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僧团的世代交替与传承
 
{返回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30

佛教僧团的世代交替与传承

释慧裴

从佛陀时代至今,已经走过了两千五百多年;现今的佛教,以各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弘扬佛法。“世代交替与传承”,并非是现在的老人没有用了,而是,让佛教僧团建立制度,让后人“青出于蓝更胜于蓝”、让佛教如流水般,能一股清流地延续下去。世代交替是自然界中发展的自然规律,唯有让人才不断地发挥潜能,拔擢年轻后进,才能与时俱进,才能让教团生生不息。本文主要大略阐述“世代交替与传承”的思索。
 
    一  佛教僧团“世代交替与传承”的性质
 
    二   从“普贤十大愿”理解的世代交替与传承理念
 
    三   佛教僧团世代交替与传承的实践

    四   结语

    五   参考书目

      前言
 
     佛法的延续是身为佛弟子弘法利生的志业。佛陀初转*轮至今,一代一代地相传,随着不断地世代交替与传承,佛教才得以不同的方式接引更多的人。弘法的价值,在一层层的铺陈及彩绘中,感受它的生命蕴含的丰盈和灵动。就是在这一层层地更换中,让年轻人及早发挥潜能、让继承人在不断地努力、进步中激发出更优秀的下一代。

     世代交替与传承是一种接力。本文主要大略阐述“世代交替与传承”的思索,从中提出其对佛法、佛教之延续的观念。

    佛教僧团“世代交替与传承”的性质

     佛教僧团是一种修道的团体。僧团的合议制度,是以组织性的“民主共和”管理型态来进行。佛教过去有“十方丛林”[ 十方叢林:為“公天下”,凡是有親屬關係,或是師徒情誼的人,都不可以繼任住持,必得遴選十方賢人才可擔任。 ] 与“子孙丛林”[ 子孫叢林:指雖由子孫法系中推派人才,仍然合乎民主程序。 ] 之别。因此,过去中国的大丛林,能够传承数十代,都是由于“世代交替”建立了传承制度。
     世代交替与传承,从古到今就一直存在,这是自然界中的规律。例如,人类身体上的细胞,如果只有老细胞,没有新陈代谢就没有新细胞的成长,进而就会失去生趣。
     从各个国家的“世代交替”,可以做以下分析︰

    自开国总理李光耀来,新加坡国家领导人两度更换。从目前的内阁资政李光耀、吴作栋,到李显龙总理接班后,带领新加坡走向该国与全球的经济发展改革时代。李显龙总理表示“在全球化时代中,新加坡必须突破旧思维,采取大胆、创新的作法,因应全新的环境;民众应有表达不同意见的自由,并乐于参加激烈辩论”[ 《自由時報》,http://www.epochtimes.com/b5/4/8/13/n625876.htm4,大紀元8月13日訊(8/13/2004)]。李显龙更呼吁民众,支持新内阁、和政府一起寻求发展“把新加坡建设为充满活力、开放与包容的社会”[ 同3]。在内阁仍然存在中,由年轻一代接棒,从中扮演辅导、指引的角色,看着继承人积极推动改革、积极提供创新构想、努力、在进步。这就是在培养“世代交替”的接班人,让年轻人及早发挥、出头,这才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迪于2003年10月31日正式卸任,并交棒给新任总理巴达威,结束了长达22年的总理生涯。两位领袖的交接,不仅为马来西亚,甚至是整个东南亚都标志出新的里程碑。

     各个不同类型的新一代政治领袖也相继而出。现任美国总统欧巴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台湾总统马英九、前南韩总统卢武铉、现任南韩总统李明博等,皆是年轻的一代。让新一代的领袖早日就位,才得以实践人民对国家的所期许 —— 安定、繁荣、幸福、进步。

     佛教界内,正觉精舍由道海律师交予果清法师接任、福严在印法大师之后,历任住持有续明、演培、印海、厚行、性觉、广善、真华等法师、法鼓山圣严法师到果东法师,和佛光山从第一至第三任星云大师、第四任心平和尚、第五与第六任心定和尚,到第七任住持心培和尚,这除了有其世代交替的传法意义,还具足了制度、组织的传承。

      近一代的优秀青年僧伽,大致上都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份子。更重要的,在僧团的僧伽培训下,都有受过完整的僧伽教育,能独当一面青年僧。
 如流水般的清流,对三宝、师承、僧团,一师一道;凡事无限悲愿、能够自利利他的实践,必能让正信的佛教僧团一代比一代优良、让佛法与人们生活的需要更贴近。[ 《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第6頁]
 
     从“普贤十大愿”理解的世代交替与传承理念

     以永续经营的角度来看,留住人才,才能经验传承、世代交替。

    “普贤十大愿”从“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开始就表达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大正藏》第12冊《大般涅槃經》,第404頁下欄] 的意义 —— 所有众生皆是平等。对于“世代交替”,也不能只是交给自己合意的人,而是要看他的容量与能力,同时也要看大众的缘分,凡事合乎条件的人都得以参选。[ 星雲大師《在對“世代交替”的看法》(2004.7普門學報第 廿二 期) 中提到“民主”的選票最為公正,更何況,身處要職、身居高位的人,並非全憑學歷、本領,還要看他的福德智慧與機緣。]

     “广修供养、忏悔业障”,是一种增上性的轮动。在无我、无限付出、不断努力、进步的当中,让佛教更具时代性,自然就减低整体的“业障 —— 障碍”,而能与时俱进,达到结缘利人天的效用。

     “随喜功德”是佛门用来训练扩大心量、视野的方法。做为继承人,在迈进新一代的佛法弘传中,就是要以无量心,让人感受到祥和、温暖与信赖。

      普贤菩萨就比喻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大正藏》第10冊《大方廣佛華嚴經》,第846頁下欄] 为了一切众生,这个活水要继续留下去。“请转*轮”,是指“世代交替”就是要有传承,才有更新。如此般,新人接旧人,*轮才能常转、才有活力、能量继续进步。

     “常随佛学”接在“请佛住世”后面,就是意含着佛法的传承,让人才不断地接棒,“世代交替”才有新生命和新活力。

     《华严经》说:“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剎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 《大正藏》第10冊《大方廣佛華嚴經》,第845頁上欄]“恒顺众生”就是在告诉我们在传承中不要忘了众生真正的需要。人生活在世间,并不是学习死亡,而是学习自在、欢乐地生活。就是如此,随着时代所需,将佛法付诸于生活上,改善人生的行为,使合理化、道德化、不断地向上进步,而受用无穷。

     培养“世代交替”的接班人,并不是为了竞争或是在呼于谁当选、谁落选。“普皆回向”是普贤行愿的终极目标。全世界的人民,莫过于希望自己的国家能进步。“世代交替”是一个自然界中的原则。我们应该把国家和社会必定能进步、必然能成长之希望,从“礼敬诸佛”到“恒顺众生”之“世代交替”的道理,利益全民大众。
 
     佛教僧团世代交替与传承的实践
 
     佛教走到今天,是经历过许多必然的“世代交替与传承”。不同的交棒理念有不同的效果。以下是两个近代的佛教僧团已实践“世代交替与传承”的事迹:

    法鼓山

      圣严法师将方丈职位交付予果东法师。新任方丈是依据“方丈敦聘办法”,首先由僧团代表推选五人,再由创办人就中圈选一人,最后送交僧团大会行使同意权通过任命,过程相当严谨。[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法鼓雜誌》第201期,第1頁]

     圣严法师指出“法鼓山的每一位成员都是法鼓山的接班人”。[ 同10] 但是,对于方丈的角色,圣严法师做出以下说明:

    “方丈扮演的角色,对内是领众焚修,摄众、和众、安众;对外是代表法鼓山清净团体,接引大众,净化社会。也就是执行僧团大众交待的住持职务。万一发生窒碍难行之事,则依情节的大小轻重,可分别召开纲领执事会议、僧团代表会议、僧团大会,依制度办法商讨处理,有必要时尚可邀聘专业顾问,来协助处理。今天接位法鼓山第二任方丈的果东法师,虽不一定是法鼓山最优秀的人才,但我相信是非常恰当的人选。他出家受比丘戒十多年来,对于三宝,信心坚固;对于修持,道心坚固;对于师父的教法,从不怀疑;对于僧团及道场的向心,忠诚不二;身体健康,勤于奉献,何处需要他,他就去何处;不辞辛劳,经年累月对广大信众做了许多不分昼夜的关怀工作,故代表法鼓山为体系内外的社会各界,结了不少善缘。法鼓山的僧俗四众,应把新任方丈当作法鼓山这个团体的中心支柱,共同来信赖他、护持他。”

     法鼓山的世代传承,看来或许只是权力的交接,或是一种责任的承担,但是,更重要的,是佛教僧团得以继续弘法的使命。
 
    佛光山

     星云大师,在五十八岁就交棒,完成佛光山的世代交替。始于佛陀,后传至中国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大师,临济宗第四十八代星云大师,将佛光山法脉继续代代相传至弟子心平、心定,及现任住持心培和尚。同时,在交棒之后,再在全球各地另创出一片佛国天地。

      佛光山是强调集体创作的教团,而住持则是大众选出的代表。在佛光山宗务委员会会员大会,选出九位宗务委员,再由九位新任宗务委员推举出心培和尚为佛光山第七任宗长、住持。[ 《美國北卡州佛光世紀》2004年11月,第2頁]
 大师提出“世代交替”的呼吁后,并以实际行动落实“世代交替”。大师早在二十四年前,于1985年9月22日,正式将佛光山住持的重任交棒给徒弟(心平和尚),正式退位。相较于其他传统僧团,如此有制度的传承,这是在佛教界的典范,更是做为一个重要的起点。

      大师不但带领佛光山,更是带领了整个佛教走向现代化、民主化以及“依法不依人”制度化的典范。对于这种制度性的传承,大师表示:

     “佛教一向注重传承,佛光山只是将其“制度化”,为的就是避免人事交替会引发的信心危机,一个团体唯有建立制度,才能让后人“青出于蓝,更胜于蓝”。而正由于制度化的建立,佛光山开山至今住持已传到第七任,并为佛光山法脉流传与永久发展深感欣慰。成为住持须与人为善、与人为和,凡事从善如流,并且也须具备“五心”,即是对自己要有道德心、对大众要有供养心、对众生要有慈悲心、对常住要有忠诚心,以及对修持要有菩提心。”

 对于选宗长,大师也做出以下说明:

    “选宗长,要选其道德人格,选举是选贤与能,选人品高尚、内修外弘者,要选有见解思想,能为常住大公无私的人。谁能当选?是龙天推出,得人心的人能当选。宗长的交替是法脉的传承,像流水一样世代交替,才有一股清流。唯有让人才不断地发挥潜能,拔擢年轻后进,才能与时俱进,才能让教团生生不息。”
 佛光山实践的不只是一个新生世代的交替,而是还肩负着佛教、宗教及全球性的传承志业。这种落实民主、法治、尊重与包容之行动,也就同时在落实人间佛教的实践精神与理念。
 
     结语

      佛教僧团的“世代交替与传承”是一个具有动态,而且有策略性管理学。在佛门,“世代交替与传承”本来就是很应该的事情。“世代交替与传承”并不代表把位子让给别人,而是让正法得以传承下去,让佛门兴隆,平安顺利。“世代交替与传承”是前人种树、耕耘,后人继续耕耘、种树的模式。如此一代种树、耕耘,前一代带着下一代继续耕耘、种树,经过“世代交替”,就会一代比一代更优良。

      从两个佛教僧团的“世代交替与传承”来看,基本上是:
     以佛法统理大众,以人我平等为导航。
     以佛法及戒律为领导模范,集体创作。
     以制度维系僧团,以共住规约为基本原则。
     以“六和敬”为僧团的制度规章。
     建立各种制度及提供训练。
     以民主、法治、尊重与包容的精神维持制度领导。
     此文章简单地阐述了对“佛教僧团的世代交替与传承”的一些思索及看法,同时,也从国家及佛教的层面,但面分析了“世代交替与传承”的利益。

 


 
参考书目
经典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 译《大般涅槃经》:《大正新脩大藏经》,册12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新脩大藏经》,册10

星云大师着作
星云大师《星云日记》(高雄:佛教出版社,1994年1月)
星云大师《有情有义》(台北:圆神出版社,1997年8月)
星云大师《佛光缘 — 人间佛教》(高雄:佛光出版社,1994年8月)
星云大师《佛教丛书•人间佛教》(高雄:佛光出版社,1997年10月)
星云大师《佛光教科书》(高雄:佛光出版社,1999年10月)
星云大师《迷悟之间》(台北:香海文化公司,2004年9月)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系列》(台北:香海文化公司,2006年1月)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戒定慧》(台北:香海文化公司,2007年9月)

专书
符芝瑛《传灯:星云大师传》(台北:天下文化公司,1995年3月)
满义法师《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高雄:佛光出版社,2005年8月)
符芝瑛《云水日月:星云大师传》(台北:天下远见公司,2006年3月)

报章、杂志、书报及网路资讯
佛光山全球资讯网,www.fgs.org.tw
《自由时报》,www.epochtimes.com
法鼓山全球资讯网,www.ddm.org.tw
《美国北卡州佛光世纪》(双月刊)

论文
利纯樱、李弘晖,佛教组织之策略性领导以星云大师与佛光山教团、国际佛光会为例


{返回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深圳弘法寺佛教居士组织管理浅议
下一篇:管理科学机制思维与人间佛教管理的关联性
 RESPECTING THE ENVIRONMENT
 佛教徒宗教交流与对话
 浅谈艺术与宗教的和谐一致
 社会的和合:世界是共生的?
 佛教国际交流本怀
 加强交流 增进友谊
 佛教思想与企业和谐发展
 佛教的传播与民族性:佛光山在菲律宾佛教乐艺弘传
 佛教对环保的倡议与发展
 佛教文化发展样式:传承与创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三章 香积佛品[栏目:妙华法师]
 天是天 地是地[栏目:圣严说禅]
 天下父母心[栏目:儿童故事选集]
 八十四大成就者传 二十八、咕噜多毕巴传[栏目:八十四大成就者]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研究》《瑜伽师地论》叙[栏目:欧阳竟无居士]
 佛教常识答问 第四章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衰灭和复兴[栏目:赵朴初居士]
 十六罗汉礼供文释[栏目:索达吉堪布]
 文字与修行——道元留学谈《典座的开示》(田里亦无)[栏目:其他日籍作者]
 第一个就是运用参话头的方法来停心![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天生有五音不全的障碍,请问要念什么佛号、咒语、忏悔、做功德可以改善?[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