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5)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662
壬二、例余识

如眼识生,乃至身识;应知亦尔。

这是「料简识生」这一科。前面这一大段是「别辨五相」,就是别别的说明这个五识相貌。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个识,每一个识都有五个事情,五件事。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业用这一大段说完了。第二段「总显相应」,就是把这五个识的五个相,在一起说明他们合作的情况,那么就是率尔、寻求、决定、染净、等流用这五心,说明这五识和合相应的相貌,叫做「总显相应」。「总显相应」里边又分成两科。第一科「料简识生」,就是观察这个识的生起的相貌。第二科是「喻所依等」,「喻所依」还没有讲。这「料简识生」分两科。第一科是「生因缘」,就这个识的生起,当然要有因缘,没有因缘是不能生起的,这一科也讲完了。

第二科是「生随转」,这个生起的随转,随相续不断的有点变化,就是刚才说的率尔,又是寻求了,寻求以后又是决定了,决定了以后又有染净、有等流了,这叫做「随转」。这一科里边,先说眼识的初三心,后来就说是后二心,这一科也是讲完了。现在这里说「如眼识生,乃至身识;应知亦尔」是第二科「例余识」,就是用眼识的情况,来譬喻其余的事,也是这样子,这样意思。

「如眼识」,它的这个生起的情况,由率尔乃至到等流是那样子。那么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应知亦尔」,也是和眼识一样,也是这样子。也是率尔,就是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也是有这个率尔的情形;率尔以后就有寻求、决定、染净。寻求、决定就是意识了,第六意识。决定了以后就有染净;那么意识一这样子,那么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也随着就有染净了,也就相续的有染净,那就变成等流了。所以眼识是这样子,「乃至」到「身识」也是这样子,这是「生随转」这一科是这样子。这个「生随转」,随着因缘相续的变化,其中主要一点就是前五识,要随着第六意识转变,它不能自主的,有这个意思。

 

庚二、喻所依等(分二科)  辛一、如行旅喻

复次应观五识所依,如往余方者所乘。所缘,如所为事。助伴,如同侣。业,如自功能。

「复次应观五识所依,如往余方者所乘」,这以下「喻所依等」。前边是「料简识生」。这底下「喻所依等」,观察这个前五识的生起的情况,这是第一科。现在举二个譬喻,这是举一个譬喻,譬喻这个五个识的所依、所缘、它们的助伴、作业这个情况,使令我们容易明白一点,这样意思。分两科,第一科是「如行旅喻」。「行旅」,就是走路的客人,旅客离开了家,到外面去。用这件事来譬喻这个「所依、所缘」等的事情。

「复次应该观五识所依,如往余方者所乘」,这个前面把这个识的生起等说完了,但是还有应该说明的事情,所以叫做「复次」。我们「应该观」察这个前「五识」的「所依」,前「五识」的「所依」是什么?有俱有依、等无间依、种子依。这个「所依」,这个识的生起,它要有一个依止处,说一个譬喻就像「如往余方者」,就像一个人到另外的地方去,到别的地方去有事情,他去的时候,他不是一个人徒步走,他要坐车的「所乘」,他所坐的车。这个识的「所依」,就像走路的人他要坐车似的,他坐车走。这个识,眼识也要有一个车,就是眼根是他坐的车,那么这是很明显的事情,坐的车。那么等无间依、种子依也是必须要有的。是「如往余方者所乘」,「所乘」的车,或者所骑的马也可以;或者就说是车吧!

「所缘,如所为事」,这个识的「所缘」,就是色、声、香、味、触,它所缘虑的境界。「如所为事」,就像这个旅客,他到另一个地方去做所做的事,那个事是他所做,那么就像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所缘」的境界,这是「所为事」。

「助伴,如同侣」,这个前五识去缘所缘境的时候,不是孤独的,还有一个「助伴」,还有多少「助伴」,还有三十几个「助伴」,那么这些心所有法帮助它去缘虑所缘境。「如同侣」,就像往余方去做事那个人,他也有伴侣,不只他一个人的,有「同侣」这样譬喻。「业,如自功能」,这个「业」,就是前五识在所缘境上所作的「业」,就是了别业,或者一剎那的了别,能了别自相的,就这些了别的功能。了别业「如自功能」,就像往余方者,他做事在他所做的事情上,他发出种种的能力,去做那件事。这个眼识在所缘境上发出来了别的功能,就是这样和这很相似的,这样意思。

这个「所缘,如所为事。业,如自功能」,一个人做那件事应该处理,怎么处理呢?就是他要发出来种种的能力去做那件事。所以前五识缘所缘境的时候,要发出来了别的功能;「业」,也就是能力的意思,这样子来做譬喻。这个没有譬喻这个自性,自性这个地方没有提。 「应观五识所依,如往余方者所乘」,那样这个「五识」的自性就用那个人做譬喻,「往余方者」那个人譬喻这个「五」个「识」的自性,这个就补上了。

 

辛二、如居家喻

复有差别,应观五识所依,如居家者家。所缘,如所受用。助伴,如仆使等。业,如作用。

这底下第二段「如居家喻」。前边说是离开了自己的家,到别的地方去,现在说这个人没有走,就在自己的家。「复有差别」,还有不同的譬喻,怎么样譬喻,「应观五识所依」,我们应观察这「五」个「识」的依止处。「如居家者家」,就像这个「居家」的人,他所住的家。这个根,就是识所居住的地方,就是这样意思。

「居家者家」,那么这样说就是这个「居家者家」,表示不是出家人,就是在家的人,在家的人才有一个家。这个五个识的依止处呢?就譬喻是那个家,这可见这个根对识的重要,到了这么个程度。「所缘,如所受用」,

这个五识的所缘境,就像那个居家的人「所受用」的境界。那个所受的还没有受用,但是是他「所受用」的境界,这个所缘境是五识的所缘。

「助伴,如仆使等」,这个五个识都有心所有法,这个「助伴」就像那个居家的人,他做事的时候还有「仆使」,还有仆人,他所使用的人,帮助他做事情。「业,如作用」,这个五个识发出来的这个「业」,就像那个主人和仆使做事情的时候发出来的作用,这样意思。这个「所受用」,就像我们若是八月中秋节要吃月饼,这月饼是你所受的,但是还没有吃,你还没吃,但还是你所吃的,叫做「所缘」,叫「所受用」。「业,如作用」,就是正在吃这个月饼的时候。

那么这个五个识,色、声、香、味、触这五个境界,是你的是五个识的所缘境。「所缘,如所受用」的时候,这个时候还没受用,不过是你的受用的境界。这个「业,如作用」,就是正在受用的时候,正在受用的时候,叫做「业,如作用」。这个有这么一个不同的地方。这是用二个譬喻:一个「行旅喻」,一个「居家喻」,来譬喻这个五个识的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业用的相貌,譬喻这个相貌,应该这样的去理解它。

这样说这个「所依」,「五」个「识」的「所依」,用「所乘」的马,或者「所乘」的车做譬喻;用「居家者家」做譬喻,的确是帮助我们对于这个根的了解,识与根的情况是这样子密切的。这个眼根发眼识,原来眼根就是眼识的住处。所依止处,就是住处的意思,在这里看。但是这个若是等无间依、和种子依,和这个家的意思,不是太密切,不那么密切。以上这个「五识身相应地」到此告一段落,解释完了。这「五识身相应地」,是十七地的第一地,和其它的十六地来对比起来,「五识身相应地」比较简单,不是很难,不是很复杂,不是那么难懂。可是下边这个「意地」以后,就是复杂了一点,事情多了一点,多了一点,还是很明白的,不是很难,不像那个四种道理那样不大好懂。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

这底下是第二段,这个十七地,分了十四科,现在是第二科「意地」。「意地」,在十七地里边是第二。这个「之一」,因为这一卷在这个《瑜伽师地论》这个第一卷里边,为了调这个页数,所以就把这个「意地」分一部分在第一卷里面。又有一部分跑到第二卷去了。第二卷就是第二部分,所以叫做「意地第二之二」了。现在第一卷里边的「意地」就「第二之一」是这样意思。

 

丙二、意地(分二科)  丁一、结前生后

已说五识身相应地。

这个「意地」分二科。第一科是「结前生后」,就是「已说五识身相应地」,就是把前面的「五识身相应地」结束,生起后面的「意地」这样意思。就是「五识身相应地」己经说明了,已经讲过,它里面的情况已经说明白了。现在就开始要说这个「意地」,所以第二科叫「正广分别」,就是正式的、详细的来分别这个「意地」的事情。

「意地」的事情又分成二科。第一科是「正明意相」,正式的说明这个「意地」的相貌。第二科是「总显相摄」,这个「总显相摄」在这三卷,第三卷一开始就是「总显相摄」。这个《遁伦记》的分科,它不叫「总显相摄」。它叫「十门分别」,分出了十个部份,来解释这个「意地」的道理。现在是第一科是「正明意相」。这个这二大科「正明意相」是第一科;第二科「总显相摄」。这个「正明意相」,也是用五门,也是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业用。就是用这五个部份说明这个「意地」的相貌。这个到了第三卷那里,这个「总显相摄」是「十门分别」,就是一个五门分别、一个十门分别。那么这样子,用这二大科来解释这个「意地」的相貌,「意地」的道理,这样意思。

 

丁二、正广分别(分二科)  戊一、正明意相(分二科)  己一、标列

云何意地?此亦五相应知:谓自性故、彼所依故、彼所缘故、彼助伴故、彼作业故。

「云何意地」,这个「正明意相」这一科又分成二科。第一科是「标列」。第一科是「云何意地」?「此亦五相应知:谓自性故、彼所依故、彼所缘故、彼助伴故、彼作业故」,也是这样把五相标出来。「云何意地」,怎么样叫做「意地」呢?这个前面是说的五识,这以下就是说「意识」。可是这个地的名字叫做「意地」;不叫做意识地。看这文里面呢?什么叫做「意地」呢?「意地」的自性是什么?是心、意、识。就是包括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都在内了,就都在内了。说云何怎么叫做「意地」,说这里面就是把这个这么多的识都包括在内,其实里面也说到前五识,这样子就是这个「意地」,包括了一切的识都在里边,非常的广了。

用这个「意地」代表一切识,这个《遁伦记》上的解释,如果说是心地,不要说「意地」,说心地,可不可以呢?说心地,也是可以。可以中又有一点差别。就是心、意、识,这个心是多数是表示阿赖耶识的,多数是表示这个意思。阿赖耶识,它是集起一切法的种子,现起一切法的现行,这是阿赖耶识的一个特别的相貌。就是表示对于其它的识,不那么的明显,不那么明显的。所以这个末那识,末那识是意。这个第六意识的这个识,心、意、识,第六意识的这个识,它是对于色、声、香、味、触、法的外境的了别性的作用特别强。那么要它也包括了末那识、阿赖耶识,这就是疏远了一点。

现在用「意」来说,它又为这个末那的意;末那的意又为前六识生起的所依。这个意它又为前六识的所依,譬如说(前五根)前五识要依止前五根;那么第六识要依末那为根,所以说到这个「意」根,也就包括了识。所以意为识的依止处,这是一个和前六识相关涉的地方。第二个意思,它又去缘阿赖耶识的,这个「意」就是缘阿赖耶识的。而这个它又是缘阿赖耶识为所依的,这个末那识以谁为所依呢?以阿赖耶识为所依。这样子说「意」,就包括了前六识,又包括了阿赖耶识,所以就用「意」做这个地的名字,就比较圆满一点。这是这个《瑜伽师地论》《遁伦记》上这样解释。

「云何意地」,这个「意地」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呢?「此亦五相应知」,这个「意地」也是有五个相貌的,应该知道。那五个相貌呢?「谓自性故、彼所依故、彼所缘故、彼助伴故、彼作业故」,也要有这五个相貌,这是把这个列出来。第二科就是「随释」。第一科「标列」,第二科「随释」。

 

己二、随释(分五科)  庚一、自性(分三科)  辛一、征 

云何意自性?

这以下就是随顺前面所标列的五种,一样一样的解释。解释分五科。第一科就是解释这个「自性」,「自性」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征」。「征」,就是问。「云何意自性」,这个「意」的「自性」是怎么个情形呢?你说说,我听听,这是问。

 

辛二、列

谓心、意、识。

「谓心、意、识」,这是第二就是回答。就是先把内容标出来,就是「心、意、识」。刚才说「心」,是集起的意思。「心」,是集,集会的集。这个集起的这个集,就是有个取的意思,集有个取意思。就是用手把它拿过来,这叫做取,这个集有取的意思。就是前七转识,与境界接触的时候,这一切的活动的相貌,这个第八阿赖耶识都把它取过来,收藏起来,所以叫做集。这个集诸法的种子,就是积聚前七转识活动的情况,就成了种子了。这个种子在里面收藏干什么呢?起诸法的现行,它再现起一切法的形相。一切法里面,我们从《摄大乘论》上的开示上知道,『一切法者,心也』,就是心。一切法就是心;心就是一切法;一切法就是心。

这个《摩诃止观》,这个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这不思议境里面提到这么一句话。不思议境,『观不思议境』就有这么一句话。『一切法就心,心就是一切法』。我看读这个《摩诃止观》读到这里,我就没有办法懂,什么叫做一切法就是心?心就是一切法,不明白。等到看到读《摄大乘论》才有那么一点消息,『一切法就是心,心就是一切法』原来是这么样,这样意思。我们心一动,这法就出来了。一切法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你心一动,这一切法就出来了。但是这个心为什么会这样动呢?就是你以前这样动过,在这阿赖耶识里面熏习这个种子了,你心动即是种子动;种子一动就是心;心一动就是一切法。

所以这个「心」,集起。阿赖耶识这个心,在佛法里面的讲法,是集起义,这是佛菩萨的大智慧『以义定名,以名思义』。这个依这个种种的名字,去解释种种的道理,这是一个方法。第二个方法『以义思名』,根据这个道理是这样子,去解释那个名字,这又是一个态度了。现在这里佛法中讲「心」,是集起的意思,叫做「心」。所以「心」,是种种的意思,就是把种种的活动的相貌都能够收集起来,收集起来以后就会发生作用,又发出来一切法,就是又能够现起种种的分别,那么这样的义,正好是阿赖耶识的义。

这个第二个是「意」。这个「意」,叫做思量的意思,恒审思量这个我,就是我执、我见、我慢、我爱这四种烦恼,恒审思量这四种烦恼。它不是有间断的,所以恒,叫做恒。这个思惟还是很深刻的,所以叫做审。不是我们有的时候,这个第六意识有时候也能够思量,深入的思惟;但是有时候很轻浮的,有时候有间断的它不恒;但是第七识不是的。不过这里也包括那个依止义。这个「意」有两个解释:一个是依止义,前一剎那识灭掉了,为后一剎那的识生起的依止处,所以「意」当依止讲。第二个解释思量义,恒审思量这个我,那就叫做「意」。所以这个「意」有二个解释:一个是依止义,一个思量义。

这个「识」,就是了别的意思。它对色、声、香、味、触、法有所了别,了别这个 色、声、香、味、触、法,又引起了种种的分别心。现在这个「意」的「自性」是什么呢?就是「心、意、识」是这个「意」地的「自性」。这和前五识不同了,前五识依根了境,那叫做是它前五识的自性,现在不那么说,不是那么说法。如果单说第六意识也有这种意思。单说第六意识,它也是以末那识为根,为所依根,以六尘为所了别的境界,也可以这样说的,我下面会详细的解释。这是第二科列出来这个「心、意、识」。这第一句话「云何意自性」,是问。第二科是「谓心、意、识」,是列出来。第三科是解释,这个解释里面先解释「心」。

 

辛三、释(分三科)  壬一、心

心谓一切种子所随依止性,所随依附依止性;体能执受,异熟所摄阿赖耶识。   

「心谓一切种子所随依止性,所随依附依止性」,这个地方解释这个「心」,说到「一切种子」和前面有不同了,有一点差别。「谓一切种子所随」,就是无量无边的种子,就是无量无边的分别心,熏习这个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受它的熏习的时候,就把它所熏习的情况取过来,储藏起来。这个储藏这些「种子」,「种子」者,功能也。能现起诸法的功能,叫做「种子」。现在说这个「心」是什么东西?是无量无边的功能「所随」逐的,它就是「所随」逐它。这个随逐,就是不舍,不相舍离、不相分离,常随逐它。这个「种子」和这个心不相舍离,常随逐它。这「依止性」,就是它的住处,现在可以明白的说,「依止」,就是住处。

这无量无边的功能,无量无边的能量。现在的人讲能量,但是我们还是用佛法的语言来讲;偶然的去比对也是可以,因为在人讲的这个能量,是不是和佛说的这个「种子」是一致的,还不能说决定,所以不必说就是能量,不必那么讲。所以有人讲『佛者,是无量的能量的统一者』,当然这是一个现时代的人,用现在的语言去解释。但是凡夫的能量是贪、瞋、痴而己,佛能那么说吗?这就先不必讲他那个事情。

是「谓一切种子所随」逐的,所居住的地方,就叫做「心」。这个「一切种子」下面又是说,「所随依附依止性」,那么也是「一切种子所随」依附「依止性」。那么这个前面说过了,这底下又说是做什么呢?所以这里面又有不同的意思。就是「一切种子所随依止性」,这指有漏种子说的。有漏的种子,就是我们生死凡夫,从无始劫来这个虚妄分别心,所造成的这些杂染的种子的住处。阿赖耶识者,杂染种子的住处,这样意思。底下呢?「所随依附性」,那就是无漏的种子。

在《瑜伽师地论》上,是主张有本俱的无漏种子。不是由你自己努力修行来的,本来就是有的,有本俱的无漏种子。这个无漏种子,在《瑜伽师地论》里面所说的情形,又不是一切众生都有的;有的众生有,有的众生又是没有,有这种分别。现在是说有的,这个有的这个无漏种子,也是随逐这个心,以心为所随顺者,所随逐者。

「依附」,这个无漏种子,在《摄大乘论》上会很明白的说出来,它是对治阿赖耶识的,它能消灭这个阿赖耶识。是这么一种的,和阿赖耶识不是同一种性,不是同一个性格的。所以它是暂时的依附在阿赖耶识里面,依附在这个心里面,是这样意思。暂时在这里住一住,暂时依附在那里;「依止性」,还是居住的意思。这个「依附」,就表示它不是在这里常住的,表示这个意思。就是好像是客人,临时住几天,没有地方住,暂时住几天这个意思。无漏种子一定是将来要依止无垢识的,依止无垢识。

『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那么『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佛的那个清净心,是一切无漏的种子的居住处,那样意思。『是净无漏界』,是无漏的这一个种子的一个地方,居住的世界。但是现在我们众生还没有成佛,我们没有清净心,没有无垢识,我们心还是杂染的,所以这个只好在这住了。是另外没有住处了,所以只好在这里住。所以叫做这个无漏种子的随,所随逐的地方,「所依附」的地方,「所依止」的地方,就是它居住的地方。那么也「依止性」,这个「依止」的心「性」。

「体能执受,异熟所摄阿赖耶识」,这又继续解释这个心的功能。这个心有这样功能,它是有漏种子、无漏种子的居住处这是一个,它的第一个含义。第二个「体能执受」,这个心的「体」,它另外有个功能,「能」够「执受」。这在那个《摄大乘论》上说了,这《解深密经》也提到,它「能执受」这个根,「执受」我们这个眼、耳、鼻、舌、身这个前五根,使令它变成一个活泼的生命体,所以叫「能执受」。它这个广大的、这个现量的无分别的这个明了性,能够执持这个地、水、火、风,使令它成为眼、耳、鼻、舌、身,能组成这个五净色根,使令它有感觉,它「能执受」,它有这个作用。如果阿赖耶识不来执受,那这地、水、火、风,还不是有情物了,就是无情的东西了。这个无情的地、水、火、风,能转变成有情的组织,这是阿赖耶识的执受的功能,执受的作用,这是一个意思。

「异熟所摄」,这又进一步又有一个意思。它是怎么来的呢?「异熟所摄」,就是这个在凡夫的时候,就是这个有漏的恶业、或是善业,由这业力把它现出来的。这个阿赖耶识是个现行,像这个现行的识;若在种子就是没有现行。种子成为现行的时候要有因缘,阿赖耶识它是怎么成为这样的一个果报的主体;在我们的这个生命体里面,阿赖耶识是个主人翁。它能在这里做主人,得到了这个地位,是因为业力的支持,善业、或者是人间。若是人天就是善业;三恶道就是恶业。这是在因地的时候,是善、恶业,善、恶业支持它得到了果报,便是个无记的,不是善、也不是恶。因为阿赖耶识的这个明了性,它也不会做恶事、也不会做善事。做善事、做恶事,是第六识做的。所以这个它叫做「异熟」,变异而熟。在因地的善、恶业,是有善、恶的分别;得了果报的时候,是没有善、恶,不善、不恶的明了性,所以是「异」。 

这个「熟」呢?是变异而熟、异时而熟。说是前一生,或者前多生的善、恶业,当时不能够得到这个果报主的阿赖耶识的出现,要后来;或者是前一生的善、恶业,得了现在这一生的阿赖耶识的现行,所以叫做异时而熟。时间的时,异时而熟。「所摄」,是属于这个。现在这里说这个「一切种子所随依止性,所随依附依止性;体能执受」的这个心性,它是「异熟所摄」的「阿赖耶识」,就是已经成就了的果报,得了果报的阿赖耶识。若是在因地名为「一切种子识」。在果的时候,叫做「异熟识」,那么就是这个「阿赖耶识」。「阿赖耶」,翻个藏,就库藏的藏,收藏的藏。这个「识」,这就是「心」,这个「心、意、识」的「心」是指什么说的呢?它的含意是什么呢?「谓一切种子所随依止性,所随依附依止性;体能执受,异熟所摄阿赖耶识」,这就叫做「心」,这「心」是这样讲。

  

壬二、意

意谓恒行意、及六识身,无间灭意。

就是把这两个「意」说出来了。这个「意」,心、意、识的「意」,现在解释第二,解释这个「意」。「谓恒行意」,就是它没有间断的,它的活动,是一直的是这样的活动,它不休息的,所以「恒行」,一直的活动,这个「意」,那就是第七末那意。

末那意,前面说「体能执受」,是阿陀那识。这个真谛三藏说『阿陀那识就是末那识』这么讲。那么我们印顺老法师很欢喜这个解释,欢喜真谛三藏这个解释,就说这个「恒行意」,就是阿陀那识。阿陀那识原来就是阿赖耶识。不过是印顺老法师研究唯识的心得,阿陀那识是阿赖耶识的现行识,现行识。那么现行识的阿赖耶识对谁来说?对一切种子识说的。一切种子就是在因上说的,在因上说的。他这个印顺老法师怎么研究这个,我想这样的解释,在这个教义的这个大概的纲要上看,的确是好,我也欢喜,感觉很整齐,很整齐,就是这样说。

就是前五识所依的根,都是有色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那么第六意识所依的根,就是阿赖耶识,原来就可以这么讲了,阿赖耶识就是阿陀那识,就是怎么讲。这不是很清楚吗?如果又有个末那,另外有个阿赖、又有一个阿赖耶,也是好,也是可以,就是这么讲。但是其中有一个差别的地方是什么呢?前五识所依的根,是不共有的。这个眼根,就是眼识所依,你耳识不能依,不能依眼根为所依;耳识不能依眼根为依止处,眼识也不能依耳根为所依止处。所以这个每一个识,前五识每一个识所依的根是不共的,和其它的是不共,就是单独的,它自己的住处,这是我的家,你们不可以来住。

但是第六意识所依的根,不是!不是它自己单独的家,而是前五识也是它,也可以依止的,前五识也要依止第八阿赖耶识为依止;因为前五识的活动要第八识的种子来供应它,它才能活动。所以种子依,就是阿赖耶识,所以这样说,第六意识没有不共的依,没有不共的依。它依阿赖耶识为依是共有的依,大家都是以阿赖耶识为依的,这个地方也是有点不同。说六识都有所依的根,但是有一个共、不共的不同,有这样意思。

「意谓恒行意、及六识身,无间灭意」,这又有一个「意」。这个「意」,当依止讲了;就是「六识」的体性,叫做「身」。六识体这个「无间灭」的这个「意」,就是前一念识灭了,为后一念识生起的依止处,这个叫做「无间灭意」。这个「无间灭意」,是过去的时候就叫做「意」;在现在的时候就叫做「识」了。这个「识」,就是「意」;「意」,就是「识」。只是在时间上有分别,那过去就名之为「意」了。

那个《俱舍论》上说那个「意」,就是指这个意思说的了。它没有提到有同时意。现在这里说这个阿赖耶识、阿陀那识,或者说是前面说那个「恒行意」,那和第六识来对比对的话,是同时意,同时存在的。若是「无间灭意」,就不同时存在了,这己经灭了,己经灭的为依,这是一个在时间上一个不同的意思。

 

壬三、识

识谓现前了别所缘境界。

这是解释这个「心、意」二个解释完了。现在解释「识」,「识」是什么呢?「谓现前了别」,就是已经出现了,出现了在前,它「了别所缘境界」。「了别所缘境界」,如果是这个现前,如果已经现前已经灭了,那就变成「意」了,而不是「识」了。现在在「了别」的这个是第六意识;如果一剎那间灭了,那么那就变成「意」了,「无间灭意」了。如果说是它还没有现起,那是未来的、未来的那不能称之为「意、识」,不能称之为「识」。那称之为什么?就是「心」。「心」能集起,心能集起,就是它能起,能起就是已起、还有未起都在内的。那就是未来的名「心」;现在的名「识」;过去的名「意」。这个《大毗婆沙论》上有这么解释,但是现左才明白,哦!是这样解释。过去是「意」,是「无间灭意」;现在是「识」;未来是「心」,这道理是这样意思的。

「谓现前了别所缘境界」,这是指「识」,「识」的意思是这样意思,这是现在说的。这「了别所缘境界」,这里面还有点事情,就是有的境界能生起你这个识,你这个识才能在那个境界上「了别」。有这件事但是它不能生起你的识,你的识不能在那上活动。譬如说眼识就不能在声音上活动,就是这个声音不能引起你的眼识,那就不是你的「所缘境」了,就不是「所缘境」了。所以你这地方,你互相对照起来,有这么一件事。能生起识的境界,才是识的「所缘境界」,所以也叫做「境界」,这是识的境界,原来识的境界有这个意思在内的。

所以「识谓现前了别所缘境界」这叫做「识」。「现前了别所缘境界」,也就叫做「识」。这样说就是这个「心、意、识」,在心的体性上说、在心的作用上说,已经完全的圆满了,全部的体、用都包括在内了。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4)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二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八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1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10)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07-135戒律是最殊胜的安乐[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何谓娑婆?[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入行论讲记》第六册 第八品 静虑 第一百一十二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俱存品第四 慈论[栏目:无碍解道·俱存品]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总释经文下篇[栏目:广超法师]
 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温州宋智明居士[栏目:大音希声]
 用人学[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六十五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栏目:净界法师]
 戒律是禅定的基础[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