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常下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这是慧命须菩提闻到佛陀讲前面是法不可得,此心不可得,无法可说,无国土庄严可立,大身、报身、庄严国土都不可立,彻底的在一个无相无念离念离相之中。须菩提悟到无生之心这个道理,,一个人默默无言的在那个地方,须菩提当然就会问了,问众生这样的闻到有没有信心呢?这里面须菩提肯定是悟到了,但是还有很多人还有微细的疑惑,也可以说是代替众生在问,也可以说是须菩提本身也还有这个思维。为什么呢?因为未来世,因为现在过去未来心了不可得,所谓三心不可得,但是这里面须菩提问:未来世,就证明须菩提心中还有现在过去未来之心。颇有众生,还有众生之度,还有众生之念,有现在过去未来心可得,证明须菩提心中还有这个念在。他自己深信不疑,但是我们众生无始以来心中还有一个现在过去未来的习气在,阿罗汉本身就是有习气,这里“慧命须菩提”不是讲佛啊,同时这个习气也代表着末法时代的众生,很多的众生都有这种疑问,他说你讲这个话人家听不懂,或者认为有众生刚强坚固啊,或着要发起度众生,或着为未来打算啊,有这样的心存在。所以佛陀就告诉须菩提,他说:“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佛陀说,你说的末法时代的众生是非众生,非众生是性来讲,非不众生是指相来讲,非不众生就是众生尽未来际本来是佛,是无住体是无有实体,缘起性空就是非众生,缘起叫非不众生,非不众生非众生,二相。
识得众生本自圆满才可能度众生
“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这个是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不离相但是又无住,心中没有执着,但是又不离众生之相,不离缘起。我们在这个世界,往往做一些事情执着于相,很微细的执相,须菩提他已经悟到才问出这样的问题出来。现在释迦牟尼佛答是答众生的心,答了其实是没有答。众生闻到前面的金刚经,先以自悟,其实悟到以后就没有众生可得了,缘起性空啊,一念心是尽未来际,三心就在一念心上面,而这一念心本体是不动的,没有现在过去未来体又是现在过去未来,所以现在过去未来的心就代表众生的心,叫做非不众生对相来讲。但是非不众生又是一念心,又是非众生对性来讲,此性此相是一体的。既然是性相一体,我们自己就明了了自解脱。我们在度众生的过程中,要如是观察,你在度众生的这个体上面,实在是没有一个我在度众生。为什么呢?不管你在悟到无生的体是没有我的,从相上来讲,报身里面是没有我的,从化身来讲,众生体里面没有我。既然没有我,众生是圆满的。从报身来讲,菩萨是圆满的。在无我上面来讲,法身是圆满的。法报化三相都是圆满的。我们观察到自己本来就是圆满的一真如的话,哪有众生可度呢?但是众生老是以为有众生可度。这是比较很微细的念头,他防止众生执着于度众生的这个微细的相。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既然无所得,就答前面。无所得有二体,无所得就是当下。因为当下有取有舍,就是有得有失。而当下的体无取无舍,就是无所得。无所得并不是说什么都不要,那还是一个不要的得,不要的失。除此之外有另外所得还是有得之体。有得有失,都不叫无所得。这里面我们讲众生一个是境一个是心,一个是心所一个心能所。其实是讲四空、四相,哪四相呢?一个是境上不执着,一个心上无住,心无住相上不执。还有一个你心中的意识里面有一个能和所,在能上面有一个心的无住执,心上面有一个所的相上的执着,执着于相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报身庄严,和执着于心上的无住即离相取无住体,或者说离无住取相的体,这叫能所。也就是讲如来色身如来诸相,如来色身是我就是所执。如来诸相俱足是能执,能执也是那个执,所执的色声香也是执,所以能所双执。所以人有四种,一个是境上,一个心上无住之心,我们有住了也是念,有住之相变成四相。我们能上面有四相,所上还有四相。我们一个心能现四种四相俱生的体,主要是讲心里面的四相体,境上面的是彻底的凡夫的体。从心上面来讲,无住体有住,只要你从境上有住就俱生四相。所以你虽然在境上你也知道无住,境上你也知道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从无住中显现出来,所以以为我住这个相就是住了心了,你这个住相也是错。你有这个独立的无住心也是一种执着都叫四相俱足,四相就是凡夫的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无所得故就彻底的离开能所境心,能所无所得,境心无所得,无所得就是一体,就是一个真如体,就是一真法界。
“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家都知道,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是不可思议了,法身现前、报身现前、化身现前,法身无比的清净坚固,十方世界、九法界都含摄在你心里面了。所有的菩萨、诸佛国土,所有众生的业力都含在法身的体上,众生动一念都知道,所有神通、清净、庄严都统摄在他的一个念头里面,就是他这个一心里面。我今天刚刚看了一篇文章讲华严境界就有问题,他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三贤十地是圣贤啊,把圣贤当作十地,他认为有问题,他认为要证无为。这个涅槃体不是证来的,是信来的。涅槃体是我们一切众生的佛性,含摄一切神通,一切法界所有众生每个念头都在无为的体里面,一切贤圣皆以无为而有差别啊,差别是众生的心。只要是十地、十住、十信、十回向,所有看到“十”字,必定就有数字,有数字就是相,相就代表众生的心,但是没有数字的那个体是无住体、无言体、无念体,那个是法身。那个法身是唯信独达,是每个众生当下的体里面都是俱足的。而这个俱足一切境界。所以实在是令众生开悟而已,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跟华严境界相应啊,华严境界从初地菩萨,从十信里面就有那么多的法喜现前,在十行里面有那么多的清净相现前,在十行里面有那么多的法现前,在十回向里面那么多利益众生的大悲心现前,在十地里面不可思议妙用神通自在都现前,那你说你一念这个心就能住十地菩萨谁能相信啊?十地菩萨那么大的功德,你有吗?没有那就不是十地菩萨,就这样的评论。这个时候,你就误差了!你不知道你当下这一念里面本身就是十地菩萨所运用,十地菩萨的这个体里面,我们现在所有的这个体,跟华严境界都是相应的,都是大菩萨示现的体。我们在妄心里面求有住之心,我们看到一地菩萨、二地菩萨,那么大的神通,所以我们现在也要去从相上看,也要得到那个神通,我才承认我是十地菩萨,如果得不到那个神通,我就不是十地菩萨。那你看,释迦牟尼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是无所得体。所以我们这一念相应的那一刹那,其实释迦牟尼佛一切妙法就在无所得的体里面显现出来,你越是无所得,你的尽庄严就现前得越大。如果你越有所得,你想证十地菩萨,你也证不到,你只是看一看而已。
所以我们看经的时候,千万不要看相,一定要看相后面的体,要看释迦牟尼佛三十二相是怎么得的?他是无住心而得啊。如果你说我现在已经无住,那你有三十二相吗?那我肯定没有,我现在只是因啊!我因上圆满果上就会圆满,我因上还没有修,你就要我见到我的果,那怎么可能呢?也就是你要见的是果的相,不是果的体啊;你还是要用眼睛见色相,而不是用心会庄严啊!有因才有果啊,现在我们是建立彼因。就像我们念阿弥陀佛成就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佛陀圆满十方的大庄严,你不能说我念阿弥陀佛,我现在就像阿弥陀佛一样现种种神变像,但是你不能否定阿弥陀佛的光明确实在这个地方已经圆满了。
华严境界是遮法,是菩萨法,法是建立众生,旨在让众生悟到我们背后那一念,我们背后的尽庄严处,大神通大智慧大神力,所有诸佛菩萨就在我们刹那这一念体里面就俱足了,就看你信不信。你信这个体里面,讲华严经也好,讲妙法莲花经也好,讲种种神通自在,都是讲我们背后的一念,就是讲我们迷背后的觉的一念,我们要的是那个觉的一念,把不是要他那个神通啊,那是诱惑你的东西。其实诱惑也不是假的,因为背后确实有大光明藏。但是我们这个门不进去的时候,你什么都得不到,你进去以后你什么都得到了。现在问题呢,我们是要进去,要进到那个法藏里面去,千万不要在相上面看到佛陀和八地菩萨证到神通自在,那我也要证到八地菩萨,你盯着相不放,那你完蛋了。三十二相都不可得,连报身相都不可得,还是般若很重要。你看人家是怎么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说,心也空掉了,法也空掉了,庄严相也没有了,说法也没有了,那释迦牟尼佛今天在说法,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说法是错的对的呢?说法是什么原因呢?释迦牟尼佛告诉大家,说法其实非说法,是止住众生的妄念。是什么东西止呢?是实相在止啊!并不是说他有一个我在说法,是实相止虚妄,就是我用实相来把你的虚妄给止住,那个实相叫做说法。实相是如来体,他并不是在说法,是实相的本体。如果你要通过思维的话,你就知道。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如来有所说法,实在是如来显实相,就是:止,止,莫做是说,莫做是说!不要你再去在妄里面搞了。
“如是如是”,讲两个如是,第一个如是是指法界,如者就是如如不动,是者就是相,此相即如,此如即相,叫如是如是。而须菩提说,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少法可得,无所得故,无所得叫“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叫“是”,叫如是。须菩提所悟之境,叫如是,所悟之体叫如是,而如来显实相,实相也是叫如是,如是如是,这两个如是是相应的。我们就不如是,我们为什么不如是呢?因为你不通达般若故,不能如是。须菩提悟到这个道理叫如是。
“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我”是释迦牟尼佛方便之言辞。所谓我者,就是如来的意思。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如来所得之法。得法是什么得呢?无有少法可得。无有少法可得,是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有少法可得。我,就是无有少法可得,无住之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在是无法可得,是名说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并不舍此名,必定也不舍此相啊,就是解脱之相,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从哪里来呢?从无有少得故。所以释迦牟尼佛华严经所有的境界,都是从无所得里面生出来的。如果你有一点点所得,有一点点相的执着,那你华严经白看了。为什么呢?因为你看华严经看不懂啊。只要你这个东西你没有搞懂,怎么看华严都看不懂。为什么呢?执相啊。同样的华严经摆在你面前,一地菩萨二地菩萨三地菩萨神通都那么广大,那你叫我现在说你已经具备了十地菩萨,我怎么信呢?人家十地菩萨,你看看经上写得很清楚,那么多的神通自在解脱,但是你现在没有啊,他就不知道他这个相是怎么来的。我也要得到那个东西,那你想,怎么得?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个才能得到真正的华严境界啊。华严境界是果位,别教是众生的心,圆教是佛的果,佛果导于众生的因,所以华严境界是叫别圆之法,别是代表菩萨法,是利益众生的,圆是果位上的法。华严果海啊,你看到华严尽虚空遍法界是果里面的大海,如果你把这个果放到因里面去,那大家都完了,没有一个人成佛了。
最重要的,我们怎么到果海里面去?你必须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必须以般若,没有般若不能进入这个大海之门,也就不能进入果海,到了果海你什么都知道了。所以我们看任何一部经典,千万不要以神通,以他的这种相上面来比量。此相一定是从无相里面得。越是无相你的空间越大,你越是有相你空间越小。我们现在无始以来六道轮回的生死就因为有住啊,所以你现在变成这个样子啊,越是无住越是清净你的果海就越大。如果你达到无住之时,你的果德不就来了吗?所以我们要的是什么呢?就是无住之心。所以华严境界无非令众生进入般若,它还是要我们进入般若。不要般若的话你就完了。以般若为首,你不要般若华严境界都不会现前的。华严里讲般若讲的篇幅是最多的,五地菩萨、六地菩萨讲的篇幅是最多的,完全是谈般若体。讲六度的时候,讲得是最多的,主要是开显我们的般若。一切行法、一切善法,都为了开显我们的般若。只要般若一打开,你的一切德自然就证。如果般若不打开,你所做所行所见所闻所思所修,全是外道,全是魔法,跟法不相应故。我们皈依三宝,看华严经,还有一个皈依体在,不入邪道而已。皈依三宝,有佛在世以佛为师,有经在世以经为师,如果你没有佛没有经那就麻烦了。所以佛陀有大方便故,令我们虽然没有进入般若之体,但是我们还有般若之相可以皈依。
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呢?我们拜佛念佛我们要皈依正觉,就是善知识、僧宝,依止经典啊,佛陀开口讲话皆是光明,我看到此经就信佛故。我对佛没有怀疑,这个是正见。所以书上面不管怎么写,你有对佛的正见你也不会走上邪道。举例来讲,你要跟王妙乐走,他那个地方修的再好,也很精进啊,天天拜忏啊也很厉害的,但是因为它这个主歪掉了,他们看的全是佛经,全部是三藏十二部,但是这里面主持是个外道,就因为一个外道在里面,所以你看三藏十二部都没有用,因为你心中的主已经错了,所以你就会跟他走。你像*轮功,他也就仁义道德,他也讲真善美,但是李宏志在那个地方,他把你的心给抓住了,你皈依了他,你就是看了三藏十二部,你也变成外道,没有用的,一歪全歪。但是在你没有悟到般若之前,你抓的那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要是悟到般若,那在哪个地方都可以住了,你就在泥坑里面、妓院里面住都可以。因为通达般若一切皆空故,在哪个地方都不会染着。所以我们对这个般若要认识到。对般若通达了,那你在哪个地方,什么体都会显现出来。
如何破相读经?离名得相?
这里就是告诉我们,我们看经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执相,不要看到佛经依文解字,要依文解义,依文解它的密义,不能够依文解字。所以会看佛经者就可以转经,因为你根本已经抓住了,怎么转你都知道是一念心。你不会抓义的话,那就被经所转,看这部经典也不符合,看那部经典感动得要命,看到那部经典又感动得要命,或者老是怀疑,看到这个经典怀疑那个经典,看到那部经典怀疑这部经典,互相冲突你不了解一心啊,就是心已经通达了,什么东西都顺了。所以我们看经要通达密义,任何经典里面都有秘密之意,所谓的去此十万亿佛土名为西方极乐世界,那西方极乐世界你明了了只是弹指之间。它的密义就是说,十万亿佛土是代表我们心中的妄,并不是说十万亿佛土我们要去啊,告诉你永远去不到那个地方,那是妄体。妄体你怎么找到东西呢?十万亿佛土,太远的数字,十万亿佛土你知道多远吗?是我们的心能达的到的吗?就告诉你不要再想了,放下来。不知道你歇下来的时候,你就是菩提显现之时,它的密义不是要我们到十万亿佛土,是要我们弹指之间的悟体。如果你不了解它的密义,以经典上面去思维,以文字思维,现在人都是依文解字,现在可以说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依文解字。所以我今天看那篇文章都是依文解字,书上确实是这样讲的,我也会解,解了就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跟人家说,说了人家都欢呼,啊讲得好啊!其实问他的时候,谁都做不到,讲得确实是好,华严经那个菩萨境界,问你做得到吗?做不到,永远做不到,一辈子也做不到,生生世世也做不到。为什么呢?他就不知道后面的密义。一旦知道了后面的密义的话,啊原来如此!所以做不到的事情人家都欢喜,做到的事情反而呢很淡,我们众生对这上面不能开显。所以呢,看书一定要看到心里面去。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法,不管是境是心,还是我们能和所。我们无住之心跟有住之相,相无住即能所是平等的。诸相我们心不生故,心无生叫能,只要你能就是外面的法。你无住故,诸法就平等。诸法平等和你无住的体是一个,不是二,叫做诸法平等。从境上看和从心上看,无住即此相,此相即无住,只要你无住,是相平等,是相平等就是无有高下,没有好坏善恶种种分别,连这个名字都不存在了。包括你无住,无住我就不存在了。我没有了,这个法界平等了,没有我哪有法住呢?没有住一切法平等,就是我们坐在这个地方,我们有分别就不平等,不分别大家确确实实是一个平等体。你静下来观察,哪个东西不是平等的呢?人不清净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好那个不好,这个善那个恶,在你静下来的时候大家都是平等的,确确实实是平等的。并且我们过去全部过去了,我们来了全部来了。你看看,我们一秒钟一秒钟过去大家都是平等的,我们一秒钟一秒钟来大家是平等的,大家坐在这个地方也是平等的,大家都是地火风水,都是四大组成的,大家五蕴合成了这个身体都是一样的。大家智是一样的,德是一样的,性是一样的,体是一样的,相是一样的。相是平等之相,心是无住之心。每个人五蕴是一样的,如果你执着你有五蕴之心,你有执着,你有偏执,你有烦恼执,你有我执现前,你就出现这些相。如果以我执现前来看,我们都不可思议,我们的我执还出现种种差别相,这也不可思议啊。
我们有烦恼的时候,就生种种相,我们大家相都不一样,是为什么呢?我们这个眼耳鼻舌身意都是不可思议的,为什么都长这样的像?眼睛上面长眉毛,鼻子里面会长毛,嘴巴会咬,这个都是我们众生心念。你就想,啊,这个苹果要没有牙齿怎么咬得动呢?一动念,牙齿就出来了!你不动念怎么会有牙齿呢?那个外面有东西往眼睛里飞,哎呀,有个东西遮一下就好了,后来眉毛就长出来了,唯心所显啊!你什么东西都是这样的。你走在大地上很软的时候,哎呀,硬一点多好呢,呀,地就硬了。因为这个世界都由心显。我们人长成这种形象都是跟我们心有关系,你有这种执着你有这种企求你有这种渴望,它就会出现这种种现象。人所有的念头,身上所有的状态,都是跟你心有关系。你说世界上哪有这么好,人长得都是这个样子的,还有眉毛遮着眼睛,这不跟我们心有关系是什么?你想一想。你以为真的是这个样子的啊?什么东西都是有一定的因,有缘,有这个因缘在那个地方,你有这个心在那个地方,就产生我们这个身体的果报。所以这个世界叫不可思议。
我们现在这个有住的念头里面产生种种怪境,都是不可思议的。你以为那个河马长得那么丑陋,那么难看,身体那么胖,过去都是懒得很好吃懒做啊。鼻子前面一个尖的是什么原因啊?过去斗争坚固,喜欢拆人家的墙角,断人家的财路,破人家的好事,堕一个大河马身,这个东西跟业报都有关系的,跟我们的心都是有关系的。他在骂别人,他想我有一把钢刀常常在前面就好了,所以它鼻子上面长了一个钢刀出来了,这个跟自己心都有关系。你常常害人的时候没有工具啊,你就想我有一把刀在手上就好了,我要有个武器就好了,我要有神通我要有变化,我可以变化一个什么东西就好了,过去有人到阎王那里去,阎王问他你想投什么胎啊?他说我想不要做事还天天有饭吃,还有人养着,阎王说好啊,那我给你投个猪胎好了!你有这种愿望,阎王就安排你做什么事。所以你不要有任何侥幸在里面。你有住之心,身上就一定会长出那个东西出来。比如你老是念咒子害人,你将来身上会出现一个什么东西出来,出现一些怪物。你像那个双胞胎啊,连体婴儿啊,就是因为老是在想:如果我俩在一块在一起就好,天天在一起就好,后来下辈子真的就在一起了,分都分不开!它肯定是念力把他拉到一块去的,你以为他无缘无故的会在一块吗?从科学上面讲好像不是这样的,但是从业力上面讲肯定是这样的。科学没办法跟我们的心理来相比的。你仔细想一想我们人是不可思议的,人就是这种形状就是不可思议的,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牙齿,手抓东西啊,都会长出那些东西,这是科学家能够解释的吗?解释不了的。科学能造任何万物,但是造不出一个人来,造不出一个生命来,生命是我们的业力、是我们的心来造,只有我们的心才能造出这个体,所以生命是不可思议的。既然生命是不可思议的,我们的业力也是不可思议的。
实在的法是无住之体,这个世界的法,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因为我们心中有住了,高下随着你心显。如果有高下就有固定体,就不能随着我们的心变。这个东西没有高下,这个木头无有高下,它可以做桌子做凳子,什么都可以做。如果这个木头本身有高有低的话,那你还做什么东西呢?它就定型了,就没办法去造别的东西了。所以我们的自性无住体无有高下,是故你有任何念头它都会产生变化,这个变化的体还是无有高下的,只是你心有住而已。心无住,一切法无有高下,就是说,你在天上飞也好,在地下爬也好,都离不开这个法。所以我们要悟到在天上飞的和在地下走路的,实在是没有二的,只是我们的意念不一样,只是我们的有住心不一样。如果你要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在是没有什么法可得,一切相都有众生。
菩萨是现报身,报身在菩萨体里面,十地菩萨还没有见到佛,虽然是依佛住,十地菩萨只能做大梵天王,还有八地能力的做大魔王,他还不是佛的体。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等觉菩萨、妙觉菩萨还在众生心中建立,还是没有见到佛。只有佛可以跟佛在一块。但是他跟佛还有一个距离,这是从因地上讲;在果地上倒驾慈航是另外之说。倒驾慈航肯定跟果位相应。如果你真的做到等觉菩萨、妙觉菩萨了,从名相上面来讲等觉和妙觉不是佛的体,还是众生。但是在果位上讲的话,一切法界都是佛体,所以等觉、妙觉能通达佛体。我们现在闻般若,也可以通达此体。等觉就是无住之心,就是一切众生之佛性。妙觉就是一切众生心,妙觉菩萨像观世音,等觉菩萨就是观自在。观自在就是等觉,他是照见五蕴皆空的,即法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观世音就是男身女身出家在家种种三十二应身、大悲咒,这都是妙觉,而这个妙的体是在众生法界里面,你是什么身就现什么相,你应以佛身度他就现佛身像,你应以菩萨得度就现菩萨像,以长者啊国王大臣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乃至童男童女,乃至夜叉阿修罗种种种种众生。观音菩萨示现的是地位的菩萨,果位上的菩萨现的妙觉是在众生心中,现的等觉是在无住里面,无住是十方诸佛,妙觉是十方众生,统称观世音观自在,背后就是法身,就是我们讲的古佛。
毗卢遮那佛就是第一尊古佛,就是我们的究竟处。所谓第一,无处不在;所谓第一,尽未来际;所谓第一,就是一切众生一切菩萨一切诸佛之本体。第一不舍众生故,为第一。不是说,我第一,众生不是第一,是一切众生跟诸佛本体是一,叫第一。前面讲了,第一波罗蜜并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就是这个意思。从菩萨法里面来讲,八地以上的菩萨是没有戏论的。什么叫没有戏论?众生心动则菩萨心动,众生心止菩萨则心止。我们看到菩萨在外面走路,其实每走一步路都是依众生心走的。没有众生就没有菩萨也没有诸佛了,因为诸佛是无住之体,众生是有相之体,此相是众生相,是菩萨现相,此体是诸佛之体,所以菩萨叫等觉叫妙觉。地位上的菩萨,八地以上的菩萨都了知此理,上会于十方诸佛,下会于十方众生,十方众生是相是六度波罗蜜是功德。
菩萨在此世界大功德聚,所以菩萨利益众生度众生在大功德聚里面实在是无有众生可度。为什么呢?一切众生是六波罗蜜,是无生法忍,实在是没有生起众生之心。度众生不断,但是无众生可度。为什么呢?他在度你是六波罗蜜的无住体、无相体。所以如来说法实在是没有法可说,是制止于众生的妄念,是显于众生的真实。众生的真实就是无住之体,无住之体就是法界之相,此相不二故,菩萨亦如是。菩萨在哪里呢?菩萨在众生无住之心里面,菩萨在众生无住之相上面,菩萨不离此无住之心是我本心,无住之相是法界之相。所以菩萨不离相。我们为什么不能见到菩萨呢?是因为迷惑没有智慧故。一旦你有了智慧,菩萨无处不在。没有众生了都是菩萨了。如果你得无生法忍之时,你就知道了。如果你证到八地菩萨,或者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你都可以知道报身的庄严。
十方诸佛现前的时候,没有什么众生了,真的没有众生了!所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就是下对我们众生,上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对下来讲,众生众生者非众生,是名众生。对上来讲,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是法平等,就是上对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并不障碍,下对于众生无众生可度,也没有障碍。我们要度众生要成佛四相俱生,这边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那边要度无量的众生,就有现在过去未来心,就有比量,就有想得到什么样的神通,什么样的自在,什么样的利益,然后去要度众生。想要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在现量上看到就执着了,对上也是执着对下也是执着,像这样的心又怎么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所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就是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和众生实在是没有高和低,没有得和失,在众生境界没有失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在是没有一个得,不是说离开了众生还有另外一个得。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在是没有离开过众生,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两者本身就是说一是二,说二是一。
为什么呢?修一切善法就是六度波罗蜜。无我人众生寿者即是“无住”,无住就是法性,修一切善法是从相上讲六度波罗蜜,对于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就是我们这个名相里面无住,这个无住,不是说我们要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个就是“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呢?修一切善法是众生相,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是“无住”,无住本体与法界之相合一,修一切善法,什么叫“修一切善法”?以般若为首,以布施为行,以忍辱为妙用;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就是般若体,修一切善法就是布施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真如体”,什么叫修一切善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成就于忍,什么忍呢?无生法忍。
什么叫无生法忍呢?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得成于忍,释迦牟尼佛不是500世做忍辱仙人,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成就于忍,成就于忍就是无生法忍。这里面还有个成就于忍的这个念头,事实上“成就于忍”的这个念头也不存在,这个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彻底的连忍辱的念都不需要。为什么呢?此当下体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成就于忍还有一念生起,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燃灯佛前没有成佛呢?成就于忍故;成就于忍是前一步讲,现在讲“修一切善法”直接“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就是说我们在此世界做一切善法的体,它本身就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你只要会他就可以了即会他当下的体。我们前时讲阿弥陀佛,修一切善法,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修一切善法不具备如来的功德,阿弥陀佛就不成佛;是故我们在做善法的时候有我执有我做善法;却不知道你现在做善法是如来所成就,是佛成就的这个体让我们做;出家在家一切善法,在家35愿,出家36愿,行菩萨道的37愿,35愿36愿37愿我们众生执著了,以为是我在出家,我在行菩萨道,我在如何如何,都是我执,却不知是佛陀彻底地成就我的安住,实在我是没有的。小乘里面就讲,实在是没有我;阿弥陀佛有大方便故,他要我们正信进入般若,在你信的那一刹那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他不但是相应的,确实是一体的,只是我们不敢当下承当而已。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善法可得,你应该知道,我不是一定要三十二相,才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这个体就是:你现在“修一切善法”没有执著,并且当下生信心,而这种信心体里面的无我不是别的,就是当下承担。彻底的离念离相无住无念,起妙用。
你现在“修一切善法”,只要你无住就起无上妙用;(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说,吃喝嫖赌我不住可不可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你吃喝嫖赌自我享受本身就是有住(事上有住不可能做到心上无住),住里面只能套着住,有住之心一定是跟恶法相应,无住一定跟善法相应,所以在此世界做善法可以做到无住,恶法里面绝对是做不到的。一切恶法全是住的体生出来的。善法可以做到无住,恶法必须“止”;善法可以随时放下。如你拿一元钱给乞丐,不生执著,不会老想着;有住即是恶即是三界。一切善法皆是无为之法,地球承载众生,虚空容纳众生,这一切都是善法,善法是相合的;孩子掉到水里面你不会水都可以去救他,恶法是不会相合的;无所谓,我又不会游泳,绝对不会往下跳,我执在那个地方。善法里面可以不执著,比如教你做坏事非常容易,教你做好事就很难,叫你出家很难,叫你还俗很容易;叫你做善事就那么难,为什么呢?善事是付出啊,做善事你也可以容易舍,可以不住。
不住里面有二相:一个是阿罗汉的不住,一个是菩萨的不住。阿罗汉的不住是一种空寂的状态,做一切事情体现空性,人我空,他做了就空了,其实空的时候他也可以不做;菩萨是住于众生的心,以众生的心为己心,菩萨完全是讲信心体,完全是转心呢?他不是在相上。他做善事啊,他可以执著,执著什么呢?他不是执著于这个相,这个是无住体,对诸佛有信心故;在我们这个地方讲就是南摩阿弥陀佛;做任何事情念一声南摩阿弥陀佛;在禅宗讲做任何一件事情,他有力并无执;越是不执著越有力气;做任何事情从来不是 “推诿”啊,没有这样的状态;都是勇猛向前的。为什么呢?他对此无住故。不为生死故,没有惊怖畏这个体,他没有惊怖畏的这个体,做事情勇猛直前,菩萨是这样的,众生就不一样了;众生是我做的时候就做,不做的时候就不做了;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在菩萨体里面,菩萨说难做很难,说易也非常容易。金刚经说容易一念心就可以,真正通达于金刚经的真正是勇猛之人,不会懈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