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慧远~庐山东林杂诗
 
{返回 禅诗三百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8185

◆慧远(334-416)

东晋诗僧、佛学家。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人。年青时勤奋好学,博览儒经,尤善老庄。21岁时听名僧道安说法,乃弃而习佛。在太行恒山出家 后奉师道安之命,南下弘法,入住庐山,建东林寺。他率众行道,昏晓不绝,大力弘法之余。常与名士陶渊明、谢灵运,名僧鸠摩罗什等往还。402年,与刘遗民等共建“白莲社”,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成为“净土宗”的开山始祖。慧远居庐山三十余年,影不出山,迹不流俗,每游山送客,常以虎溪为界。他是继道安后东晋一代的佛教领袖,提倡弥勒净土法门,被后世净土宗尊为始祖。仅存诗一首,为我国最早描绘庐山胜境的佳作。

庐山东林杂诗

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

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

有客独冥游,径然思所适,

挥手抚云门,灵式安足辟。

流心扣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抒怀决志悟道的理趣诗。

公元400年仲春,慧远率弟子三十余人同游庐山石门,写下了这首感怀诗。

前四句写山林皋壤间景之幽邃:气息清新,幽谷深深;群籁轻歌,山溜滴响。后十句写冥游感怀:在“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的林峦中,深感佛道两家均以出世为旨,以忘情山水为乐,理无隔阂。明了此理既可身腾九霄。无须在俗世振翅奋争;且感悟佛道,比知晓交友之道,得益良多。

远公写景,深得后人胜誉,沈德潜之《古诗源》称其“高僧诗,自有一种清奥之气”。又汇佛玄于一统,宣超然出世之旨,理涉古文化诸多领域,深刻反映了东晋时代的社会思潮。

 


{返回 禅诗三百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帛道猷~陵峰采药触兴为诗
下一篇:魏晋南北朝 支遁~咏怀诗
 隋唐五代第二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沈佺期~游少林寺
 智仁~留题云门寺
 遵式~酬苏屯田西湖韵
 杜荀鹤~闻子规
 清豁~感怀诗
 韩大伯~一兔横身
 道济~偶然
 李端~同苗发慈恩寺避暑
 严羽~访益上人兰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有人说“学佛应从读经入手,不应从读论入手”此话有道理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勿忘世上苦人多——感恩、怀念妙湛老和尚(释慧弘)[栏目:妙湛老和尚纪念文集]
 心灵之歌[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十住毗婆沙论[栏目:论]
 略说贤首义[栏目:太虚法师]
 没有吃净口素,但想念咒的时候,念净口业真言可以吗?[栏目:成刚法师·修学问答]
 百喻经 19 乘船失釪喻[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Preface to A Causa do Sofrimento na perspectiva bu..[栏目:Santikaro Bhikkhu]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6)[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剎功德庄严经卷中[栏目:所依经典·显]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