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诚大和尚接受有关媒体的访谈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77

学诚大和尚接受有关媒体的访谈
――2006年4月10日于北京龙泉寺

记者:我在传媒界工作,本来是可以正面影响引导大众的,但我主编的杂志常常是在探讨物质层面的问题,我想更多在心灵上对大众帮助引导,却不能做的更多。我现在年富力强,做传媒十几年,有很多的人际关系资源,想做更多帮助社会大众的事,却在现实工作上无法实现。
  在工作之外,也做其他几件事,发现许多家长在送孩子学习时,他们在外面无事等待,其实家长是需要学习的,否则老师教一套,回家里父母做的是另一套,对孩子怎么会有好影响?第二,企业家找我,帮助中国企业品牌的树立,他们发觉不能再给别人品牌代加工。我也认为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品牌,这方面我可以帮助策划、宣传。
  但最大的困惑是,这些事与我的工作没关系,又都是点式的,不能汇聚成一体,都是做完就完了,缺乏持续性与连续性,请法师指点迷津。

大和尚:现在,个人中心主义、消费主义不知不觉在主导着整个社会。科技、物质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是不容易的。你想做的、要做的与正在做的有距离,一般人都如此,都有这样的矛盾和困惑,因为想做事的往往想得美好,但是要做的却更多迫于无奈——因为单位、家庭和社会的种种要求、压力。如何把想做的和在做的很好地结合起来,就显得很重要了。

记者:对!对!

大和尚:首先,做事情是为了什么?做事的目的、意义、价值、本源,佛教讲初发心,就是最初的起因,这个最重要。比如吃饭,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解饥,喝水,是为了解渴,这是第一功能,然后才是其它的功能、需要,做事情也是如此,你的根本动机是什么?其次,要有一批人,至少彼此可以互相信任,对理念能够比较认同,才可能一起做事。这个社会已经存在着信仰危机、信任危机、诚信危机,商业利益的追求成了主要价值导向,而道德、精神、文化领域的好东西是需要长期积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它的效果才能出现。目前,有道德修养与品行较好的人,都是比较传统,他的价值观、行为更符合传统道德,这并不是说他刻意只学传统文化,而是说明传统道德有不朽的价值。另一方面,你可以有传统的道德标准、理想,但客观事实上很难做到,现代人的思维、生活、工作根据的大都是现代的标准,并且常常也受到西方人的行为规范与价值取向标准的影响。西方人信仰上帝,上班虽是西方式的管理方式,但下班后,他可以到教堂祷告、忏悔,相互间友爱、帮助,相当于在大社会中又有小社会,他们身心的紧张,工作、生活的问题能得到缓解、帮助。在中国这个部分比较薄弱,富的人愈发有钱,却不知道如何花,穷的人连生存都难,社会两极分化越来越大,传媒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更多的是在引导高消费、追求物质层面的享受,人们的消费欲望大大增长。中国如此大的人口基数,若无好的文化来引导、道德来规范,会出很大问题。虽然也有一些比较有品位的杂志,但是对社会的影响力不够,被淹没在宣导物欲的媒体洪流中,所以必须要有主流媒体以较强的声音发出最好的倡议来。我们国家在宣传上已经比较开放,各种观点、各种说法都有,可惜,不知不觉也在浪费了人力与物力,结果是一般人收看、收听以后,不能分辨是非。西方国家他们的做法是,如美国立国两百多年,靠的是三样:一个是商业,一个是政府,一个是宗教,当然还有其它方面的因素,但主要的就是这三个,商业发展容易导致诚信缺失,宗教正好可以对治它。宗教同时也辅助了政治,宗教强调和睦,无形中帮了政府的大忙。政府的职能是调整各个集团、阶层的利益关系与平衡,但这是没有办法做到非常理想的,公平、公正是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讲的,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
  如此讲来,引导社会的发展方向,宗教有着不共的价值与特殊的作用,它直指人性的弱点,可以约束制衡人们内心的贪婪、嗔恚、愚痴。人性的弱点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对社会、对他人产生伤害。人性的弱点用佛教讲,就是烦恼,就是不好的,不论身为高官,还是普通平民百姓,内在烦恼增长,就会对社会、他人造成伤害。宗教是从生命个体、从心灵深处下手,它是完全平等的。它的平等是起因的平等、过程的平等,不是现前与结果的平等。社会上人们讲平等,可是在最开始就不平等,人与人有种种的差别:级别、房子、身体、容貌等等,而社会也强调人的差异性。差异性的强调与突出,所产生的两极分化与社会问题也就越来越多。宗教正是消除人的差异性,从心灵上解决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上层当官的人越来越能认识到这一点,整个社会也就会越来越和谐。

记者:目前社会上有些杂志多是宣传似是而非,乃至多数是错误的观念,渲染高消费,而他们的销售量还在不断增大。

大和尚:这正是人们内在空虚,导致向外的追求。佛法不仅是一套道理、一套理论学说,更是要来解决身心的问题,是转变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哲学角度看,所有的一切问题都起源于人生观、价值观。如,依佛法看,给人一百元比别人给我一百元的价值大,社会上则不会如此,一般人都会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一百元才是有价值。即便一个人很有钱,看到穷苦的人,会给他一百元,也只是可怜他,而没有布施得善果的认识。

记者:我现在有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有非常多的选择,这个也可做,那个也可做,这个也有意义,那个也值得做。但不知选择哪一个才好,所以就最想学一样——善观缘起。

大和尚:佛法注意心,也注重物,注重起因,也注重结果。为何人有那么多问题?就是认识的角度有问题。越是高位的人越容易有问题,越容易迷惘。社会地位低的人,往往只顾得上眼前的生存问题。越是位置高,有更多社会关系的人越不知怎么办——就好象有很多件衣服,不知穿哪件好,食品很多,不知吃哪种好。

记者:传媒本来就有引导教育大众的职责,但现在传媒已商业化,追求的就是利润最大化。但是现在面临经营压力,首先是化解经营压力。

大和尚:你可以在杂志中传播佛法的观念,不等于传播宗教。你有佛法的认识,对问题分析判断就会不同。可以把正确的价值观念作为文化信息来传播。

记者:我也尽量做了,杂志里讲亲情、友爱,但这样太有限,也太委婉、太呆板、太压抑。我还是更想往直接对人的心灵沟通提升。

大和尚:你可以介入企业文化,一个企业发展不下去,多是无真正的企业文化。国外的企业文化多是受宗教的影响。现在社会上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很大,由企业文化来推动社会文化。

记者:我们集团是很挣钱的媒体,老板关注的是建立什么样的模式更赚钱。

大和尚:模式可以拷贝,大企业皆有各自的发展模式,但不是关键,关键有二个:一个,大家更齐心;二个,大家目标更明确。企业文化的发展不光是靠钱,更重要的是靠文化来影响人,是人们灵魂深处的认同,可让上上下下的人都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会有回报的,因为所做的是对人类有贡献的,从上到下都非常人性化。在西方,已有许多企业,把商业、学校、家庭、宗教、医院等联成一体,成为大社会中的小社会。有其内在的稳定、和合、认同、安适。一个企业中,缺乏这样的共同目标、方向,虽然也讲合作共事,但企业中核心骨干不和合,会跳槽。核心力量不能持久,企业发展也不会持久。靠企业文化,凝聚人心,实现自我的真正价值。

记者:我看到有些员工不上进了,看他这一年的工作,只是上一年的重复,得过且过,不能乐于开创。

大和尚:一个人来工作的目的,往往是挣钱满足生活。刚开始一个月给他开足够的工资,他就满意了。过几个月,他心态就会变了,呆得越久人的想法越多,钱不够多了、领导好不好、下面的人好不好、自己能否升迁、……,他不会只是满足于那份待遇了。人必定要群体生活,若在群体中感觉不被重视、不被关怀、被遗弃、在团体中可有可无,他的上进心就不行了。一个企业,一个千百人的团体发展的好坏,与其中个性化的个人对团体的信任度、工作投入程度关系是很大的。这个投入,不仅是工作上时间、精力的投入,不仅是为企业赚得更多利润、个人得到更多的收入,光靠这个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心力的投入,能够认为自己的所做所为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这样才好。

记者:我发现有些从事传媒的人的工作中,都欠缺足够的积累,他们对读者的关注是不够的,往往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或重复自己过去的东西。

大和尚:人的想法不是固定不变的,今天会这样想,明天会那么想,对于如何调动下面人的积极性,你要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更宽广的角度上来认识与对待这个问题。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倡导佛教十善 促进社会和谐
下一篇:如何正确认识佛教
 出家与学佛(学诚和尚开示节录)
 楞严感悟系列篇之二:常怀一颗成就他人的心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一
 精进佛七开示(一) 放下万缘 一心念佛
 人生的归属方向—何去何从(上)
 感悟人生 第六讲 如何分享同行善友的功德与经验 三、心上用功得解脱..
 从“闻、思、修”趣入佛法(一)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精进佛七开示(六) 克期取证与求生西方
 皈依佛法僧 开发戒定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圆满法及其与禅宗的关系[栏目:索南才让·许得存教授文集]
 五百罗汉 039、阇提首那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八三、槟城避难记[栏目:慈航法师]
 关于念佛与禅以及念佛禅[栏目:洪修平教授]
 一四二 豺本生谭[栏目:第一篇]
 要回到本有家乡[栏目:宣化上人]
 中峰明本禅师传 第十一章 不居盛名居云水[栏目:中峰明本禅师传]
 念佛辩疑(大运)[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恒河大手印 (第十三讲)[栏目:元音老人]
 华严经经首 第四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