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研究》《经论断章读》叙
{返回 欧阳竟无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79
《经论断章读》叙
法海难言,汪洋渊懿。学者尝以易解文字嘱请抉择,而苦无专籍。因思方便,于诸经论节取杂集,期不背乎《般若》、《瑜伽》,以应其求。凡十五章,名之曰《经论断章读》。《左传》赋诗断章,予取所求,盖斯意也。
舍生死身而取法身,犹儒者义利之辨,入德之门,如是读《维摩》之〈方便〉、《密严》之〈胎藏生〉二品。
如何能舍生死身,以解空法故,如是读《智论·十喻》。不能倏然与空相应,方便先观无常,数息以定心,不净以入境。龙树称法中甘露门也,如是读《般若·念住品》。定根于戒而成于慧,最初三皈,念佛、法、僧;三学之戒,念戒、舍、天;定,念息、死;如是读《智论·八念》。
三学之慧,般若真谛,瑜伽俗谛,如是读《大般若·空性品》、《智论·般若波罗蜜》、《瑜伽·胜义伽他》。
实相为无上菩提,方便为一切种智,佛之知见,方便为究竟,如是读《法华·方便品》。一乘绝唱,在不舍离一切众生,一百四十一当愿众生,信行位也;观察身语意业,佛法僧戒皆不可得,而勤修十智,住位行也;皆地前行也,如是读《华严》〈净行品〉、〈梵行品〉。
地上菩萨,自在无碍行,如是读《华严·十忍品》。佛前佛后,皆本一行,如是读《华严·普贤行愿品》。
学佛所在,在决定死心,如是读《金光明》舍身饲虎故事。学佛所忌,忌决定死法,如是读《大涅槃》阿闍世王故事。探骊取珠,扫贼殄渠,何骇怪之有,何不可思议之有!?
民国二十八年(1939)欧阳渐叙于江津支那内学院蜀院
(选自《欧阳竟无先生内外学》第二十二册)
{返回 欧阳竟无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研究》精刻大藏经缘起
下一篇: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研究》支那内学院经版图书展览缘起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五编《儒学通论》孔佛概论之概论..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四编《论佛学书》答熊子真书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中庸读》叙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五编《儒学通论》夏声说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中庸》传 绪言..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教育》释教训第三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研究》精刻大藏经缘起..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辨二谛三性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附:解惑四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持已被听到者经
[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26讲
[栏目: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佛之心法 八正道之正业
[栏目:一行禅师]
什么是证悟空性的智慧呢?
[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经行讲述:返朴归真为行 见如来本性为道
[栏目:妙祥法师]
慈心、日常食物及生活方式
[栏目:四无量心]
意识的力量
[栏目:万行法师]
佛法中的「空」、「智」与「识」有何不同?
[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佛教常说的“慧”有哪些含义
[栏目:佛学小知识]
何以宗喀巴大师论著,为诸大德赞为空前论著?
[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