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离惑业苦 得究竟乐
学诚法师开示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67

离惑业苦  得究竟乐

学诚法师开示

  我们的人生,从出生到死亡,历经了种种坎坷,遭遇了种种磨难,饱尝了种种辛酸,承受了种种痛苦。我们的家庭、事业也常有种种的不如意。我们所居住的世间,更是充斥着争斗战乱、水火风灾、疾病饥饿等天灾人祸。这种种苦难的现实,使我们对人生是苦有了深刻的体会,认定自己是一个苦命的人、痛苦的人。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生命不苦,不仅让现世的生命不苦,而且让后世、后后世的生命越来越好?这就需要了解痛苦的由来,从而截断痛苦的根源,消除痛苦而得到安乐。
  为什么人生会有这么多的痛苦?佛陀告诉我们,世间上一切痛苦都是从有情自身业力的召感而得到的,业又是由烦恼而引发的。内心的贪婪、瞋恚、愚痴等烦恼推动着身口造业,造业的当下会感得苦果出现,并且以后还会有苦的隐患,还会有更大的苦报,还会增长更多的贪、瞋、痴。由烦恼而造业,造业而感苦果,构成了惑、业、苦的生死轮回。我们便在这惑、业、苦的轮回圈内循环往复,在茫茫的六道苦海中头出头没。
  怎样才能摆脱惑、业的牵引,消除生命的苦迫?这就必须修学佛道、成就佛果。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就是为了引导我们真正摆脱生死轮回,彻底解脱生命的痛苦,为了让我们懂得如何修学佛道,怎样积累成佛的资粮,直至成就究竟安乐的无上菩提。因此,我们想要改变苦迫的现状,就要努力修行。
  那么,应该怎样修行呢?佛陀教导我们,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简单地讲,就是要做好事,不要做坏事,说好话,不要说坏话,存好心,不要起恶念。不仅要改善外在的语言和行为,而且要深入到内在心灵的净化。举例来说,大家到这里参加佛七法会,透过绕佛、拜佛、念佛、学佛,逐渐平息贪婪、瞋恚、愚痴等内心的烦躁恼乱,不断修正我们的言行。
  世间上有种种苦迫,人生也常有诸多不如意。我们希望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等种种的痛苦不再与我们相伴,希望自己及家人、亲朋好友乃至三界六道一切如母有情身心都能免受诸苦的煎熬,希望所有众生都能远离惑、业、苦的纠缠,迈向究竟安乐的涅槃,这就需要大家共同发心,共同努力,共同勉励,共同承担,共同将佛陀的家业发扬光大。只要大家依佛教行,必定可以离惑业苦,得究竟乐。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2006年除夕普茶开示
下一篇:在法门寺佛指舍利赴韩国供奉迎归安奉法会上的讲话
 法华漫话系列:成佛快慢谈
 感悟人生 第五讲 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 六、发长远心
 皈依开示——龙泉寺2009春节“国泰民安•华严祈福”法会报..
 感悟人生 第七讲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四、走进佛法
 能除众怖作依怙 真实不虚无他方
 过堂用斋 善用其心
 《唐思鹏著作集》序
 如理寻访明师
 用心感知别人的情绪
 生命的无比尊严与无上价值—— 在佛教生命观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南传法句经 第十七:忿怒品[栏目:南传法句经[白话版]]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43集[栏目: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可以跪着供护法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道教讲修行选择地点、气节,解脱道讲这些吗?[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校勘重印后记[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觉与迷[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金刚经》讲解第三十一讲[栏目:慧祥法师]
 唯识心理学(白云禅师)[栏目:唯识法相·参考资料]
 无门直指 第十二节 诸佛心体[栏目:程叔彪居士]
 心性的证悟[栏目: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