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论净土法门的行持
 
{返回 宋智明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68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论净土法门的行持
 
    净土法门是特别的异方便之法门,它以横超直往为特徵。因此,以简单易行的独特风格,成为末法时代最有可能了脱生死,永阶不退的殊胜之道。所以不求开悟见性,毋须祖祖传承,只要依佛言教,信愿求生,一心念佛,广积善根,便得即生成就往生见佛的真实利益。
    由此可见,净土法门是导百川之归於大海,摄万行而化於一念,於事相上的指西方净土以为依止之乐邦;在理性上圆裹十方世界,一切万有,无非净土之妙德庄严全体显现。因此,无量光寿,时空恒融,性相齐观。一切法门,如禅、密、教、律等均可迥向净土而成其妙行。净土不拒一法,所以决不排斥任何法门,因任何一法适可达成净土的果德。而净土行人,为专一故,不必广涉他宗,分别异同,执著胜劣,评判古今,应当一心行持,正念分明,回向净土。
    虽然如此,而净土并不执著唯一持名方可往生,其他如观像、观想、实相、持咒、止观、禅定及持观音名号等,二皆可成净土之精妙行持;但不可朝三暮四,一旦择定,应一门深入,老实修持,坚固不退,使法门熟行於心地,净因种植於长时,娑婆之神思,成极乐之妙严,临终胜果,必得现前。
    净土法门唯依弥陀为本师,念念归向,时时忆念。人间善知识,仅作法义启示的参考,修持方向的指正,决不可建立个人崇拜,形成宗派集团,否则,西方净缘未成,又被人间是非所染,持念的信心、法乐的拓展,必定大受影响。
    初机行持立志於往生,所以厌五浊、了生死之心必切,慕净土、欣莲邦之意必真;这并非不好,但应在树立信愿後,真正放下世俗情怀爱欲,澹泊地生活,无欲无求,精持律仪,一心念佛。从此就应以持念为中心,以生西为目标,以善行为助缘,以闻熏经教为智眼,而形成净土之法行。而不必被生死所忧,为世俗所困,一切放下,心法相应,随缘而行,正知而用,於是心地清明,快乐充溢,神栖净域,智照目前。
    由智照目前之故,一切行皆成净土之行,道妙暗合而明现,利乐常兴而广被,於是内有妙德,外弘佛法,净化人心,庄严国土,济度众生;如此,正与弥陀大愿相合而成弥陀之化身,於是时时处处,无非净土之妙行,各宗法门,皆成心智之方便,净土行持的真意,全在於此,行者应三思而契入。
    行持者还应知净土念佛,贵在心佛相应而觉——真正皈依佛宝也;心法相应而明——如实皈依法宝也;心僧相应而净——体现僧宝之德也。一心之中,三宝全现,方是净土妙行。
    至於依行持而深入净心之人,菩提心愿必实施於平常之中,通宗通教而不滞住,了心了境而无定说,任其机缘,方便解缚,来去无碍,虚明无伦,如此,方是净行利生而处处净土也!
 

{返回 宋智明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浅谈生净土八法
下一篇:佛教净土法要 第一卷 净土白毫观修法 第四章 《始终心要》浅讲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独示一愿四义之门第十九
 垟山禅语录 自序
 垟山禅悟录 开悟前提录
 禅观入门 三、禅的修持方法与体究 画龙点睛小议
 垟山禅悟录 《宝鬘集》选讲
 维摩禅说(下)
 禅修与本性
 禅观入门 四、禅的渐修方便与顿悟 永嘉禅师与永嘉禅
 禅观入门 九、禅的诗偈与要诀 行法的人
 禅观入门 七、禅的教育与光大 禅学院教学程式初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及实践(崔文婷)[栏目:人间佛教]
 雪花(觉华)[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摄大乘论 第117讲[栏目:韩镜清教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六七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七集]
 那先比丘经 第四十五问 通过何种方式学习可知道法?[栏目:那先比丘经·白话文]
 弟子对长辈一向尊敬孝顺,但婆媳关系仍处不好?怎么化解?[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空·大自在的微笑·创古仁波切序[栏目:竹清嘉措仁波切]
 用平静应对责骂,用平和迎接挫折[栏目:心似莲花开]
 41 心中那片蓝天[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相应7经 涂上毒经[栏目:相应部 17.利得恭敬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