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十义量 序
 
{返回 韩清净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02

    此土说法必以音声,声必有名句,名句必有义,义必有正量。若具此者可名为法,或有唯声而无名句,如风林等声;或有名句而无有义,如咒术等名;或有有义而非正量,如违法相等义;如是等类皆不名法。《唯识论》云:“法谓轨持。”轨谓轨范,可生物解;持谓任持,不舍自相。风林等声非能诠表,咒术等名诠非显了,违法相义不令他悟,不具二义故不名法。今为有情于佛所说,三乘相应法教训释言辞善思善达,不为传闻无义无利相似言论,及自见取虚妄比度少分道理之所迷惑,略举十义以示方隅,依圣教量明了显示,令失没义今重开显。愿诸有情入圣教者转生净信,未入圣教不生谤毁。十义者何?一世间有情义,二佛教义,三真如义,四种姓义,五善巧义,六因缘业果义,七唯识义,八净土义,九成佛义,十立宗义。此中次第为诸愚夫于所现见世间有情,种种计度不能决了,令心颠倒而起贪着,故最初说世间有情。由颠倒故于正法教不欲乐闻,及贪着故于寂灭义妄生怖畏,譬如有人身婴热病,都不识别无病中相,谓病愈时举体随灭便生怖畏,我宁不脱如是热病,今此贪着当知亦尔。由是不能信入清净佛教,然佛大悲,不少以此而生厌倦,为度所化出世说法,或以三乘、或以人、天终令获得利益安乐,由是次初说佛教义。佛所说教真如为本,然诸有情不信佛教,于真如法谤为无有,或有一类不具净信入佛教者执一切空即是真如,于所现见世间有情诸法皆拨为无,然实为诸世间有情之所系缚,譬如有人于己身中所生热病谓为无病,于此热病不能解脱,今此空执当知亦尔,由是不能正解真如,故次佛教说真如义。真如道理微细甚深,有种姓者当能证得,若无种姓终不能证,不应说为心性本净,一切众生皆得成佛,故次真如说种姓义。然有种姓但无漏因,若无善巧圣教为缘,毕竟不能生起现行,如种生芽,种但为因,若阙众缘芽终不生,种姓道理应知亦尔。又不应说凡尔诸法皆为善巧,非不相应而能令其出不善处,置善处故,如有多种自众缘合乃能生芽,非余众缘。种姓差别应知亦尔,故次种姓说善巧义。如是善巧有其多种,为欲了知诸善巧故,应于佛说十因四缘三业五果种种微细甚深道理精勤简择。然不应滥外道异论之所宣说,彼但妄执引无义故,故次善巧说因缘业果义。为欲圆满究竟解了因缘业果,应于中道了义唯识言教,多闻熏习如理抉择,以一切法不离识故,然不应执无色等法名为唯识,违现量故、违世间故,故次因缘业果说唯识义。唯识性相即能抉择,乃知一切身土微细广大难可知义,如是亦知佛说净土方便密意,不随言觉执有执无。虽今现见如是世间、如是有情而不分别唯此无余,故次唯识说净土义。如是净土皆佛最极自在净识为相,应知诸佛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庄严其身以为依止,非少修行可能圆证,不应具缚而妄希冀速疾成佛,起大我见及增上慢,故次净土说成佛义。是谓前说九义次第,此既终已,为欲悟他应知比量证成道理,故于最后说立宗义,谓有因喻乃能决定成立破义,非无诚言及符顺他亦名宗故。如是十义世共传闻,今述圣教略依刊定正教量故,名十义量。


{返回 韩清净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十义量 世间有情义第一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十义量 成佛义第九
 十义量 世间有情义第一
 唯识指掌 第一编 绪论 一、唯识教之希有
 唯识指掌 第一编 绪论 四、唯识教之传宗
 十义量 真如义第三
 十义量 佛教义第二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十义量 唯识义第七
 唯识指掌 第二编 本论
 十义量 立宗义第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教育当代开展刍议[栏目:韩焕忠博士]
 藏文佛典导论[栏目:陈士强教授]
 此心(菩提心)如何发起,此一标题有何重要性?[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未来比过去美好[栏目: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学习佛法[栏目:益西彭措堪布·微教言]
 孩子从小害怕,脾气大怎么办?晚上念咒时,灯一闪一闪的,怎样可以不害怕?[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述说唯识二十颂 第十三颂[栏目:刚晓法师]
 傲慢心的危害及对治方法[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四 10 不杀生的利益之解怨 [栏目:宽见法师]
 佛教只是向往来世而不重视现实的消极宗教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