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净土法要 第一卷 净土白毫观修法 第四章 《始终心要》浅讲
 
{返回 宋智明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64

始终心要  

[唐]荆溪大师湛然述

  夫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中谛者统一切法,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举一即三,非前后也;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悲乎!秘藏不显,盖三惑之所覆也。故无明翳乎法性,尘沙障乎化导,见思阻乎空寂。然兹三惑,乃体上之虚妄也。于是大觉慈尊,喟然叹曰,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无自他之形相,但以众生妄想,不自证得,莫之能返也。由是立乎三观、破乎三惑、证乎三智、成乎三德。空观者破见思惑,证一切智,成般若德。假观者破尘沙惑,证道种智,成解脱德。中观者破无明惑,证一切种智,成渎职身德。然兹三惑、三观、三智、三德、非各别也,非异时也,天然之理,具诸法故。然兹三谛,性之自尔。迷兹三谛,转成三惑。惑破籍乎三观,观成证乎三智,智成成乎三德。从因至果,非渐修也。说之次第,理非次第。大纲如此,网目可寻矣!

始终心要浅释

这篇《始终心要》,是根据《法华经》《玄义》和《文句》的自行因果及解行修证的意义,以简单扼要的二百八十多字,提纲性地论述了自始至终的修学过程。因为荆溪尊者恐怕初学台宗的人,对《玄义》、《文句》、以及《摩诃止观》这三大部的博大精深义理,畏繁而不从事探讨,那么台宗解行修证的轨则便会从此隐没不彰,所以尊者不得不摄取三大部中的自行因果等的意义,发明了《心要》这篇著作。这篇心要流行已经很久,但注解却很少见,在宋代时有净岳和从义著《科文》及《注》各一卷,民国有谛闲法师著《心要注解》,及弟子骆季和居士《略钞》,又有静修法师著《心要义疏》,倓虚法师著《心要义记》。于是,心要之义大阐,近代以来,为台宗学者所注重。
 
一   修行的始终
 
修行的始即是因地的开始阶段,修行的终即是果地圆满的境界,因此“始终”二字实际上包括了缘起门的信解行证。在台宗而言,即是六即佛义。谛闲法师说,“始终二字,赅六即义,通迷悟,合修证,收因果也,以迷悟言,理即为始,以修证言,名字即为始,以因果言,观行即为始,皆以究竟即为终也”。可见这始终的过程是就缘起的事相方面而言,因为迷悟,修证,因果的差殊,完全是相对性的。如从圆融的理性而言,那么,三惑、三因、三止、三观、三智、三德、三身,皆即三谛,亦皆即实相,并无二体。因为“真如湛寂,绝思绝义,非因非果,无始无终”,所以迷悟本空,修证亦幻,体会到这一道理,才能深入全性起修,全修在性的妙义,才能掌握始终与事理的两重关系。
 
 二    修行的心要
 
“心要”既指这篇著作是三大部的关键所在,又指我们修行的关键所在,因为心要是整个修行过程的中心和要点。
 
本宗的观境是以第六意识的妄心作对象的,所以在五种心中,既非草木心,肉团心,又非集起心及真如心。但这现前的一念攀缘心,却全妄即真:迷妄时,或幻起草木心、肉团心的依正现象;或由业力种子结集诸法。如果观此心识,当体无生,离能所分别,则即是真如心。由此可知,这第六意识,日用现前,离我们最近,最亲切,所以,能观的智是这个心,所观的境又是这个心,既是观智,又是观境,的确微妙不可思议。
 
所谓“要”者,即观者现前一妄心,圆具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即空即假,即中。空即是真谛,假即是俗谛,中即是中谛。三谛一心圆具,没有次第与先后,举一即三,言三即一,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可思议,这就是一境三谛的妙理。依照妙理去观照,便成圆融妙观。一念虚妄之心,顿成三谛妙境。所谓一念相应即一念归真,念念相应即念念归真。这一境三谛的圆融观法,是本宗的关键,所以从名字即佛的圆解。一直至究竟即佛的圆证,没有不以此义而返妄归真的,所以称为心要。
 
三    三谛之理本自具足
 
夫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中谛者统一切法;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举一即三,非前非后也,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
 
夫三谛者,是先提出“三谛”这个名词,然后再进行说明论述。夫是语气词,三谛即真俗中。所以称为谛,是因为这三者都是审实不虚的真理,是世出世法的准绳,是万法的根源,是一切修行的归趣,也是果德的理本。因此是至真至实,至重至要,诸佛悟此而成正觉,而荆溪尊者所以将此立为心要,也即悟此三谛的佛法关键所在,第二句,“天然之德性”,是说明三谛是我们性具的德本,所以叫作性德,这个性德,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在染非染,在障非障,既不需修持,也不待证成,所以有佛无佛,性相常然。因为不待造作,本自具有,所以叫作天然。
 
“中谛者,统一切法”。不偏不倚叫作中,一切法即指宇宙人生的万物,亦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统是统摄或总汇的意思。这中谛之理,既包括了本体界的真谛,又包括了现象界的俗谛。因此一切万法,或者是真,或者是俗,二边全是中道,即真即俗,即中,这就是自性的体大。
 
“真谛者,泯一切法”。真是指没有幻妄伪蔽,也即空寂无染的意思,泯是亡的意思,又有融汇义。因为一切诸法,原无自性,当体即空,不过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灭即消失。所以站在真谛方面说,世界万法,当处空寂,了不可得。不但俗谛法不可得,即中道谛亦不可得,即所谓无俗无中而不真,可见三谛都归无相,这就是自性的相大。
 
“俗谛者,立一切法” 俗即指世界万法,立即建立,一切法,即是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在俗 谛方面说,自性不舍一法,事事无碍,相相宛然。因此,在俗谛而言,真谛,中谛,也随缘而成俗法,所以三谛悉是建立,即所谓无真无中而不俗。因此,这三谛都成俗谛的缘生,这就是自性的用大。
 
以上三谛,包括了一切佛法,深奥难知,只有依三观的妙观,而入三谛的妙境,方能一念相应,顿悟实相。所以语言难入,唯证乃知。
 
“举一即三,非前后也”。因为法性无为,没有语言文字及一切现象可得。所以,以上三谛,三不一定是三,在意义上不得不分三方面来论述。一不一定是一,在理体上不得不归纳为一,因此说三说一,都是随众生根性而言。中谛,真谛,俗谛,三者,不是纵横并别,所以说非前后也。因为,既不是中谛,在前,二谛在后,也不是二谛在前,后有中谛,如果有前有后,即有纵横并别,便成可思议法,因为三谛圆融不可思议,所以非前非后。
 
归纳起来说,中谛是统理而绝待的,真谛是泯合而绝待的,俗谛是建立而宛然的,举一即三,全三即一,圆融无碍。
 
四     无明,尘沙,见思的覆蔽
 
悲乎!秘藏不显,盖三惑之所覆也。故无明翳乎法性,尘沙障乎化导,见思阻乎空寂。然兹三惑,乃体上之虚妄也。
 
“悲乎”是感叹词,因为三谛妙理,不从他得,是我们固有的真心,正如衣里的明珠,不逢亲友指示,其人不知。我们众生,好像怀珠作丐之人,对本具的三谛妙理不知不闻,因此是十分可叹的。不知自心之妙,叫作秘,含于烦恼垢中,叫作藏;从来未悟,虽常现前,迷而不知,所以说不显。三惑就是见思,尘沙、无明。盖是因为义,即推寻源委的词句。我们本有的灵妙真心,之所以不现前,,是因为不了真谛,起见思惑;不了俗谛,起尘沙惑,不了中谛,起无明惑。这三惑遮蔽了自性,所以三谛虽常现前而不知不觉。因此无明能翳法性,尘沙能障化导,见思能阻空寂。这里的法性即指中谛,化导即指俗谛,空寂即指真谛。以上是总的说明覆蔽的道理,这里是分别详示所覆蔽的差别。无明即是无所明了,现前的森罗万象,全是中道法性,但是人们却不明了,由不明了即成无明,便于中道法性,不隔而自隔,所以说无明翳乎法性。尘沙二字是譬喻,因为化导众生必须上识诸佛法药,下知众生惑业之病,又能应病与药,令其服行,这就叫悲智双运,不被尘沙般的现象所障碍。假使劣慧无知,上不能识法药,下不能解众惑,就被覆障。因为惑业之多,不可以算数,如尘如沙,所以用尘沙来譬喻。这尘沙是以劣慧为体的,如果尘沙惑不破,则化导不行,而俗谛之理非障成障,所以说尘沙障乎化导。从法尘起分别叫见,从五尘起贪爱叫思。在见道时断的,叫见所断惑,略称见惑;在修道时断的,叫修所断惑,(或叫思所断惑),简称思惑,也叫取相惑。因为对事事物物,都生分别贪爱,而取著不舍,而对真空寂灭之理,非碍成碍,所以说见思阻乎空寂。
 
但这三惑,都非真实,是三谛体上幻妄而成的。好象空里的狂花,由目病而现,又如梦中幻境,全是梦心所现。因此三惑全是假名 ,求其实际了不可得,所以说:“然兹三惑,乃体上之虚妄也”。
 
五    世尊的感叹
 
于是大觉慈尊,喟然叹曰: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无自他之形相。但以众生妄想,不自证得,莫之能返也。
 
以前是荆溪尊者的叹息,这里引用了佛的感叹。
 
无明大梦,虽是十地等觉诸大士,睡眼依然未全醒,唯佛一人,可称大觉。这里的大觉悟者,不是别人,正是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因为慈心无量,为三界中最为尊贵者,所以称为慈尊。喟是象声词,是内心叹息时发出的声音。佛虽然大觉大悟,但众生仍在生死长夜之间,无明大梦之中,不知何时能背尘合觉,所以兴大慈悲,喟然而叹。
 
无伪叫做真,不异叫做如。因为三谛至理,从来无伪,千古不异,横无边际,竖绝始终,包含法界而无余,没有内外之分,所以界是无界之界,为了行文方便,假名为界内。真如无为,离名绝相,既然不是诸佛的洪名可以标示,更不能以九界众生的称号可称,所以说绝生佛之假名。这里是约理说明如,下句是约智说明慧,究其这二者的根源,理智本来一如,二而不二,在真如方面既无生佛的假名,在智上的高低阶级,自他形相的差别也同样不存在。所以说平等慧中,佛和众生从来无差,没有自他形相的相对,因为自相他相,都是妄相,所以经中说:“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论中也说:“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究竟平等,不可变异”。所以说“平等慧中,无自他之形相”。
 
但是,真如的理体与平等的智慧,虽然平等不二,可九界众生仍在迷中,将全三谛的真如,覆成三惑的迷障,所以说众生有了妄想。因为妄想的迁流,从迷积迷,沉沦长劫,所以说“不自证得,莫之能返也”。
 
六  立法治病
 
由是立乎三观,破乎三惑,证乎三智,成乎三德。
 
“由是”是承接上文联接下文之谓。立乎以下是说明佛祖用大乘法药,对治众生的心病。立观是用药,修观是服药,破惑是治病,证智成德是见效复原。本宗所立的三谛是依据《仁王般若经》,三观则来自《璎珞经》,二经间有互相发明。三惑是依据《大品般若》和《大智度论》而开,三智依据《大品般若》的《三智品》中,三德则在《大涅槃经》中详示。
 
七    观相的次第
 
空观者,破见思惑,证一切智,成般若德。假观者,破尘沙惑,证道种智,成解脱德。中观者,破无明惑,证一切种智,成法身德。
 
这是针对不得圆顿妙观的人,作次第说明。其实圆顿行人,在名字位中,圆悟一境三谛的妙义;在观行位中,圆伏五住烦恼;在相似位中,粗垢任运先落,脱四住烦恼;分证位中,分破无明,分证三德;究竟位中,破尽四十二品无明,穷源彻底,智断圆满。总之圆顿行人,悟三谛圆融,不可思议,故得圆伏五住,圆破三惑,圆证三智,圆成三德,即所谓一悟一切悟,一修一切修,一破一切破,一证一切证。文句虽有次第,但意思却在一心。
 
了知诸法无性,而不起分别,于此相应,叫做空观;了达诸法如幻,唯是假名,于此相应,叫做假观;观了诸法,非有非无,不一不异,若时若处,无不相应,叫做中道观。
 
以空观观于真谛之境,境观相应,则见思惑便会自然消殒,能观的心便会自然转成智慧,所以说证一切智,一切内法内名,便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也能知能解,即了知一切诸法,一相无相,本来空寂,所以叫做一切智。成般若德,是指彻照心源的智慧,在前所观的真谛之境上,至此惑破理明,照了无遗,真谛之理体究竟而显。又因为具足常乐我净的涅槃四德,所以称为德。
 
以假观观乎俗谛之境,分别药病,应病与药一一令其服行,化导无碍,则尘沙惑破,俗谛理明。这时能用诸佛一切道法,发起众生一切善根,所以叫做道种智。又能于一切法,自在无碍,解脱一切众生,所以称为解脱德。同上也具有四德,所以称德。
 
以中道观观乎中道第一义谛,境观相应,障中的无明任运脱落,所以说破无明惑。这时因为能用一种智,知一切道、一切种,所以叫做一切种智,于中谛境,究竟穷尽,究竟无为又同时具足四德,所以叫做法身德。
 
八   显示圆融义
 
然兹三惑、三观、三智、三德,非各别也,非异时也,天然之理,具诸法故。
 
 这是对已得圆融妙理的人,作圆融具德的说明。这是台宗本旨,也是佛陀出世的本怀。因为迷悟修证,破立同时,不离当念,所以不是各别的;同时现前刹那心中,故不是异时的。能破的是观,所破的是惑,能证的是智,所成的是德,能所不二,修证一揆,因此性具三千诸法的妙义,是本宗不同于一切学说的关键所在,使本宗妙观之义,更显得圆融无碍。
 
九   总结修证的整个过程
 
然此三谛,性之自尔。迷兹三谛,转成三惑,惑破籍乎三观,观成证乎三智,智成成乎三德。从因至果,非渐修也。说之次第,理非次第。
 
上文说“天然之理,具诸法故。”这里又总结说,无论在迷在悟,三谛具足诸法,终竟不改。所以说,“性之自尔。”因为迷了这三谛,所以由性具之染而成三惑。三惑是依赖三观而破,所以观成便证成性具的三智和三德。
 
止观是因,智德是果,因果本来一心,所以不属渐修,始终不离当处,所以三谛之理不落次第。古德云:“性德之行,异乎历别,言不顿彰,故有前有后,理在刹那,奚落次第耶。”
 
十    一切佛法大纲
 
大纲如此,网目可寻矣。
 
大纲即指心要,网目即指教眼,教法无量,犹如弥天之网,即以谛观为纲,性修诸法为目。因此,若能明了这篇心要的谛观宏纲,即能了达诸佛设教的网目,所以说网目可寻。
 
然而这谛德,乃是诸佛究竟之所证得,经中说“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故我世尊,初成正觉时,即欲说此妙义,只是众生无根机,不能领受。所以用渐次法,调熟机宜,到了灵山会上,才会权归实,特畅本怀。天台智者大师,灵山亲承,悟佛心传,秉佛心而自行化他。此后宏台宗者,无不以此妙义为心宗。纲提目张,观明道悟,深入佛慧,广利有情。
 
 

{返回 宋智明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论净土法门的行持
下一篇:佛教净土法要 第一卷 净土白毫观修法 第三章 古德有关净土观法的开示
 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你有烦恼吗
 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九级教学次第论
 圆觉经直讲 第三章 光明庄严的圆觉法会
 禅观入门 九、禅的诗偈与要诀 秋雨闲语
 维摩禅说(上)
 佛教净土法要 目次 自序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劝持众戒第十一
 垟山禅悟录 关于法的意义
 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法门的真意趣
 垟山禅悟录 悟后修养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基督教旧约圣经中大卫王的邪淫报应[栏目:邪淫恶报感应录]
 华严法会开示三[栏目:达照法师]
 因为无我,所以无畏[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Five Things to Keep In Mind[栏目:Thanissaro Bhikkhu]
 学佛是怎么个学法[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藏传佛教觉囊派[栏目:刘立千居士文集]
 究竟如何做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佛教徒?[栏目:问星云大师]
 实相差别相 事事本无碍[栏目:慧光法师]
 念佛正见[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佛教文化的重要地位[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