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十番显见——《楞严经》的核心
 
{返回 妙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884

十番显见——《楞严经》的核心

    我们应该知道,楞严大定是性定,是如来禅的根本。这个自性之定的修行有两种途径。一是据因望果,二是依果行因,区别在于见不见性。
    因此,七处征心、十番显见是最关键的,也是《楞严经》的正宗分。七处征心,意在破心。十番显见,必欲亲见楞严之性。这里通过了,显见的目的就达到了。先见楞严之性,这样就会让后面的修法有了依止。
    先见楞严之性,是一真,一真现,百妄自伏。修定易见工夫。若不见楞严之性,虽观潮来潮往,心却随着声尘荡漾。这只能是据因望果,按住葫芦瓢又起,效果不好。关键问题是无依修定,就象拿着个橛子不知往哪儿钉一样。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老实按照经上,释尊的开示过程,象脱衣服剥玉米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开。释尊为什么要反复显见呢?甚至用得上十番之多。可见其重要性。
    楞严大定是理定,是性定。普门,十番显见,就是为了让大家见“性”。见性之后修圆通,是有依止的。如果不见性呢?修楞严定是没根的。
    我说的带果行因,就是指老实参悟“十番显见”的部分,这是如来密藏、凡圣都是一样的。一旦亲见这个见闻觉知之性,就不要再退转,老实观炼熏修,观想纯熟。这个就是“带果行因”中所指的那个“果”。让它作主修定。
    凡夫知见,我执法执,就象是“薪”,而大道就象是“火”。你又想保住身心知见这个“薪”,不舍得烧掉,又想让火焰不灭,可能吗?十番显见,顾名思义。为什么要“显”?因为不显不行,这个“见性”已经被东西层层包裹住了。
    因此,应该按经上所说,显一番就烧一层包衣,再显一番再烧一层包衣,直到十番观想纯熟,就可以“见性”了。
    开悟的《楞严》,学《楞严》却不能见性,岂不可惜啊?要做带果行因的,不要做据因望果的事,这是我给你的建议。
    三渐次之说,是方便之方便。除五辛,断淫杀,违现业,这都不是根本。外面大雨,当备雨具。但当你进入室内之后,还用得着雨具吗?楞严大定是自性之室,若能登堂入室,又何须这些雨具啊?进不了屋的时候,雨具才重要。明白了吗?
    体真止是根本,做不到才需要系缘止。一真断百妄。目标从来锁定的都是一真法界。万众归一,万法归一,万圣归一。不要把目光停留在两岸的风光上。


{返回 妙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当邪念不止的时候
下一篇:欲界话离欲
 关于“权实”的初步认识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十一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八
 大话《观无量寿佛经》之三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一
 悟佛性 通人性
 大话《观无量寿佛经》之五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十三
 大话《观无量寿佛经》之六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菩萨之施与不施 菩萨不行施之因缘与布施的态度[栏目:修行笔记]
 亲人过世了,我们都为他们做了好多的超度法会,怎么才知道他们真正被超度呢?还是已经被阿弥陀佛接引了?[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七七一)[栏目:杂阿含经]
 请问有一种人人先天体质特别,台湾称作通灵,或这个叫鸞,大众叫马仙,叫出马仙,这样的体质是过去世怎样的..[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前言[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恰宓禅师海弘法禅修开示(1)[栏目:恰宓禅师]
 舍卫国给孤独长者献精舍[栏目:佛宝论·明贤法师]
 平常心是道 三 如何是修道人[栏目:禅门修证指要]
 很善良的人早横祸是前世杀业重吗?[栏目:因果轮回·净空法师问答]
 相应6经 怨恨者经[栏目:相应部 37.妇女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