著(藏译汉)[栏目:慈氏学·专题栏目]
 少林寺2012年水陆大法会上堂法语[栏目:永信法师]
 弟子规浅释 Standards for Students 第六章﹕泛爱众 Chapter Six: ..[栏目:弟子规浅释 Standards for Students]
 慧解脱阿拉汉还需要学习神通吗?[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