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惟则~小番罗帽
 
{返回 禅诗三百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20

★惟则(1276—?)

号天如,江西永新人,中峰明本法嗣。讲究真参实悟,做个本色道人。主持苏州正宗禅寺时,创狮子林,为苏州园林中元代建筑风格的代表;曾遁迹松江九峰,广振明本以来的临济宗风,且兼习净土,倡禅净融合。与世士黄公望等友交。着有《楞严经圆通说》等,诗入《狮子林别录》。

小番罗帽

忆在苏堤过六桥,小番罗帽被风飘。

满头戴得湖山雪,几度骄阳晒不消。

【赏析】

这是一首词采斐然、意趣有加的禅诗。

真正的禅师,自有一番不平凡的气度。生活在多民族融合的元朝间的老僧人惟则,头上戴的却是一顶维吾尔族的“小番罗帽”,游荡于冬日的西湖边。不料给风把帽子吹走了,露出清光光的白头。于是诗僧诗兴大发:“满头戴得湖山雪,几度骄阳晒不消。”那清光的白头与湖光雪色相辉映,何等风流雅俊!只不过那西湖上的雪经不住骄阳,唯有诗人心中的湖山雪,才是与骄阳同在的灵物,那就是飘逸于诗人的小番罗帽上,飘扬于僧人的光头上,长存于诗僧记忆中,也同样闪现于如虹的苏堤、六桥,横溢于西子般的西湖上,在骄阳中熠熠生辉,融汇于湖光山色中,它就是灵灵透透的一颗禅心。

湖村庵即事

竹根犬吠隔溪扉,湖雁声高木叶飞。

近听始知双橹响,一灯浮水夜船归。

【赏析】

本诗以灵动的笔触描写了湖村庵静谧如画的景色,折射出诗人平和宁泰的心境。

溪扉处、竹根下,村犬忽然吠叫了起来;湖上的雁群也惊飞高鸣,庵边的树叶也簌簌飘落。到底是何方神圣,惊动了深秋的虚静?于是诗人情绪高涨地选择了“近听”二字,表达他的专心与关注:原来是水上的桨声依依,划破了天地间、湖村里的宁静,那夜归的船儿在乎湖上还泛着一点微明呢!全诗共用了如“吠”、“飞”、“听”、“响”、“浮”、“归”等动词,将深秋的静美融入动态的描写之中,富有诗意。

作为元末名僧,他的诗唱中不乏佳作,试看如下几首:

《一峰云外庵和韵》:“竹屋茶香满涧烟,绿杉深处响流泉。目前有法谁能说,落日微风一树蝉。”一峰为元代大画家、诗人黄公望(大痴道人)之名号。诗中点明无法能说,亦无法可说,唯有融于大化,方成正道。

《送乡僧昱晓林》:“乡人间我几时还,向道于今又入山。一个蒲团半间屋,吴淞江上九峰间。”一个蒲团半间庵房就足够了,行迹在吴淞江上的九峰之间。这就是遁迹松江九峰间的一代高僧的真实写照。

《松月》:“天有月兮地有松,可堪松月趣无穷。松生金粉月生兔,月抱明珠松化龙。月照长空松挂衲,松回禅定月当空。老僧笑指松头月,松月何妨一处供。”好一个笑指松头月、松月一处供的得道禅士,将月与松的禅意皆明示如鉴。

《无题》:“佛法文章一字无,柴床对客柴庐都。胸中流出盖天地,潦倒岩头牙齿疏。”本诗表达了诗僧对佛法文章的诗意的阐解。一句“胸中流出盖天地”,便是佛法文章的精妙所在。

 


{返回 禅诗三百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诉~赠了空羽士
下一篇:存诚~绝句
 继儒~贻显宗上人
 清豁~感怀诗
 柳宗元~江雪
 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神赞~空门不肯出
 则之~早梅
 正觉~新妇骑驴
 泠然~宿九华化成寺
 隋唐五代第三 刘禹锡~赠眼医婆罗门僧
 祖咏~终南望余雪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自我成长 - 有条件的爱太辛苦[栏目:方外看红尘]
 续高僧传卷第五[栏目:续高僧传]
 功到自然成[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藏传佛教大小五明文化[栏目:班班多杰教授文集]
 若是成天忙于帮助他人,定会影响个人的修行,对此您持什么态度?[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悟·看出希望来 第一章 悟·看出希望活得起劲[栏目:郑石岩教授]
 不要以为捐钱就叫做布施[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僧昙法师送舍利感钟鼓自鸣[栏目:舍利瑞应篇]
 怎样确定出家人是真修行?[栏目:佛网文摘]
 吾心忠告 3-7 佛法简介 何谓心?[栏目:敦珠法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