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印度佛教真理观略论
 
{返回 方立天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03

印度佛教真理观略论
  方立天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动机和目的,是基于对生命的体验形成一种广大的悲愿,以教化和救渡世人,而不是寻求客观的知识,探索外部世界的真理。他要教化人,就要向人宣扬人生解脱的真理,而人生的解脱又离不开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这种佛教立场和教化需要,决定他不是着重从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的一致性和有用的知识中寻找真理,而是侧重从宗教伦理实践即遵奉行为规范中寻求真理,由此而提出了四谛和三法印的真理论。后来,部派佛教阐发了真、俗二谛说,即出世间真理与世间真理的区分与关系的学说。随后,大乘佛教中观学派进一步探寻一切事物的真实的、常住不变的本性——“诸法实相”,以此为统一的、最高的真理。“诸法实相”成为了大乘佛教的标帜。
  一、早期佛教的四谛和三法印说
  四谛即四个真理,也称四圣谛,意为四个神圣的真理。四谛为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说一切皆苦,世间的现实都是烦恼、痛苦。如人有生、老、病、死,以及怨憎者相会、相爱者别离、求不得等种种痛苦。佛教认为,人的生理和情感这些层面的痛苦还是次要的,主要是精神层面的痛苦,即人生的无常、非我、空和由此而形成的精神逼迫性是最大的痛苦。集谛是说痛苦由妄执、烦恼等种种原因积集而成。灭谛是指断除痛苦的原因,超越现实的无常世界,而达到寂灭的境地,也即觉悟的世界。道谛是达到寂灭的觉悟的境界的方法、道路,即修行实践。相传四谛是释迦牟尼成道之后,于鹿野苑为五比丘初转*轮的说法,是佛教的基本义理,并为生命解脱的根本方法。从四谛的内容来看,是属于宗教真理,它偏重于对人生宇宙的价值判断,而且由世间说到出世间,强调以出世间为终极归宿。四谛说为佛教的真理观奠定基本框架。
  三法印是佛教的三项根本佛法,是提供生命来体悟,也是印证各种说法是否合乎佛说,体现佛教思想特征的三条真理。在巴利语经典中,并没有三法印的说法,在汉译《杂阿含经》卷十中则有十分相似的说法:“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寂灭。”1三法印的正式表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寂静。“行”,此指由种种条件积集而成、生灭变化的物事。“法”存在。诸行无常,指一切世间由种种因缘和合而成的物事,都是无常而生灭变化的。诸法无我是说一切存在、现象,都是无独立的自性,也就是空的。涅寂静是出离生死的寂静境界。三法印中前两条就认识现象的现实层面而言,后一条是人生最后的理想归宿。三法印与四谛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不同的是以命题的形式出现,且更富有哲学意蕴。无常、无我、涅是佛教对人生宇宙的现实与理想的基本认识,构成为佛教真理的核心内涵。
  二、部派佛教的二谛说
  早期佛教着重阐说四谛,几乎不论及真、俗二谛,仅在《增一阿含经》卷三中出现过“二谛”这个词,但没有说明内容。2又《中阿含经》卷七《分别圣谛经》中称:“真谛不虚,不离于如,亦非颠倒,真谛审实。”3这里所讲真谛与圣谛义同,全经也着力解说四圣谛——苦圣谛、苦习谛、苦灭谛和苦灭道谛,即四谛说,并未与俗谛对举并用。部派佛教开始探索真、俗二谛与苦、集、灭、道四谛的关系,并对二谛的意义作出不同解说,兰菊竞美,蔚为壮观。
  对真、俗二谛与苦、集、灭、道四谛的关系,部派佛教各派的看法分歧颇大,大约有这样一些看法:有主张苦、集为世俗谛,灭、道为胜义谛;有主张苦、集、灭为世俗谛,以道谛为胜义谛;有主张苦、集、灭、道四谛均为世俗谛,以空、非我为胜义谛;还有主张四谛各具世俗与胜义二谛。4这表明部派佛教把苦、集、灭、道四谛归结为真俗二谛的倾向,也表明佛教真理与世俗真理的关系,成为了佛教理论的重大问题。
  部派佛教对二谛意义的解说,虽然所说不一,但是,主要观点是认为,由各种要素和合而成的事物,人们给予了假名,而为常识所认可的,为世俗谛;构成事物的要素,其本质恒常不变,这是殊胜智慧分析后所得的认识,称为胜义谛。《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二十二《分别贤圣品第六之一》云:“谛有二种:一世俗谛,二胜义谛。如是二谛,其相云何?颂曰:‘彼觉破便无,慧析余亦尔。如瓶、水世俗,异此名胜义。’论曰:若彼物觉彼破,便无彼物,应知名世俗谛,如瓶被破为碎瓦时,瓶觉则无,衣等亦尔,又若有物以慧析除彼觉便无,亦是世俗,如水被慧析色等时,水觉则无,火等亦尔。即于彼物未破析时,以世想名施设为彼,施设有故,名为世俗。依世俗理说有瓶等,是实非虚,名世俗谛。若物异此,名胜义谛。谓彼物觉彼破不无,及慧析余彼觉仍有,应知彼物名胜义谛,如色等物碎至极微,或以胜慧析除味等,彼觉恒有,受等亦然,此真实有故名胜义。依胜义理说有色等,是实非虚名胜义谛。”5这是说,如瓶、衣等物一旦毁坏、破碎,就不能称为瓶、衣等。又如水、火等系出色、香、味等要素构成,若以殊胜智慧分析,实不能称为水、火等。瓶、衣、水、火等都是人为施设的假名,世间一般常识认为是实而非虚的,称为世俗谛。至于色、香、味等构成万物的要素,即使“碎至极微”,其本质是恒常不变,真实存在,这是依殊胜义理说,称为胜义谛。这是把真理分为世间常人的真理和出世间的佛教真理两个层次,从胜义谛来看,世俗谛只是假名,是无恒常真实本质的。
  与上面观点相近的一种观点是,以世间约定俗成的道理为世俗谛,佛教神圣智慧洞见的真理为胜义谛。《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七》载:“随顺世间所说,名是世俗,随顺贤圣所说,名是胜义。……宣说有情、瓶、衣等事,不虚妄心所起言说是世俗谛;宣说缘性缘起等理,不虚妄心所起言说是胜义谛。”6这也是说,依常识说世间事物是世俗谛,而依佛教缘起理论认为,事物由各种要素和合而成是胜义谛。
  《成实论》卷十一《立假名品》以真俗说二谛,并以假名为俗谛,以构成万物的要素和涅境界为真谛:“佛说二谛,真谛俗谛。真谛谓色等法及泥洹,俗谛谓但假名无有自体,如色等因缘成瓶,五阴因缘成人。”7“泥洹”,即涅。“五阴”即五蕴。这里认定由色等因缘合成瓶,由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成的人,属于俗谛,而色、受、想等(五蕴),构成事物的要素,超越生死的涅,都是真谛,更鲜明地体现出宗教真理观的内容与特色。
  部派佛教的二谛说,从根本上说,是以关于现象的真理为俗谛,以关于本质的真理为真谛,前者是世间的常识,后者是佛教的真理。这为对世界及其认识的二重化提供了独特的认识基础。
  三、大乘佛教的实相说
  在小乘佛教的四谛说和二谛以及《般若经》8二谛思想的基础上,大乘佛教进一步阐扬了实相说。所谓实相,相当于在修持实践中观照和信解的对象,对实相的解说,就是宇宙真理观。中观学派以中道解说实相,也就是以二谛相即来解说实相:从真谛来看是空,从俗谛来看是有;既看到空,也看到有,同时又不着两边。中观学派奠基人龙树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9为什么说因缘所生的事物都是“无”(空)呢?“空”为什么又是“假名”和“中道”呢?对此,青目作这样的解释:“众缘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属众因缘,无自性故空。空亦复空。但为引导众生故,以假名说。离有、无二边,故名为中道。是法无性,故不得言有;亦无空,故不得言无。”﹣这是说,事物由因缘和合而生,事物属于因缘而无自性,即无自身内在的真实不变的本性、本质,无自性即是空。所以说,凡是因缘所生的事物,都是空。在龙树看来,“空”(无自性)就是诸法实相,一切事物的真相,这也称为“真如”,即如其本来状态的真实相。实相,真如,是一切事物真实本相的反映,也就是真理,就是最高的普遍真理。
  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是无(空),也是假名。“假”是施设的意思,假名即人为施设的名目、名称、名字。假名是指述因缘和合的无自性的,即虚假不实的东西;假名在客观上并没有实在的东西与之相应,实是虚假的名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十四云:“一切和合法皆是假名,以名取诸法,是故为名。”﹣《中论》卷四《观如来品》也云:“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但以假名说。”﹣“共不共”的“共”指空非空,“不共”指非空非非空。这是说,诸法空、非空、空非空和非空非非空四种情况都不应说,不可说,但诸法从因缘和合而呈现为现象,在时空中存在,为引导众生,以假名来指述、分别。这样,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既是无(空),又是假名(有),是空与假名、无与有的统一体。
  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是空,又是假名,空与假名,即无与有是对立的两极。若偏于空,只见否定,易陷于虚无主义;若偏于假名,只见现象,又易为世俗所囿。只有不落于无与有两端,远离无与有两边,才符合事物的实相,这就是中道。中道也就是实相,就是最高真理。中道实相就是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真理观。
  为了阐明宇宙万物空无自性的中道实相论,龙树在《中论》卷一《观因缘品》一开头就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这是认为,宇宙万物都由因缘聚散而有生灭等现象发生,实际上从无自性的本质来看,是没有自性的生,没有自性的灭的。如说有生有灭,则落于两边。离此两边而说不生不灭,则是中道之理。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合称“八不”。不生不灭是八不之本,后六不则是补充说明不生不灭的意义的。又不灭从不生而有,不生(因缘和合而生,无自性的生)更是根本。生、灭、常、断等只是世间的相对概念,视之为实有则是邪执。“八不”是用“不”来否定世俗的八种执着,以彰显中道实相这一佛教的绝对真理,称“八不中道”。八不中道从宇宙生成论的高度论证一切缘起事物无生性空的原理,为中道教实相论奠定理论基础。
  大乘佛在宣扬真谛的同时,也相当重视俗谛。《仁王般若经》卷上《二谛品》就宣扬二谛相即,真俗不二的思想,﹣真谛俗谛相即不二,两者虽有差别,但并不相离。万物空性必假于缘起事物上显现;不安立世间真理,不依世间真理,也就不能得到出世间真理。龙树也肯定世谛的重要性,他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这是说,佛是以真俗二谛为众生说法。对于二谛,一是要了解二者的不同,否则就不能了知超越俗谛的真谛。二是不依俗谛,也不能了知真谛,即无法证得涅。
  一度与中观学派相对立的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着重宣扬万法唯识的真理观,同时也认为识自身是非实在的,是本性空。识性空也是真理。瑜伽行派也继承与发展了部派佛教的二谛说。如《辩中边论》卷中把世俗谛和胜义谛各分为三种﹣,三种世俗谛是假世俗(假名)、行世俗(造作活动)、显了世俗(圆成实性),三种胜义谛是义胜义(真如)、得胜义(涅)、正行胜义(圣道)。这是进一步区分了二谛的类型,深化了二谛的内涵。
  从学术发展史来看,大乘佛教中观学派提出实相论的真理观,推进了佛教的真理学说,这主要表现为:一是针对小乘佛教的三法印而立一法印,以显示诸法实相而涵括了三法印的内蕴,这反映了中观学者在探索宇宙的统一本质上的努力和抽象理论思维水准的提高。二是小乘佛教一般只主张“我空”(“人空”),不讲“法空”,即只认为众生生命是由五蕴假合而成,并无恒常不变的、主宰性的自我,中观学派不同,不仅认为“我空”,也主张“法空”,即一切事物都由因缘和合而成,都无永恒不变的自性。“我空”,“法空”,一切皆空,即宇宙的实相,也即宇宙的最高真理。这就是说,空的学说和空观都更加彻底了。三是重视在理论上把真谛与俗谛、空与有(假名)统一起来,在方法上把实相与名言统一起来,进而在实践上把涅与世间统一起来,开辟了佛教理论与实践的新天地。
  注:
  1《大正藏》第2卷第66页中。
  2见《大正藏》第2卷第561页上。
  3见《大正藏》第1卷第468页中。
  4参见《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第77卷,《大正藏》第27卷第399页下。
  5《大正藏》第29卷第116页中。
  6《大正藏》第27卷第400页上、中。
  7《大正藏》第32卷第327页上。
  8佛教《般若经》强调宇宙万法的当体性空,破除由于假名认识所执着的实在,所以也重视阐扬二谛思想。它把第一义谛的内涵解释为事物本质的“性空”和主体认识的“无分别”。它强调世谛的功用是:“以众生自不知诸法如幻如化,以是故,菩萨摩诃萨于无量阿僧祗劫行六波罗蜜,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堤。……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故,教众生远离是相著。”(《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4,《大正藏》第8卷第398页中、下)龙树的中观则是发扬性空而无碍于缘起的中观精神。
  9《中论》卷4《观四谛品》,《大正藏》第30卷第33页中。
  10同上。
  《大正藏》第8卷第398页中。
  《大正藏》第30卷第30页中。
  《大正藏》第30卷,第1页中。
  详见《大正藏》第8卷第829页。
  《中论》卷4《观四谛品》,《大正藏》第30卷,第32页下—33页上。
  详见《大正藏》第31卷469页中、下。

 


{返回 方立天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慧能的性净顿悟说
下一篇:佛教“空”义述评
 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
 普贤的实践品格及其现代价值
 永明延寿与禅教一致思潮
 “正见”乃和谐之源
 围绕佛教真理观的一场历史性论争
 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
 中国佛教的宇宙结构论
 华林禅寺:禅源初地
 慧远与佛教中国化
 如来禅与祖师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安乐集》讲记 第六十五集(空缺)[栏目:安乐集讲记]
 正月初七 功德舍利[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