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心法名义略说
 
{返回 唯识简介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79
唯识简介(净常)

31.心法名义略说
 
 
  在百法明门论一百个法当中,最先提到的就是心法。百法说心法是「一切最胜故」,亦即在一切有为法中,以心法最为殊胜!何以呢?因为佛法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造善、作恶是这个心,六道轮回也是这个心,乃至成佛作祖更是这个心!我们常说:学佛的目的,在于了脱生死,离苦得乐,或者说在于破迷启悟,断惑证真。说得固然是不错,但是一个行者真正要达到这个崇高目标之前,最重要的前提,便是如何将我们的心改善、净化,使之得到最极清净光明的地步,这是一个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佛言:心净则国土净,心秽则国土秽。又说: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由此可见得「心」是一切诸法的中心,世间一切法,都是依着心在左右与指挥!因此,我们学佛而忽视了心法这个问题。那么,一切的作为与努力,皆属枉然!今天我们研究百法,对于心法,自然不可不给予特别的重视!
 
  百法说:「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为何说此八种为「略」呢?蕅祖直解说:「心性离过绝非,尚不可名之为一,云何有八?若论相用,浩然无涯,今就有情分中,相用最显著者,略有八种」。由上述可知:所谓八识,乃是就心性之相,用上说的,并非在本体上说话。既是就相、用来说,则心性之相用,可谓无量无边,何止八种?今百法说心法有八种,乃是就有情众生之心理现象与作用中最显著的来说,此点不可不知。
 
  那么心法的意义为何?百法赘言:「心法者,总有六义」,那六种呢?
 
  (一)集起名心:是说心有收集、保持、储藏一切法种子的功能,并且在因缘成熟之时,又能令这些种子,一一发起现行。具有这种功能的心法,特别是指第八阿赖耶识。
 
  (二)积集名心:是说心有熏习成一切法的种子的功能。具有这种功能的心法,特别是指眼、耳等前七识。
 
  以上「集起」和「积集」二义,可说是互为因果。譬如:我们听经、阅藏,则经由眼识、耳识及意识之熏习作用,将清净的种子,熏入第八阿赖耶识中,储存起来〈这是心之积集义〉。他日,以我们所见所闻,为他人复诵、讲解,即是种子发起现行之功能〈这是心之集起义〉。换句话说:集起是偏在现行上说,积集则偏在种子上说。
 
  (三)缘虑名心:是说心有攀缘,思虑一切法的功能。譬如我们静坐室中,想念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便是心的缘虑功能。
 
  (四)或名为识:是说心有时叫做「识」。识就是了别的意思。我们的心对于境界有明了分别的功能。
 
  (五)或名为意:是说心有时叫做「意」。意就是相续不断的意思。我们的心,剎那不停,前念灭,后念生,生灭之间,无有间隔。
 
  (六)或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是说若就「缘虑」义来说,八识皆可名「心」,若就「集起」义来说,则只有第八可以叫做「心」。因为唯独第八阿赖耶识能集诸种子,起现行故。
 
  若就念念生灭,平等无间之义来说,则八识皆可名「意」,若就「恒审思量」义来说,则只有第七末那识可以叫做「意」。因为唯独第七末那能恒审思量第八为我故。
 
  若就了别境界之义来说,则八识皆可名「识」,若就了别粗显境界义来说,则唯前六识可以叫做「识」。因为前六识能了别色声等粗境故。〈至于第七、第八所了别之境,则微细难知〉。
 
  兹将八识心法列表于后:
 
 
 
      ┌一、眼识─依眼根了别色尘之作用
 
      |二、耳识─依耳根了别声尘之作用
 
      |三、鼻识─依鼻根了别香尘之作用
 
      |四、舌识─依舌根了别味尘之作用
 
心法(八识)|五、身识─依身根了别触尘之作用
 
      |六、意识─依意根了别法尘之作用
 
      |七、末那─译名意,内缘第八妄执为我      
 
      └八、阿赖耶─译名藏,能藏一切种子
 

{返回 唯识简介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八识得名(上)
下一篇:百法要旨
 唯识论善恶(上)
 一念五分浅说
 唯识简介 三
 唯识简介 六
 唯识简介 十二
 唯识简介 十三
 唯识名义
 唯识简介 十五
 唯识简介 十九
 唯识简介 十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雪窦重显及其禅法[栏目:杨曾文教授]
 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观众生品第七 第三十一章 天女以神力转舍利弗为女身[栏目: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二一、如来神力品──十方世界,如一佛土[栏目:绝妙说法·法华经讲要]
 过五关斩六将证菩提 二、第一关“四大假合”[栏目:印广法师]
 无量寿经 第十五课[栏目:无量寿经广释]
 禅坐中看呼吸专心时若留意坐姿会分心,是不管坐姿,而注意呼吸就好了吗?[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杂阿含经卷第七(一七八)[栏目:杂阿含经]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9)[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入菩萨行 《入菩萨行》译注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栏目:入菩萨行·如石法师]
 念佛持名微妙(西归子)[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