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仑法师与七塔寺
黄夏年
20世纪下半叶,大地回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宁波七塔寺也在这大好形势下,走上了新的坦途,方丈月西法师率领全寺僧众,积极开展寺务,重修大殿,弘扬佛法,而在众多的僧人中,有一位只有一条腿的法师格外引人注目,人们每天都能看见他拖着伤残的腿默默地上殿,点香,下跪,礼佛……他就是七塔寺的桂仑法师。
一
桂仑法师是重庆人,1907年出生。父母贫穷,家里缺吃少穿,生活艰难。为了糊口,父母整日奔忙,顾不上孩子的成长。年幼的桂仑到了上学的年龄,因为家里供不起他去念书,桂仑只好眼睁睁地看见同龄的小朋友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自己则呆在家里。在重庆,没有钱的人住不起砖瓦房,只能找几根竹杆,搭个架子,铺上几块木板,周围和房顶用几张蔑席围起来,建成一座吊角楼,然后全家住在里面。重庆是雾都,天气潮湿,洗干净的衣服一个星期都干不了。吊角楼不保温,夏天闷热难耐,冬天寒冷浸骨。桂仑一直生活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营养不良和潮湿的天气,使他在6岁的时候,不幸得了关节炎。穷人的孩子看不起病,父母顶多只能找些给他草药敷敷了事。在重庆关节炎是一种治愈不了的常见病,得了这种病的人只能好好保养,注意保暖,不让它经常再犯。但是对食不饱腹,衣不弊体的年幼桂仑来说,保养保暖的要求对他来说真是太高了,得了病的他只能躺在床上,望着外面的天空,听天由命,任由疾病发展,他的关节肿胀透亮,里面充满了浓水,最后疮口被感梁,整天流脓,发出腥臭,就这样一直拖了数年,桂仑的疮口从脚感梁到腿部,生命垂危,迫不得已,只好将伤腿锯掉。这时他已经是15岁的小伙子了,对正常人来说正是风华正茂的时期,有着美好的未来。但是桂仑缺少一条腿,只能是一个残疾人,又没有文化,也不能做重体力的劳动,重庆是个山城,出门不是爬坡就是下坎,对正常人来说都感到吃力,更何况是残疾人呢!桂仑自忖今后生活道路漫长,不知该怎样渡过,为此感到迷茫。重庆有不少寺院,迷茫的桂仑想到寺庙去求个人生的答案,亲近庙里的法师,但是他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渐渐地却对佛教有了感情,于17岁那年,到重庆二郎庙出家。
二郎庙是一间很小的寺庙,在巴县中梁山地区,离著名的寺院华岩寺不远。二郎庙虽说是佛教的寺院,但是更多的是属于杂信的民间寺院,以庙里的二郎神灵验而受到信众的膜拜。中梁山是重庆的煤矿地区,挖煤的矿工工作条件恶劣,经常出事故,生死难保,二郎神是主管水火灾厄的神祗,多少能给处于生活底层的矿工及其家属一些精神的安慰,既使没有什么大施主,庙里的香火还是不断,僧人起码的生活是能够维持的。
桂仑年青,脑子活络,虽然没有文化,但是虚心好学,有礼貌,人也能干,与大家相处得很好,师付和众位师兄弟对他也很照顾,从不歧视他,时茬如驹隙,一晃就是3年过去了,20岁时桂仑受了具足戒,正式成为僧团的一员。
受戒以后的桂仑,努力学习佛法,虽不识字不懂经文,但是可以求戒求禅,于是他在寺里发心精进,干完寺务之后,就练习坐禅打坐,甚至夜不睡床,坐禅到天亮。经过多年的苦修,桂仑的功夫已经非常深了,他不仅可以长期不睡只坐,而且常有刹那得悟示现。桂仑33岁时,连续三个晚上梦见有人叫他朝山,他不懂什么是朝山,向其它人打听,别人告诉他,朝山的意思就是到名山去朝拜。他又问,是哪位菩萨开山呢?回答,穿灰布衣服的普贤菩萨开山。当晚他梦见普贤菩萨。普贤问他来做什么,他说我来闻听佛法。普贤说你要闻听佛法就到普陀山去吧。第二天早上醒来,他决定到普陀山去朝山。从重庆到普陀山要坐江船顺长江而下,先到上海,再转海船到普陀山。第一次出门人生地不熟,他与一位也去朝山的同道结伴而行。在船上,同行的师付打开包袱,里面几本经书,拿了一本翻阅,边看边问桂仑,你看经吗?桂仑不好意思回答,为了装样子,只好拿了一本随便翻着。同伴看见他把书拿倒了,知道他不识字,于是安慰他,不识字没有关系,古时候唐朝的六祖大师也是不识一字的,他在集市卖柴时,偷听人家诵经,听到“应无所住生其心”时,心有感悟,于是告别母亲,到湖北黄梅东山跟五祖学佛,最后得五祖衣钵,开始创宗立说。所以古时大德辈频出,中国的佛法从此而兴旺起来。桂仑听了以后记在心里,继续问,慧能听的是什么经呢?回答《金刚经》。又问,这部经在哪里出版的?回答,新都宝光寺。一路的行程很快就结束了,桂仑转船到了普陀山。桂仑来普陀山是想闻听佛法的,但是他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不知道在哪里可以闻听佛法,就跟着其它的人跑来跑去,人家到洛伽山拜观音,他也去洛伽山,最后跑遍全山也没有见到一个说法的人,非常失望。夜里他梦见来到水晶宫,看见全身是金的千手观音菩萨庄严像,心里生起欢喜心,用手去摸,什么也没有,只摸到了一手的水,他感惊愕,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深观自在观自在,了无自在无自在。”这才悟到原来佛法不是刻意去求的,它就在你身边,只是我们凡夫不知道,而起贪心,到处寻觅。
桂仑在普陀山的得悟,让他长了见识,但是他只是来朝山的,并没有在普陀山长住的打算,朝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该离开普陀山了。桂仑买了到了宁波的船票,很快就到了宁波码头。七塔寺是宁波城里最大的一座寺院,满身尘土,疲惫不堪的桂仑,拖着一条腿来到寺里挂单,在这里他看见了在普陀山梦见的千手观音像,旅途的疲劳顿时消除,放下手中的包袱,激动地双眼含泪,立即跪拜顶礼。佛教讲缘份,桂仑与千手观音菩萨的一段因缘,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决定留在七塔寺侍候观音菩萨,从此他再也没有回到让他出家,哺育了他16年的重庆二郎小庙。
二
桂仑在七塔寺里做了一名香灯。香是寺庙里面最常用的供养之一,烧香拜佛是佛教最特色的地方。佛教产生于印度,由于印度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如纬度低,北部喜马拉雅山的屏障作用以及南部濒临太平洋受海洋季风影响等因素的作用,使印度大部地区气温偏高,炎热期长。据某些资料统计显示,在热季或旱季到来的五月季节,北印度地区平均气温可以达到摄氏32℃以上,绝对最高温度甚致可以高达摄氏42.98℃。濒临海边受海风影响的南印度地区,五月的温度也通常保持在摄氏30℃以上。这种日子在印度大部地区要持续约3个月的时间(每年的3—6月),直至雨季的来临才能结束。气候炎热,身体容易流汗,不及时清洗,身体就要发臭和生垢,为消除体垢与体臭,人们将香料点燃后薰烧,既可以除味,净化空气,还可以有消毒,净醒的作用。佛教认为,人有眼耳鼻舌身五根,与之相应的则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和身识五种认识。鼻有嗅觉的功能,但是是通过鼻识来完成的。鼻识闻到了好香的味道,可以滋事养身体,同时也能净化人心。所以古人说,芳香开窍,辟秽化浊,化瘀解毒,除恶杀虫,通络疏窍。烧香、涂香亦为供佛方法之一。因为佛是无处不在的,香是到处飘散的,所以香是佛的使者,能将信息通达于佛。人们通过缕缕清香,将自己的愿望告诉佛祖,与佛、菩萨沟通,完成内心的希求祈愿。 佛门里每天都要用香供佛,每个大小仪式都要焚香祈祷。在禅宗里面,拈香更是必备的仪式,祈求国泰民安,家庭和睦是祝香;弟子拜师是信香;回答他人的答问是还香(又作答香);代人烧香是代香;吃饭前上香是颁香;在殿里给佛和菩萨前点香是行香。而在民间,到寺院就是进香的代名了,来的人都是香客。
香灯是寺院一个非常普通的职务,具体负责的工作是每天不让殿里的油灯和香烛熄灭,有的寺院的香灯还要负责整理殿堂、洁净佛像及供器,或贩售香烛、撞钟击鼓、照顾云水堂的僧众等等。七塔寺的香灯工作是分职的,桂仑到了七塔寺以后,开始只是在云水堂做香灯。出家人到各地行脚参学,居无定所,悠然自在,如行云流水,云水堂就是接待外来的僧人挂单的地方。桂仑在云水堂里接待来往的僧众,端茶倒水,看管物件,工作勤恳,任劳任怨,得到了客人的称赞。由于他的工作出色,得到了寺主的信任,不久将他就调到了大殿到香灯,大殿是寺院最重要的地方,所有的宗教活动都要在这里举行。桂仑不仅时时要照看殿内香烛,做撞钟击鼓的工作,还要接待来寺的所有香客。这时共产党解放军进军江南,国民党政府已经倒台。共产党人民政府建立,许多出家人有顾虑,纷纷逃离寺院,就是继续在寺院生活的僧人也不安心。但是桂仑怀着事佛的虔诚心情,不为所动,以“得悠悠处且悠悠,云自高飞水自流,哪怕恶风翻大浪,波闻沉却般若舟。”的态度,每天依然默默地干着自己的本份工作,吃睡在大殿。过了一年多,寺庙没有受到任何侵犯,大家都安下心了。桂仑又到藏经楼做香灯,藏经楼里经书浩繁,堆积如山,没有事的时候,他也翻翻经书看,可是一个字也不认识。面对众经书,他坐着努力地去参,悟出文昌造字,圣人宣书,凡佛经书的字都从心里出来的,不立文字同样也可以成佛。由于宁波地方房屋紧张,解放军部队缺少住房,借用七塔寺作为部队医院,桂仑离开藏经楼到西方殿(三圣殿)当香灯,在西方殿里,他仍然与以往一样,默默地干着自己的本份工作。到庙里来的香客少了,桂仑的工作轻松多了,他没有任何报怨,以一颗平常心来面对。闲瑕无事时,他仍然打坐参禅,坐参观音如来,进入圆通法门,心里感到清净,胸襟开阔起来,感到整日与菩萨同在。随着“左”的思想影响,七塔寺的活动起来越少,大殿也被其它单位占用作为仓库,桂仑看在眼里,心急如焚,然也无法挽救,只好等待。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宁波地区的僧人集中到七塔寺居住,佛教协会也从延庆寺迁至七塔寺玉佛阁办公。虽然极“左”思想肆虐,寺像毁坏,法物荡然,但是佛门僧人不惧压力,信仰不改。桂仑以豁达的心态面对这场浩劫,相信一定会有重开迷雾的一天到来,那时佛教的*轮将会再转。他在佛教协会创办的工厂做工,自食其力,维持生计。
1979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拨乱反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新落实。被土产公司占用,作山货堆放仓库的七塔寺主要殿堂被逐步收回,七塔寺迎来了又一个春天。翌年,宁波七塔寺修复小组成立,月西法师出任组长,桂仑协助月西法师,致力于七塔寺的恢复建设,他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下决心要在今世为重新光大这座养育自己几十年的祖庭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经过了十余载的辛劳,千年唐刹七塔寺,重恢旧貌。
七塔寺重新修复,桂仑又开始默默地继续做着他的香灯工作,出家已经五十多年了,经历了好几个不的历史时期,人世间的世事也看得多了,佛门内外百态,世人的尔虞我诈,权利之争,互相倾轧,人性的弱点充分暴露,所有这一切不是说明佛教仍然对改造社会和改变人心还有着重要的作用吗。桂仑以出世的心情干着入世的事情,他继续精进修行,几十年的头陀苦行的实践,已经让他的性格磨练得心净似水,他长期坐禅,既使在晚上也不睡床,这是一般人都达不到的定力。白天他在大殿照看香烛,与居士们聊聊,鼓励他们修行,增强正信。晚年的桂仑更加热衷于传播佛法,对信徒表现出更多的关心,有居士要到五台山朝山,他主动写信给五台山的法师,请求给予关照。有人喜欢香港做的观音像,他就自己汇钱购买。他虽然不识一字,但是通过自身的曲折经历,目睹中国佛教在这几十年的坎坷,已经认识到“宏扬佛法是很不容易的事,这是为佛弟子报佛恩。西天维摩结居士法身大士,众生有病他有病,我愿众生不得病。眼睛流泪释迦佛,佛不灭,僧自灭,所以现时有僧无宝,佛经祖语不见,故僧中无宝。”为改变佛教不兴的的现状,广弘佛法,他强调要进行经典的弘扬,特别是要对《金刚经》尤其重视。他告诫:“居士发大慈悲心,能把佛经及祖师语录多印出来就好了。六祖大师闻听《金刚》‘行无所住而生其心’,中国的佛法后大兴。出家在家都看《金刚经》,得大利益。《金刚经》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经书若印字要大点,外面人看了使人欢喜敬重。”
由于桂仑广发慈悲,助人予乐,受到了信徒的拥护和爱戴,大家都喜欢他,让他指导修行,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的不少信徒都拜他为师。佛教界里也有不少寺院和法师请他到各寺宣法,助益清修。1989年应悟道老法师之请,桂仑曾暂住浙江岱山。1992年桂仑又老到上海金山县某寺院弘法,虽然在外面有人侍候,弟子们终日执礼,但是他对七塔寺的感情太深了,心里放不下七塔寺,始终惦念那尊让他心仪并使他做出终身决定陪伴的观音菩萨像。七塔寺就是他的家,就是他的终身托附,七塔寺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能让他久久不能释怀,于是他最终还是回到七塔寺。1999年夏,桂仑圆寂于七塔寺,享年92岁,法腊72年。他在七塔寺前后住了60年,寺里僧众痛失这位解行双优的当代禅宗大德,专门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荼毗仪式,身后获得五彩舍利无数!
三
桂仑与已故的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之间还有着非常感人的一段友谊。桂仑与朴老两人同庚,但是他们本并不相识。桂仑只是一介普通的衲僧,从来没有担任过任何职务。朴老是中国佛教协会的会长,领导全国的佛教界的工作。桂仑从心眼里一直感谢朴老多年来呕心沥血,到处奔走,为佛教落实政策的贡献。因为有了朴老,中国佛教才走出了困境,才有了今天的繁荣。他曾经数次要求上海弟子郭大栋先生替他去看望朴老,认为“赵朴初是当代维摩、菩萨再来,你应当去看他。” 1986年郭大栋先生到北京见到了朴老,将桂仑的事迹详细地做了介绍,朴老听说后,非常高兴,连声称赞,愿意早日相见。第二年,朴老到宁波,在七塔寺首次与桂仑相见,两位同庚的老人晤谈甚欢,朴老特意作诗《1987年在宁波访七塔寺所作》盛赞桂仑,诗曰:
明月待圆满 三分已二分
佛殿喜重光 象器一一新
廊下一僧坐 昼夜不倒单
终年一布衣 不因冬夏更
一足无人扶 面色光粼粼
自言不识字 能说金刚经
恳恳为我道 难治众生病
云何病难治 家鬼弄家神
斯言何凛凛 思之意味深
兴亡与祝福 由已非由人
拜别七塔寺 七佛鉴我心
朴老在诗里赞扬了桂仑“昼夜不倒单”的高超的修行功夫,表扬了他的“终年一布衣, 不因冬夏更”的高尚的为人品格,肯定了他的“自言不识字,能说《金刚经》”的高度的悟性,指出了他对佛教的“家鬼弄家神,斯言何凛凛,思之意味深”的高度责任感,最后表达了“七佛鉴我心”的深深地敬重。
1989年,朴老在岱山与桂仑二度重逢。这次两位老朋友相见,心情格外高兴,相对晤谈,如坐春风,更加心知。据郭大栋先生回忆,在岱山“朴老见到我后,即招手呼我上前大声说道:‘桂仑老法师真了不起,他的话真有意思啊!’他(案指朴老)老人家如此动容地廛,使周围的人为之愕然,因为桂老禅师是一位鲜有人知的普通老衲子,而朴老则以现量不加思维而言的。”朴老这次高兴地诗兴大发,拿起手中的毛笔,写下了《1989年10月20日访岱山蓬莱仙岛慈云庵有作》:
始知佛土遍三千,上仙山,礼金仙,身现重重无尽现华严。弹指心开楼阁起,观大海碧于蓝。
经房一老独悠然,一再参,殿慈颜,收录潮音依旧是无言。但记屏缘休歇好,闻用眼耳须观。
这首词,前半阙是写岱山的景色。岱山县又称“东海蓬莱”,位于舟山群岛中部,为舟山第二大岛。史载方士徐福奉秦始皇派遣,历经艰险到东南沿海“三仙岛”——瀛洲、方丈、蓬莱寻找长生不老仙药。自唐以来岱山岛即有“蓬莱仙岛”之称。岱山翠岛星布,仙雾袅绕,风景如画。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有:浦门晓日、石壁残照、燕窝石笋、双龙戏珠、观音驾雾、竹屿怒涛、白峰积雪、鱼山蜃楼、鹿栏晴沙、九子沙滩等“蓬莱十景”。佛教和道教在岱山很兴盛。磨星山的慈云寺200多年来修复扩建了很多次,红墙琉璃瓦的大寺掩映在参天的古树之中,晨听颂经,暮传钟声,远离城市的喧嚣。慈云寺每天要接待数百善男信女,香火不断。山顶新建的“华藏世界”堪称我国人文景观一绝。衢山的观音山在香客中知名度也很高,传说是观音在普陀山做的法场的陪场。除了那些巍峨雄浑的宗教建筑,山上的自然环境也十分优美宜人,登高眺远,感受一番海阔天空的气象,也足以令人向往。此外,五代年间古刹超果寺、宋代的岱山书院等名胜古迹也非常著名。 朴老登上了岱山,对这里的风景非常赏心悦目,“自古名山僧占多”,仙山也是佛山,属于三千大千世界之一。无数的高道与高僧相互来此,互相融摄,互相作用,重重无尽,再现华严世界。佛教说介子纳须弥,漫长的历史也只是宇宙中的刹那之间,逢莱的楼阁在弹指之间建起,一心之中完成,站台在楼阁上,观望碧蓝的大海,这是何等的高远境界。
朴老谈完景之后,将下阙引入到人。这个人就是桂仑。他描写了桂仑心无旁骛,一心只在禅房里悠然专心的参禅打座,脸色慈祥红润,室外潮水拍打着崖礁,发出轰鸣的吼叫,然而这一切在已经入定的桂仑那里,是何等的无力,这阵吼的潮音全部被桂仑收摄,无言再现。所以朴老要感叹,虽然屏气息缘也是一种修练的极好功夫,但是还是要用眼耳来观,相比之下,桂仑已经超出了这一境界,直入随心所欲的顿超佛地的上乘境界了。
此后朴老一直在挂念着桂仑,1992年桂仑在上海郊区金山县一寺院暂住时,朴老特地写信给郭大栋先生:
大栋居士道席:
接奉函,藉悉桂仑老法师近况,既慰且念。桂老近年数次迁居,因缘非凡情可测。惟金山距沪市较近,有仁者暨诸善知识就近护持,亦是一种殊胜方便。兹寄上二千元(汇上海佛协王永平居士转)作老法师四事供养之用,敬乞仁者费神料理,为感。
承惠黄念祖居士遗著,俟收到转读,先此致谢。
顺致
新年百福
赵朴初九二、十二、二二
朴老作为中国佛教界的领袖,工作繁忙,日理万机,但是他还是不忘桂仑的起居身体,写信汇钱安排桂仑的生活,供养一个普通的老法师。1999年桂仑圆寂,翌年朴老也离开了人世,两位老人一前一后走完了人生的道路,但是桂仑和朴老两人相知相契,却成为佛教界的一段佳话。
四
桂仑法师虽然不识一字,但是他在寺院生活了70多年,长期的寺院生活和宗教修持,薰染了他的心灵,加上他本身就有很高的悟性,于是在日常的僧伽生活里,信手掂来不少妙语诗文,这些说法文字通俗,言简意赅,充满了深邃的思想性,令人回味。
观音菩萨在佛教里代表了慈悲。观音是“观世音”的简称,意思是观照世间众生痛苦,念颂观音的名号,就会得到观音菩萨的解救。正是由于观音有解人于厄的大慈大悲精神,被人们看做救苦救难的救世主,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桂仑因到普陀山观音道场礼拜,从此与观音菩萨结缘,并且成为他一生的观音情结之一。他初到七塔寺,在大殿当香灯,一天到晚坐与吃都在殿上,陪伴着千手观音菩萨,耳濡目染,佛性流出,随口颂出:
大悲道场观自在,殿堂文殊普贤王。
香敬三贤悲智愿,灯光遍照十方佛。
现在的“七塔报恩禅寺”的名字是清末光绪年间慈运老法师得到皇帝的赐额后而取的名字。在明代时七塔寺被称为“补陀寺”, 是普陀山的前山,凡是到普陀拜观音菩萨的人,都先来此拜过之后,再坐船到普陀山礼拜。所以七塔寺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七塔寺的大雄宝殿原名圆通宝殿,是主供千手观音的殿堂。光绪十七年辛卯,慈运长老重修,改为今名。广五间,中间供千手观音菩萨,左供文殊菩萨菩萨和普贤菩萨,殿后又有观音菩萨像,五百罗汉石刻分于左右及后壁上。大殿为两重躐角式,周围均系方石柱,上镌各种联语。桂仑厮守着观音、文殊和普贤诸菩萨,终日上香点灯,敬拜观音菩萨的悲,文殊菩萨的智,普贤菩萨的行,因此由他点亮的灯光,不仅是对菩萨们的敬意,而且还照亮了十方佛界的道场。桂仑的寥寥四句法语,就将七塔寺大殿的特点和它的宗教意义,以及他的工作性质全部都点出来了,这不是言简意赅吗?
桂仑对观音菩萨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到七塔寺后,曾经专修观世音菩萨法门,颂念观音名号。他在西方殿当香灯,坐参观音如来名号,即观世音菩萨,心里从此豁达,感到“过去正法明如来,进了门梵音海潮音胜比世间音,心里清净故,心清净比海还深,比海还宽,如俗所喻:宰相肚里能撑船,心是没有底的。”他不识字,对经文虽不能完全掌握,但是他认为只要专心颂念,就能得到解脱开悟。他强调:“我念心经常念不好,念了上句忘了下句,或念下句记不起上句。我自思观察我的心念比天上的星还多,与心经不相应,即自知心在菩萨在,心观自在观自在,了无自在无自在。心在菩萨在,心不在菩萨不在。”信仰佛教的目的是予人解脱,到达解脱的境界,就是得到了大自在。佛教认为,境由心造,众生的业皆由心起,因心所做,因心所报,因果关系始终存在,丝毫不爽。因此,心存正念,就是生起正信的基础。信仰观音菩萨无论是对己自利或是对他利人,都能得到大自在。桂仑用自己的实践来证明了这一道理,“三门常请净,寺中观自在。三门不清净,何处有自在?”他得到了大自在,自作诗云:
久闻莲池水,脚跟烂污泥。
欲念洗一洗,莲子十万生。
妄想淹死您,二手抱虚空。
抖开漫开狂,去了当明士。
打破虚宝殿,遍见观自在。
心在菩萨在,念佛田是水。
眼闻释迦佛,耳见观世音。
门口弥勒佛,三门三世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
佛教以莲花为其象征。据佛经记载:佛陀降生前,净饭王的宫廷中现出八种瑞祥之相,百鸟群集在王宫顶上,鸣声相和。四时花木,悉皆荣茂,池沼内突兀盛开大如车盖的奇妙莲花。王后摩耶夫人得到预感退入后宫,凝神静思。这时,菩萨化作一头六牙白象来入胎……。佛陀成道后,转*轮(布道)时坐的座位叫“莲花座”,相应的坐势叫“莲花坐势”,即两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坐在莲花上,周围有六牙小白象向她喷水,代表“入胎”,有时只用一朵莲花代表。在转*轮雕像中,佛陀端坐在一朵精雕细刻的大莲花上,位于池中央,池中锦鳞闪闪,小莲花围绕着佛陀开放。其实,印度地处亚热带,人们在炎热天气中,非常嘉爱绿荫碧水。水面上碧荷托著粉红、洁白的莲花,迎风摇曳,这情景多麽赏心悦目,也适应当地风土民俗及人们审美意识。释迦牟尼佛主张种姓平等,以俗语传道,随机施教,示法中以荷花为喻,也迎合民众的爱莲心理,正是因为荷花在污不染、洁身自处的品格,引导教化众生超凡脱俗是最好的说法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