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沟通的世界大趋势
圣严法师
近数年来,我个人及我们的团体,出席过多次世界性的会议,例如“世界经济论坛(WEF)”、世界银行World Bank)、世界宗教领袖(WCRL)、世界妇女领袖(GPIW)、地球宪章(Earth Charter)、世界青年领袖(WYPS)等会议,焦点都是在讨论如何从族群的冲突转成为和谐,以谋求世界的永久和平?如何协助落后地区的国家从贫穷之中转成为共享世界资源的合作伙伴,以谋求世界资源的永续发展?如何面对多元文化的互相仇视,转成为各种文化之间的互相学习兼容并包,以俾培育出世界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及道德观来?这对佛教而言,特别是对于大乘佛教而言,在理论上并不困难。但在西方宗教的三大一神教而言,他们都希望彼此和平相处,也相信最高的神,便是爱和正义;各族群之间,应该都是兄弟姊妹的关系,是可以和平相处的。可是谈到“爱”,不会有异议,一涉及“正义”一词,就会各有各的立场了!不过,把坚持不同立场的人士,常常有机会聚在一起讨论共同的切身问题,至少可以增进彼此间的友谊。所以20世纪后期,罗马天主教会定期召开宗教对谈会,我也曾经应邀参加过一次,在会议中允许各宗教各抒己见,而罗马教廷的立场是不会因此改变的,以致许多其他教派,也不会出席这种会议的。不过,应邀出席西方的跨宗教对谈会议中,仍以西方三大一神教人士为主流,东方宗教的人士为数甚少,汉传佛教的人士那就更少了,未能有足够的机会将佛教的智慧,奉献给今日全世界的人类,实在是一桩大遗憾事。
我每次出席类似的会议,不会强调汉传佛教的立场,甚至也避免碰触彼此核心价值判断的问题,我只就当前的人心向往和大家关注的共同点来切入。所以自从我提倡以“心灵环保”,建设“人间净土”的运动以来,不论在什么场合,也不论遇到什么样立场的人士,都能谈得很愉快。例如犹太教、天主教、东正教、乃至伊斯兰教的人士,都把我引为他们的知己。其实,我并没有多大的学问,只是由于佛法便是心法,以无我的心法来因应一切的问题,便会无往而不通了。
记得于2005年4月23日,我出席了中国国家宗教局及中国佛教协会在海南岛三亚市召开的“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圆桌会议”,会中决议召开“世界佛教论坛”,我觉得非常欢喜,佛教徒在全世界的宗教人口之中只是极少数,主要集中在东亚及南亚地区,因此一进入世界环境之中,佛教徒的能见度不高,有机会代表佛教向全世界发言的几率也很低。就是在佛教内部,虽有各系之间互动的事实,像“世界佛教论坛”这样的一个全面性和永设性体制,应该有它的重要性和急迫性,首先让各系的佛教之间,找到共同价值观点及共同任务,然后再与世界各宗教的共同价值观点和共同任务相接合,共同来为明日的地球世界,创造共存共荣、和平幸福的大未来。
现在再就本次大会的主题:“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略抒浅见如下:
大家都知道,如果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佛教,佛教既非唯物论,也不是唯心论、唯神论,乃是因缘论。这次会议的主题:“从心开始”,看起来好像是把佛教归为唯心论,甚至于我们法鼓山提倡的“心灵环保”,也似乎是唯心论的主张了。其实不然。佛教的基本立场,便是原始佛教所说的四圣谛、十二因缘,尤其是《阿含经》“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的缘起论,乃是以心为主体。而四圣谛所谓的“苦集灭道”,其中,“苦”是烦恼心的现象,“集”是烦恼心所造成的种种后果,“灭”是灭的烦恼心,从烦恼心得到解脱。“道”则是用种种的方法使得烦恼心变成解脱心。因此,四圣谛也是围绕着“心”的主体而讲。
十二因缘,是从无明开始。因为无明,所以才有三世十二因缘的生命过程。无明是烦恼心的主体,若从世间现象的分析来说,称为五蕴。五蕴之中的色蕴,属于物质;其他的受想行识四蕴,则属于心的部分。从生命的观点来讲,离开了心的部分,则物质是不存在的。因此十二因缘的内容,也是重视“心”为主体。
从原始佛教进入大乘佛教以后,初期的中观派,便是根据四谛十二因缘的缘起法而立论。虽然中观讲空,意思是空去所有的执著心,不论人空与法空,乃至毕竟空,都是指的执著心。因此从五蕴世间展开的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仍旧无法脱离五蕴。由此可见,中观学派也与“心”的这个主体相关。所以《心经》讲照见五蕴皆空、讲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大乘的唯识学,把心区分为“心王”和“心所”二者,而讲唯识所现、唯识所变;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其实能熏、所熏,都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相分与见分,虽然名为唯识,却依旧不离虚妄心。成佛即是转虚妄心识为真如心。
另一个如来藏系统的大乘佛教,则特别重视心为法界的源头,心也是法界的全体大用。如《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法华经》则说:“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那是谁在称念佛名?谁能成佛道?都是众生心。此外,《华严经》也讲:“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则是指烦恼的凡夫心和清净而福智圆满的诸佛心,其本体是相同的。《大乘起信论》便说:“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又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这都是说,心可以通凡圣,可以通世间出世间,可以通有为无为,而无所不通。
如果从佛法所说心的角度来看待世间的一切,讨论人间的每一个族群、文化与观念的时候,也就不会坚持有一个绝对不变的立场,因为每一个立场所持的见解,对当事人而言并没有错,但是从他人的立场来看,尤其是从整体人类的角度来衡量,则可能有再讨论与修正的空间,所以不应该动辄否定对方的立场,也不必坚持自己的立场。
我在出席各种国际会议的时候,经常是用一个无我的角度,没有主观的预设立场来与人互动讨论,我会先肯定对方,同样的也会受到对方的尊重。这便是《大乘庄严经论》所说:“心外无有物,物无心亦无,以解二无故,善住真法界。”一个真正学佛修行的人,不论是学的大乘小乘,或者中观、唯识、如来藏,只要能够善于体会心外无我,物外无心,也就能够明了一切的问题全都是心中事。如果还有什么特定的人事物想要克服、对立,那就很糟糕了,因为你所对付的并不是心外之人心外之物,而是自己内心的烦恼。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有这层认识,马上把观念调整过来,则外在的一切,没有一样是不能包容,也没有一样是不能消融的。
以上我所表达的浅见,若能获得诸位方家的认同,那便意味着世界佛教论坛乃是提供一个讲坛,让全世界的佛教徒,包括汉传、南传和藏传佛教的系统在此抒发己见,尽管南传、汉传与藏传佛教之中,尚有不同的派系,也各有不同的思想特色、实践的特色和生活形态,这是由于不同的地域与文化背景,因而产生了不同派系的佛法;也有的因为依据经论的不同,所以表达的方式也各有差别,而各自所重视的教理行果,也各有诠释的出入。
这也没有关系,相信大家所乐见的,便是各家都能在论坛上畅所欲言,同时开放心胸,接纳自己所知领域以外的种种高见。中国有句俗谚说:“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藉由论坛的机会,我们大家彼此互相地观摩,诸家可能都有收获,那就成了文化、思想的脑力激荡,而激发出新鲜、活泼而有力的智慧火花。然后,再从世界佛教论坛得到的收获、学习和成长,与世界其他的文化、宗教相接轨,而朝共同的价值与相同的任务一起努力。因此,我们虽然认为自己的派别很好,也当尊重其他系统的优点,不过每个派别还是应该要有自己的立场。最可贵的是,能够学习他人所长,用以增进自己的不足;发扬自己的优点,进而奉献给全世界的人类,这才是世界佛教论坛的精神。否则观念、想法向某一个单方面倾倒,恐怕世界人类的文化也就无法进步了。
世界佛教论坛在中国大陆发起,也在中国大陆首先召开,我认为其中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中国境内便具备了汉传、藏传和南传三大系统的佛教传承,虽然这三个系统的文字不同,民族也不同。我们大家也都知道,中国大陆历经“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荡,使得佛教出现了二、三十年的断层,现在正是急起直追的时刻,也渐渐会集了世界佛教的精英在此开会,使得大陆佛教产生一个复兴的大运动,起而带动了世界佛教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