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拾得~终不逐时情
 
{返回 禅诗三百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971

★拾得(生卒年不详)

唐代名诗僧。年幼时被弃于路旁,为国清寺僧丰干拾归,养于寺中,故名拾得。与寒山友善,常有往还。其诗现存50余首,诗风与寒山诗相近,多隐逸之作与劝喻世人之作。

终不逐时情

般若酒泠泠,饮多人易醒。

余住天台山,凡愚哪见形?

常游深谷洞,终不逐时情。

无思亦无虑,无辱也无荣。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僧人不流于俗、无宠无忧的自在心境。

因为他饱尝智慧甘露,这清冽无比的美酒反而使人愈饮愈醒,让人体味到隐遁生活之乐,让僧人自隐于大山深处,且不计时年。这样,在天台上人们也看不到他的足迹。他时常优游于深谷幽洞中,从不追随世间的习尚与流俗。这样他的心境则无牵无挂、无辱无荣、超凡脱俗,进入了真正的般若境界。有关“常游深谷洞”,我们可引他的诗为证:“云山叠叠几千重,幽谷路深绝人踪。碧涧清流多胜境,时来鸟语合人心。”

此诗首尾相呼,不事雕琢,毕现方家平淡本色。

 


{返回 禅诗三百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义净~在西国怀王舍城
下一篇:寒山~寒山多幽奇
 智圆~赠林逋处士
 智闲~击竹悟道偈
 希迁~示法诗
 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惠崇~书林逸人壁
 韩偓~醉着
 龙山~示法偈
 潘阆~岁暮自桐庐归钱塘
 郑谷~慈恩寺偶题
 沈周~赠西山老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人间的快乐[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第四册 佛教史 第三课 部派佛教的发展[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四册]
 洞山宗旨 八 三路接人[栏目:禅门修证指要]
 想闭关,是去寺庙还是在家里面受?[栏目:戒律仪轨·净空法师问答]
 殊胜的《文殊师利礼赞文》[栏目:文殊菩萨专题文集]
 觉悟佛性的珍贵[栏目:传喜法师]
 论秦巴山区佛教的几个特点[栏目:李利安教授]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十五章 往而不害[栏目:法界法师]
 学佛也需要知识和学问吗?[栏目:圣严法师答疑]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称佛名号品第九[栏目:胡维铨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