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文化呼唤清明新风
 
{返回 徐文明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93

佛教文化呼唤清明新风
       
《中国民族报》  

残冬的余寒无力挡住春天的脚步,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要到了,柳枝吐黄,莺歌燕舞,春和景明,风暖气清。观音菩萨准备好了杨枝甘露,一场春雨正在酝酿之中,世人就要在霏霏细雨中度过春天真正到来后的第一个传统节日了。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本来和佛教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然而早已本土化的中国佛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会关注这一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节日。

  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主要内容。中国文化强调敬天法祖,特别重视对传统的继承和对祖先的尊敬,佛教同样注重传统和传承,同时强调度亡超生,知恩报恩,因此二者渐渐结合在一起,使得清明也成为佛教特别重视的“感恩节”。

  生命是一条绵延不息的长河,处在上游的祖先往往承担了艰难开创的职责,后辈的身上不仅继承了祖先的基因,流淌着祖先的血液,也承受了祖先的智慧和恩惠,因此应当对父母、对祖宗抱有感恩之心。佛教主张上报四重恩,其中之一便是报父母恩,父母辛勤养育儿女,可谓恩重如山,因此儿女对父母应当恭敬爱戴,生养死葬,永存孝思。同时,佛教还主张报七世父母之恩,不仅要孝敬今生父母,还要敬事过去世的父母尊长,这就是佛教的“大孝”,可谓推近及远,孝敬一切父母尊长,崇尚“普敬”、“普孝”,这些体现了佛教的博大宽广的情怀。

  对祖先的追思哀慕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渴望,每个后辈都希望父母祖先能够长期住世,然而这又是不可能的,因此应当在祭拜祖先时充分体现热爱生命的慈悲之心。然而很多传统的习俗却与此相背离,有的人大办丧事,大摆酒席,大量杀生,把一个人的丧事办成无数动物的丧事。也有的人在祭拜祖先时使用三牲,以酒肉等不洁之物来供养先人,这都是很不妥当的,不仅对祖先不敬,也对自己不利,没有体现出对生命的尊敬和热爱。佛教主张用素菜、水果、鲜花等洁净之物来供养祖先,一来可以使祖灵欢喜,二来不造杀业,使祖先和自身得福,三来可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同时,传统的焚香烧纸等习俗也值得探讨,因为这样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还可能引发火灾,导致生态灾难,因此最好有所改进,尽量少烧或是在指定的、安全的地方烧。

  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清明更是一个植树播种的好时候。“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应当抓住这一最合适的时节多播种、多植树,让世间生命更加繁茂,让大地遍现绿色。佛教的目的是使众生离苦得乐,使世间充满祥和,多烧一炷香,不如多种一棵树、多摆一碗肉,不如多放一条命,但愿我们的世界充满绿色和鲜花,充满爱心与和谐,让众生各得其所,共享安乐。


 


{返回 徐文明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僧珍与华严宗源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曹山本寂禅师的禅法思想
 玄高从学佛陀跋陀罗的一桩公案
 关于少林学的一些思考
 中国佛教哲学佛教于汉代传人中国
 津大师与唐代南岳律学传承
 楚山禅师论心性
 志远与〈法华传记〉的著作时代
 唐衡岳大律师希操考
 佛教哲学简论
 龙树的时代略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地藏赞·大地庄严讲记[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怎么思惟能把病作为享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生活修行之10:面对恐惧,好汉做事好汉当[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今日乃知,鼻孔向下[栏目:公案100]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