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楞严大义》修道之七
 
{返回 达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18

《楞严大义》修道之七

第二节  见道后的修道方法

我们的行为是恶的,才构成了这五种结果。那么这五种结果,真正感受的人是谁呢?就是我们六根。我们六根接触到六尘,眼根跟色尘勾结了,结在一起了;耳根跟声尘勾结在一起了。我们这六根始终把六尘勾结在一起,没有放开的时候。佛在这里面就告诉我们:你如果想解决五浊的烦恼,一定要把六根跟六尘勾结的这个“结”给它打开。跟绳子打结一样,我们不是讲烦恼的人是“心有千斤结”吗?心里有结,打不开。那现在《楞严经》里面就告诉我们:你要把结打开了,这五浊的烦恼当下消陨,当下没有。能不能试一试看?我们的眼睛看到外界的六尘,所看的是色尘,你眼睛看上去就跟它勾住了。勾住的这个功能,是谁在那里勾的?是我们有意识心、分别心在那里勾的。所以你看了这个东西,这个是好的,那是坏的;这是我喜欢的,那是我讨厌的。喜欢讨厌、好坏,全部是我们心在分别。那么这颗心呢,就是意识的分别心。把这个意识的分别心拿开、拿掉,你看外面,你尽管看;看过去了很清楚,但是你的分别没有了,你的眼根好像从外界当中脱离开来。这就是《楞严经》的第四卷以后讲的“修道位”。

前面讲的见道,就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的道理在哪里。道,就是我们的常住真心,永远不生不灭、没有痛苦,而且显一切用。“只这心心心是佛,妙用纵横可怜生”。这个心本来就是佛,它的妙用是纵横自在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妙用纵横,但是我们偏偏不会用,这就是“可怜生”。因为无明的缘故,有这个“可怜”生起来了。由于无明而导致了根尘相对——六根对六尘根尘勾结,然后一直在轮回不休。今天我们能够把六结打开,我们就真正走上修行的道路;如果六结打不开,你还是根尘勾结,那么只有一个结果——就是你去死吧!你还是要生生死死再去死的,没办法。根尘勾结了,你必须去生生死死;如果根尘不勾结了,那就不用死。没有死亡的人,也没有生的人。就是我们现在在这里,没有生的人,也没有死的人。所以呢,六根跟六尘要脱离,是《楞严经》里面用功的最主要方法。

《楞严经》里面讲的“二十五圆通”,二十五圆通的前提是建立在见道位上的。见道位是什么呢?就是这个性能啊,只要你有所表现,这个性能就展现出来了;不但“你”展现了,山河大地都在展现。

所以六根在眼,眼睛你只要能看,不管你看得清楚、看得不清楚,不管你眼睛病与没有病,闭上眼睛也是一样,你只要注意到眼根,在眼根这里这个性能就展现出来。你就说:“哦,原来这就是性在妙用。”你不着这个境,所以你眼睛怎么看都没有问题。在耳根,“耳根圆通”。听一切声音,会听的这个就是我们的性,叫闻性。能听、所听的“能”是耳根,那根性就是我们的圆通法门——耳根圆通。鼻子,你闻到香气了,你就知道:“哦,我有一个能闻的性能,现在闻到这个香了。”味道,好吃不好吃?你尝到了。原来会吃的这个,能吃的、能尝到味道的是舌根;那这个根性,通过舌根它体现出来了。身根,感触现在热、冷。热的时候身体有感觉,会有显示出这个身体热的感觉的这个性能。通过身体的热的感觉,它显现出来了;没有感觉呢,它没有显现。思想,我会想东西。能想的、明明了了的这个根就是意根,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你明明白白的这个是意根,是能想问题的这个“能想”。“能想”,我有“能想”这个本事。在想的时候,你能想的本事、能想的这个性能,这个能量,这个“能”是无量的。

如果“能”是有量的,那还是属于生灭法;有量就有界,有界限。一般来说质能互变,质量是局限的,能量是无限的。既然叫能量,有固定的才叫量,有界限才叫量;所以佛教不能讲能量,讲性能比较好。性能是没有量的,它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只要表现出来都是,没有表现它还是在那里。

你看六根,你可以在六根门头放光自在;六尘,你看到了这个色法,我说这个电风扇也是在起用了。它有动的性能,所以在色法上你看到了。房子有容纳我们坐在这里的这个性能,凳子有容纳我们坐的这个性能,摄像机它有照像的这个性能,佛像有让我们拜的性能,苹果有让我们吃的性能。一切色法,你看到色法的时候,就看到它的性能。这个性能,只要它在,就显现出来了;它不在,那就没有显现。这个房子没有盖起来之前,没有显现这里可以坐,我们也不能坐;盖起来了,它显现出来。所以一切色法,有色法的性能。一切声尘呢,听到的声音,各种声音都有声音的性能。“溪声便是广长舌”,你看,流水的声音就是说法的声音。这就是你看到了流水有这种声音的这个性能展现出来了。“山色无非清净身”,山有山的性能,体现出来了。

你一看到这个性能的时候,这就看到了“郁郁黄花皆佛性,青青翠竹是真如”。所闻的香、能尝的味道、身体的感触,乃至外界的法尘、所有的概念,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性能。讲佛性,有佛性的性能;讲苹果,也有苹果的性能。我如果骂你们是王八乌龟,那你们想,这个师父怎么会骂人呢?他有他的性能。我又赞叹你们简直是“佛菩萨”,你们说:“哎呀,法师在赞叹我。”每一个名词概念都有它的性能,所以我们不要说:“哎呀,你不要打妄想了,这是语言文字,你不要着文字相。”真正大开悟的人,哪里还有文字相啊!所有的文字都是妙用自在。

这是六尘,那么六识呢?永嘉大师说得好:“分别亦非意。” 一切分别在分别当中,分别也不是执著。知道青红赤白,知道你是男的、女的,有什么错呢?有个禅师开悟了,他说:“我开悟了。”人家说:“你开悟是什么?”他说:“开悟了没办法说。”人家说:“没办法说,释迦佛开悟了说四十九年,你怎么没办法说?” “有办法了,你想听吗?”他说,“原来尼姑是女人。”你看看,这就是分别。所以一切分别都是自在的,因为他有分别的性能在这里。“二十五个圆通”都是自在无碍,世间一切万法无不是佛性。真正见道以后的人修行,他没有任何选择,他只要知道这么一回事,在生活当中任运自在就能保任,这是何等快捷啊!


{返回 达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楞严大义》修道之八
下一篇:《楞严大义》修道之六
 《楞严大义》见道之八
 净宗修行路上的八种歧途
 天台早期禅法的心性说
 永嘉禅修班讲记之二·外在五种条件——具五缘
 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十讲 正宗分——出家梵行觉
 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之七
 觉悟入门—人生三大问题
 超越死亡 第一章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楞严大义》见道之三
 禅修要义 前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修行人面对违缘、对境的时候怎么办?[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显万~郴阳道中[栏目:禅诗三百首]
 寂静之道 前言[栏目:寂静之道·希阿荣博堪布]
 佛在人间 十四、发扬佛法以鼓铸世界之新文化[栏目:印顺法师]
 企业家热爱佛教精神,是否会成为企业经营中的一个心理障碍?[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持诵超过12亿遍六字大明咒的大手印修行成就者[栏目:观音心咒感应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