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3)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23

辰四、见取

见取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以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及所依所缘所因,俱有相应等法,比方他见,等随观执为最、为上,胜妙第一,唯用分别染污慧为体。

这一大段文是解释「烦恼杂染」,现在这一节呢?是解释十种烦恼,解释到第四「见取」。

什么叫做见取呢?「谓由亲近不善丈夫」,这是说这样的烦恼生起的因缘,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缘就是亲近不是良好的人。

「闻非正法」,从这个人边,听闻不符合正理的法,没有真理的法,就是不是佛法,不合缘起的道理。

「不如理作意故」,因为听闻了这样的法,就随顺这样的法去虚妄分别,不合乎正理,所以就有了见取的烦恼了。这个见取是这样生起的,但是它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呢?

「以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等法为体,就是以「萨迦耶见」就是前面那个伪身见,是观察色受想行识里面,有个常恒住的、不变异的我,认为这样的道理非常的好,非常的殊胜,就是「为最为上,胜妙第一」,这就叫做「见取」。

这个「取」就是爱着的意思,这个「见」就是萨迦耶见,就是他所信仰的,他所爱着的这种思想,这样的理论。对这样的理论,他认为是最殊胜的,就叫做「见取」。是以「萨迦耶见」。「边执见」,这个边执见就是前面讲过,或者是断见,或者是常见,认为这样的思想最好,所以叫做「见取」。或者是「邪见」。拨无因果这些事情,认为这个思想是最殊胜的。

「及所依所缘所因」,不但是如此,还「及所依」,这个「所依」是什么?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缘」呢?就是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有「所依」也决定有「所缘」的境界。但是还要有「所因」,就是种子。它从无始劫以来,这个虚妄熏习的种子是无量无边的。不是说现在这个人有这样的见,其实久远也就有,久远以来也有这种见。就是以前有这样熏习过,所以他的识里面,还是有这样的种子的。因为以前有那样的种子,现在遇见「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所以就出来了,这样的见取的思想就出来了。

「俱有相应等法」,就是这个「所依所缘」就是俱有,同他这个思想同时的活动,同时的生住灭,就是「俱有」。「相应」,与他的识,他这样的知见和他的心意识也是相合的。「等法」,就是这么多的事情和合起来,那么就叫做「见取」。

「比方他见等」「比方他见」,就是他的思想和别人的思想相对比的时候,对比一下。「等随观执,为最、为上,胜妙第一」,「等随」昨天讲过就是平等的,也就是普遍的随一切境界。他去观察的时候,就执着他自己的这个思想是最、是上,是胜妙第一的。这个「为最」,或者说是这个思想能解脱一切罪垢得清净,能解脱一切烦恼能得涅槃,所以叫做上妙第一。所以他认为他的思想最殊胜,这是他自己用他的思想和别人的思想对比,他自己有这样的结论,是最,是上,是胜妙第一。

这样的思想若佛法来批评它呢?他是「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而有的。

「唯用分别染污慧为体」,只是用他的虚妄分别,不是清净的智慧,是染污的智慧。「染污」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这样的分别会引起烦恼的,能令他有被烦恼所污染,有就样的智慧,是这个见取的体性就是这样子的。这是「非灭即灭,非道即道」,不是涅槃,不是圣道,但是他就认为这是涅槃,这是圣道,这是最殊胜、最圆满的,所以叫做「见取」。

 

辰五、戒禁取

戒禁取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即于彼见,彼见随行,若戒、若禁,及所依所缘所因,俱有相应等法,等随观执,为清净、为解脱、为出离,唯用分别染污慧为体。

「见取」解释完了,现在解释这个,这是第五科,解释这个「戒禁取」。戒禁取是怎么一回事呢?谓由亲近不善好,不好的人,「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所以有这样的错误的想法,「戒禁取」。这个戒禁取的内容是什么呢?

「即于彼见」,即于彼前面那个「见取」为先。这个「戒禁取」就是除了佛教,其余的宗教的一切的仪轨,他们所遵守的一切的戒律,都属于戒禁取。而这个戒禁取是一种行动,一种规则。这种行动、规则是以「见取」为首为先。这见取是内心的一种智慧,内心的一种染污慧,这个染污慧是个领导者,所以是彼见为先。

「彼见随行」,也就是彼「见取」见,是戒禁取所随行的。他要以见取为首领,为领导者,这个戒禁取就随着它,随着它去活动,是这么意思,所以叫「彼见随行」。  

「若戒、若禁」,或者这个宗教徒这个外道,他或者是有戒,或者是有禁,或者是有戒也有禁。

这个「戒」和「禁」有什么不同呢?就是可以用佛法里面对照着解释,性戒名为「戒」,遮戒名为「禁」,这么说也可以。那这个是《披寻记》上解释,这个外道他所受持的「身护、语护」,保护他的身体、保护他的语言没有违犯,这叫做「戒」。那么他所穿的衣服,所吃的饮食,他各式各样的威仪,各式各样的规定,那一部份叫做「禁」,是这么讲。那么他或者持戒,他所遵守的那个外道的戒,外道的禁。

即「所依」的六根,「所缘」的六境,「所因」的种子。「俱有相应等法」,这都是同时有,同一生住灭的,与他的思想相应的,这个戒禁取等法。

「等随观执,为清净」,观察他所尊重的、所爱着的这个戒禁取是清净,能灭罪。到恒河里面洗洗澡,沐浴一下能灭罪,持牛狗戒能灭罪,能够解脱烦恼,能出离生死等。

「唯用分别染污慧为体」,而这个戒禁取,他也是虚妄分别的染污慧为他的体性。这是属于分别烦恼,前面见取也是分别烦恼。分别烦恼是见道的时候都断掉了,不须要修道,是见道时候就断掉了。

这是「戒禁取、见取」这二取,「身见,边见,邪见」是三见,三见加二取合起来就叫做「五利使」。

 

辰六、贪

贪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运失念故,于外及内可爱境界,若分别不分别染着为体。

这个是第六个「贪」,贪烦恼,这叫做「五钝使」。「谓由」,也是和前面一样,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就有这个贪的烦恼生起来。

「及由任运失念故」,不须要去虚妄分别,就是任运的失掉了正念,这烦恼就出来了。那么这是俱生。这个贪分两类,一种是由分别起的,一种是「由任运失念」而生起的。

和前面那个戒禁取、见取不同,所以这一个贪,是通于修道。修道也要断,还是有贪,要断这个贪,不只是见道。

但是这个「贪」究竟指什么说的呢?「于外及内,可爱境界」,这个「内」就是自家的五蕴,色受想行识,「外」就是自身之外的其余有情他的色受想行识。不管是内是外,「可爱境界」,能令你生起欢喜心的,顺生乐受,这可爱境界,就叫做贪。

「若分别不分别,染着为体」,而这里面有两种情形,就是由分别生起的贪,第二种是不分别就有这种贪,任运的有这种贪。不管是哪一种,分别也好、不分别也好都是「染着为体」,就是在可爱的境界上有染着心,是名为「贪」。这是贪烦恼。

 

辰七、恚

恚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运失念故,于外及内,非爱境界,若分别不分别憎恚为体。

这个「恚」也通于见道所断,修道所断的。也是一样「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善的人,不善的法,和不如理作意故,所以就有这恚的烦恼出来了。这个烦恼是分别所断。「及由任运失念故」,还另外一种就是修道,修道的时候所断的恚烦恼。就是于外及内,「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运失念故」,任运的失掉了正念的时候,就有这个恚的烦恼生起,这是修道所断的。

「于外及内,非爱境界」,这是说这个恚的烦恼,有这么样的差别。在外面的非爱境界,或者内里面的非爱境界,顺生苦受,这个时候内心里面有恚,有愤怒,就是想要伤害对方。

「若分别不分别憎恚为体」,这个烦恼有两种,一种是分别生起的恚,一个是不分别任运生起的憎恚,就是这个恚烦恼的体性是这样的。

 

辰八、慢

慢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运失念故,于外及内,高下胜劣,若分别不分别高举为体。

这是第八科解释「慢」。这「慢」字怎么讲呢?「谓由亲近不善的人,闻非正法,有不如理作意故」,所以有憎恚的烦恼的体性。

「及由任运失念故」,他没有去各处跑,他就安心在一处,但是还是失掉了念,失掉了正念。失掉正念的时候,这个恚也会出来。

「于外及内,高下胜劣」,这个外面的事情,他还很…内是自己。「高下」,这《披寻记》解释得很清楚,这个年纪大的人叫「高」,年纪没有那么大,就叫做「下」。「胜劣」是品德,品德特别好的人叫做「胜」,品德马马虎虎的就叫做「劣」。对于这样的高、下、胜、劣,那么就会引起高慢心,引起这个慢心来。

这个慢心也是通于二种,若分别所断的,若不分别心性高举为体,虽然任运的就生起来这样的烦恼,就是「任运失念故」,就有这高慢心出来了。是分别心生的慢,有不分别因缘而起的,其心「高举为体」,为这慢的体性。「高举」,就是感觉自己有很大的能力,别人不如我,就这个意思,就是这样想生了「高慢心」。

 

辰九、无明者

无明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运失念故,于所知事,若分别不分别染污无知为体。

这「无明」是什么呢?也是一样「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所以有了无明。

「及由任运失念故」这无明也通于修道所断的烦恼。

「于所知事,若分别不分别染污无知为体」,这个无明就是对所认识的一切的事情,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十法界的因果,这就是「所知事」。「若分别不分别染污无知为体」,就是若分别心生起,若者不分别也自然的生起。不分别可是不染污,和这个分别烦恼是染污的,不分别烦恼不是染污的,为他的体性。这是说「无明」,约「亲近不善丈夫…」,这一段这样子说。

这「无明」下面的十二因缘,解释得非常清楚。我们在别的地方还不大容易知道什么叫做「无明」。下面十二因缘说的很清楚。最浅白的说,就是不知道有因果的道理,不相信有因果的道理,那就是「无明」了。过去的业招感现在的果报,现在的业招感未来的果报,包括范围很多,你不知道,不知道那就是叫做「无明」。这个「明」是智慧,现在用无明就是愚痴,这么样是用这个方法来表示。

实在来说呢?「无明」在这里看出来也是有种子的。「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所以熏成了无明。「及由任运失念故」,有无明。「于所知事」,这是说无明的相貌,「于所知事,若分别不分别染污无知为体」是这样意思。

这个「无明」在经论上看,它也是因缘生法。其中最明显的一样事,就是吝法。人家请你说法,你不说,这个佛法要保密,自己不能讲出去,这就是一个…将来就会特别的无知。

说是这盘特迦、周利盘特迦那位阿罗汉,他过去的时候是个三藏法师,通达经律论的大法师的,但是就是因为吝法,所以后来就是笨得很,什么也学不会,一点记忆力也没有。

另外也有的地方提到一位大比丘,五百位比丘教他一个人学习佛法,都教不会,他就是学不来。学不来他一天、二天也可能没有什么,久了这个自尊心受到伤害,就是没有生存的意志了,活不下去了。国王来请这个五百位比丘吃饭,这五百位比丘说:你不要去,你就在这看门口好了。当然他也不去了,他是年纪又大,又笨,什么也不会,那么只好看门口。看门口这个时候,心里面很懊恼,就拿着绳子到后面花园里面,就是套在树上要自杀,上吊要死。这个时候佛知道了,他就来了,佛说:你干什么?他就很坦白的说:哎呀!我在这里太痛苦了,说他这个笨!五百位法师教我学习佛法,一点都学不会,种种的所受人家轻视,活不下去了。佛说你知道这五百比丘怎么回事?前生是你徒弟跟你学佛法的,你因为吝法,总是一些佛法是妙法,隐藏起来,保密不说。或者是有什么条件,或者说你若给我红封,我才给你讲,或者就是有种种这些愚蠢的事情。所以你今生得这个果报就是笨,你赶快忏悔!这个时候佛是化现一个比丘来喝斥他,他一生惭愧心,佛就现出来三十二相了,他大惊!向佛忏悔。佛为他说法,立刻得阿罗汉。得了阿罗汉,佛说:(就是有神通!)你现在就去,到那个国王那去应供,在上座坐。那么他就去了。到那去了,在上座坐,这些五百比丘都恨。你什么都不懂,你可以坐上座?一会儿要为国王说法,你都不会说,怎么可以坐上座?但是在国王面前大家都不敢出声,国王给每一位倒水,最后吃斋,然后要达嚫。他就会说法,是「清辞雨下」,这清净微妙的法语像下雨似的,他说法。唉呀!这一下子,这五百比丘大惊,怎么忽然间这样子?所以他领着五百比丘回来,为五百比丘说法,五百比丘都得阿罗汉。

所以这个事情,无明是缘起的,也是有种子。所以我以前也是常说,我感觉我的头脑不错,感觉这个人笨,有的时候就愚弄他,这事办不得,不可以这样子。你愚弄他将来你就愚痴,所以不可以这样子。别人修学佛法开大智慧,尽量的为人家作增上缘,不可以障碍。你障碍人家求智慧,你将来就要愚痴,得愚痴报,所以是不可以做这种事,不可以的。

所以这上面说「无明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那么就会有这个无明的事情。「及由任运失念故」,也会有无明。我们有所执着,这无明通深、通浅。下面那个解释十二因缘那个无明说的很多,通深通浅。我们若是不明白第一义谛,就叫做「无明」。当然这不明白第一义谛这种无明,到佛的时候才究竟清净。我们一般人还谈不到那么高深的无明。所以「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运失念故,于所知事,若分别不分别染污无知为体」。

「于所知事」,这个于「所知事」是普遍一切法的,我们这个一念心接触一切法,都有无明在里面。日常的生活里面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一切一切都是所知事。「所知事」的时候,你对这件事无知,当然有深、有浅。「缘起」,它是什么缘起?我们不知道。那么它就是甚深的第一义谛,我们也不知道。

所以「于所知事,若分别不分别」,「分别」引起的无明,有「不分别」任运生起的无明,这些无明呢?都是「染污无知为体」,都是染污的。因为因此而就有种种的烦恼生起,这个就叫做「无明」。

我们在《阿含经》里面也看见,《俱舍论》里面也提到,有「染污无知」,有「不染污无知」。这个「不染污无知」是得阿罗汉以后的烦恼,是圣人得阿罗汉以后的烦恼。这个「染污无知」是我们凡夫一直到阿罗汉才清净,到了阿罗汉才清除去染污的烦恼,分这么二个。那个「不染污无知」是到佛的时候才清净,其他的大菩萨都还是有。这个地方只是说这一部分,只是说到分别、不分别都是染污无知,这个无明。那个不染污无知的无明,这里没有提。如果说是通达第一义谛,才破除去那个无明,那就是佛的境界,那是不染污无知了。

 

辰十、疑

疑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即于所知事,唯用分别异觉为体。

「疑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这是第十个烦恼「疑」。疑这个烦恼也是「由亲近不善丈夫,听闻非正法,有不如理作意故,即于所知事,唯用分别异觉为体」。

「于所知事唯用分别」,而没有说这个无分别,没有说那个任运生起的疑,没有说。这里说这个疑,似乎只是指是「苦集灭道」,对于苦集灭道,心里面有疑。是吗?这是苦吗?这个烦恼能够集成生死苦吗?修戒定慧能得涅槃吗?这是属于这一类的疑。

「唯用分别心」,是「异觉为体」,就是不一样的理解,不一样的分别,这一样事里面,由这样想想可以这样子吗?可以是那样子吗?不决定。对于这件事的认识不能决定,那么就是犹豫不决,就是疑惑。这个疑惑呢?到初果的时候就断掉了,初果圣人没有这个疑了,这就是唯独是属于分别心的烦恼。

这和前面加起来,就是十种烦恼,也就叫做「十使」,《俱舍论》叫做「十使」,《阿毗达摩论》上也这么说。

 

寅三、烦恼因(分二科) 卯一、标列

烦恼因者,谓六种因,一、由所依故,二、由所缘故,三、由亲近故,四、由邪教故,五、由数习故,六、由作意故,由此六因,起诸烦恼。

我以前也说过,这《瑜伽师地论》它讲什么事情讲的微细。烦恼是怎么生起的?它说出六个理由来,告诉你烦恼是怎么生起的。其实这烦恼生起这个事情好像也不是什么甚深的道理,但是你去各种经论你去看,这《瑜伽师地论》它说的,它全面地告诉你,和别的地方不同。

这是第三科解释烦恼的因由、烦恼生起的因缘。分两科,第一科「标列」,「烦恼因者,谓六种因」这是「标」。「一、由所依故」,以下这是「列」,有六个原因,生起烦恼。烦恼生起有六个原因的。第一个是「由所依故,二、由所缘故,三、由亲近故,四、由邪教故,五、由数习故,六、由作意故」,这是六个理由,这是「标列」。底下第二科是「随释」,也是分六科,第一科是「由所依」。「由此六因,起诸烦恼」,生出来很多很多的烦恼。

 

卯二、随释(分六科) 辰一、由所依

所依故者,谓由随眠起诸烦恼。

第一个「所依故者」,怎么讲呢?「谓由随眠起诸烦恼」,就是因为你心里面有随眠,以随眠为依生起烦恼的。这个「随眠」,就是种子、烦恼的种子。「随」这个字,是随逐不舍。这个烦恼的种子在你心里面居住,住在你的心里面,和你的心不舍,不分离的,它一直是在你心里面。但是在你心里面的时候呢?它是「眠」,就是隐藏在那里不动,没有动叫做「眠」。这个醒了呢?烦恼就活动了。或者是「眠」是潜伏在那里不动,不动就是静的意思。醒觉了就是活动了,就像人不睡觉以后起来工作了。所以一个眠,一个觉,烦恼的种子也是两个现象。一个是在那里…静静的在那里不动,不发生作用;第二个现象嘛,它活动出来了,那就不得了,所以用这个「眠」来形容这件事。「由随眠起诸烦恼」,就是由这个烦恼的种子生起来烦恼的活动。你有这个烦恼的种子,你就生起这个烦恼的活动,不然的话它不活动,没有这个烦恼。

这个唯识上这样的理由,在日常生活里面,非常的实用,很实用,很实用的。你在学校里面,你学做医生的,你就把医生这种知识,你在学习的时候,就熏成了种子在你的心里面。你若给人看病的时候,你这个学医的知识就出来活动了,这是什么病,要用什么药、用什么药,就活动。这是你是医生,那么现在造房子叫你画图出来,不行,因为你没有学过,你心里没有这个种子,做不来。这个种子是一类、一类,烦恼亦复如是,也是一类一类的。

「谓由随眠,起诸烦恼」,这是叫做「所依」。说烦恼以随眠为所依。这个烦恼就是现行的烦恼,活动出来的烦恼,「依」隐覆在里面的种子为依止,所以就生出来烦恼了。如果没有这个随眠的时候,那就不能生烦恼,烦恼没有办法生起,那就是圣人了。

 

辰二、由所缘

所缘故者,谓顺烦恼境界现前。

「所缘故者」,第二个原因,不但是有随眠就决定会生烦恼,不是,还要有第二个原因「所缘故」。「所缘故」怎么讲呢?「谓顺烦恼境界现前」,顺「生」(生起的生),顺生各式各样的烦恼的境界,出现在前的时候,你烦恼才能生起的。爱烦恼这个境界出现,这个境界它随顺生起爱烦恼,这样的境界现前的时候,我们的心,我们明了性的心和这个境界一接触, 这个时候这个爱烦恼才现行。外面有爱的境界来引诱,内里面有烦恼的种子,这时候才会生出烦恼的。如果没有境界现前,烦恼也不动,这是第二个原因。

 

辰三、由亲近

亲近故者,谓由随学不善丈夫。

就是因为你这个人向那个不好善丈夫、不好的人去学习,你随顺他去学习去,你和他在一起,他就是引导你,告诉你怎么贪,告诉你怎么瞋,告诉你怎么样愚痴,邪知邪见,你这样子你了不起。你跟他学习了这个呢?于是乎你的烦恼就重,各式各样的烦恼很重的。是「谓由随学不善丈夫」,这是第三个。

 

辰四、由邪教

邪教故着,谓由闻非正法。

第四个「邪教故着,谓由闻非正法」,就是你向那个坏人去听闻他说的道理,不合道理的事情,就是邪教。那么你熏习在这个呢,你的烦恼就特别重。比如说是这个我们不学这个军事,杀人的这些事情我没学过,我们造罪的时候,就不知道那些巧妙的杀人的方法,不知道。不知道,那么我们那样的烦恼、那样的烦恼罪就造不来。我们说是会造,但是是一般的,简单的事情可能都会做,那个复杂的事情,罪过的事情做不来。你不懂,这为什么不懂呢?因为你没学过嘛!是这么回事。

 

辰五、由数习

数习故者,谓由先植数习力势。

这个「数习」怎么讲呢?「谓由先」,就是说你以前,「植数习力势」。「植」,就是栽培过,你以前栽培过「数习力势」。栽培的时候怎么栽培呢?数数地这样做。这个「习」,就像那个鸟,那个小鸟在练习飞的时候,他数数的用两翅膀子去练习飞,到最后他就会飞了,是这么意思。说我们人你做什么事情,栽培什么事情,也是数数地学习,数数地做,做久了,你这件事你就会做。会做结果呢?你这个力量大,你这个力量就大一点。

比如说是「瞋心」,原来的瞋心并不大,原来的瞋心不大,但是那个老师告诉你怎么样去害人,怎么样挖别人的墙角,事情很多很多的方法的。是直接去对付他,或从旁面对付他,从后面对付他,明地暗地,各式各样的方法。表面上和你很亲热,背后是给你一刀,各式各样的方法,你学会了,你常常做呢?很熟悉,就做这个事。这个时候,因为你学过嘛,一做就成功了,这样子呢?你的烦恼的力量比别人大。

「由先植数习力势」,那个「力势」,那个力量非常大,你若不数习就没有。就是通常比如说我们这个贪心也是一样,你不控制自己,老是放纵这一念贪心,一次二次久了,这个贪心就力量大,你想控制它都不容易。你若是第一次你就控制它,第二次控制它,第三次控制它,以后渐渐力量就小,渐渐就容易,就不起了,烦恼就不起了。

所以「谓由先植数习力势」,这个烦恼是这样子,戒定慧也是这样子。你数习它的力量就强,那么就成功了,道理是一样。所以从这地方看,任何人都有希望,得圣道这件事任何人都有希望,只要你肯常常栽培。一个小草放在花盆里头,天天给它一点水,你照顾它,慢慢地它就荣茂,就荣润茂盛起来。我们这一念心也是一样,这个戒定慧的事情也是一样,常常栽培它、常常的栽培它,它就会强。

 

辰六、由作意

作意故者,谓由发起不如理作意故,诸烦恼生。

这是最后第六个,这第六个倒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这「作意」怎么讲?

「谓由发起不如理作意故」,就是你自己遇见一种境界的时候,能够发起一个不合道理的想法,就这个心情呢?就会引起来很多的烦恼生起。

这个心所法,这是佛菩萨的大智慧,他会知道…我们说个白话,有个窍门,这就是个窍门。譬喻说是我们佛学院有个客厅,外面有人来要找某一个人。那个客厅有一个人,你找某人?他就来告诉你,说是外面那个人来找你,你去见他。就是这看门口这个人,可以譬喻为作意。不是外面那个人直接来,就来看你的,不是,中间有一个人的,中间有人,由那个人来联络,来联系这件事。这外面的人、里面的人,这两个人才可以见面。如果中间这个连络人说他今天不在,外面那个人来了,不能见他,就有这个问题。

说我们的心所法,心里也是这样子。出现了一件事,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理和那个外面的境界接触?要经过这个作意心所的。这个作意心所若用如理的作意,就是一个境界;用不如理的作意,这是又一个境界。这件事,这个心所法里面有这么一件事,有这么一个窍,谁知道这件事?佛菩萨才知道。所以告诉我们这个烦恼的生起是这么回事。这样子这烦恼的生起有转变,也可以不生起,也可以生起。说这烦恼,我们是凡夫是有烦恼的,我的烦恼很重,我的贪心很重,瞋心也很重,我要出家修行可以吗?你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但是这上面告诉你,这个作意,你若有如理作意,烦恼不能动,他不能动。烦恼生起的因缘不具足,不具足就不能生起,那么就没有事了嘛!若是说你若没有这个如理作意,那就不行。什么境界都很清净,但是你用不如理作意,就变成了污染了,清净的境界上变成污染了。你若如理作意,不清净的境界,就变成清净的境界了。

你看这佛菩萨说这个烦恼的生起,这里面有这么多事情。所以使令我们对于修学佛法的信心,就可以建立起来。不要说我不行,你不要这样说。

「由所依故」,因为内心里面有烦恼种子,如果把烦恼的种子完全断掉了,那就是阿罗汉以上的境界。以上的境界,他就在染污的世界也没有办法生烦恼,因为没有种子了嘛!所以不能生烦恼。所以阿罗汉的圣人面对「顺烦恼境界现前」的时候,心里也不会有烦恼。他就和恶人在一起,恶人也不能影响他。但是我们有烦恼随眠的人,那不行。有烦恼随眠的人,你烦恼境界现前,你又亲近不善丈夫,听闻不正法,你数数的引起烦恼,你又常常的不如理作意,那就没有办法,那就很难,很困难,很困难的。

在这个《阿毗达磨杂集论》上它不说有六个,它就简要的说三个,一个「所依」,一个「所缘」,一个「不如理作意」,就这三个。有烦恼的境界,有所缘境,内心里有烦恼的种子,再加一个作意心所,烦恼生起,说三个而不说这六个。这里就说的详细了,你若有亲近不善丈夫,听闻不正法,有数习,加上这三个,这三个也很有关系。我们若是你常能够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数数的学习,学习戒定慧,那当然你的如理作意就强,你烦恼生起的因缘就减少了,他就容易得圣道,障道的因缘减少了,情形是不一样的。是「谓由发起不如理作意故,诸烦恼生」,这六种因缘,就是这样子,才「诸烦恼生」,很多的烦恼就生起来了。这是第三科是「烦恼因」,底下第四科「烦恼位」。

 

寅四、烦恼位(分二科) 卯一、总标列

烦恼位者,略有七种,一、随眠位,二、缠位,三、分别起位,四、俱生位,五、软位,六、中位,七、上位。

烦恼的这个位,「位」就是座位,一个座位,一个座位,这个烦恼在这个时候是这样子;到另一个位置是另一个样子;到另一个位置又一样,一样、一样这不同。或者说是烦恼的阶级,烦恼的位次,烦恼随顺各种不同的因缘就有不同的现象,或者这么说,这就是「位」。这是列出来,第一科是「总标列」。「烦恼位者,略有七种」,这是「标」,底下「列」出来:

「一、随眠位」,随眠就是种子时的阶段。

「二、缠位」,这个「缠」就是种子发出来活动了,发出活动的时候,就使令那个人受苦了,所以叫做「缠」,缠缚住他不得自在。

「三、分别起位」,分别起位,还是说这个缠。这个缠的烦恼的生起,有你故意的分别而生起的烦恼,你故意生起不如理作意就生出烦恼来了,由分别而生起,这样子就不同。

「四、俱生位」,也是「缠」,但是不须要怎么分别,它就任运的生起了,与生俱来的就会生起,那么叫俱生位。

「五、软位」,这底下后面三个,说到烦恼的轻重。「软位」,就是特别轻微的烦恼。「六、中位」,就是中等的,中间性质,它也不是太软弱,但也不是很强大,这是中位。「七、上位」,若上位就是特别强,这烦恼厉害,烦恼很重。那么这是把这个烦恼分成七个阶,七个位。

七个位,第一个是「随眠位」,第二个是「缠位」,而实在底下这个「分别位,俱生位,软位,中位,上位」,这五个位都是「缠」,都是现行的。不过现行中有分别现行的;有俱生现行的。现行之后有软、中、上的不同,是这样。这是「总标列」,底下「随难释」,随有特别难的地方加以解释。

 

卯二、随难释

由二缘故,烦恼随眠之所随眠,一、由种子随逐故,二、由彼增上事故。

  这是第二科「随难释」。「由二缘故」,由二个因缘,由二种情况,「烦恼随眠之所随眠」,这地方怎么讲呢?我就这样讲,看看好不好?烦恼的随眠所以成为随眠,就是这二个理由。我这么讲,你们各位想一想看怎么讲。

烦恼随眠的所以成为随眠的就是二个理由:「一、由种子随逐故」,就是这个种子,随逐你的心,它不舍离,他一直随着你的心不舍难,和你的心在一起。这个心?我们的心是有二种,一种是粗显的,粗显,有粗动分别的这种心;一种是微细不明显的心。现在说是这个「种子随逐」,随逐那个很微细不间断的那个心,一直随逐它,那么那就叫做「随眠」。烦恼若活动了是在明了心上面发生作用的,那就叫做现行。他没有活动随眠的时候,是在那个微细不间断、不明显的在那个地方隐藏着,那么叫「随逐」。

「二、由彼增上事故」,这烦恼随眠能成为随眠,是因为有增上事的关系。由于彼烦恼的种子,有增上事,才有烦恼的随眠的。「增上」是什么?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在色声香味触法上活动的时候,你的内心在一切法的境界上活动的时候,就能增上烦恼的种子,就能造成烦恼的种子。烦恼种子从那儿来的?就是由你的心在一切法上活动,你生出贪心、生瞋心、生各式各样的烦恼,这样才造成烦恼的随眠的,是这样来的。你常常这样做,这烦恼就是特别厉害,烦恼种子特别的有力量,就是这么回事。

造成了以后,它就一直地随逐不舍,随时就去生出来烦恼的活动。一活动呢?又造成了烦恼的种了,又加强了烦恼种子的力量。这个种子随时又活动,活动了又加强了烦恼的种子的力量,所以叫做「由彼增上事故」。

由彼烦恼种子,有种种的根境识的活动,来加强烦恼种子的力量。如果你这个根境识这十八界听闻佛法,修学止观的时候,不去颠倒迷惑的活动,那么原来烦恼的种子就得不到增上事了,就得不到增上事,那么他的力量就衰微,就是枯萎了,那么就慢慢的就烦恼种子没有了。你深入诸法实相的时候,烦恼种子就没有了,因为什么呢?没有增上事了。那就是烦恼就随眠,就不成为烦恼随眠了,就清净了。

 

寅五、烦恼门(分二科) 卯一、由二门(分二科) 辰一、标列

烦恼门者,略由二门烦恼所恼,谓由缠门及随眠门。

前面第四科是「烦恼位」,烦恼因,烦恼位,这是烦恼门。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2)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五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1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13)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什么是斋不清净?[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没开悟的人能相信因果、六道轮回?[栏目:因果轮回·净空法师问答]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三)四无色天[栏目:圣者言教]
 做人的佛法 “一生无性”最快活[栏目:做人的佛法]
 4 因指见月[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