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7)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41
巳二、有情安住辨

复爱为先,由食住者,依止为建立。四食为和合故,受生有情安住充办。

这是「界建立」的第八科「因缘果建立」。「因缘果建立」里边一共有四科。第一「由相」,第二「由依处」,第三「由差别」,第四「由建立」。现在是「由相」。「由相」中有两科。第一科「总标相」,第二科「问答辨」。这「问答辨」里边是分成五科。现在是第四科「彼法办」。本来「彼法生、彼法得、彼法成、彼法办、彼法用」,这个「生、得、成、办、用」,都是约「果」说的,都是约结果说的。但是「果」与「果」还是有差别,所以前面也说过了。现在是第四科「彼法办」。

「彼法办」里边,第一个是「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何法办耶」?底下是回「答」,回「答」里边分两科。第一科,是「工巧业处办」。「工巧智为先,随彼勤劬为建立,工巧业处,众具为和合故,工巧业处办」这一科完了。底下是第二科「有情安住办」。前面这个「工巧业处」,是有情所办的事情,当然这里边,按前后文的意思看,应该是发菩提心的菩萨,他在社会上做种种的事业来饶益有情的。现是第二段「有情安住办」,「有情」怎么样才能「安住」呢?也是要有「因缘果」的。

「复爱为先」,这有情能得安住,当然先要有一个生命体,有他的身体,这个五蕴身。五蕴身的成就一开始先是要有「爱」,有「爱」才可以,就是这个识,色、受、想、行、识的识,这个识为「爱」所润,为「爱」的滋润,像这个谷的种子,为水所润,这样子力量这个就强大了。所以这个业种子,以前造了业,或者是善业、或者是恶业、或者是连不动业也是在内,它要发生作用,得果的时候,先要有「爱」来滋润它。造某一种业的开始,也都是要有「爱」,它要有一个希图,那个希图就是「爱」,去发动这个业。也就是与思心所相应的「爱」,所以「爱」是在「先」,然后才能得到这个生命体的。

「由食住者,依止为建立」:这个「由食住为建立」、「由依止为建立」应该是这样意思。这个「爱为先」得到这个果报,他要有「食」,这个果报才能够住持下来,才能得建立起来,没有「食」这个身体还是不行的。

「依止为建立」,这「依止」是什么呢?这个「依止」,譬如说是眼识,以眼根为「依止」,耳识以耳根为「依止」,那么这个识都要有一个「依止」,就是增上缘。增上缘为他的「依止」,而这个识才能建立,识才能建立。识能建立,也就是这个生命体得建立了,因为这个生命体是以识为主的。这样说「由食住依止为建立」,「由依止为建立」;或者这两个意思合在一起,「由食住,依止得建立」,这样子这个「依止」,就是生命体,这个身体以识得住,以识为「依止」才能够成就;不然的话,这个身体是不能成立的。这是「以爱为先」,是「因」;「食住依止」,为「缘」。

「四食为和合故」:这个「四食」就是前面说过的段食、悦意触食、意思识、识食。这个生命体从母体分离了以后,逐渐的这个「四食」才具足。最初开始的时候,还不具足「四食」,若是以人的胎生来说,那时候开始有段食、有识食,但是意思食、悦意触食还不具足,所以这个「四食为和合」,和前面的「爱为先,食住依止为建立」,还是不一样的。

「四食为和合故,受生有情安住充办」,那么得到生命体的这个有情,他才能「安住」,他才能够「充办」。这个《披寻记》上分两个意思解释:就是「识执持名色,名名为安住」,就是已生的有情「识执持名色」,就是阿赖耶识执持这个生命体,那个生命体得安住。若是将生的有情,就是「爱为先」,「四食为和合」那么就得「充办」,就成功。这个「办」,是成办,就是成功了,圆满了。这个「充」者,「足」也,就是圆满了,成办了。「充足」,就是圆满了,因缘和合,就是充足,成功了,那么叫做「充办」。

这样说这个生命体,总而言之,还就是这样意思,「爱为先」、「食住依止为建立」、「四食和合」,然后这个生命体才圆满的成就,继续的生存的,这样意思。

    

卯五、彼法用(分二科)  辰一、问

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何法用耶?

这是第五科,卯五、「彼法」的「用」,发出来的作用。这上面说「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何法用耶」?这也是四个问题,这底下回「答」。

 

辰二、答(分二科)  巳一、标

答:即自种子为先,如此生为建立。即此生缘为和合故,自业诸法作用可知。

这底下是「彼法用」。「彼法」,「彼」因缘和合所生「法」,所发出来的作用。先是「问」。底下回「答」,回「答」时,先「标」。

「即自种子为先」,「标」而「释」,「征、办」。「即自种子为先」,就是这一法它本身的种子是最重要的,这个「种子」是名言「种子」。「为先」,当然是名言「种子为先」,而后才有业种子,「为先」,这就是「因」。

「如此生为建立」,若说名言种子为先,这底下「如此生为建立」:这个「此」,就指名言种子说。若是这样说应该包括这个「业种子」,「有支种子」也应该包括在内。那么有支种子、业种子,增上这个名言种子,然后才能够生起的。「如此」,就「此」种子,这个「此」,就指那个「种子」说,此种子生出来果报,就只此而已,这就是「建立」。不是离开了种子,另外有一个什么力量能建立,这话就有这个意味,「如此生为建立」。

「即此生缘为和合故」,就是前面那个「生」,就是业种子帮助名言种子,造成了果报的时候,这个果报出现的时候,就是「即此生」。当时还有种种的因缘,还要种种的因缘;若由胎生说,还要父母的因缘,那么还要其他种种的因缘,「和合」,这就叫做「和合」。

「自业诸法作用可知」,这样子「种子先」、「生为建立」、「生缘和合」,这些这三样具足了。这个「自业」,他本身发出来的「作用」的「诸法」就可以知道了,那么这就是「果」,就发出来作用了。这看底下它举个例子。

这底下是解「释」分二。第一个,是「征」。第二个,是「辨」。这个「辨」里边是分两科,「内分自业差别」。前面都是「标」,这个「征」以下才是解「释」。

 

巳二、释(分二科)  午一、征

何等名为自业作用?

 

午二、辨(分二科) 未一、内分自业差别

谓眼以见为业?如是余根各自业用应知。

「何等名为自业作用?谓眼以见为业」,这底下举个例子。譬如说我们的眼睛,它是「见」,就是它的「业」用,就是它的作用。

「如是余根各自业用应知」,像眼根是这样子,那么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各自业用」也就可以知道了,那么这就是它的「果」。这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就是人的生命体了,这生命体就是这样子出现。那么这个生命体的出现,有多少种的解释,前面说「爱为先」,其实也是生命体;这里面说「自种子」,也还是这个生命体。但里面用的词句是不一样了,「如是余根各自业用应知」。

 

未二、外分自业差别

又地能持、水能烂、火能烧、风能燥,如是等类;当知外分自业差别。

「又地能持」,这是第二段「外分自业差别」。「外分」,就是生命体为内,生命体以外的器世间,为「外」。外面指什么说呢?就是「地、水、火、风」。「地」,是「能持」的,它能够摄持。譬如说大地里有万物在上面生长,那么就是「地」它能摄持这么多的事情。「水」的它的业用,就是「能烂」。「火」呢?是「能烧」。「风」,能够干「燥」。「如是等类;当知外分自业差别」,这是它的不同。

这个前面说是「爱为先」、「食住、依止建立」、「四食为和合」,这样的话说得非常明显。底下这里边说是,「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何法用?即自种子为先,如此生为建立,即此生缘为和合故,自业诸法作用」,这就是通于一切的。说「爱」当然也是种子,但是这个地方「如此生为建立」,似乎不像前面说「四食」,这话范围就缩小了。可是底下接着「生缘和合故」又广了,这里面还要众多的因缘。这是「问、答、辨」这一共五科,说完了。也就是「由相」这一科,说完了。

 

丑二、由依处(分二科)  寅一、标

因等依处者:谓十五种。

  

寅二、列

一、语。二、领受。三、习气。四、有润种子。五、无间灭。六、境界。七、根。八、作用。九、士用。十、真实见。十一、随顺。十二、差别功能。十三、和合。十四、障碍。十五、无障碍。

这是「因等依处」,也就是第二科「由依处」。这一大科的总的名字叫做「因缘果报建立」,「因」的建立、「缘」的建立、「果」的建立,这一大段文的要义,就是这三件事。一个「因」、一个「缘」、一个「果」,它们是怎么「建立」的,说这件事。前面说这个「相」,实在来说,还是总说的。那「彼法生」、「彼法得」、「彼法成」、「彼法办」、「彼法用」,是总说。「由依处」,就是别说了,就说出来很多事情。那么「因等依处者」,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因、缘、果」,只标出「因」;「缘」和「果」没有提,就用这个「等」字代替了。这个「因」的「建立」、「缘」的「建立」、「果」的「建立」,要有一个依止处,要有一个凭借,它才能建立的。那么这个它是它的「依」止「处」是谁呢?「谓十五种」,「谓有十五种」依止处,「十五种」。这「依」止「处」:第一个,是「标」。这底下「标」,然后就是「列」。「谓」有「十五种」,这是「标」,底下就「列」出来。一、「语」。二、「领受」。三、是「习气」。四、「有润种子」,乃至到第十五是「无障碍」,这是「列」出来。「列」出来,这底下没解释,不要解释,下面就会有解释了。这是这个「由依处」,这是第二科。

 

丑三、由差别(分二科)  寅一、标

因等差别者:谓十因、四缘、五果。

第三科「由差别」。是「因等差别者」,就是「因、缘、果」,都是有「差别」的。「因」有差别、「缘」也有差别、「果」也有差别,现在先说这个「因」。这是先「标」而「列」,「列」出来就是这三个。先说这个「十因」。第二科,说「四缘」。第三科,说「五果」,这三种各有差别,先说「十因」的差别。「十因」差别是什么呢?「谓十因」,「因」有十种差别;「缘」,有四种差别;「果」,有五种差别,这是「标」。底下「列」出来。「十因」是什么呢?

 

寅二、列(分三科)  卯一、十因

十因者:一、随说因。二、观待因。三、牵引因。四、生起因。五、摄受因。六、引发因。七、定异因。八、同事因。九、相违因。十、不相违因。

这是「十」个「因」的差别的名字,「列」出来。底下「四缘」有什么差别呢?

 

卯二、四缘

四缘者:一、因缘。二、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

这是「四缘」的差别。「果」有几种差别呢?有五种。

 

卯三、五果

五果者:一、异熟果。二、等流果。三、离系果。四、士用果。五、增上果。

这是「由差别」,都「列」出来,下边才解「释」。就是「由建立」,这「建立因等」的「建立」的差别。「十」种「因」的建立、「四」种「缘」的建立、「五果」的建立。下面就解释这三种建立。

 

丑四、由建立(分二科)   寅一、明所依(分三科)  卯一、十因(分十科)

辰一、随说因(分四科)   巳一、标

因等建立者:谓依语因依处,施设随说因。

丑四、「由建立」。 寅一、「明所依」:「明所依」,就是以前面的「十五种」为所依,而建立「因、缘、果」是这样意思。这个「明所依」中分三段。第一段,就是说「十因」。「十因」,是「能依止」的;「十五种」,是「所依止」的。那么这个「十因」分十科。第一科,是「随说因」。这个「随说因」怎么样建立的呢?底下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因等建立者」,先说这个「随说因」。「随说因」:「谓依语因依处,施设随说因」,这是「标」。这个「随说因」,它要依止前面说的那个「语因」。「语因依处」:「语因」做「随说因」的依处,就是依止「语因」施设「随说因」的,「安立」。「施设」者,安立也。安立这个「随说因」,这是「标」。下面解「释」,第二科。

 

巳二、征

所以者何?

是问。底下就是解「释」,等于是回答。

 

巳三、释

由于欲界系法、色无色界系法、及不系法,施设名为先故想转;想为先故语转;由语故,随见、闻、觉、知,起诸言说。

这底下解「释」。「由于」,就是因为。因为这个「欲界系法」,就是属于「欲界」的一切法,属于「欲界」的,系属于「欲界」的一切法,也就是色、受、想、行、识,「欲界」的。

「色界无色界系」的「法」,及「不系法」:不属于三界,得大解脱的圣人的法,叫「不系法」。这样说「欲界、色无色界」,这三界是有漏法;「不系法」,就是无漏法。那么有漏法、无漏法,加起来通通都是有为法。那么也包括无为法在内。

「施设名为先故想转」:「施设名为先」,这些有为法、无为法,有漏法、无漏法,法本身是没有名字的,但是佛陀的慈悲,为了觉悟我们颠倒的众生,就要安立名字,「施设名为先」。就是先安立「欲界系法」这都是名字,「欲界」这么多一切法,都有名字,一样每一法都安立一个名字。那么这个「色界」的、「无色界」的,乃至「不系法」,这一切法,每一法每一法都要安立名字,就是先「施设名为先」,就是先为它安立名字。然后呢?「故想转」。我们这个「想」,这个内心的思想分别,才能活动。「转」者,「活动」也。这个「名为先」这句话,每一法安立个名字,就是用名有能诠的作用。名字,每一个名字,有能诠显、所诠显的义的作用。每一法本身,它是有义的,用名字来诠显这个义,就是有能诠显的名、也就有所诠显的义。有了名,有了义的时候呢?就「想转」。我们内心的分别思惟,就可以活动了,就是这样。『非离彼能诠,智于所诠转』,还是这样意思。有了能诠、所诠,我们的分别,才能起作用,是这么句话。「名为先故想转」,这个意思若没有能诠、所诠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想」,是不能活动的。有了能诠、所诠,我们心才能活动,才能去思惟。

「想为先故语转」,这内心里面你会思想,你的名言多,你的分别心就多;你的名言少,你的分别心就少。那么当然多少和智慧还有关系,有的人智慧不够,读了很多书,他还是不会想;有的人智慧很大,他读书不多,他就分别心很多,他会分别出来很多很多的事。当然这个人读书多更厉害,分别心是更多。不过一般性的说,读书人分别心多;我们读书少的人,分别心少。

所以「想为先故语转」,你内心里面会思想,然后才会说话;如果心里面不会思想,当然说话就受到限制,这三件事「名」、「想」、「语」。这个「想」以「名」为依处;「语」以「想」为依处,是名为「语依处」,就叫做「语依处」。或者前面说「谓依语因依处」,这个「依处」,这也是个「依处」。

「语依处」:「语」的「依处」,就是「名想」,当然执着也在内。「由语故,随见、闻、觉、知,起诸言说」,看这个文的样子,好像由于「语因故」,由于你会说话,由于你会说话故,两个原因的缘故。是「随见、闻、觉、知,起诸言说」,这里面有个意思,由于你会说话,所以我就会说话了,我听你说话,我也就会说话,就是辗转,也有这种意思;但是又不决定这样讲。「由」于这个「语」的缘「故」,「语」的缘故是怎么回事情呢?就是随你的「见」、随你的「闻」、随你的「觉、知」,你就会发起种种的语言,这是「语」的「因」;前边「名想」是「语」的「依处」。这是说「语」的「因」,你会说话的原因,当然是因为有「见、闻、觉、知」。由「见、闻、觉、知」得到了很多的资料,然后就会发出来种种的语言;因为「见、闻、觉、知」,你就得到了很多的名想。这个「想」,就是「名」,能诠;还有义,为所诠。还是要有你的「想」去取这个「名」,去取这个义,还有这件事。

去取这个「名」,去取这个义,因为「见、闻、觉、知」得到了很多的「名」、很多的义,然后你内心里面去取,然后才发出来种种的语言。发出来种种的语言,这个语言就是说话,这个说话,说什么呢?还是说那个「名」、说那个义,说那个能诠的「名」,说那个所诠的义,就是这么回事。那么这个我们的目的,是要明白那个义,是要明白这个诸法的义,明白那「欲界系法」的义、「色界无色界系法」的义、「不系法」的义,明白那个义呢?一定要有「名」,一定要「想」,所以我们明白那个义,是你的目的,是你希望成就的事情。但是这个希望要靠什么才能成就呢?要靠「语」。「语」是什么?就是「名」,就是那个「名」和义,加上「语」,要靠这个才能够表达出来,诠显出来。因此「是故依语依处,施设随说因」。

要依止那个「语依处」,就是「名想」,来「施设随说因」,安立这个「随见、闻、觉、知,起诸言说」,表达种种义,这叫做「随说因」。「随说」,即是「因」,名为「随说因」是这样意思。那么这件事,好像任何人都离不开这件事,任何人都不能离开的,你只要说话,你心里面就是要有一个目的,有目的一定要假藉「语、名、想」,才能够表达这件事,所以这个是「施设随说因」。

 

辰二、观待因(分四科)  巳一、标

依领受因依处,施设观待因。

「依领受因依处,施设观待因」,这是第二个。前边是一、「语」。二、「领受」。现在说这个「领受」。「依领受因依处」:这「领受」,就是我们这个心,和一切法接触,这灵明的心,一接触一切法时就有感觉;或者感觉苦、或者感觉乐、或感觉不苦不乐,这就是「领受」。因为一「领受」就出问题了,问题就来了,我欢喜乐受,我不欢喜苦受。当然欢喜苦受的人,也是有,这就是一个智慧的问题。那么「依领受因为依处」,就「施设」这个「观待因」。这「观待因」,这个「十因」里面的第二因,叫做「观待因」。这「观待因」,是「依领受因」建立的,「依领受因,施设观待因」,为什么?

 

巳二、征

所以者何?

这是第二科是问。为什么「依领受因」来建立这个「观待因」呢?「所以者何」。这底下解「释」。解「释」,第一、「欲求乐者」,先说「欲系乐」。

 

巳三、释(分二科)  午一、欲求乐者(分三科) 未一、欲系乐

由诸有情,诸有欲求欲系乐者:彼观待此,于诸欲具、或为求得,或为积集、或为受用。

「由诸有情,诸有欲求欲系乐者」,由于很多的众生,在很多的众生里面「有欲求欲系乐」的。有的众生,他欢喜求得「欲系」的快「乐」,属于欲界的就是五欲,属于五欲的快乐。我欢喜成就这样的乐,这是一个目的,也就是个果,想要得到这种的果。

「彼观待此。于诸欲具、或为求得、或为积集、或为受用」,这解释「观待因」。这个「求乐」,那就是因为有「领受因」,你领受了乐,就知道乐很美、很好,于是乎就要求,求怎么求法呢?「彼观待此」,「彼」那求欲乐的人,他就去「观」察、去思惟,思惟这乐「待此」,要凭借这个条件,才有乐。

这个「观」,是观察、思惟的意思。经过观察,知道这个乐是「待此」,就是要靠这条件,才能有乐,那么就去求这个条件,什么是欲乐的条件呢?就是「欲具」。「『彼诸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这个欲乐的资具,你若是得到了,你才能够有欲乐。譬如说我欢喜坐车,坐车是个乐;那没车,这乐是没有的,就去求这个车,是这么回事。说我饿了是个苦,我吃饭的时候感觉解除饥渴就是乐;那这个乐,要靠什么呢?就是要靠吃饭,那么就去求这个饭去。那车也好、饭也好,这都是财。车也是财、饭也是财,乃至衣、食、住,一切一切都是财。

「于诸欲具,或为求得」,因为你一观察就知道,是凭借这些资具,你才能有乐。所以叫「观待因」,这「观待因」是从这么来的。那么我没有,我不具足这个欲的资具,那我就是要努力去求去。我没有,没有我要求,为求得这个「欲具」,就是要去努力去发财,求「欲具」。「或为积集」:「积集」是什么?已经求得了,还不足,还要再多一点,所以叫做「积集」。

「或为受用」:「求得」了以后、「积集」了以后。假设是「求得」了,成功了,那么就染着于这个「欲具」所成就的乐,染着这个乐,那么这就叫做「观待因」。「依领受因依处,施设观待因」,这个「观待因」是由「领受因」来的,不然怎么会去求去呢?这是说第一科,是「欲系乐」。现在第二科「色无色系乐」。

 

未二、色无色系乐

诸有欲求色无色系乐者:彼观待此,于彼诸缘,或为求得、或为受用。

这是因为这个人,他享受欲乐的时候,为欲乐所苦恼,他觉悟了,欲乐是苦恼的,放弃了,求这个「色无色界」的三昧「乐」,那么他就去希求。他观察「彼观待此」,「彼」那个人一观察,这三昧乐不是凭借外边的资具,是内心不乱,修禅定,才能得到三昧乐。禅定得三眛了,于是乎「于彼诸缘」,「于彼」得三昧乐的这些条件。「或为求得、或为受用」就这样子。那么这是不凭借外缘,才能得到三昧乐,是从内心里面的寂静,所成就的乐。

 

未三、不系乐

诸有欲求不系乐者:彼观待此,于彼诸缘,或为求得、或为受用。

「诸有欲求不系乐者」;这是第三种「不系乐」。就是得到了这个三昧乐的人,三昧乐还是无常的,终究有一天又结束了,又回到轮回里面受生死苦,那这件事还不圆满。所以他就要求这更高的、更圆满的「不系乐」。这个「不系乐」怎么样求到呢?

「彼观待此」,「彼」那个人有智慧,他一观察这个「不系乐」要所凭借的条件,是出世间的戒、定、慧,是佛法,佛法中才能求得的。「于彼诸缘,或为求得、或为受用」,那么这个人,他就放下了欲,他就去求、学佛法。他去努力的去求得,然后成功了,就「为受用」。那么这叫做「依领受因,施设观待因」。前面这三科就是「欲求乐者」。现在底下是第二科,是「不欲苦者」。

 

午二、不欲苦者

诸有不欲苦者:彼观待此,于彼生缘、于彼断缘,或为远离、或为求得、或为受用。

「诸有不欲苦者」,还有的众生,他不欢喜,他不想要受苦,不想受苦,他怎么办呢?「彼观待此,于彼生缘、于彼断缘,或为远离、或为求得、或为受用」这样子。「诸有不欲苦者」,是凡相信有善、恶果报,做这种事会到三恶道受苦,我不愿意去,不愿意去,那怎么办呢?「彼观待此」,「彼」观察,若不想到三恶道受苦,得凭借什么条件呢?是这样的条件。那么他就是「于彼生缘、于彼断缘」:「于彼」苦「生」起的因「缘」,「于彼」苦「断」灭的因「缘」,就注意这件事了。「或为远离」,「或」者「为远离」彼生苦的因缘;「或为求得」彼断苦的因缘,这时候才能不受苦。这是三恶道的苦,乃至诸天的苦,亦复如是,是「于彼生缘」要「远离」,「于彼断缘」要「求得」,这件事成功了,你就会受用这个不苦,不苦就是乐。这里也通于三恶道,乃至人间、天上、色无色界,最后成功,还是得解脱生死苦。

 

巳四、结

是故依领受依处,施设观待因。

「是故依领受依处,施设观待因」,这是第四科。这个「观待因」这一科的第四科,是「结」。第一科「标」,第二科「征」,第三科「释」,第四科是「结」。所以「依彼」,所以佛菩萨慈悲开示我们,「依领受依处」安立这个「观待因」,「观待因」是这样。就是说的非常清楚,告诉我们你若想要这样子,就是这样子;你想那样子就是那样子,随你、看你愿意怎么办,这是第二个。底下第三科,是「牵引因」。

 

辰三、牵引因(分四科)  巳一、标   

依习气因依处,施设牵引因。

「依习气因依处、施设牵引因。所以者何?由净不净业,熏习三界诸行;于爱不爱趣中,牵引爱不爱自体」:这个「依习气因」,这个在十五种里边,第三是「习气」,「习气因」。「十因」里边这个第三个,是「牵引因」。「依」这个「习气因」,这个「习气」是依处,「习气因」是「依处」,依此为「依处」,「施设牵引」的「因」。这个「习气因」,这个「习」,就是我们身、口、意三业,数数的这样活动,就造成了一种气氛,你怎么样活动,就造成怎么样的气氛。你多贪,你常常用贪心活动,就造成贪的气氛;你常常瞋,就造成瞋的气氛;你常常的疑惑、常常的高慢、常常执着我见,各式各样的烦恼,那么就造成那样的气氛,所以叫做「习气」。

这个「施设牵引因」:这「牵引」,就是由这样的习气,就会「牵引」出来果报。那果报本来是没有的,由于这个习气把果报牵出来了,把它引出来了。本来没有地狱、饿鬼、畜生的果报的,就是你的习气,把它牵来了,这是「标」。底下解「释」。

 

巳二、征 

所以者何?

 

巳三、释(分二科)  午一、内身

由净不净业,熏习三界诸行;于爱不爱趣中,牵引爱不爱自体。

「由净不净业,熏习三界诸行」,由于我们这个凡夫,这个心是不能停下来的,它一定要活动。活动大略的来说分成两类:一个是「净」、一个是「不净」。这里这个「净」,不是指无漏业说。譬如说你修禅定,那么就算是「净」。修这个欲界的一切的善、恶业,都是属于「不净」,那都是欲,就是「不净」。修禅定离欲,就是名为「净」;或者说是三恶道的恶业,算是「不净」。人天善业,都算是「净」,都指有漏业说的。由于我们内心的身、口、意三业,造作了「净不净业」,这个造作了「净不净业」的时候,就「熏习三界诸行」,就是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边,就「熏习」成了「三界诸行」,欲界的、色界的、无色界的,这些有为法、这些有漏法,有为、有漏,叫「诸行」。这个「行」是迁流造作的意思,就是一切有漏法。

「于爱不爱趣中,牵引爱不爱自体」:说是这个「熏习三界诸行」,这就是习气。这个习气,它「牵引」什么呢?「于爱不爱趣中」,这三恶道是不可爱的,人、天以上是可爱的。或者欲界的三恶道的,加上人、天,都不可爱;唯独色界、无色界的三昧乐,是可爱的,这两个解释,我认为都可以。「于爱不爱趣中,牵引爱不爱自体」,由于你那个习气,就这个「可爱」的、「不可爱」的「自体」就牵来了,就出现了,所以叫「牵引」。「依习气因依处,施设牵引因」。

 

午二、外器

复即由此增上力故,外物盛衰。

「复即由此增上力故,外物盛衰」,这还有第二个意思;前面是「内身」,这是「外器」,外居住的世界。由此的牵引因,由此的习气因的强大的力量,「外物盛衰」,你所招感的「外器」世间的一切万物,也有「盛衰」的差别。有的兴盛荣茂,也有的衰竭枯萎的不同,也有这样意思。这样说,外边的器世间,也是我们的习气因所招感的。我们的这个正报,眼、耳、鼻、舌、身、意的正报,是我们的业力招感的。我们这个正报所依止的器世间,也是我们的这个习气因所招感的,所以「外法」以「内法」为因缘。

 

巳四、结

是故依诸行净不净业习气依处,施设牵引因。

因此「依诸行」的「净不净业习气」,这是熏习的。「施设」,就是「安立」这个「牵引」的「因」,它能牵引,就是以种子来「牵引」果报,这是「牵引因」。

 

辰四、生起因(分四科)  巳一、标

依有润种子因依处,施设生起因。

「依有润种子因依处,施设生起因」,这是第四个「生起因」。这个「生起因」,是「依」那个「有润」的「种子」,十五种里面有个「有润种子」。这个「有润种子」,就是有爱来滋润的种子,就像那个谷的种子,或者麦的种子,种到田里边,有水的滋润。那么我们内心里面造了很多的名言种子,也有很多业种子,然后由爱来滋润它,这个话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有滋润了的种子,就是距离果报近了,与果报相近,很快的就得果报了。若是没有润的种子呢?也是能牵引果报,但是远。是远一点,是和前面有差别。这个「依有润种子因依处,施设」这个「生起因」。

 

巳二、征

所以者何?

是问。

 

巳三、释(分二科)  午一、标生相

由欲色无色界系法,各从自种子生。

「由欲色无色界系法」,由于「欲」界「系法」、「色界无色界系法」。「各从自种子生」,每一类都从他自己,那一类的种子,才能生起的。不能够修欲界的善法,会得到色无色界善的果报,这是没有这种事,都是每一类都是有一个系统的。

 

午二、释爱因

爱名能润,种是所润。由此所润诸种子故,先所牵引,各别自体当得生起。如经言:业为感生因,爱为生起因。

「爱名能润,种是所润」,这第二科是解「释」这个「爱因」。前面「标」这个「生相」。这个「所以者何」,是第二是「征」。第三科「由欲色无色界系法,各从自种子生」,这是「生相」,果是由「自种子生」起。但是第二科呢?是「爱为因」,爱来滋润它,它才能生起。「爱」,是能滋润的,「爱」是能滋润;「种」,是所润。前面那个业种子是所滋润的,是所滋资润。

「由此所润诸种子故,先所牵引,各别自体当得生起」,开始的时候,所造的净不净业,能牵引各别的果报,那个果报受爱的润的时候,「当得生起」,才能够生起,这个力量就是加强了。各别的善业,譬如说人,有人的业;这个诸天,有诸天的业,这个业是各别的;这爱倒不是,是通于一切的。不管你是那一种业,他要去得果报的时候,都是要用爱来帮助他的,所以爱是通,爱是共通的,通于一切的;业反倒是各别的。这有有通、有别的不同。

是「如经言」,这是引经上说的话。「业为感生因,爱为生起因」,这个业应该包括名言种子和业种子,他是能招感果报的「生因」,「感生因」,也就是「牵引因」。「爱为生起因」,有了爱了以后,那个业种子才能生起。所以若是你造了业,前生造了很多的业,或者今生也造了业,但是忽然间你出家,修学戒、定、慧,断了爱的时候,那个业就不动了。虽然有业也不动了,不能令你生起果报,生起生死的果报,所以他入涅槃的时候,这一切业力不能动,不能,他不能发生作用,就是因为没有爱的关系,所以这个爱力量还是很大。爱的力量大,也就表示圣道的力量大,所以能令他不动,可见圣道的力量是更大了,「爱为生起因」。

 

巳四、结

是故依有润种子依处,施设生起因。

所以前面「牵引因」,是一个因;「生起因」,又是一个因,还是和前面不一样的。

 

辰五、摄受因(分四科)  巳一、标

依无间灭因依处,及依境界、根、作用、士用、真实见因依处、施设摄受因。

现在是第五科「摄受因」。这个「摄受因」,除掉了前面的这个「牵引因、生起因」之外。这个「牵引因、生起因」综合起来,都可以说是因缘,叫做「因缘」。就是剩余的一切的力量,帮助他生起的力量,就叫做「摄受因」,就是帮助他去得果报,还是要有其他的种子,很多的因缘的。这上面说「依无间灭因」,前面十五种里面,有个「无间灭因」,「无间灭因依处」,我们以前讲过。也就是每一类的识,前一念灭了,为后一念生起的因缘,那么就叫做「等无间灭因」,这是一个「依」止「处」。

但是《成唯识论疏记》上解释,前一念灭了,后一念才生起,所以前一念灭的识,是后一念识生起的一个条件。但是这种话是这么说的,但是不是说这一念识已经灭了,才为后一念识的生起的条件,这话又不是这样说。这地方有点问题,有点曲折。就是已经灭了,就是没有了,没有了他不能作生起的条件的;是他在的时候,就是现在这一念心还没灭,就说。说他若灭了,为后一念识生起的因,话是这么说的。这样说,这个后一念就指未来说。现在这一念心若灭了,能引发后一念生起。因为现在这一件事在,他才有作用;但是在灭的时候,才显现出来,所以叫做「等无间灭」。这个地方有这么一个曲折,有这么一个曲折的。那么是他在的时候,说他若灭了,能引起后一念识的生起。但是不是说,他灭了以后有这种作用;灭了是无法,无法是没有作用的。那么是有法,他在的时候有这个作用,为什么说灭呢?灭的时候才显示出来,他这个作用才显示出来。《成唯识论疏记》上,窥基大师有这样解释。这个地方可以再注意、再思惟一下。

所以「依无间灭因依处」,及「依境界」,不只是如此,不只是「等无间灭因依处」,还要以「境界」为依处,这个「境界」因,那个十五种里面有个「境界」的。这个「境界」,就是所缘缘了。要有所缘缘,还要「根」。「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这种各式各样的「根」。「根」呢?就是增上缘了。「作用」,除掉了「等无间灭」这个缘,还要所缘缘,「根」是增上缘,另外还有个「作用」。「作用」呢?就是其他的这一些增上缘,还有其他的事情。譬如说是这个人他在造业的时候,他还要穿衣服,衣、食、住,乃至坐车、走路种种的这些因缘。譬如说他要做工的时候,可能是拿一个刀,或拿一个斧子,或者是拿什么器具,这些都是有它的「作用」,都可以是叫「作用」。

「士用」,这个「士用」是什么呢?就是这个人,这个人他有这种精进的力量,肯努力去做这件事,有这么多的条件,若没有「士用」那还是不行。「士」,就是这个人,这个众生,这个众生本身要肯努力,不管是做善、是做恶,乃至修学圣道,都是要努力,这还是一个因缘,一个条件。

「真实见因依处」:这个「真实见」,这是无漏的,就是得成圣道,已经得到了无漏的智慧了,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的智慧,那是「真实见因依处」。这也是前面那十五因里面有「真实见因依处」。

「施设摄受因」,安立这个「摄受因」,这个「摄受因」包括这么多的因,包括这个这个「无间灭」、还有「境界、根、作用、士用、真实见」,这一共是六个,来「施设」这个「摄受因」。就是除了前面的那么多的因之外,还要加上这么多的因,这个法才能成就,这个所生这个果,才能出现的。

 

巳二、征

所以者何?

是问。

 

巳三、释(分二科)  午一、有系法(分二科)  未一、举欲系法

由欲系诸法无间灭摄受故、境界摄受故、根摄受故、士用摄受故,彼诸行转。

「由欲系诸法无间灭摄受故」,这底下说出来,这底下是「有系法」。「有系法」先说这个「举欲系法」。这个欲界的众生,他这个所系,有系缚的这一切法,「欲系法」中的「无间灭」,这当然指心说。心法、心心所法,才有「无间灭」这件事,色法不论这件事。由「无间灭」的力量,他也有招感果的力量,使令所生法出现。「境界摄受故」,这个所缘境的力量,那么「境界」也是各式各样的境界,也有各式各样不同的作用。「根摄受故」,当然这个心要发生作用,还要有「根」的力量。「作用摄受故」,你使用当时其余的一切的因缘,都包括在内,他也有他的力量。这个最重要的还有一个「士用摄受故」,就是人的力量。「诸行转」,彼「诸行转」。彼心、心所法才能活动的,才能活动;或者说是五蕴。诸「行」,指五蕴说,彼五蕴才能够活动,才能活动的。

 

未二、例色无色系法

如欲系法如是,色无色系法亦尔。

「如欲系法如是,色无色系法」也是这样子。也是要这么多的「摄受因」的,这是指有漏法说的。底下第二科「不系法」。

 

午二、不系法

或由真实见摄受故,余不系法转。

这个「真实见」,也就包括前面五个,再加「真实见」就是六个。这无漏法,就是六个;有漏法,这是五个,没有这个「真实见」。现在是「不系法」,指无漏法说,就是有「真实见」。前五法,再加上「真实见」的力量,「余不系法转」,那么其余的这个无漏法,才能够活动。譬如说你这个无漏的智慧成就了,你这个正念一提起,这无漏智慧一动,那么他就能引发更强大的无漏的法出现,展转的。譬如初果他在修正念的时候,就得到二果了,那就是他那个无漏的戒、定、慧,展转殊胜生起了;那么也能证得,能见到真理的无为法,或者同时的这个心、心所法,也都有力量可以活动,所以叫做「余不系法转」。

 

巳四、结

是故依无间灭、境界、根、作用、士用、真实见依处,施设摄受因。

「是故依无间灭、境界」:「无间灭依处」、「境界依处」、「根依处」、「作用依处」,「士用依处」、「真实见依处,施设摄受因」,安立这个「摄受因」。就是帮助因缘去得果报,去成就所成就的作用,所成就的结果,这是说到「摄受因」的安立。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6)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二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七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13)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觉者的生涯 第二十一章 好梦噩梦都是你意识的作用。[栏目:觉者的生涯]
 占察善恶业报经 17 问答释疑[栏目:梦参法师]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22[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瑜伽行与禅观正行[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