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4)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54
巳二、极毕竟(分二科) 午一、举他

又诸有欲者:受用欲尘,从不可知本际以来,以无常故;舍余欲尘,得余欲尘。或于一时,都无所得。

这里的大科是「明受用」,是从「受用乐受差别」这一大科来的,这一大科分两科。第一科「辨生缘」,就是乐受生起的因缘,这一科解释完了。现在第二科,是「明受用」。这「明受用」里边分四科。第一科「标」,第二科是「征」,第三科是「列」,第四科是解「释」。解「释」里边分五科。第一科,是「不染污」昨天讲过了,就是「受用欲尘」的人,就是染着世间五欲乐的人,世间上五欲乐是引发贪、瞋、痴的境界,增长贪、瞋、痴的境界,所以是「染污」的。「圣慧命」的人,「受用正法,则不如是」,就是不是引起贪、瞋、痴的,这里不是贪、瞋、痴生起的境界,他是息灭贪、瞋、痴的,所以是「不染污」,所以是清净的。

「又诸有欲者」,这以下是第二科是「极毕竟」分两科。第一科「举他」,第二科「简自」。「又诸有欲者」,又这一切染着欲乐的人。「受用欲尘」,当然他是染着是色、声、香、味、触的这种欲乐。「从不可知本际以来」:「本际」,就是最初的边际,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那么在佛法来说这个「本际」,是不可知的,所以说是无始以来,就是这么一句话,不可知道的那个初开始的端际以来,一直到现在所受用的欲尘都是「无常」的,它们不是常恒住的,都是有生灭变化的。

那么「受用欲尘」的情况,在「无常」的变动之中,「舍余欲尘,得余欲尘」,就是那个欲乐的境界「无常」了,所以当然就是弃舍了,弃舍了,但是那个众生他又能去做世间的善法,所以又得到众多的「欲尘」。这个「余」,在这里是众多的意思,众多的欲尘,那么这是好一点的。「或于一时,都无所得」,或者在「从不可知本际以来」,有的时候一「无所得」,没有得到欲乐,那么到三恶道去就不行了。这样子说受用的欲尘,有时候得不到,有的时候得到了又失掉了,会有这样的无常的境界。

 

午二、简自

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则不如是。

不是这样的,没有这种无常的境界。你若成就了「正法」的这种「受用」,就是永久也不会再失坏的了,而且展转增长广大,乃至究竟圆满,所以这是叫做「极毕竟」。这个「受用正法」,是最究竟圆满的,而不会令你失望了,得到了又失掉了,那么你就是失望了,现在「受用正法」不是的,不是这样。

  

巳三、一向定(分二科) 午一、举他

又受欲者:受用欲时,即于此事,一起喜爱、一起忧恚。复即于彼,或时生喜、或时生忧。

这是第三科「一向定」,受用正法是「一向定」的。怎么叫做「一向定」呢?又受用欲尘的人,他受用欲尘的时候,「即于此事」,就在这个所受用欲尘的境界上,「一起忧、喜」,一时生起了喜爱的心情,一时还在这个境界上,就起了「忧恚」,就心里面愤怒,就忧愁了,不快乐了,没有笑容了,「一起喜爱」没有了。

「复即于彼,或时生喜、或时生忧」:「复即于彼」,那还是在所受用的欲尘上,生了欢「喜」,或是生了「忧」苦。这个前边「喜爱、忧恚」,和下边的「生喜、生忧」是什么呢?就是前一个「喜爱」和「忧恚」,就是所受用的欲尘有变化。譬如说是你有很多财富,这个土匪来打劫,那么你因此财富而起「忧恚」,土匪没来打劫你生「喜爱」,但是打劫抢跑了,你就「忧恚」、愤怒,但是无可奈何。下边这个是说没有事,你的财富,你所喜爱的五欲乐,都是很正常,你心里面很欢喜,但是你有时候就「忧」,就有顾虑,顾虑怕失掉了,就有这顾虑这件事。那么虽然还是很正常的享受,心里面不快乐了,这是有这个不同。这是世间上,因为在这个凡夫的世界就是这样子,你总是怕失掉。

 

午二、简自

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则不如是。

这个「圣慧命」,这个学习佛法,有成就慧命的人,他「受用正法」的时候,就不是这样子,所以叫做「一向定」。决定是喜乐,而没有其他的这些顾虑的事情,没有,他本身不会变动。所以这个《大智度论》龙树菩萨常常的、不断的重复说一句话,『诸法实相是不欺诳人』的,它不欺诳的,其余世间上的事情都有欺诳性。说富贵荣华是很快乐的,但是实在是有欺诳性,他令你苦恼,所以说「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就不是这样了,是肯定的是令你得安乐的。

 

巳四、不共余(分二科) 午一、举他

又诸离欲,外慧命者:于种种见趣,自分别所起邪胜解处;其心猛利,种种取着,恒为欲染之所随逐。虽已离欲,复还退起。

这是第四段。第四段,是「不共余」是分二科。第一科是「举他」,第二是「简自」一样。「又诸离欲,外慧命者」:「又」,除了前面的不同的情况之外,还有不同的地方,是什么呢?就是那一切外道,其他的宗教的修行者,他们用功修行也成功了,能远离欲界的欲,远离了,得到四禅八定了。他们得到了四禅八定了,当然他们心里面也很欢喜,但是他们不是佛教徙,是佛教以外的慧命者,当然外道也有外道的智慧。

「于种种见趣,自分别所起邪胜解处;其心猛利,种种取着」:这个「外慧命者」,他们远离了令人苦恼的欲之后,他们在禅定里边还有问题,什么问题?「于种种见趣」,就是最根本的,就是执着我见,执着在这臭皮囊里边有一个常恒住不变异的我。因此我见又展转的生起很多很多的邪知、邪见,就是所谓六十二见,所以叫做「见趣」,「种种见趣」。这些「见趣」,是「自分别所起邪胜解处」,是他自己在禅定里边的虚妄「分别」,并不真实有那么一回事情的,虚妄「分别」。这个由虚妄「分别」所生起的「邪胜解处」是不正确、不合道理的,但是对于那件事,他有很强力的认识,很有力量的认识,是不容易移转的,这叫做「胜解处」。

是「其心猛利」,他对那个「邪胜解处」,他的心用的很有力量,「其心猛利」。这个没有禅定的人,第六意识特别强的人,特别强的人,那他若有所见的时候,你都是不容易移转他的,这是没有禅定的人。有禅定的人,那他若有所见的时候,是更厉害、更有力量,完全是不一样的。那么起种种的执着,执着是很多,譬如说是『如去、不如去,已如去、已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有边、无边,非有边、非无边』,很多很多事,『常、无常,非常、非无常,亦常、亦无常』,这些六十二见很多很多的执着。

其中我也提过是最冤枉的事情是什么呢?得到禅定的外道,看见这个狗死了升天了,看见牛死了升天了,那么他就认为牛能升天,那么就是向牛学习,将来就会升天了,向狗学习也就会升天了。因为他有这个神通,他感觉你们没有神通不知道这件事,所以他叫他的徒弟学牛、学狗、学鸡,持牛、狗戒这些事情。别人说什么,那他是不听,你懂得什么呢?我在禅定里边明明白白的看见了,所以种种的取着「恒为欲染之所随逐」,他这种心情都是为了升天,做什么呢?就是还是欲染,执着欲乐,或者执着三昧乐,执着欲乐,「恒为欲染之所随逐」。

「虽已离欲,复还退起」。「恒为欲染之所随逐」这句话有点矛盾,他已经前面说「离欲」了,「诸离欲,外慧命者」怎么能说「恒为欲染之所随逐」呢?这底下解释。「虽已离欲」,虽然这个外道,得到了四禅八定,他没有欲界的欲了。「复还退起」,他那个禅定是靠不住的,他没有修四念处,那个禅定靠不住还会退下来的,那禅定失掉了,失掉了,他以前远离的欲,现在又发动起来,又是有欲了。

当然这里面根本就是这个四念处里面『观法无我、观心无常』,这个念处没有修,他内心里面的我见、我爱、我慢、我痴还在那里,所以他会再生起来种种的见烦恼、爱烦恼,还是要这样子流转生死的。「复还退起」,所以他们是「离欲」了这个外道的「外慧命者」,就还有这种问题。

 

午二、简自

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则不如是。

这个「圣慧命」的人,他「受用正法」就不会这样。那他在那个禅定里边,在那个无分别的,离一切相的,无为的境界,在第一义谛的境界里面,在这个真如三昧里面,没有这些事情,不会有「种种见趣」,虚妄分别的,没有这些事情。前面说的那几样,说是「不染污、极毕竟、一向定」,这都是对照那个没有离欲的人,染着五欲的境界。现在是对外道「离欲,外慧命」的人的过失,显示「圣慧命者」的功法庄严,所以「受用正法,则不如是」。「不共余」,就是「不共余外慧命者」,「不共余」外道,「受用正法」的人,他有这样殊胜功德的。

 

巳五、有真实乐摧伏魔怨(分二科) 午一、举他(分二科) 

未一、辨(分二科)               申一、乐非真实

又受欲者,及诸世间已离欲者:所有欲乐,及离欲乐,皆非真实,皆为魔怨之所随逐。如影、如幻、如响、如影、如焰,如梦所见,犹如幻作诸庄严具。

「又受欲者,及诸世间已离欲者:所有欲乐,及离欲乐,皆非真实」,这是第五科。第五科说这个圣慧命者,「有真实」的「乐能摧伏魔怨」,有这样的功德。这还是第一个「举他」,「举他」分二科。第一科是「辨」,就是说明,说明里面分两段。第一段,是「乐非真实」。「又受欲」的人,「及诸世间已离欲者」,这等于是把前面的总合起来,综合起来说了。前边是前三个是散乱心受欲的人;第四「不共余」是已得禅定的外道,现在把这二类人加起来,是「受欲者」,那么就是就是没得禅定的人。「及诸世间已离欲者」,就是已经得禅定「离欲」的人。

「所有欲乐,及离欲乐」:受欲者的「欲乐,及离欲」者的「离欲乐」,这二种乐「皆非真实」,都不是真实的乐,都是虚妄的分别的境界,「皆非真实」。「皆为魔怨之所随逐」,他都是为这个「魔怨」随逐的,这个「魔怨」可以根本的说,不是外边有魔怨,就是自心里面种种烦恼,就是烦恼魔。烦恼魔、五蕴魔、死魔、天魔。这个我们一说到魔,就容易意识到是外面有鬼神、有天魔他们来捣乱,其实主要还是内心里边的烦恼魔,烦恼魔是最厉害的。这里面应该是包括这两种,但是主要还是内心里的这些烦恼,贪、瞋、痴、慢、疑,各式各样的这些事情;掉举、散乱、不正知这些恶心所。那么离欲的外道得了禅定的人,他内心里面也有很多的魔;没离欲的凡夫想执、染着欲乐的人,内心里面的魔鬼更是很多,这些魔鬼常是随逐他,而不远离开他的。

「如幻、如响、如影、如焰,如梦所见,犹如幻作诸庄严具」,这是说这两种乐,散乱心的人染着的欲乐;得禅定的人染着的离欲乐,就是天上的三昧乐,四禅八定的三昧乐。这些乐「如幻、如响」,就像「幻」术所变现的境界,是假的。「如响」,空谷传声,「响」也是假的。「如影」,遮住光就发出「影」来,「影」也不是真实的。「如」阳「焰」,如阳焰水也是假的。「如梦所见」的境界也是假的,不真实。「犹如幻」术所「作」的一切「庄严具」都是假的。

这里面有应该包括两个意思:一个就是他有而不实,这个乐有而不实;第二个是无常的意思,像「如梦所见」是虚妄不实,醒了梦就没有了,就是无常的意思。其他的也都一样,「如幻、如响、如影、如焰,犹如幻作诸庄严具」,都是无常的都又不真实的,虽然还存在也不真实,而且又是无常的,终归无常、终归于空,都是不真实的。这个当然是这样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么染着欲乐的人,没有禅定的人染着的欲乐,当然是要无常,转眼就无常了。那么有禅定的人得到的三昧乐,也是无常的,也是不真实的,这是说他不真实,这是第一科「乐非真实」。

 

申二、未制魔事

又着乐愚夫诸受欲者,及诸世间已离欲者:凡所受用,犹如癫狂、如醉乱等。未制魔军,而有受用。

「又着乐愚夫诸受欲者,及诸世间已离欲者:凡所受用,犹如癫狂、如醉乱等」,这是第二科「未制魔事」。这个没得禅定的人,染着五欲乐的这种愚痴无闻的凡夫,就是没有听闻佛法的这些人,这一切的「受欲者」;「及诸世间已离欲」的人,有禅定的人这二种人。「凡所受用」,总起来来说他们所受用的境界,说一个譬喻来说「犹如癫狂,如醉乱等」。这是在圣人的慧眼、法眼、佛眼来观察世间受欲的人,这二种人受欲的情况,就像什么似的呢?就像世间上一个正常的人,看那个神经病似的一样。「癫」者,「狂」也。「癫」,就是神经病,神经不正常了。那么这就是世间上受欲的人、散乱心受欲的人、有禅定的受欲的人,在佛菩萨来看这都是神经病,都是这种境界,这是「犹如癫狂」。

「如醉乱等」,就像人喝醉酒了,神经也是不正常了。「乱」,就是不正常了,就糊涂了,颠倒迷惑了,就像没有喝酒的人看见喝醉酒的人,那种错乱的境界似的。世间上受欲的人,享受欲乐的时候的境界,佛菩萨看这都是神经病,都是喝醉酒了,颠倒迷惑,是这样的意思,这样子批评世间上的事情。

「未制魔军,而有受用」,因为这些人这个欲界的人,色、无色界天的这个成就禅定的人,总而言之他们没能够「制」伏「魔军」。这四种魔都没能降伏,五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都没能够制伏,随时的这个魔王就出现,就要搞事情,随时这个烦恼贼就出来活动,而这样子有受用的人,就是这样子,「犹如癫狂、如醉乱等」。

 

未二、结

是故彼乐,为非真实,亦不能制所有魔事。

「是故彼乐,为非真实」,所以他们所享受的乐都不是真实乐,也「不能」够「制所有」的「魔事」都不能,不能制伏它,那么是这样子。

 

午二、简自

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则不如是。

就不是这样。所以这句话『除诸法实相,余皆魔事』,这句话是这么个意思了。所以若是能够学习无为法,『此是选佛场,心空即谛位』。你若修这四念处,修四念处是证悟了无为的境界,『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证悟无为的时候,这时候是能制伏所有的魔事,而没有这个「犹如癫狂,如醉乱等」的过失了,这才是真实的乐,这才是真实乐。所以这一科是有真实乐能摧伏魔军。「圣慧命者:受用正法,则不如是」就不是这样子的。那么这一科里面是说「明受用」,「明受用」说到圣慧命的受用正法的相貌,说到世间的受欲者的相貌,用这五种相表示它的胜劣,实在还是表示胜劣,这样子可以对已经学习圣法的人,心情上应该是安定的多了。没有学习圣法,准备学习圣法的人,也增长一些欢喜心,还在犹豫不决的人,你可以决定了吧!

 

寅三、正观三受差别(分二科) 卯一、明正观(分二科) 

辰一、受所依(分二科)       巳一、征

复次,三界有情,所依之身,当云何观?

这是第三科「正观三受差别」,「正观三受差别」。这个是前面说「受用苦乐」,又说「受用乐殊胜差别」这二科说完了。现在是第三科,第三科「正观三受差别」。这个《瑜伽师地论》的作者的大智慧的境界,若是我们去讲解这个道理,顶多讲一段、一小段,一、二段讲完没话好说了。再看这个佛菩萨这个智慧,还有很多事情要开示我们。

「复次,三界有情,所依之身,当云何观」,我们修四念处,这身念处应该怎么观呢?这里告诉我们了。这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明正观」,分二科。第一科明「受所依」。「受所依」,先「问」。「复次」,前面的一段妙法说完了,还有继续有妙法要讲的,什么呢?是「三界有情,所依之身」,是欲界的、色界、无色界的有情,那么他们「所依之身」,由过去的,或者是罪业、或者福业、或者不动业,所得到的身体,所得到的「依」止「之身」。这个身体是一切作用的依止处,你没有这个身体什么事都没有了,所以它是「所依」,它是个依止处。这个身体当然是我们的一个果报,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

这个从这地方也看出一件事,宇宙万物,万事万物怎么怎么的,但是修行人常常的要观察自己的色、受、想、行、识,因为一切的问题都在这里,不是在那天上的,也不是在地下,也不是在那个高山大海那里,是在自己的身体这里,在自己的色、受、想、行、识这里,在这个地方才有问题,这是一切万事万物的根本之处。这个身体「当云何观」,我们应该怎么样观察它,怎样观察自己的这个生命,怎么样观察呢?那么这是问,底下第二,就解「释」。

 

巳二、释

谓如毒热痈,粗重所随故。

这个身体观察它是什么呢?先说一个譬喻,譬如说这个人这个身体,皮肤上面是肿了。「痈」,实在就是皮肤肿起来,里面有毒、又很热,这个身体就是「毒热痈」,又毒、又热的一个「痈」,这么一个说是疮好了,说是这么一个痈疮。这个身体是什么?就是「痈」,就是观之如痈这样子。

为什么观察我们的身体是这样子呢?「粗重所随故」。这个「粗重」,一个是我们前面也解释过了,就这么讲也就可以。这个一个是烦恼的种子,就是叫做「粗重」,烦恼的种子的业力,所得的果报,也是「粗重」这一大块,这就是个「粗重」。那么当然总而言之,「粗重」的根本是烦恼,烦恼是一切苦恼的根本,很多的这个无量无边的毒,就是三毒,综合起来就是贪、瞋、痴,这个贪、瞋、痴就是随逐在这个身体里面。

那么就这个「毒热痈」,这个「痈」里面有很多毒、很多的脓,很多的这些东西。我们这个生命体里边,就是有这么多的毒,那「如毒热痈」,不是最恰当了,这个譬喻,说「粗重所随故」这样子观察这个身体。这是说「受所依」,我们或者有感觉到苦、感觉到乐、或者不苦不乐,凭什么有这样感觉?就凭有这个身体,凭它而有这些感觉的。所以「受所依」,就这个身体,这个身体就是「毒热痈」是这么一个东西。这底下第二科是「受差别」。是所依的身;现在说能依的受,是有各式各样的受,分三段。第一个,就是「乐受」。「乐受」分二段。第一个是问。

 

辰二、受差别(分三科) 巳一、乐受(分二科) 午一、征

即于此身,乐受生时,当云何观?

就在这个身体上面,这个如毒热痈的这个身体上面,有的时候会有快乐的感觉生起,这个时候生起的时候,我们发心修行的人来说,应该怎么样观察这个「乐受」呢?这「乐受生」起这个情形,怎么观察呢?

 

午二、释

谓如毒热痈,暂遇冷触。

这底下解「释」。解释「谓如」,就像我们身体有了「毒热」的「痈」了,有了痈疮的时候,暂时的遇见一些「冷触」有点凉,凉风吹上去接触到冷的时候,就有一点舒服的感觉,这个所谓「乐受」如此而已,就是这么一回事。那么这个乐受,这个乐还是个苦恼境界,不是真实乐。

 

巳二、苦受(分二科) 午一、征

即于此身,苦受生时,当云何观?

前面说到「乐受」应该作如是观,现在「苦受」应该怎么观察呢?这也是先问。「即于此」如毒热痈的「身」体,「苦受生」的「时」候怎么观察呢?

 

午二、释

谓如毒热痈,为热灰所触。

这解「释」。一个人他身体上长了痈疮了,这时候忽然有特别炎热的那个「灰」碰上了,碰到这个痈疮上面,这时候不得了,就很痛,痛得很厉害,所谓这个「苦受」如此就是这样子,苦上加苦是这个意思。

 

巳三、不苦不乐受(分二科) 午一、征

即于此身,不苦不乐受生时,当云何观?

第三段「不苦不乐受」这观察,先问。那么「不苦不乐受」的时候,应该怎么观察呢?这底下解「释」。

 

午二、释

谓如毒热痈,离冷热等触。自性毒热,而本住故。

这个「不苦不乐受」的生时,那就像这个「毒热痈」疮的人,他这个时候也没有「冷触」、也没有「热触」,没有这些等等的触。那么就是这个痈疮,自己的体性的境界,那个毒热痈本身的情况。「而本住故」,就是本来存在的相貌,那就是「不苦不乐受」,应作如是观,就是这样子。这也不是个好境界,「不苦不乐受」还是痈疮,这个身体色、受、想、行、识是个痈疮,还不是个好受的境界,「而本住故」。那么观这个三受,四念处这个身受应作如是观,这样观察这个身体,应作如是观。真要是作如是观,而有相应的时候,还会有爱吗?谓「如毒热痈」有什么好爱呢?这是「而本住故」。

 

卯二、举经说(分二科) 辰一、受所摄(分二科) 巳一、依三苦辨

薄伽梵说:当知乐受,坏苦故苦;苦受,苦苦故苦;不苦不乐受,行苦故苦。

这底下是「举经说」。前面是「明正观」,卯一、「明正观」。这是卯二、「举经说」,看佛怎么说的。这里面分两科。第一「受所摄」。第二「非受摄」,境界又扩大了。这个先说「受所摄」那么分两科。第一科,是「依三苦辨」。

「薄伽梵说:当知乐受,坏苦故苦」:这个「乐受」,我们有的时候得到了一种乐的感觉。「坏苦故苦」,「乐受」是乐,为什么说它是苦的呢?「坏苦故苦」。因为乐,它不会常乐,它会破坏,不知道什么因缘来破坏,或是外来的力量破坏,或是自己搞错了,破坏了,那么就把乐破坏了,心里面痛苦,所以也叫做「苦」,「乐受」也是「苦」。就像痈疮,暂遇冷触似的,所以「乐受」也是「苦」。这个从无常上来观察「乐受」是「苦」,这是一个观察。

「苦受,苦苦故苦」:前面身念处,这就是受念处,观受是苦。『观身不净』,身是个毒热痈,当然是不净。这是『观受是苦』,「苦受」怎什么是「苦」呢?「苦苦故苦」。本来就是苦了,又加上苦,你看不苦吗?这一个解释。在《俱舍论》上解释,这个苦生起是苦,继续存在的时候还是苦,等到破坏的时候就不苦了,就是生、住、灭,无论什么事情,分这三个时期,生、住、灭。这个乐受,生时乐;住的时候也是乐;破坏了就不乐了,所以叫做「坏苦」。「苦受」呢?生时苦;住时也是苦,所以是两个苦,「苦苦故苦」。「不苦不乐受,行苦故苦」:这是三受,就是三苦。三受有个「不苦受」,也「不」是「乐受」,这个是怎么叫做「苦」呢?是「行苦故苦」。这个「行苦故苦」,什么叫做「行」呢?这个「行」,迁流变化的,有漏法的迁流变化,不停止的在变化,不停止的在流动,叫做「行」。这个有漏法,诸行无常就是这个「行」。这个「行」,它就是苦,它是苦的原因,就是前面这句话,谓「如毒热痈,粗重所随故」,里面有很多的烦恼种子。这个烦恼种子各式各样,烦恼也是各式各样的很多很多,它随时它会出来「坏苦」,在「行苦」上会随时出来「坏苦」,随时也可能会出来「苦苦」,所以「行」也是「苦」。就是没有出来「坏苦」,也没有出来「苦苦」,他本身如毒热痈,里面蕴藏很多苦恼的动力,你说它这东西是好东西吗?所以它是「苦」,「行苦」。

这个印顺老法师在《成佛之道》上说了一个譬喻。说一个人坐了一条大船在海里头走,人在船里面睡觉,但是这个船就向那个礁,海里面那个石头山岸礁上撞上去,在还没撞上以前,你说这个里面的人苦不苦?是不是苦恼呢?虽然苦恼没有现前,也是还是很苦恼,也是很愚蠢,所以这「行苦」里面包括愚痴在里面。

这个「乐受」,「坏苦」能令人生贪心。这个就是「乐受」令人生贪心、迷惑人,令人生贪心、生爱心。「苦受」,能令你生出来瞋心、愤怒、不平,我怎么这么倒楣呢?他们多快乐,我倒楣,感觉到不公平。这个「不苦不乐受」,令人愚痴,他还不知道这里面还是有问题的。但是「不苦不乐受」这个「行苦」,在「乐受」的时候也有「行苦」;在「苦受」的时候也是有「行苦」。但是「乐受」的时候,有贪心;「苦受」的时候,会有瞋心。这个贪心、瞋心所扰乱,你不觉知有「行苦」的相貌;若没有乐受也没有苦受的时候,这个「不苦不乐受」的时候,这个「行苦」的相貌才现出来,所以佛在这个时候称之为「行苦」。实在的情形来说,「行苦」是通于「乐受」、通于「苦受」的,但是那个时候不明显,是这样子的。这是约佛说「举经说」,这个「受所摄」,是「依三苦辨」。「依三苦辨」这一段说完了。这底下第二段「依喜等辨」。第一科是「列」。

 

巳二、依喜等辨(分三科) 午一、列

复说有有爱味喜、有离爱味喜、有胜离爱味喜。

「复说有有爱味喜、有离爱味喜、有胜离爱味喜。如是等类;如经广说」:这都是薄伽梵说的。「复说」,佛前面说过那个三受是三苦,佛又说有三种,是什么呢?「有有爱味喜」,这个乐受,这个喜受,这个喜乐的喜受。这个喜受有各式各样的差别。第一种是「有爱味」的「喜」,就是这个可喜的境界出现的时候,当然心里欢喜,欢喜里面有染着的爱,有味道,有乐的味道,这样的喜。这样的喜,当然就是我们欲界的人,我们欲界的人有这个欲烦恼,那么有满意的境界,欲心就是感觉到满意,那是「有爱味喜」。

「有离爱味喜」,「离爱味喜」,那就是色界了,色界天。色界天这个我们看这个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来看。离喜妙乐地,三禅没有喜,所以「有离爱味喜」,就是初禅、和二禅。初禅、和二禅的人依世间道,依世间的修行方法,『厌下苦粗障、欣上净妙离』用这世间的方法,离了欲,得到了初禅、得到了二禅,他们都是没有欲爱的,他们得到了三昧的时候,心里欢喜,这是「喜」。这个「有胜离爱味喜」,还有一种喜,就超过了这个「离爱味喜」,就是「胜」,超过这个「离爱味喜」这个是什么呢?譬如说你得到初禅、你也得二禅,你有这个离欲的喜。「离爱味喜」,也就是离欲喜,但是你是佛教徒,你能修四念处,观察初禅、观察二禅都是苦、空、无常、无我的,你这一观察就对这个禅里面的三昧乐,不执着了,所以又超过了那个「离爱味」的「喜」,就超过了,所以叫做「胜离爱味喜」。那这是佛教徒,应该是指三果圣人了。当然这个三果圣人还是在初禅、二禅的时候,若是到三禅就没有喜了,那就不能这么说,就不符合了。

 

午二、指

如是等类,如经广说。

「如是等类」,这是午二,这是「指」。前面是「列」,「列」出来这个「喜」。这底下「如是等类,如经广说」,像经上里面说得很多。第三科,是「摄」。

 

午三、摄

应知堕二界摄。

应知前面这个三种喜,是属于「二界」,两个世界所摄的,不是一个世界。一个世界怎么说法呢?这个「有爱味喜」,第一个「有爱味喜」,当然这是我们欲界。「离爱味喜」,若说是色界天,欲界、和色界那么这就是「二界」。欲界、色界是属于「二界」。「有胜离爱味喜」,这个人还是色界天,因为他在那个禅定里面,修四念住,就是「胜离爱味喜」还是色界,这样说就是欲界、和色界这「二界」,这是一个解释法。

另外一个说法,「有爱味喜」,和「有离爱味喜」都是色界。因为欲界也有色,欲界也是有色,那么这个「胜离爱味喜」,那是圣人的世界叫做断界,就是无漏的世界。「堕二界摄」,就是色界、和断界这两个世界所摄,也可以这么说,还有好多说法,我们不要说了那么多了。那么这是两个,巳一、「依三苦辨」。巳二、「依喜等辨」这两科说完了。

 

辰二、非受摄(分二科) 巳一、想受灭乐(分二科) 午一、标

又薄伽梵,建立想、受、灭乐,为乐中第一。

这底下是第二科「非受摄」。前面是「受所摄」。这个「举经说」这里面分两科。一个是「受所摄」,一个是「非受所摄」。「受所摄」里面这一科己经讲完了。这底下说「非受摄」。「非受摄」,这可见这个里面就是复杂了一点。譬如说是我们欲界的人,各式各样的受都有,苦、乐、忧、喜、舍这五种受都有。初禅天的人,那就没有忧受,有喜受,有喜受有乐受;二禅天,没有苦受,把这个苦受放到二禅那里去,没有苦受,二禅才离苦受,没有忧受也没有苦受,就是有喜受有乐受,也是应该也有舍受;那么到三禅天,苦、忧、喜都没有了,剩乐受和舍受;到四禅就是只有舍受,都还是受。

但是现在说,若是在禅定里面修四念处得圣道了的人,他还是有受,说他是「胜离爱味喜」,还是有喜受的。这个说法,如果他入定的时候,这个初果就见到无为法了,他是见谛了。见谛,就是见到四谛,苦、集、灭、道四谛,但是最重要的是见到灭谛,才能得圣道,那么灭谛是无受的。但是你到阿罗汉果才圆满,到三果灭尽定才能没有受,以前还是有受。就说是有无受,总而言之还没有圆满,所以这个地方还有这个问题。

「又薄伽梵,建立想、受、灭乐」:这是「非受摄」分两科。第一科「想受灭」的快「乐」,就是灭尽定的快乐。第一个,是「标」。是佛「建立」,佛在无名字,离一切名相中,安立一个名相,叫做「想、受、灭乐」,这是在一切乐中最殊胜的,叫做第一乐,第一义谛的乐。我们这是「想、受、灭」,就是没有受的乐。有受的乐这是在三界内的;没有受的乐,那就是要灭尽定以上。当然这是得了三果以上的圣人他才能够,还是要俱解脱的人,三果以上俱解脱的人,他已经成就了非非想定,非想非非想处定,成就了这个定,成就了定他想要休息,就把这个识灭掉它,和无想定不同。无想定,是有邪知邪见,这个不是有邪知邪见,那么他想休息休息就把这个识灭掉他,在定里面把这个识灭掉。

这个识有所缘境的时候,就有识现行,有所缘境的时候,有种种的境界就有种种的心,有种种心就有种种境界。如果是不缘一切相,不缘一切境的时候,那么心就不动了,心心所法就停下来了,所以这个时候就入了灭尽定了。

 

午二、简

此依住乐,非谓受乐。

这是「简」别,「简」别这个时候,「想、受、灭」的「乐」是什么乐呢?是「住乐」。就是他把心灭了,极寂静的境界安住不动,身体也不动,这个时候没有一切苦,离一切苦,那么就叫做「乐」。「非谓受乐」,不是你有心识的时候,有感觉,感觉到乐,不是那样,和那受乐是不同的,是这样的意思。就是那个灭尽定现前的时候,安住在极寂静的境界里面。

这个时候在《入中论》的颂,《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宗喀巴大师有解释,实在入灭尽定,就是真如三昧,他这样讲,这样讲也应该是合乎道理的。当然这个就是和这个小乘佛法的解释不一样,这个说法不同,若十地菩萨要第六地,才能开始入灭尽定。所以「非谓受乐」,这是第一种乐,「想、受、灭乐」。「想、受、灭乐」是「非受摄」,这个「非受摄」的乐里面,还有第二「离贪等乐」。

 

巳二、离贪等乐(分二科) 午一、标列

又说有三种乐:谓离贪、离瞋、离痴等欲。

「又说有三种乐」,这就是这个了「离贪」等乐。「又说有三种」的「乐」,「谓离贪、离瞋、离痴」等乐。就是修行人要到阿罗汉的时候,他才能够究竟的远离了「贪」、远「离」了「瞋」、远「离」了「痴等」的「欲」。这个烦恼欲,它就到时候就要贪,不贪不行;到时候就要瞋,不瞋也不行。各式各样的烦恼出现的时候,就是都要出现,这叫做烦恼欲。现在没有这个欲了,不起贪、也不起瞋、也不起痴。

 

午二、明摄

此三种乐,唯无漏界中可得,是故叫此乐,名为常乐,无漏界摄。

「此三种乐,唯无漏界中可得」,这是说明他属于是谁?谁能够「离贪、离瞋、离痴等欲」呢?就是这「三种乐,唯无漏界中」,那就是要阿罗汉以上,才能有这种乐。那么这当然要有无分别的智慧,要有根本智与第一义谛相应了,才能够有这种乐。

而这种乐里面没有贼了,这个得了四禅八定的人,不是佛教徒得了四禅八定的人,他那个心里面还有贼,还有神经病在里面。说现在不是了,「是故叫此乐,名为常乐」,没有贼的扰乱,所以那个乐是永久的,是不可破坏的,是无为的境界,所以「名为常乐」。「无漏界摄」,这是清净圣人的世界所属,属于这个世界,而不是凡夫的境界。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3)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2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14)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汝唤什么作山河大地[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墓魄太子[栏目:心灵小品·禅语故事]
 增支部1集398-426经[栏目:增支部1集]
 礼聘良师,启蒙幼童[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十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六十一卷(2/4)[栏目:大智度论阅读笔记·学诚法师]
 姹紫嫣红,勤植心灵的后花园[栏目:读懂人生·禅意智慧]
 因喝酒连犯五戒的居士[栏目:般若禅·觉悟的快乐]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