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9)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74
卯二、辨因相(分二科)    辰一、五种相(分二科)

巳一、约法体辨(分二科)  午一、标列

又建立因,有五种相:一、能生因。二、方便因。三、俱有因。四、无间灭因。五、久远灭因。

这是前面把「十因、四缘、五果」这三大科说完了。现在这里是说第二科「辨义相」。「辨义相」,就是辨别「因、缘、果」这三种的义相。「辨」别「义相」,前面那一行文把这个因,是「顺益义是因义,建立义是缘义,成辨义是果义」这是解释这三个名的义。这底下第二科是「辨因相」。「辨因相」也还是解释前面「因、缘、果」的意思。前边「十因、四缘、五果」是广说,这里实在就是略说的。这个「辨因相」里边又分两段。第一个说这「五种相」。这「五种相」里边,先「约法体辨」。第一科是「标」。

「又建立因,有五种相」,前边建立这个因、缘、果,这底下还是「建立」这个「因」,包括这个缘和果的意思在内,总起来说是「有五」个「相」貌。第一个就是「能生因」,第二就是「方便因」,第三是「俱有因」,第四「无间灭因」,第五「久远灭因」。这是「标」,把这五个因「列」出来。第二科「随释」,就是解释这五种因。

  

午二、随释(分五科)  未一、能生因

能生因者:谓生起因。

「能生因者」,先解释这个「能生因」,第一个是「能生因」。「谓生起因」,就是那十因里面的「生起因」说的,「生起因」也名为牵引因。这是一开始造这个净、不净业的时候,所熏习成的种子,就叫做「生起因」。就是它能生起将来的果报,它有这个力量。

 

未二、方便因

方便因者:谓所余因。

「方便因」怎么讲呢?这是第二个因。「谓所余因」,就是那十个因里边,除掉了「生起因」,剩余的九种因,都名为「方便因」。这个「方便」的意思,窥基大师解释就是帮助它生起,帮助「生起因」,生起果报的力量,就叫做「方便因」。它和这个「能生因」对比起来,稍微的疏远了一点。就像这个种子生芽,这种和芽是最亲近的了,最有直接关系了,那其余的水、土、阳光,那么对芽来说,也有很大的力量生起,也有很大的生起的力量;但是和种和芽来对比,就稍微疏远了一点,所以它叫做「方便因」。

这个「方便」还有个意思,就是对于这件事的成就,有随顺助成的意思,就叫做「方便」。不障碍,没有障碍,而能够有支持你,随顺你生起的力量,就叫做「方便」。不是很麻烦,这件事做起来很顺,就叫做「方便」,这也就是用这个意思。

  

未三、俱有因(分二科)   申一、明一分

俱有因者:谓摄受因一分。

第三个叫做「俱有因」。这个「俱有因」是什么意思呢?就这个十因里面,有「摄受因」。现在这个「俱有因」就是「摄受因」里面的「一」部「分」,就叫做「俱有因」。这底下举一个例子。

 

申二、举眼等

如眼于眼识,如是耳等于所余识。

这就叫做「俱有因」。这「俱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所生起的事情,和能生的力量同时存在,叫「俱有」。你有、我也有,我们两个有是同时的,就是「俱有」;如果前后,就不叫「俱有」了。说是「等无间灭因」,「等无间灭因」就不是「俱有」,它就是前后的了。

这底下举这个例子,说是「如眼于眼识」,像人的眼根对眼识来说,它也是帮助眼识生起,有这个力量。因为眼根壤了,眼识就不能生起了,所以眼根对眼识的生起,虽然不是亲因缘,但是它的力量还是很大的,这就叫做「俱有因」。在四缘里面说,它就是增上缘,眼根对眼识来说,就是增上缘,就是有强大的力量帮助它生起,就叫做增上缘。那么在因上说,叫做「俱有因」,就是这个力量是同时存在的。

譬如所缘缘,所缘缘也是同时的,我们这个心在缘这个境界,这个境界就有帮助心生起的力量,它们两个也是同时的,所以也是「俱有因」。所以增上缘、所缘缘都是「俱有因」。但是现在就把这个所缘缘不提,只是说这个增上缘,就是「摄受因一分」,这叫「如眼于眼识」。

「如是耳等于所余识」,也是叫做「俱有因」。耳根于耳识、鼻根于鼻识、舌根于舌识、身根于身识,那都是叫做「俱有因」,都是这样子。这是说这个「俱有因」就是这样讲。

  

未四、无间灭因

无间灭因者:谓生起因。

「无间灭因者:谓生起因。久远灭因者:谓牵引因」:这现在说这个「无间灭因」。这个「无间灭因」在这里的意思,和这个「久远灭因」来对论的,所以和那个「等无间灭」的「因」缘不同,那个有一点不一样。这地方他自己的解释,这「无间灭因」是什么因呢?就是「生起因」,就指前面那个「生起因」说的。这个「生起因」,但是和那个「能生因」,又有一点不一样,当然包括这个「生起因」在内。就是「无间灭因」怎么讲法呢?就是所生的果,和这个因是无间隔的,前一念灭,后一念就生起了,那么就叫做「无间灭因」是这样的,包括「等无间灭」的「因」缘在内的。但是它和前面那个「久远灭因」有直接关系。

关系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创造了净业、或者是不净业,善业、或者不善业,这个时候叫做「生起因」,也叫做牵引因;但是它不能立刻得果报,它不能。要经过爱烦恼的滋润,滋润它,这个时候这个净、不净业,这个善业、或者恶业,就有足够的力量可以得果报了,它的力量以经够了,达到那个程度了,能得果报了。能得果报,到了什么程度呢?就是它一剎那间就得果报了,达到了最高的程度了,这个时候就叫做「无间灭因」,这个因和那个果,就是中间是不间隔的,达到那个程度,所以叫做「生起因」。

 

未五、久远灭因

久远灭因者:谓牵引因。

「久远灭因者」:「久远灭因」是什么呢?就是你创造了这样的业力,虽然有能力得果报,但是还要再加上爱烦恼的滋润才可以;爱烦恼没有滋润它,它还是在那里停留,停留在那里。若对于得果报,中间还有一段距离,对于得果报的时候,还有一段距离,隔一段距离的时候,所以叫做「久远」。这个「灭」这个字怎么讲呢?就是你创造那个业力的时候,这个因缘的变化已经剎那的过去了,但是你熏习成的力量,随顺阿赖耶识继续存在到现在,所以这个「灭」有这样的意味,有这样的意思。

这样说这个「久远灭因」,就是前面说的那个「生起因」。而「无间灭因」,那就是像十二因缘里面说的那个有支,『爱缘取,取缘有』。『取缘有』,就是那个有支的,就是力量是最强大了,有能力得果报了,这样意思。所以「久远灭因」,就是「牵引因」;「无间灭因」,就是「生起因」。这样说,一个是引因,一个是生因,这样意思。这样意思,在十二因缘里面来说,『无明缘行』,这个「行」,就是「引因」;这个『爱缘取,取缘有』,那么就是这个「生起因」了,这样分别。这是把这个解释了「久远灭因」。「能生因,方便因,俱有因,无间灭因,久远灭因」,这五个因都解释完了。

  

巳二、约业用辨(分二科)  午一、标

又建立因,有五种相。

这底下又「建立五种相」。前面「有五种因」,这里又「建立五种因」,第二个「约业用辨」,「约」这个「业」的作「用」,来说明这个因的相貌。前面是说这是「约法体辨」,就是「体」和「用」这两样不同,「体」和「用」是不同。「体」和「用」有直接关系,但是「体」和「用」还是不一样的,就是发生作用的是「体」,「用」是「体」所发生的作用,有能所的不同。这个「约体用辨」这里分两科。第一个,是「标」。第二个,就是「列」。现在这是说,先把这五种因「列」出来。

 

午二、列

一、可爱因。二、不可爱因。三、增长因。四、流转因。五、还灭因。

「又建立因有五种相」,第一个就是「可爱因」。二是「不可爱因」。这个「可爱」和「不可爱」,就是这个因得了果报了,得了果,这个果报是「可爱」的,令你心里欢喜,这是「可爱」。这个因得的果报,令你不欢喜,我造因的时候都是我欢喜怎么搞就怎么搞,随自己欢喜;但是得果报的时候不一样,得果报的时候,有的是欢喜有的不欢喜。说做恶事的时候,也是这个人心情我欢喜,我愿意杀、盗、淫、妄什么什么都是自己愿意做;我愿意做五戒十善,做利益人的事情,我不去伤害人,也是自己欢喜。所以因中造因的时候,都是自己欢喜,得果报的时候,就是「用」,因所发出来的作用,有「可爱因、不可爱因」。这样说「可爱因」,就是做的善业;「不可爱因」,就是做恶业了,这样子。

三、「增长因」。这个「增长因」,也就是前面说那个无间灭因,这个因,那个牵引因有力量增长了,就是有爱、取的滋润的时候,他的力量增长了,所以叫做「增长因」。那么也就是那个「可爱因、不可爱因」,被爱取滋润了,就叫做「增长因」。

四、「流转因」。这个「流转因」,就是前面这三个因,前面三个因都是流转生死的,你做恶业也是流转生死,做善业也是流转生死,但有「可爱、不可爱」的分别。譬如人做梦,做个好梦,或做个恶梦,虽然是假的,梦是假的,但是有欢喜、有不欢喜的不同,还是愿意做好梦,这是「流转因」。

五、「还灭因」。「还灭因」,就是出世间的圣道,就是佛教徒,佛教徒学习佛法,不做梦了,就是要醒觉过来,那么修学戒、定、慧。这个时候,就是把这个流转生死的惑、业、苦把它灭掉,回到第一义谛这个地方来,那么就叫做「还灭因」。

  

辰二、七种相(分三科)  巳一、标 

又建立因有七种相。

「又建立因,有七种相。谓无常法是因,无有常法,能为法因」:这是第二科,是「七种相」。前边第一科,是「五种相」,「五种相」有两个,两个五种相说完了。现在是第二科说是「七种相」。

这「七种相」又分三科。第一个是「标」,标出来。「又建立因,有七种相」,这就是「标」。「标」这个「七种相」,这个数目,这底下解「释」,分七科。

 

巳二、释(分七科)  午一、要是无常

谓无常法是因,无有常法能为法因。谓或为生因,或为得因,或为成立因,或为成辨因,或为作用因。

第一个「要是无常」,这是第一个因。「谓无常法是因」,这底下就又微细的解释,这个因的相貌。「谓无常法是因」,这个因能招感果报,但是要什么样的因,才能得果报呢?其中一个条件,就是这个「因」是「无常」的。「因」不是常恒住不变异的,它原来没有,后来创造才有,由无而有,由有而无的。这样性质的东西,就是因所具足的一个条件,「无常法是因」。

是「无有常法能为法因」,这底下就是解释这个。就是没有「常法」,才能做果的「因」,若是常就不能作「因」,因为什么呢?「常」是不是由无而有,由有而无的,它就是一直是那样不变化的,这样就不符合这个「因」的定义了。「因」,是由无而有是创造有的;「常」,就不是创造的了,那么所以「常」是不能做「因」的,一定是有剎那灭的,就像《摄大乘论》上,解释那个因,那个种子有六法,种子具足六义,是『剎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一共有六个。那么第一个定义,就是『剎那灭』,这个种子能生出来果法,种子是剎那、剎那灭的,就是无常的,是有变化的,那么这一句话,和那个种子的定义是一致的。

「谓或为生因,或为得因,或为成立因,或为成辨因,或为作用因」:这五个就是前面有一大段就讲的五法,讲五个行相的,这五个行相都是果法。这个「生、得、成、辨、用」,这个五法,都是指果说的。这五个果都是由因来的,现在这个「无常法」,这个生灭、剎那灭的种子因,或者是「生」果的「因」,或者「得」的「因」,或者是「成立」的「因」,或者是「成辨」的「因」,或者是「作用因」。

  

午二、要望他性及后自性(分二科)  未一、标二种

又虽无常法为无常法因,然与他性为因,亦与后自性为因。

这底下是第二个因。一共是七个因,把第一个因说完了。现在解释第二个因,「要望他性及后自性」,要具足这样的条件才是因,这么说。

「又虽无常法为无常法因」,又虽然说是因是「无常」的,他得的果也是「无常」,也是「无常」。所以「无常」的因,「为无常法」的「因」,无常法的果,也是「为无常」的「因」做果的,因和果都是无常的,这是前边的解释,要「无常」才是「因」。

「然与他性为因」,可是只是一个因还不能具足,这个因的条件还不够,还要再具足一个条件,就是「与他性为因」,要这个条件。「与他性为因」这个意思,就是因和果,因为果作因,果和因对望起来,就叫做「他」。「因」为果作因,也就是他为他作因,是这话意思,为什么这样讲呢,这样讲法呢?这个「他」这个字,「因」为果,「因」得了果的时候,果的体性和「因」不同,和「因」是不一样。譬如说是我们这个第六意识,或者这个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识也是由「因」得来的,我们这一念灵明的心,也是由「因」成就的,它并不是自然有的,也是由「因」来的。由「因」来的时候,我们这个识是有明了性,这个识是有明了性的,现在灯开了,光明的,你会知道;或者是识有缘虑性,会思惟、观察有这种能力,但是这个识的种子没有,识的种子没有这种,它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能力,没有现出来这种能力,所以这就是「因」和果不一样。

譬如色法的种子,地、水、火、风这个四大,山河大地的地、水、火、风是物质,也是心所变现的,心所变现的,这个风的力量不得了,地,水,火,风力量都是很大的。但是在没有现行的时候,在种子的时候没有这件事情,是不同的;所以「因」和果彼此是不一样,但是他能为果作「因」,能为「因」作果。又在不同这方面,这个体性不同这方面来说,就叫做「他」,为他作因。「与他性为因」,与另外一个体性作因,叫做「他」,是这样的意思。

「亦与后自性为因」:这个「与他性」作「因」,这个就是那个种子具六义里边,其中一个因就是俱有,剎那灭俱有,和那个俱有是相通,就是这个意思。「亦与后自性为因」,就是种子在没有得果报的时候,这个种子它是继续在阿赖耶识里面存在,继续存在的,那什么呢?就是恒随转。『剎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恒随转」,就是你造了这个因的时候,你在活动的时候,你在身、口、意在活动的时候,不管是善业、是恶业,乃至你拜佛也好,你读了一句、思惟一句、修习止观也好,你造成了一个力量的时候,力量就是存在下去了,它是「恒随转」,一直的随着阿赖耶识继续下去活动,不会灭掉的。不灭掉,但是它并不是像真如理性没有生灭变化的那样存在,不是。它是剎那、剎那灭坏的,剎那灭、剎那生,剎那灭、剎那生的,那么就是前一念灭了,后一念又生,生了又灭,灭了又生了,就叫做「与后自性为因」。前一剎那的种子,为后一剎的种子为因,但是那个种子,它又不是常住的,又是灭了又生,生了又灭,灭了又生了,就是前一剎那种子,为后一剎那的种子作因,叫做「与后自性为因」,不是与「他」了,是与「自」。种子与种子,称之为「自」;种子与现行,称之为「他」,那么就表示是「恒随转」的意思,「恒随转」而不是常恒住,而是有剎那灭的,所以叫做「与后自性为因」,这个种子有这种相貌。

 

未二、随难释

非即此剎那。

这个时候不同。这个「与后自性为因」,是前后的,是前后的,不是同时的,不是同一个剎那,前一个剎那灭了,有后一个剎那又生起,这生起了又灭了,就是前后的性质,所以不「即此剎那」。它这个作因的时候,不是同一剎那的,像前边「与他性为因」的时候,是同一个剎那的。这个种子和果,种子生现行,现行就是果,这个因和果是同时的,是同一剎那。现在这个「与后自性为因」,不是同一剎那,是有前后的不同,说「非即此剎那」,是这样意思,这是第二个种子的相貌。

 

午三、要已生未灭

又虽与他性为因,及与后自性为因;然已生未灭,方能为因;非未生已灭。

这是第三个,这个因的相貌。「又虽与他性为因,及与后自性为因」,但是他要作因的时候,是「已生未灭」才可以作因的。「已生」,现起了,还没有灭,这时候可以「方能为因」,才能作因,才能有因的作用。「非未生已灭」,不是说没有生,没有生还没有,说「已灭」,「已灭」也没有了,那不行;一定是「已生」而「未灭」。「未生」,是未来;「已灭」,是过去,这样不能作因。一定是「已」经「生」而「未灭」是现在,这个时候才可以作因,那么这是又一个相貌。这也还是恒随转的意思。

 

午四、要待余缘

又虽已生未灭,然得余缘,方能为因;非不得余缘。

这是第四个,第四个因,也就是因的第四个相貌。第四相貌「要待余缘」,要等待,要等待其他的因缘的帮助,才能发出来作用,这个因才能得果,就是这个意思。那么也就是种子具六义里边其中一种,就是「待众缘」。

这「又虽已生未灭」,他能作因,但是还不可以,要「然得余缘」,可是还是得,要「得」到其他的助「缘」。「方能为因」,才可以作因。「非不得余缘」,「不得余缘」的时候,它不可以发生作用,不可能得果。若是不待余缘,就得果,那就是阿赖耶识里边,有无量无边的因,一下子都得果报,是没有这件事。

譬如说是我们这个人做了转轮圣王的这种福德,但是要待缘,转轮圣王的因,才能得转轮王的果报。说这个人糊涂,造了很大的罪,但是他现在不下地狱,他不到三恶道去,要等待因缘,你现在这个做人的这个因,正发生作用的时候,其他的因都不可以出来活动,他不可以去得果报,它在那等着、等待,所以一定是待缘,这样子就符合了因能得果的这个次第;不然的话,那么就是顿时的,同时得果报了。当然有的因,等到了助缘,有的还没有助缘,没有得到缘,他就不能作用,所以这又是一个相貌,这是第四。底下第五。

  

午五、要成变异

又虽得余缘,然成变异,方能为因;非未成变异。

这是第五个「要成变异」。又这个因虽然是有了「余缘」,其他的因缘出现了,但他本身也要够程度,这个「然成变异」,他本身也要一定成熟了。这「变异」,就是成熟;如果是生疏的,生的还没成熟没有变化,那到得果的那个力量,那个力量还不够的时候,那还是不行,所以「然成变异,方能为因;非未成变异」,那么没有成熟,就是那个力量还没有变化到成熟的程度,还不能得果报,所以得到因缘,而没有成熟还不能得果报,本身还要成熟,还有这件事,是这意思。就是你在造因的时候,你造的不够,造的力量不够,你非要一万度,假设是得三昧,你要有一万度的这个止观的力量,才能得到初禅;现在只有五千度,这是不行的,这不够。其实他一切的果报都是要达到这个程度,才可以,所以叫做「非未成变异」。

  

午六、要与功能相应

又虽成变异,必与功能相应,方能为因;非失功能。

这是第六个相貌。第六个相貌,就是「虽成变异」,虽然是成熟了,力量是够了,「必与功能相应」,就是原来你作因的时候,你原来的时候,或者是你是得善的果报的功能,或者是得恶报的功能,或者得禅定的功能,这「功能」存在。这个因,这个种子,和这个「功能」还是「相应」的,没有失掉,这时候才能为因得果。「非失功能」,不是失掉功能不可以,功能失掉了不行。譬如说是这个谷的种,或者麦的种,他是种,但是你放锅里炒一炒,那就不可以做种子了,就不行了。

譬如说这个人造了很大的罪,将来是要得果报,要到三恶道去,但是他忏悔了,他诚恳的忏悔,或者是修止观,观一切法无常、无我,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若厄,你一修止观,在禅定里面修止观的时候,止观的力量,就把罪业那个种子损了,损害了,损害了,那力量不够了,就不能到三恶道去得果报了,就不行了,那这就不可以了。所以一损福了的时候就不行,这个失掉功能了不能得果报,就变化了;所以在没有得果报的时候,你造了什么罪业赶紧忏悔,忏悔还可以,还有希望有可能不得果报,那就是失掉了功能了。所以这是这也是叫做在那个种子的六义里面,就是那个「恒决定」,「决定」。就是他的功能是决定,善得善报,恶得恶报,这是决定的;不会你去做善业,去得恶报去了;做恶的种子,去得善报去了,那就是混乱了,不决定了。现在不是是决定的,决定中还有个不决定,就是不能得果报,这就是佛法的力量,若是没有佛法的力量是不行的。

  

午七、要相称相顺

又虽与功能相应,然必相称相顺,方能为因;非不相称相顺。

又然是「功能」是「相应」的,「然必相相顺」,然而决定是这个因和果,是相称,就是相合的,相随顺的,无障疑的才可以。这个话的意思,就是长寿的因得长寿的果,智慧的因得智慧的果,愚痴因得愚痴的果,就是无量无边的差别,说这个人寿命很长,智慧很高,但是福报不够,他就是这样子;有的人福报很大,但是智慧不够,就是各式各样的差别,那因和果是「相称相顺」的。所以我做了很多功德,我希望长寿,结果没长寿,不行!我感觉我福德很大,做了很多功德,希望有智慧,可是没得智慧,他们不相称不相顺,那不行!要「相称相顺」,就是智慧的果,要有智慧的因才能得智慧果,福的果要有福的因才能得,各式各样的,长寿有长寿的不同,是无量无边的差别,就是要「相称相顺」才能得果,不然是不能得的。那么这叫做种子具六义里边,最后那个就是「唯能得自果」,就是这个意思,叫「相称相顺」。你种瓜就得瓜,种豆得豆,这就是「相称相顺」的意思。

这个『剎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决定在众缘,唯能引自果』,那是六种。《摄大乘论》说六个,这个《成唯识论》也说六个,这个地方说七个,这七个和六个是相同意思,意思是相同的。

  

巳三、结

由如是七种相,随其所应,诸因建立应知。

这是「结」束这一大段,这个「七种相,随其所应,诸因建立」,随他合适的,就是建出来这「七种相」,七种因相,我们应该要注意。

  

己二、相施设建立(分二科)  庚一、征 

复次,云何相失施设建立?

 

庚二、释(分二科)  辛一、总标列(分二科)  壬一、嗢柁南曰

嗢柁曰:体所缘行相,等起与差别;决择及流转,略辩相应知。

这是前边「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三地这个初开始的时候分出来五大科。第一科,就是「界施设建立」,在这一科里边到这里结束完了。这个「界施设建立」里边一共分八大科。第一科,是「数建立」。第二科,是「处建立」。第三「有情量建立」。第四「有情寿建立」。五、「有情受用建立」。第六,是「生建立」。第七,是「自体建立」。第八,是「因缘果建立」,一共有八大科,这八大科到此解释完了。这个是「界施设建立」这一大科结束了,这以下是「相施设建立」,说这个「相施设」。

「复次,云何相施设建立」,这个「相施设建立」里边分二科。第一科,是问,就是「征」。前边这个「界施设」,到这里解释完了,但是还有「相建立」是怎么回事情呢?这是问。底下第二科,是解「释」。解「释」里边,先说「总标列」。第一科,是「总标列」。第二科,是「随别释」。「总标列」里边分二科,第一科是「南」。这个「嗢柁南」说「体所缘行相,等起差别;决择及流转,略辨相应知」,这是「嗢柁南」。第二科,是「长行」。「长行」,就是解释这个四偈颂的。

  

壬二、长行

应知此相略有七种:一、体性。二、所缘。三、行相。四、等起。五、差别。六、决择。七、流转。

「应知此相略有七种」:这个「相施设建立」,就是这个寻伺的相,是「略有七种」。第一个,就是「体性」。第二科,就是寻伺的「所缘」。第三科,是寻伺的「行相」。第四科,是寻伺的「等起」。第五科,是「差别」。第六科,是「决择」。第七科,是「流转」。这样子,合那四个颂,这个就解释完了,那么这是「总标列」,标列出来。标列出来,用这个颂来标列,用「长行」来标列。这底下解「释」,分七科。第一科,就是「体性」。

  

辛二、随释(分七科)  壬一、体性

寻伺体性者:谓不深推度所缘,思索为体性。若深推度所缘,慧为体性应知。

这是第一科,解释「寻伺」的「体性」。这个「寻伺」,是一种作用,是一种心理作用,他的作用的「体」是什么?「谓不深推度所缘」:这个「推度」,「推」,就是推求测度,也就是观察、思惟的意思,但是这观察、思惟,不是很深刻。「不深推度所缘」,对于「所缘」的文义,「所缘」的境界,去观察、思惟它,但是观察思惟的不深刻,这个时候这样的寻伺,是以谁为体性?「思为体性」,以「思」心所做它的「体性」。这「思心所」,就是造作,采取行动,去造作,去做一件事,那么它不是很深刻的,它也多少有一点忙。就是这个人没有什么事,很闲静的,那是一个相貌;现在是说忙,忙一点,这个人在匆忙的做这件事,这就叫做「不深推度所缘,思为体性」。

「若深推度所缘」,若是深刻的去观察、思惟所缘的境界的时候,这个时候他的心情不是那么匆忙,可也不是很闲静,是这么一个状态。这个时候「推度所缘」的时候,是「慧为体性」,他就能深刻了一点,深入的观察这件事是怎么回事,这样子观察、思惟有深浅的不同,那就叫做「寻伺」。这个「寻伺」的「深推度、不深推度」,就是有了「思为体性、慧为体性」的差别。若是「不深推度」,是「思为体性」;「深推度」,那么就是「慧为体性」,有这个差别。这是说「寻伺」的「体性」,是以「思」、以「慧」为他的「体性」,以「慧、思为体性」。

 

壬二、所缘

寻伺所缘者:谓依名身、句身、文身,义为所缘。

这是第二科,叫做「所缘」,「寻伺」的「所缘」,这个心理的作用。「寻伺」,是个心理的作用,就是心所法,心所法它一定要有一个「所缘」缘嘛!没有「所缘」缘,是不能的,不能活动!所以这个「所缘」缘,它「所缘」的境界是什么呢?它缘虑什么境界呢?「谓依名身、句身、文身,义所缘」,是这样。「谓依名身」,这个「名、句、文」都有个「身」,「身」,者体也。「名」也有个体相的,「句」也是有体相的,「文」也有体相的。这「文」,就是字,这文字,像我们汉文的字,或者是其他的文,都是有形象的,就是有个体相的。这个「名」,这个「名」是什么呢?就是名字。每一法本身是没有名字的,但是这些有智慧的人,给它安立个名字,每一法上都安立个名字,那么叫做「名身」。

这个在《大般若经》上,有说到这个「增语」。这个《俱舍论》,像本论《瑜伽师地论》后面也都提到「增语」,什么叫做「名」呢?「增语」,为「名」。就是能帮助你说话,这个「名」有什么用,作用,有什么意思呢?就是能帮助你说话,它是这个名是有所诠,有所显示道理,这个所诠的道理,它要假藉这个「名句」,才能显示出来,能显示出来。但是它显示出来,也要有这个心所法,有心。你看那块木头,它不会说话,它也不会知道有什么「名句」的事情,但是要心,要用思想。思想利用这个「名句」去显示这个道理,这样子。这个显示道理的时候,你自己内心思惟,也会把它表达出来,思惟也好,表达也好,一定要有「名」。而这个「名」,就是帮助你说话的。如果没有这个名,你没辨法讲话。

所以「名」,什么叫做「名」?「增语」,者为「名」,就是能增加你的语言,能令你,能增上你的语言,能上你的语言,增上你的语言,就是有力量,帮助你说话,是这么回事,所以叫做「名」。

「句」这个「句」呢?就是一个名、一个名,把它组织起来。那么就叫做「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那么就是一个句、一个句的,而一个句、一个句,都是用「名」来组织的。这个「诸」,也是个「名」,表示「多数」,什么呢?是恶,做了很多罪,做了很多的恶事,「诸恶」。「莫作」,你不要去做恶,这个句子的义,就表达出来了。若是说「诸恶」,这个句子就不圆满;若是「莫作」,是这个意思,我听明白了,就是不要做恶事,这句话说得圆满了,所以这就叫做「句」,就叫做「句」。那么很多的句,那么就是一大段的文章了,就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了,假藉「名句」,假藉很多的「名句」表达出来了,那么所以叫做「句」。

「文」,「文身」。「文」,就是那个「名」和「句」,所依止的字。一个字、一个字的组成「名」,由「名」组成「句」,这样的意思。叫「名、句、文」。

「义」,这个「义」呢?就是由「名、句、文」所诠显的,所显示的「义」。这个「义」,如果没有「名、句、文」,这个「义」没有辨法显示。说要假藉「名、句、文」来显示这个「义」的。那么依「文」显「义」,这个「名、句、文」是能显示的,「义」是所显示的,所显示的。依「义」以立「文」,依据这个道理,就说出来很多的「名、句、文」。「义为所依」,「名、句、文」,就是能依;或者是「名、句、文」是所依;「义」是能依,两方面都可以说。

「为所缘」,这个「寻伺」,我们内心的分别观察,分别什么?观察什么?就是观察这个「名」和「义」,就是「名、句、文」里面的「义」。简单的说,就是「文、义」,能诠的「文」和所诠的「义」,这就是「所缘」。就是「寻伺」的心理「所缘」的「义」,就是这样子。这是说出来这个「所缘」的境界是这样的。

 

壬三、行相

寻伺行相者:谓即于此所缘,寻求行相,是寻。即于此所缘,伺察行相,是伺。

这是说第三科的「行相」。这个「行相」,这个「行」是什么呢?是走路。我们行、住、坐、卧,走路。人的迈步,向前一步、一步向前的走,这个「行」。现在是说我们内心的分别心,这个分别心指「寻伺」来说。这个「寻伺」,在这个「所缘」的文字、文义上面活动的相貌,叫做「行相」。这个「寻伺」的心所法,在文义上活动的相貌,叫做「行相」。这就是内心的相貌,内心在活动时候的相貌。

那么「谓即于此所缘」,就是说你这个「寻伺」,在这个文义上面,在「所缘」的文义上活动的相貌。这个「寻求行相」,就是「寻」,究是什么道理呢?在想。当然这是不深推度,那么这就是「寻」。「即于此所缘,伺察行相」,就更微细的去观察、思惟是深推度。那么那就是「伺」的行相,这样意思。这样子说呢?这个「行相」,就是「寻伺」在「所缘」境上活动的相貌,叫做「行相」。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8)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八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八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3)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