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7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02

如是圣教,亦名瑜伽,称正理故、顺正行故、引正果故。

这是解释《瑜伽师地论》这个题目。在题目里面先解释「瑜伽」。「瑜伽」里面,分「境瑜伽」、「教瑜伽」、「行瑜伽」、「果瑜伽」。这个「境」就包括了「理」在里面。这三种境、行、果,都已经讲过了。这以下解释这个「教瑜伽」。

「如是圣教,亦名瑜伽」,这样的圣教,就是佛所开示的一切的法门,这语言文字的佛法,它也可以名之为「瑜伽」的。

这个「瑜伽」前面讲过是,中国话是相应的意思。这个「教」称之为相应,怎么样解释呢?「称正理故」,它和佛所说的这个第一义谛的真理是相称合的,是相称的、是相合的。

就是「法界等流」,我们学习《摄大乘论》的时候,佛说的这个教是「法界等流」,就是佛觉悟了这个法性的真理,由于大悲心的推动,就是流出来这个清净的、显示真理的语言。这个语言表达佛所觉悟的真理是正合适,恰到好处,所以叫做「等」,「等流」,就是「等」,和那个真理是相合的。所以这上面以这个「称正理故」就是那个「等流」的意思。如果是它和这个佛所觉悟的真理、佛所证语的真理,佛在菩提树下所觉悟的这个缘起、法性的真理,若是不相合的话,那我们学习佛法就是白学了,就是没有用了,那你不能因此而证悟真理的。现在佛告诉我们是「等流」,是「称正理故」,所以我们可以放心了。

「顺正行故」,它能随顺我们的修行。我们依据佛的教法去修行去,它也是相合的,它也相合喔。这个相合这个意思呢?就是契机,有契机的意思。「称正理」是契理;「顺正行」是有契机的意思。说是它是「称正理」,但是与我们的根性、程度不合,这也是会有困难,也会有困难。它能契机,这个契机这句话呢?那我们从经论上的学习,可以知道这个修行的事情就是止观,也就是所谓禅。禅是什么?就是四念处。修四念处啊,其中这个修止的这件事,有多少和人的这个分别心有一点距离。因为我们的分别心,习惯了散乱的境界,东想西想这样子,自由的活动。这个止不是,叫它不要动,这是有一点不合。但这个观是合的,观怎么是合的呢?观就是思想,就是按照佛的教去思惟去。这和打妄想是一样的,只是内容不同。和打妄想一样,所以就是能契机了。这个语言文字啊,佛说法的时候,就用我们习惯使用的这种语言文字。所以我们就是按原来的情况嘛,原来的这种语言文字,来表达真理,所以我们心里面去思惟去,也是合适的。所以叫做「称正理故、顺正行故」,是随顺的,并不是有什么困难的。

「引正果故」,这个教,这个「教瑜伽」,你依这个教去这样修行,就能使令你引发出来圣道,能引发出来圣道,就是证果。这是一种没有过失,而有广大的利益的一种成就,所以叫做证果,所以这个「教」也叫做「瑜伽」。如果这种教不符合真理、也不顺于正行、也不能引正果,那就不是佛教了,那就有问题了。

若是我们学习佛法啊…我们从印度佛教史来看、从中国佛教史来看,的确是有问题。就是你不常学习、你不常读诵经论,你的修行的法门逐渐的就会偏了,就会有偏差,就会有这个问题。所以用功修行的人,你不能够只是坐在那里修止观,一定你还要读经,你一定还是要这样子,它才能够使令你心安。就是有的时候读经,有的时候你都会想,我这样修对不对呢?都会有这种想法,所以一定要读经的啊!若是把这个经论啊,不立文字,把这个经放在藏经楼上去喂虫子、给虫子咬,说我这样子可以开悟了,从《佛教史》上看,是不可能的事情,是不可能的。就是你读经,说是我有一点境界是不是和经论相合,都可能还是不一定的,都还不一定,何况你再不读经呢!所以这个地方呢?是这个「教瑜伽」可见也非常重要,非常的重要的。

这样说就是,境瑜伽、行瑜伽、果瑜伽、教瑜伽合起来名之为「瑜伽」。这前面是「通说三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瑜伽,一切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故」。

 

一云:正取三乘观行,说名瑜伽。数数进修、合理、顺行、得胜果故。

这是第二个解释,就在《瑜伽师地论释》这部书上有两种解释,现在是第二个。

第二个说法呢,是「正取三乘」,就是主要的,这个「正」在这里应该说是主要的。前面说通于三乘境、行、果等,现在不那样说。主要的是取这个三种佛法里面,声闻乘、辟支弗乘、佛乘,这三种乘里面都有境、教、行、果(教、理、行、果)。

现在单独的取这个观行来说,就是修行的这一方面来说,就是修止观。修止观里面呢?本来是有止、也有观,但是这个止字、止略去了,就单独说观,这可见观的特别重要。因为你单修止而不修观,就是成功了,当然也是不错,可是还是凡夫啊,一定要用观才能得圣道的。

「说明瑜伽」,就是这个止观、三乘学者所修的止观,叫做「瑜伽」。因为什么呢?「数数进修」,这个「数数」就是一次、又一次、不间断的,不断的重复就是了。修止也是、修观也是,不断的重复这么进修。这个「进」就是向前进,不停下来。你能够这样去不怕辛苦,也不怕腿疼,去修止观。这样子去用功修行,它是要「合理」,要符合佛说的教理,就是「境瑜伽」。

「顺行」,也是随顺佛所说的这个法门而修行。「得胜果故」,这样子你就会得到一个殊胜的圣道,叫做「得胜果」。

这个以止观的修行为瑜伽,这是符合正义。这个瑜伽师,就是修…就是在我们中国佛教习惯的说法,就是禅师。瑜伽师就是禅师,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说「合理、顺行、得胜果故」,这个合理,也就表示你修止观的时候,常常要读经,也有这个意思。

 

境、果、圣教,瑜伽境故、瑜伽果故、诠瑜伽故,亦名瑜伽,非正瑜伽。

这前面说行是瑜伽,止观的修行是瑜伽,其他的这几个不是瑜伽吗?可也不离开瑜伽的。这个境、和果、和圣教这三个,是瑜伽的所缘境。这个禅师啊、这个修止观的人是…这个境、果、和圣教这三个,是所缘境,这个禅师所学习的境界。你不能够单独修止观的,你还要读这个圣教,圣教里面也说到圣道所成就的果、所缘的境界,也包括这几个的,是瑜伽的境。

这个「瑜伽果故」,境是这个瑜伽师、这个禅师的所缘境;果,是修瑜伽的人所成就的果;这个教是「诠瑜伽故」,是显示这个瑜伽应该怎么修行的、应该怎么样修行。你时常要阅读它的,你才能够保证你修行得没有错误。不只是坐在那里修止观,你还要读这个圣教,里面也包含这个圣果和一切的所缘境都包括在内、在里面的,所以它们也是瑜伽。

「非正瑜伽」,但是不是主要的,主要是说修行这方面说、修止观这方面说的。这(讲义)底下这「今」字不要喔。

这样子,就是,前面一个解释是通说的,这第二个解释是别说的。一个通、一个别,但是主要是别,别也没有弃舍通。这个瑜伽的解释就是这样子。

这个题目的「瑜伽」这个词解释完了,现在就解释这个「师」。

 

梵言阿遮罗,此云师。有调化之功,匠物适机,群徒所放之美称也。

「梵言阿遮罗,此云师」,这个梵文是这个「师」这个字叫做「阿遮罗」,我们汉人、中国人叫做「师」。

「有调化之功,匠物适机,群徒所放之美称也」,「有调化之功」,这个「师」是指这个人说的,指教导我们的人说的。他有一个调转、调和、调理、转化我们的这个功能。我们这个身口意,不符合圣道,与圣道有点距离,他能调、渐渐地调和、转化,他就与道相应了,就可以得圣道了,「有调化之功」。「化」是变化,变化气质,有人说是变化气质,实在主要就是这一念心。调身口意其实就是调这一念心。我们这一念心若是调伏了,身口自然也调伏。这个心它有烦恼推动它,叫它去种种的活动,都是染污的。现在调伏它,用智慧、用佛法里面的般若的智慧、随顺般若的智慧去行动、去说话、去思惟,叫它与圣道相合,这叫「调化」。

「匠物适机」,这个「匠」,就是巧妙的意思,木匠、铁匠、泥水匠,他有这巧便的智慧,能够…也还是「调化」,这就是教导…这「物」就是众生,教导众生。「适机」,他教化的,能适合那个人的根性、能契合那个人的根机。其实「机」是什么?「机」就是心,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这一念心它是一切法的开始,一切法都是因…由心而有的。你若没有分别心的时候,一切法都没有了。所以这个「适机」就是契合众生的心而已。就是调伏这一念心这件事,他调和得很适当,没有过犹不及的这些事情。

「群徒所放之美称也」,在这应该念仿ㄈㄤˇ喔。就是众多的学者,众多的弟子所仿效的一个「美称」,向他学习而一定有成效的一个美好的称呼,就叫做「师」。这个「师」这个字这样解释。

 

释论解云:三乘行者由闻思等次第习行,如是瑜伽随分满足,展转调化诸有情故,名瑜伽师。

「释论解云:三乘行者由闻思等次第习行,如是瑜伽随分满足」,这个又引…这是遁伦法师…这是《瑜伽师地论记》,这是唐朝的遁伦法师他编辑的,前面那几句话是遁伦法师讲的,这底下他引《瑜伽师地论释》上的解释。说三乘的修行人,他由「闻思」修等的次第的「习行」,不断的学习。「行」ㄒㄧㄥˊ这个字这个字当动词讲,就是向前进,一步、一步走向前进。如果当名词讲,就念行ㄏㄥˋ。「行」ㄏㄥˋ就是你修行的成就、德行。修行有了成绩了,叫行ㄏㄥˋ;你在修行的时候应该念行ㄒㄧㄥˊ。我查了字典,查了多少次,当然多少次,人、很多人都念行ㄏㄥˋ,大行ㄏㄥˋ普贤菩萨,这念行ㄏㄥˋ是对,他是有德行的人,有成就了的人。「次第习行」,按照闻思修的次第,不断的这样子修行的人。

「如是瑜伽随分满足」,这时候应该念行ㄏㄥˋ了。你从闻思修上的次第的学习,时间久了你就会有成就,什么成就呢?「如是瑜伽随分满足」,随着你的修行,一分一分的成就。你这时候闻所成慧你这时候有点成就,进一步又成就了思所成慧,进一步有修所成慧,修所成慧也通于有漏、也通于无漏。随着你自己的精进或者懈怠,或者不完全懈怠,也还是用功,那么你就会有成就。或者到了六十分,或者七十分,或者是一百分,或者两百分,逐渐的这么成就,就是叫做「满足」,一部分、一部分的满足。

「展转调化诸有情故」,如是「由闻思等次第习行,如是瑜伽随分满足」,是这个人自己用功的事情。「展转调化」,是这个人他本身有一点成就了,他就去展转的去饶益同梵行者,所以叫做「展转调化」。你给我做老师来教化我、教导我。教导我,我若继续用功修行,我有点成就了,我也可以去教化别人,所以展转的调化诸有情故,这样子,这就叫做「瑜伽师」,这瑜伽师就是这么回事。

 

或诸如来证瑜伽满,随其所应,持此瑜伽,调化一切圣弟子等,令其次第修正行,故名瑜伽师。

「或诸如来证瑜伽满,随其所应,持此瑜伽,调化一切圣弟子等」,前面这个解释通于一般的加行地。这个我们按照法的规定来说,这个做瑜伽师最低限度要到加行地的程度。在资粮位、在外凡位给人家做老师,是勉强了一点。到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到暖顶忍的时候,你为人做老师,还好一点;说没有到暖顶忍就给人做老师是勉强一点的。但是这里来说也应该通于圣位,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乃至得无生法忍,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到第八地,都包括在内了,「或诸如来」这是最后了,这个瑜伽师到最后圆满就是佛的境界。

「证瑜伽满」,一切功德究竟圆满了。「随其所应,持此瑜伽」,随他所适合的,「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就是随其所应,这个境界是不可思议了。

「持此瑜伽,调化一切圣弟子等」,他的内心里面有无量无边的法门,所以叫「持」。他用这样的瑜伽来调化一切圣弟子等,那佛的究竟的境界,那是非常广大的,教化一切圣弟子等,凡夫的弟子乃至圣位的弟子,都包括在内的。

「令其次第修正行,故名」叫做「瑜伽师」,「令其次第修正行」,这个「次第修正行」真是不容易。

这个在…你若看这个天台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他说得很微细的,这个次第还真是不是容易。若读《优波鞠多尊者传》也会明白这件事,那真是圣人啊。若遇见佛、遇见大菩萨,拜他做师父,那真是…真得要有善根啊!他能够随时随地有次第的、恰到好处的教化你,「故名瑜伽师」,这叫瑜伽师。

 

梵云步弥,此云地者,生成住持义也。始自五识终暨无余,凡圣因果统无不备,皆具能生成住持,有类于地,故云也。

「梵云步弥,此云地者」,前面这「瑜伽师」讲完了,这底下讲这个「地」字。

「生成住持义也」,这个「地」是什么意思?就是大地,这个大地它能生长万物。这个「成」,就是生长到最后圆满了,叫做「成」。成了以后还能「住持」,不失掉,这个大地能够这样子。现在这里是说,不是说大地,是说我们修行人的这个地。看底下解释喔。

「始自五识终暨无余,凡圣因果统无不备,皆具能生成住持,有类于地,故云也」,这是正面的解释这个「地」。

「始自五识」,就是《瑜伽师地论》从开始,开始从这个<五识相应地>就是<本地分>,五识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乃至三摩哂多地、非三摩哂多地、有心地、无心地、还有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乃至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有余依地、无余依地,一共有十七地。「终暨无余」,到最后到这个「无余依地」,一共十七地。

「凡圣因果统无不备」,这十七地里面,凡夫的因果、圣人的因果。凡夫的因果,当然说到造恶就要到三恶道去,修善就到三善道。其中说到修禅定,说得非常的详细,就是从欲界定、未到地定,乃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到无色界的四空定、灭尽定,很多、很多的事情。这样子…若是灭尽定那就是圣人的境界,如果只是说到四禅八定是通于凡夫的。圣人的因果,修这个四念处、三十七道品,乃至到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乃至得十地菩萨,这一切因果,「统无不备」,完全都包括在内,没有不具足的了。

「皆具能生成住持」,这个一共十七地,我们若是学习它的时候,它有这种功能,能令你裁培善根,使令善根得生长、得成就,成就了以后而不失掉,能够住持不失坏。这个不失坏这个住持的意思,安住而不失坏,只有圣道才可以。你修学出世间的法门,你若有成就了,就是永久的成就而不失坏。世间的这个善恶因果都是不能住持的,都是有时间性的,到时候就没有了。你就是这个人造恶,造了很重的恶,到地狱去,到地狱还是有时间的;就是不管是多长,只要有时间,总是一天一天到时候没有了,就结束了,不是永久在地狱里头、永久在三恶道里,不是。你修的善法,你到了非非想定,八万大劫,到时候这个定也就完了,也结束了,都是失坏的,能生成而不能住持。但是若是佛教的功德、出世间的圣道可不是,「生成住持」,常乐我净,而不失坏的。

这样子说呢,这个<本地分>十七地,「有类于地」,就像这个大地似的,能生成住持万物似的,「有类于地」。「故云也」,所以叫做「地」,它是瑜伽师的地。这十七地,这十七个部分的佛法能为瑜伽师的地,能令你「生成住持」三乘的圣道,所以叫做「地」,这样的意思。这个地就是这样的解释,这叫做地,这底下又再解释。

 

释论解云:地谓境界,所依、所行、或所摄义,是瑜伽师所行境界,故名为地。

这底下说哦,这个《瑜伽师地论释》上解释的就更详细了,前面说个大意,前面是总说,这里等于是别说。这个「地」这个字是境界的意思。怎么叫做境界呢?「所依、所行、或所摄义,是瑜伽师所行境界,故名为地」。

这个「所依」,是我们学习佛法的一个对象、的依止处。这个依止处实在就是你居住的地方。说你现在在什么地方住?我在三藩市住,就是三藩市是你的依止处。说你在什么地方住?我在法云寺佛学院住,就是那个地方就是你的依止处,这个「依」是这样意思。

「所行」,就是你活动的地方。也就是你学习佛法…就是这一念心。我们佛教说的…很多的地方…这个经律论里面说到这个「行」、说这个「依」。这个能依和能行是谁?就是一念心,就是我们的分别心。我们的心在这里住、在这里活动,这样意思。这个「依」是所住之处,这个「行」就是所活动的地方,其实就是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啊,可是有点分别,这个「依」和「行」有点分别。

比如说我们现在学习这个《瑜伽师地论》,这个《瑜伽师地论》是我们的心、我们的思想的依止处。这个「行」呢,还是这里,但是和这可有点不同了,就是更详细的在这里活动,叫做「行」。这个「依」就是你开始限制自己的心的范围,我这个心就不超越这个范围,就在这里。那么在这里面不断的行,就是不断的学习、不断的闻思修。这个「行」和「依」是同一个地方,但是有一点不同。所依之处、所行之处是一样的,但是依和行有一点差别。差别呢?就是「依」指范围说;「行」是说在这个范围内的更不断的深入的学习,叫做行。这么讲。

「或所摄义」,或者是说,是凡你所学习的、所接触的、所包含的一切的境界,都可以名之为境界,都可以名之为境界的。「是瑜伽师所行境界,故名为地」,是这样讲。

 

如龙马地,唯此中行,不出外故。

这底下说出个譬喻,譬如龙马的地方,这个「龙马地」这句话,在《阿含经》里面说,这个龙的形相,就有马的形相,这个龙有马的形相,所以叫「龙马」,也可以这样讲。龙,有蛇相的龙,像一条蛇似的,有的像一条鱼似的、像虾蟆似的,龙有四种形相的(注:《大方等大集经》卷58:此处多有象龙马龙蛇龙鱼龙虾蟆龙)。那么这个说龙里面有的像马的形相的是叫「龙马」,或者这个马是另一种动物,不是龙,也可以。「如龙马地」,这「龙马地」怎么讲呢?就是龙马所行之地。

「唯此中行不出外故」,他们只是、唯独是在这个范围内活动,不超过这个范围之外的。说我们这个瑜伽师地这个地,也有这样意思,就是在这个范围内,不超越这个范围,在这里活动。它是我们的所依、所行,所以叫做瑜伽师地,这样解释喔。

 

或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自法,故名为地,如稼穑地。

「或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白法」,我们的心就依止在这个地方,就是依止这个四念处,心依止这个四念处住,在四念处这个范围内,一直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你在这个处所上依止、在这个处所上修行,「增长自法」。这个「自」这个字,我疑惑是「白」。增长「白」法,就是增长清净的功德。增长「自」法,也可以,就是一切功德法是自法;一切罪过的法是他。我们增长自法,不要增长他法,那么讲也可以。「依此处所增长自法,故名为地」,这就有生长的意思、有生成住持的意思了。这个「地」这么讲,「依此处所增长自法,故名为地」。

「如稼穑地」,「稼穑地」,就是种田。这个「稼」就是种田,这个种子种下去,要耕耘它、要除草、要施肥,做这些事。等到成熟了,「穑」就是收回来,叫「穑」。那么这个土地里面种上了种子,你不断的做这件事呢,最后有了成就了。现在我们这《瑜伽师地论》也是,你不断的学习、闻思修,也可以有成就的。所以「依此处所增长自法,故名为地」,这是这样子解释。

 

或瑜伽师地所摄智,依此现行、依此增长,故名为地,如珍宝地。

这底下又再有一个解释。「或瑜伽师地所摄智」,或者是这个禅师他不断的修行,他想要摄取一种清净的智慧,就是圣道了。前面的那个「稼穑地」似乎是在圣道之前,在资粮位、加行位的时候如稼穑地;现在「如珍宝地」,这就是得无生法忍以后了。你从这一念心里面成就圣道了,所以「所摄智」。

「依此现行、依此增长」,你要依据此《瑜伽师地论》这十七地,你不断的这样用功修行,也可以说现行;或者是不断的修行,就有清净的智慧现行了,得到无漏的圣道了。太阳出来没有?太阳出来了,叫「依此现行」。

「依此增长」,而这个智慧,不能一下子就得无上菩提了,你还要继续努力修行,使令这个清净无漏的智慧增长、无漏的戒定慧继续的增长。「故名为地」,所以这十七地、这十七个部分的佛法,就名之为地。像「珍宝地」,那块地里面有珍宝,不是一般的五谷,这是特别殊胜的境界了,这样子解释啊,譬如说我们不断的修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个身、受、心、法就是地。我们不断的这样观察呢?就出来智慧了,就出来圣道了。

但是你在初开始用功的时候,也是身、受、心、法,等到有成就了以后,还是身、受、心、法,和以前有点不同了,有一点不同了,所以叫做「珍宝地」。以前的「稼穑」的时候是大…是土地,是地水火风一般的土地,现在变成珍宝地了,不同了。

 

或瑜伽师行在此中,受用自法,故名为地,如牛王地。

「或瑜伽师行在此中」,就是他的这个清净的戒定慧、清净的智慧,在这个境界里面活动,活动有了成就以后,「受用自法」,你有了受用了。不像你像得了欲界定的时候,虽然是定,但是没有轻安乐,可也有一点舒服了,也是很轻快,但是啊,若和这个未到地定、和这个四禅来说,是微不足道了。现在若得了禅了的时候,有殊胜的轻安乐,有这样的享受了,所以叫做「受用」。现在说你在凡夫的时候用功修行,也是很难得了,但是还没有什么成就啊。

所以修行这件事,在凡夫开始修行的时候,只是努力的辛苦地修行,没有什么成就,心里面不快乐。等到得了圣道以后,得到大自在的境界了,心里面叫做欢喜,叫做欢喜地,有了受用了。所以这个啊,我们出家人…我们佛教徒这么说喔,我们佛教徒修学佛法,把世间的五欲弃舍了,在佛法里面还没有成就,这个时候是很难的,是很难。

所以现在得了圣道的时候,「瑜伽师行在此中,受用自法」,你对于你所成就的圣道,有了享受了,你也会有作用了。不像凡夫的时候,人家看,哎呀,你很有修行,你给我加持」加持吧。其实那能加持呢,没有什么作用啊。但是得了圣道可是不同了,「行在此中,受用自法,故名为地」。

「如牛王地」,这又说个譬喻,「如牛王地」,就是牛群里面有个王,这个牛王在牛群里面很自在的,很大自在的境界。这个牛王能保护牛群,这个众多的牛也是拥护它,它有威力能保护这个牛。就像佛是一切众生的大导师,他能保护一切众生的,所以一切众生向他学习,得大自在的境界。就是修行人有了成就的时候,心情自在了,心安了一点。不是凡夫啊,有一点风吹草动,心就不安。若是得了圣道,心就安了。所以这个「王」是自在的意思,就是心安了。

 

或诸如来名瑜伽师,平等智等行在一切无戏论界、无住涅槃瑜伽中故,是彼所摄,故名为地。

这最后,前面「如珍宝地」、「如牛王地」,这是譬喻得无生法忍以后的这些圣人,称之为瑜伽师地;最后「或诸如来名瑜伽师」,那又更高了、更圆满了。

「平等智等」,他成就了这个平等的智慧。如理智就是「平等智」、如量智就是差别智;或者说是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成所作智。这些大智慧,当然「行在一切无戏论界」,就是第一义谛。

这「戏论」是什么呢?一切的语言、名字都是戏论。你说「如来有所说法不?不也,世尊,如来无所说」,就是佛的境界是无戏论的境界,但是凡夫很难契合到这里,所以非要戏论不可,非要立出个种种的名字去分别观察,这样这个凡夫才能从凡夫的地逐渐的进步。可是到成功了以后,就是无分别的境界,离一切名言相了,所以叫「一切无戏论界」。那么这种无戏论界,你要成就平等的智慧,就是无分别的智慧。成就了无分别的智慧,你才能「行在一切无戏论界」,也就是不行,也就是于一切法不行一切法,就能行在一切无戏论界的,那「一切无戏论界」是什么呢?就是「无住涅槃」。虽然得了涅槃,而于涅槃无所住,也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

「瑜伽中故」,这样的瑜伽就是果瑜伽了。佛的境界呢?成就了那么多的无量的功德,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智慧,所以别的功德没有提。这个智慧在大般涅槃、无住的果瑜伽中,「是彼所摄,故名为地」,这样的无戏论界,是那个无分别智所相应的地方,所以那个地方叫做地,「瑜伽师地」,这样讲呢?这是第一义谛名为瑜伽师地了。

前面这么几种的解释,实在是有深浅的意味在里面的。

 

或十七地摄属一切瑜伽师故,如国王地。是故说名瑜伽师地。

「或十七地摄属一切瑜伽师故,如国王地」,这个或这十七地,前面一从一开始的<五识相应地>到最后的<无余依地>,这十七地,「摄属一切瑜伽师故」,它是摄属这一切的瑜伽师。「瑜伽师」就是从凡位开始,一直到佛的境界,都包括在内了,都包括在这十七地里面。它是属于一切,能够一切瑜伽师地都包括在十七地里面了,所以这十七地是一切的瑜伽师的地。也可以十七地是属于一切瑜伽师,一切瑜伽师也属于十七地,可以这么解释。就是随你这一位瑜伽师的修行的深浅,这十七地就不同,就是不一样的,所以可以互相摄属。

「如国王地」,像国王的地方,「国王地」就是属于国王的。在这一切、在这他所…他的权力所属的境界,都是自在的,如国王地,「是故说明瑜伽师地」,这个瑜伽师地这个「地」字这么讲。

 

解云:其境及所摄,各唯一解;依行二种,各有二解,合六番释也。

这是把前面这一大段总起来结束。这个「解云」这句话,应该就是这个遁伦法师说这句话了。他说「其境及所摄,各唯一解」,第一个解释,「释论解云:地谓境界,所依、所行、或所摄义,是瑜伽师所行境界,故名为地」这叫做「境」,「其境」指这个说的。

「及所摄」就是最后这个,是「或十七地摄属一切瑜伽师故」,这是摄属。

这是两个解释,境,一个解释;所摄,一个解释,这是两个解释。

「依行二种,各有二解」,那就是这个有第二个,「唯此中行,不出外故,或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自法,故名为地,如稼穑地」,这个这就是…这个「如龙马地」是往前上段的话,这底下「或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自法」,从这里开始,这是「依」。这个依叫「如稼穑地」。「或瑜伽师地所摄智,依此现行」这个行。一个「依」、一个「行」。这是「依」一个解、「行」一个解。

这底下,「如珍宝地」或…是前面一段「或瑜伽师行在此中,受用自法,故名为地,如牛王地」,这个「行」又有一个解,这个「行」就是两个解释了。「如珍宝地」、「如牛王地」这都是「行」。

「或诸如来名瑜伽师,平等智等行在一切无戏论界、无住涅槃」,这个也可以说是「依」,可以说是「依」啊。就是前面啊…「或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白法」,这又是一个依。说两个「依」、两个「行」。「或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白法」,这是个依;「或诸如来名瑜伽师,平等智等行在一切无戏论界、无住涅槃瑜伽中故,是彼所摄,故名为地」,这个也是「行」、这也是「行」。

*这是把前面这一大段总起来结束。这个「解云」这句话,应该就是遁伦法师说这句话了。他说,「其境及所摄,各唯一解」:这个,「释论解云:地谓境界,所依、所行、或所摄义,是瑜伽师所行境界,故名为地」,「如龙马地,唯此中行,不出外故。这第一个解释,叫做「境」,境是指这个说的。「及所摄」就是最后这个,「或十七地摄属一切瑜伽师故,如国王地」,这是摄属。这是两个解释:境,一个解释;所摄,一个解释,这是两个解释。

*「依行二种,各有二解」:那就是这个第二个,「或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自法,故名为地,如稼穑地」,这是「依」。「或瑜伽师地所摄智,依此现行、依此增长,故名为地,如珍宝地」,这又是一个「依」。这个依就是两个解释了,「如稼穑地」、「如珍宝地」,这都是依。这底下,「或瑜伽师行在此中,受用自法,故名为地,如牛王地」,这个是「行」。「或诸如来名瑜伽师,平等智等行在一切无戏论界无住涅槃瑜伽中故,是彼所摄,故名为地」,这又是一个「行」。这个行也是两个解释了。所以两个依、两个行。(注:以*标出这上两大段,已依师父指示修改过。)

这前后两个是境,一个所摄。最后一个解释是「摄」、最初一个是「境」,中间四个是两个依、两个行,依、行两种各有两个解释,合起来就是「六番解释」,这样意思。

 

梵云舍萨怛罗,此云论。释论云: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名为论。《俱舍论》云:教诫学徒,故称为论。然则师有瑜伽,瑜伽之师,依主释也。瑜伽师之地,亦依主释。瑜伽即地,二体无别;地是所诠,能诠即论,瑜伽师地之论,亦依主释。合为瑜伽师地论。有三释。

 

「梵云舍萨怛罗,此云论」,中国话叫做论。「释论云: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名为论」:这个《释论》上的解释,有人有问、有回答,用问答的形式来决择诸法性相。这个「决择」,「决」是决定,「择」是简择,就是观察分别,这个是坏的、这个是好的;就是这样分别,这个是正确的、这是错误的,那么,这样去观察分别,而有一个决定的结论,这叫做决择。对诸法的性相,这样子问答决择的学习,这叫做「论」。「《俱舍论》云:教诫学徒,故称为论」,这么讲,教诫他的学生,那就叫做论。这是两个解释。

「然则师有瑜伽,瑜伽之师,依主释也」。这个「论」解释完了,这底下统起来说。「然则师有瑜伽」:现在统起来解释这个题目,「师有瑜伽」,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师啊,他有瑜伽的功德。「瑜伽之师」:是有瑜伽的一位师长。是「依主释也」:这样子呢,师是主,瑜伽是属于师的功德,所以叫做「依主释」。在唯识的经论里面,有六离合释,这是用那六离合释来分别这件事。

「瑜伽师之地,亦依主释」,这个,瑜伽和师这样子解,或者是师有瑜伽、瑜伽之师,这么解释。这个「地」,是瑜伽师的地,瑜伽师所闻思修的地,「亦依主释」,这样这个地是属于瑜伽师的。

「瑜伽即地,二体无别;地是所诠,能诠即论」:瑜伽即地,这个相应,譬如说境瑜伽、教瑜伽、行瑜伽、果瑜伽,那么瑜伽就是地,这都是相应,瑜伽就是地。瑜伽和地,他们两个法的体性是无差别的,那么叫做瑜伽即地,那这等于是持业释,这样解释。「地是所诠,能诠即论」:这个论和地要怎么样解释呢?这个地是所显示的,能显示的就是论,就是用语言文字来显示这个十七地的义,他们的关系是这样子。那么若总起来说,「瑜伽师地之论,亦依主释」,瑜伽师地的论,瑜伽师地是主,那个论是属于它的。

「合为瑜伽师地论」:合起来叫做瑜伽师地论。「有三释」:这前面一共有三个解释。「师有瑜伽,瑜伽之师,依主释也」,这是一个解释。「瑜伽师之地,亦依主释」,「瑜伽即地,二体无别;地是所诠,能诠即论,瑜伽师地之论,亦依主释」,这又一个解释。合起来叫做瑜伽师地论,这一共有三个解释。

这是把题目解释完了,我们下一次就入到正文了。我心里面倒很着急啊,题目不要说太多,解释正文要紧,到现在就算是解释完了。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6 问答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7 问答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九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1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七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4)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冷漠的脸最丑陋[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3.贪心的代价[栏目:海涛法师说故事]
 3.般若的人生[栏目:星云法语·圆满人生]
 深心信念归佛心[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论荀子[栏目:太虚法师]
 悲悲欢欢说人生[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入菩萨行论 第三十一讲(第7~8品)[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雪歌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