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四念处修行要领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164

《四念处修行要领》

空海法师  主讲

前言:

很难得我们解脱道的学员,又再同聚一堂禅修,这真的要具足很多的殊胜因缘,如果你没有善根,就没办法与解脱道相应;如果褔德不具足,你没办法听闻到正法,没办法听闻到真正解脱的正法;褔德不具足,你也没办法来参加禅修;如果因缘不具足,我们的禅修也没办法顺利举行;因缘不具足,我们也没有这么庄严的禅堂,让大家好好的禅修。

所以不要小看这样的聚会,不要小看这样的禅修,真的是要具足很多的善根褔德因缘,今天大家都是为了学佛、成佛,为了解脱而来,学佛就是要学习释迦牟尼佛,早日解脱自在。在一开始我们都会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就是对佛陀的感恩与尊敬,感恩他示现一条解脱之路,让众生能够出离苦海,但是我们不是把学佛当做一个口号,不是把佛法当做佛学在探讨、研习而已,我们要具足闻思,进一步要来到实修实证,所以刚才带领大家发愿─佛道无上誓愿成,期许大家要有魄力、决心,学习释迦牟尼佛那一种大丈夫的气势。 

佛道无上誓愿成,不要小看自己、不要低估自己,每个人都是未来佛,而这个成佛之路,要多久呢?不是三大阿僧祗劫,不是几百万年,也不是几十年之后,而是这一生这一世、现在啊!此生此世啊!释迦牟尼佛都是如实的向我们开示,告诉我们涅槃解脱之路都是这一生这一世,要点是你必须掌握到真正的出世间法。

而这出世间法呢,却是百千万劫难遭遇,今天我们能够在基隆月眉山灵泉禅寺禅修,要知道这已经是酝酿了几千年之后,才有今天这样的聚会在这里一起禅修,不要小看这样的因缘,百千万劫难遭遇,要好好珍惜啊!

光是灵泉禅寺一百零三年来,历经了四任的方丈和尚的筚路蓝缕,以及诸多护法菩萨、龙天护法,各种因缘不断的蕴酿,才能够有今天的规模、有今天的庄严道场,来让大家专心禅修,这些因缘都是不容易啊!空海〈惟传〉也是第一次在这大禅堂带禅修,协助大家深入实修实证,所以刚才讲说这是蕴酿几千年,才有今天的因缘。大家要成佛、要解脱,如果你光是抱着一个法门深入,而身心不柔软、欠缺慈悲心,修行是不会有所成就的,你的修行也只是在世间法里面练功夫而已。

在大家刚刚的发愿里面,不要忘了「众生无边誓愿度」,要有这一种誓度一切众生的大慈大悲大愿力,你的修行才会有成。要有这样的魄力、有这样的决心、有这样的慈悲心,必须要先回到自己本身能够深入闻思修证、为法做见证,所以把「佛道无上誓愿成」摆在前面。

真正的菩萨道是建立在解脱道上,如果菩萨道没有建立在贯彻解脱道,所谓的菩萨道跟世间的善法、慈善事业没有什么差别。真正佛教的特色是在于解脱道,佛教如果失去了解脱道的骨髓核心,很容易只是沦为方便法、世间善法。大家能够来参加解脱道的禅修,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今天大家大部份都已经有《阿含解脱道》的闻思基础,然后进一步认真地实修实证,这就是「我今见闻得受持」,进一步「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些都不是标语,大家要进一步把所听闻的佛法要实修实证,你才能够了悟真理实相,才能够为法做见证。

我们要把平常大家习以为常的发愿及开经偈,落入实际的动作,它是动词、要实际去做,不要只是变成标语、口头禅,天天在那里复诵、课诵,但是却没有真正落实去做。大家不要忘了「无上甚深微妙法」,佛法真的是与世间法不一样,佛法是出世间法,不是一般的世间学问。不要以为自己学问高、学历高,或者社会的经历很丰富,我是大学生、我是硕士、我是博士、我是医生…,认为这些经文我都懂了,这些佛法我都懂了,自认为是老参,认为这些我都知道了…,错了!

除非你是个大安心、大自在的解脱者,否则你没有真正懂得佛法,你只是从经典、文字、名相上面,去理解一些佛法,但那不是佛法的真精髓,佛法是无上甚深微妙,不要被自己的意思意识所欺骗,不要以为自己已经懂了、已经都会了。除非你是解脱者,不然我们通通要归零,把过去的知见放下,把过去的法门放下,把过去习以为常的论断、观念通通放下。

迈向解脱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归零,如果你没有归零,还是会在原地打转,就像一只瓶子,不是装得满满的,不然里面就是装着很多污垢的水;不是装不进新的东西,不然就是当有新的东西装进去之后,还是跟那些原来污垢的水混合。所以不要脚踏两条船,把过去的观念知见归零、放下,一步一脚印的跟随着佛陀所走过的解脱之路,一步一脚印的去做、去修,这是最快、最安全能够到达彼岸的解脱之路,空海追寻解脱之路历经三十几年了,我今天也是毫无保留的把它呈现出来,跟大家分享,而这一条解脱之路,不是空海所创造的、所发明的,那是佛陀、历代的解脱者,他们所走过安全又可靠的解脱之路。

大家不要小看这样的因缘,我们这一次的禅修,要跟大家分享的主轴核心,就是四念处的禅修方法。北传佛教地区,通常很忽略这个章节,这是我们北传佛教地区需要补强的地方,这几天的禅修,我们会逐步、逐次的介绍,修行是有次第、有方法、有步骤。如果你欠缺次第、欠缺方法、欠缺步骤,就如同你要建造一栋高楼大厦,但是你却没有建筑蓝图,那你怎么盖大楼?结果,不是杂乱无章的盖,不然就是盖一些违章建筑。

这栋高楼大厦的设计蓝图,就是我们的闻思基础,如果你没有闻思的基础,就像没有设计蓝图,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你光是天天在那里祈求,天天在那里幻想要建造一座高楼大厦,能完成吗?最后往往都只是落入空谈,所以修行的次第、步骤,就如同建造高楼大厦,当有了设计蓝图之后,再来就是要好好的把过去那些违章建筑铲除掉、把地整平,这就是归零。你如果没有把那些违章建筑去除掉,你怎么建造得起来一栋高楼大厦?如果没有好好整地,你怎么建造高楼大厦?

如果你没有把过去的观念、知见、法门放下,就无法兴建高楼大厦,所以除了有设计蓝图之外,再来就是归零,这已经是实际动工开启的第一步,当把地整平之后,进一步就是要挖地基。如果没有深厚的地基,你就急切着要兴建高楼,你能够盖多高呢?就算你勉强的把大楼盖起来,这样会稳固吗?是没办法稳固的,是禁不起考验的。所以进一步就是要好好的扎根,把地基挖好,你地基挖得越深,地基就越稳固,就越能够盖起高楼大厦。越高的大楼,相对的,它的地基一定是越稳固、越深入,请大家不要忽略这个次第、步骤,不要急、不要慌、不要乱,不要马上想要从果地起修、马上就要三级跳。

如果地基不够稳固,你所建造起来的,就只是危险的大楼;如果你没有打地基,或是没有扎扎实实、一步一脚印一层的建筑起来,你的大楼若不是空中阁楼,不然就是一栋危险大楼,只要一遇到境界的考验,马上就会跨掉。你要能够来到禁得起任何境界的考验,一定是要有深厚的地基,而且一层一层、扎扎实实的建筑,没有偷工、没有减料、没有马虎,如此建造起来的一栋大厦,就能够禁得起任何的考验。

同样的,在往后禅修的每一天都有不同的进度,会逐步带领大家逐渐的深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很重要,请大家不要忽略、不要草率,你越实实在在去做,越认真去做,把每一个阶段都认真做好,这样你所建造起来的高楼大厦就会很安全稳固,而且也是最快速。所以最快的方法就是一步一脚印,按照解脱道的次第、步骤来实践,以下我们即将每一个阶段,一步一脚印的告诉大家如何逐渐的深入。

解脱路上寻寻觅觅:

除了解脱者之外,所有的众生都在寻找解脱之路,所有的众生都在寻找出离苦海的方法,不管你有没有加入宗教,不管你有没有信仰,每个众生都在寻找解脱之路。有的人拚命工作,有的人拚命赚钱,有的人热衷于从事政治活动,有的人热衷于从事自己理念的实践,不要忘了!这些都是在找寻解脱之路,当你慢慢深入去了解就会知道,就算你在养儿育女,也是在找寻出离苦海的方法。

有的人热衷于积蓄很多的金银财宝,也是在找寻解脱之路啊!因为只要还没有来到究竟解脱之前,众生的内心世界一定有苦、有不安、有烦恼、有贪心、有瞋心、有无明,当一个人还没有真正大安心、大自在之前,内心一定有苦、有不安,也一定会透过各种方式来找寻他所认为的安心之路。所以不要以为世间人或是在家居士,他们就没有在找寻解脱,错了!包括贵为总统也还是一样,是在找寻他的解脱之路,只是一般人非常不容易区分出来,什么叫做真正的苦海?以及这些苦海真正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一般人没办法清楚的了解,就算你得一个博士或是两个博士学位,你还是一样没办法正确而清楚的认识,苦海的形成原因来自于哪里?

绝大多数的人都在世间法里面打滚而不自知,他想要出离苦海、想要找寻出世间法,但是一直寻寻觅觅在找寻的,却都是在世间法里面打滚,仍然不知道。只是当他打拚奋斗一段期间之后,发现内心里还是有很多的苦、很多的不安、很多的烦恼,这时候他又会继续再寻寻觅觅。所以我们要清楚的分辨什么是世间法?什么是出世间法?这是不容易的,但却是非常重要。

一般人很难有这样的智慧,能够分辨出什么叫做世间法?什么叫做出世间法?而整个解脱道的课程,就是要让大家清楚的了解,什么是世间法?什么是出世间法?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不会浪费在世间法里面打滚,才不会浪费在枝流末节上面打滚而不知道。曾经跟大家讲过,半年的闻思课程,可以让你减少十年、二十年以上的盲目摸索。其次,就算你进入宗教团体、修行团体,不管是任何宗教、宗派,不要忘了都是一样要找解脱啊!

每一个宗教,不管是迷信型或是信仰型,一样都是在找解脱,但是却很少、很少有人能够清楚的分辨出来,什么叫做方便法?什么叫做究竟法?而每个宗派、每个宗教师几乎都会跟你强调,他们的宗教、他们的宗派,他们的法门是最好、最高、最快速。在《阿含经》里列出来的【葛拉玛经】,都有清楚的叙述,几乎每个宗教师、每个宗派,都会强调他们的是最好、最高、最快,因为有这么多热情的宗教师,在弘扬各种不同的法门,让众生也疲于奔命,一个法门学了之后没多久,又觉得还是苦啊!还是不安啊!

然后又再寻寻觅觅,有的人在一个宗教团体里面,一待就是十年、二十年,然而还是苦、还是不安。因为很多人、很多宗教师,他们很难分辨出什么是究竟法?什么是方便法?而他们一样都会跟你强调这是最究竟、这是究竟法,空海没有意思要落入那些见诤,我也不想跟大家强调四念处的禅修方法,就是最好、最高、最快、最安全,因为大家已经听过太多这种话了。

我们只是如实的呈现一条本身走过来,觉得真的是相当好的一条解脱之路,而且也是佛陀他们所走过最安全的快速道路,我们只是把它亳无保留的呈现出来跟大家分享,至于是不是真的非常的殊胜、非常的难得?希望大家不是用信仰层面的就信以为真,而是希望大家能够拿出科学家求真求证的精神来检验、来求证,修行不要马虎,这样就是对不起自己。佛陀从来不希望大家停留在信仰层面,而只是这样盲目的相信。

佛陀都是鼓励大家要实修实证,你真正证悟到才算,因为唯有你自己吃到东西,吃饱了!你的肚子才会饱;唯有你自己真正喝到甘露水,你的口喝才会消失、才会止息,所以佛陀讲的法,是不是非常的好、非常的高,也唯有你真的亲证到才算。也唯有你真的亲证到,你内心的苦、内心的不安,才会真的止息下来,所以法门的好不好?究竟不究竟?不是从某部经典上面来看,也不是某位大师一直强调,然后就信以为真,不是这样的。

真正的究竟法就是能够让你感受到很实用,你一天的闻思、一天的用功,就有一天的效果;你一个月的用功、半年的用功,就有半年的成长跟改变。真正的究竟法,能够让你内心的痛苦不安渐渐消失,这都是可以检验的。如果你学习某个方法、某个法门,经过半年、一年或是两年,却还是没有让你有很大的改变、很大的法喜,就要重新检讨。尤其是五年、十年,还无法能够感受到安心自在、法喜充满,就要重新评估。

不要忘了!大家的目标是为解脱而来,而不是要成为宗教的信徒,不是要成为宗派的信徒,佛道无上誓愿成,学佛就是为解脱而来,所以大家要一步一脚印的去走、去做,拿出科学家求真求证的精神,来检验、来实验、来实修实证,你才会知道空海所跟大家介绍的这一条解脱之路,是不是真的安稳又快速?是不是真的究竟?也唯有实修实证,你才能够证明,不用空海多赘言。

念处经

在今天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地区,最重视的修行法门、方法的核心就是四念处,但是在北传地区,却是对四念处的修行法门非常陌生、非常忽略,到最近十几年来,经过南北传佛教的交流,才渐渐有人深入了解四念处的修行方法。

空海是在一九八九年,就到泰国去参访、去研习四念处的修行方法。之前在就读研究所的时候,也就曾经深入原始佛法跟四念处,经过廿、卅年的闻思修证之后,发现佛陀所走过的这一条解脱之路,真的是非常殊胜,让我得到了很多法宝,所以今天把它毫无保留的呈现出来跟大家来分享,所要跟大家讲述的,不是讲一些头脑的观念、知见,而是真的可修、可证、可达。

以下所要讲述的四念处课程内容,在仔细听闻之后,你要认真的去做、去实践。在北传的《四阿含》里的《中阿含》九十八经,就是【念处经】。南传在《长部》里有【大念住经】,北传在《杂阿含》也有记载,但不是很完整。在《中阿含》九十八经的【念处经】,非常的完整、相当好,请大家多珍惜这一经的开示。

只要你按照【念处经】所讲述的「四念处」方法,逐步的去修、去做,佛陀跟我们开了「支票」,跟大家保证七年内,你至少能够证到三果。如果因缘具足,你很有可能可以证到阿罗汉果。不要以为证阿罗汉是不了义、是小乘的、是自了汉,这都是错误的观念、知见,要把那些通通放下。因为佛陀本身就是走过这一条「四念处」,而成佛、成道的。

《阿含解脱道次第》196页「念处经」

第一节﹝引言﹞

「世尊告诸比丘:,有一道净众生,度忧畏,,灭苦恼,断啼哭,得正法,,谓四念处。,若有过去诸如来、无所着,等正觉悉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若有未来诸如来、无所着,等正觉悉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我今现在如来、无所着,等正觉、我亦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

佛陀第一段就开宗明义的跟我们指出,有一条解脱道路,这一条解脱道路能够「净众生」,把众生内心的贪瞋痴、污垢都净化掉、洗涤掉;「度忧畏」,你的忧悲苦恼、你的畏惧、你的不安,都可以因为这一条「四念处」的解脱道路,而让把你内心的忧悲苦恼都消除、消失。「断啼哭」就是你原来在苦海浮浮沈沈,种种的痛苦、种种的烦恼、种种的不安,能够因为你实修「四念处」这一条解脱道路,而得到解脱自在,内心的苦、内心的不安,以及那些啼哭,也都会消失。这是治疗我们心病最好的药,你能够得正法、见法,走在正确的解脱道上,而这一条正确的解脱之路就是四念处。

佛陀已经很清楚、明显的告诉我们四念处的效果,再来他又拿出历史上的那些解脱者来证明,说明过去的那些解脱者,也是如实走过这一条「四念处」的修行方法,未来的那些解脱者,佛陀也很清楚的告诉我们,他们也一定会走过这一条「四念处」的修行方法,包括佛陀本人,他也清楚的告诉我们,因为这不是信仰、不是道听涂说,如果我佛陀自己没有走过的话,我怎么能够证明这一条路的正确与否呢?所以佛陀很笃定的告诉大家,我佛陀也是如实的走过这一条「四念处」的修行道路,而来到无上正等正觉。

这样的说明够清楚了吧?!这样的说明足以让大家产生信心了吧?!过去的佛、未来佛、现在佛,他们都是很扎扎实实的走过这一条「四念处」的修行方法,而来到究竟解脱。佛陀不会打妄语,不会开空头支票,所以请大家放心!跟随着佛陀他们所走过的解脱之路,依循着「四念处」所跟我们开示的修行方法,一步一脚印的去做,这是最安全、最快速。

因为我们是在禅修中讲解修行要领,而不是在一般的摄影棚室,或是一般单面式的讲经说法、单独片面的诠释。修行要领是很实用、很实际的,而且是很生动、很活泼的,所以在禅修的时候,讲述「四念处」的修行要领,才能够讲出活的那一部份─活生生的修行要领,如果我只是在摄影棚里面讲的话,则其中很多的精华就没办法讲述出来。况且修行要领是属于双向的互动,是一种磁场双向的互动,你们的精进用功会激发我讲出更深的修行要领。

第二节﹝身念住﹞

      「云何为四?,观身如身念处,,观觉如觉念处」。

这个「觉」在《杂阿含》翻译为「受」,感受的「受」,《中阿含》通常把这个「受」翻译为「觉」。同样的,「四念处」是讲身、受、心、法,所以「观身如身念处,观觉如觉念处」,也就是「观受如受念处,观心如心念处」。有的人把「处」读为处,处在什么情况的「处」,这样也是有很深的解释角度,下面会再深入解析。

「云何观身如身念处?比丘者,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寐则知眠寤。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善着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

这一段是修行的重点,以及非常重要的阶段,是「身念处」开发的重要提示,也是一个核心重点。不要小看这一段,如果你真的能够做到这一段,比你读了好几十部的大藏经都还更重要。如果读了很多遍的大藏经,但是却没有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实修实际的做到,则所研读的经典都只是一些空论,都只是一些头脑的知见。研读了那么多的经典,不如把这一段好好的消化,然后实际的去实践、去做到。

「四念处」讲的就是身、受、心、法,它是有次第、有步骤的由浅入深,「心念处」讲的就是「明心」的阶段,讲的是起心动念,但因为我们的念头是非常、非常的快速,而且很微细、很微细。如果你在粗的身体动作、粗的相,看不到、看不清楚的话,则那些微细的相,就更是不可能觉察到,要谈「明心」是更不可能的。

因此,「明心见性」之前,必须要「身念处」跟「受念处」先开发出来,「明心」是属于「四念处」第三阶段「心念处」的开发,当「明心」之后才能够「见性」。「见性」就是第四阶段「法念处」的开展。所以「明心见性」是很具体、不会抽象的,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解,所谓的开悟不是真正的开悟;你所谓的「明心」,也不是佛陀所讲的「明心」。

「明心见性」是有次第、有步骤的,现在我们就依循着「四念处」修行要领的课程,逐次协助大家到达「明心见性」的阶段,不要小看此次禅修只是八天而已,佛陀在这一经跟我们清楚的讲出来,只要真的好好用功,观念、知见正确,你在七天七夜之内,都有可能开悟、可能见法。所以不要忽略每一个阶段,禅修不在于时间的长短,不一定要几个月才能够达到效果。如果观念、知见不正确,再修个五年、十年,你还是在练功夫;你观念、知见正确,在七天七夜之内,见法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所以现在大家身心柔软的按照次第、步骤逐步去做,很快就能够来到「明心见性」的阶段。你要「明心」之前,「身念住」的开发就非常清楚具体的告诉我们,怎么样能够「明心」?你的身体必须要清楚的觉察。我们的身体都是活在当下,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动作,包括讲话都是活在当下,但是众生的心呢?却都是跑到过去、跑到未来、跑到九霄云外,你的心很少、很少跟你的身结合在一起,你的心通常都是很散乱、很散漫,很少活在当下。

如果你的心没有跟身体结合在一起,身心就是分离的,而分离的身心就像行尸走肉一样,就是佛陀所讲的:活在颠倒梦想的世界。如果你的解脱是寄望在遥远的未来,这也是在构筑一个不切实际的梦幻世界。唯有你的身心结合,保持清醒明觉,你才能够见法,身心才会清静;唯有你的心,清醒明觉的活在每一个当下,你的心才可能成为「明心」。当你真的能够清醒明觉活在当下、又能见法,才能够真的远离颠倒梦想。

大乘佛教讲述很多崇高、美好的境界,真的都是相当好,但是次第、方法却是相当欠缺、非常疏忽,一讲到要实修实证、按部就班,就认为是小乘、是不了义的,是国小的、是小学生的,认为不是很重要。讲的都是高谈阔论,像这样就算讲再久,都只是空谈;讲再久,我慢还是看不到,贪瞋痴还是没有净化。

真正的解脱是我慢的止息、消失,贪瞋痴的完全净化,如果学佛修行没有回来净化我们自己的贪瞋痴、止息我慢,那都是在佛法的门外、还在枝流末节上面绕。所以,千万不要认为「四念处」是小乘人在修的,它是真正能够帮助你醒过来,非常重要的法门、重要的关键,是百千万劫难遭遇。

第一个阶段「身念住」的开发,佛陀就告诉我们「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寐则知眠寤。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立念在身」就是把你这一匹心猿意马的一颗心拉回来、收摄回来,放在你的身体上面,让你的身跟你的心对焦,让你的心清醒明觉的活在每一当下,清楚觉察你当下的每一个动作。如果你的心是跑掉的,要拉回来的是这一匹心猿意马,你最忽略的是这个身,而心呢?都是散乱的心。如果你的身跟你的心没有对焦,就是活在无明的世界,这一段就是让我们醒过来的重要关键,如果你这个步骤没有做好,后面的步骤就是空谈。

「身念住」怎么开发呢?「行则知行」,一般众生平常的走路跟佛陀的走路,有什么不一样呢?一般众生的走路跟觉悟者的走路,有什么不一样的内容呢?同样都是在走路,但是佛陀、觉悟者所展现出来的走路方式是「明行足」,而一般的众生是「无明行」。

一般众生走路都是又冲动、又快、又急,赶快、赶快、赶快…,脚步都是很急、很快,然而你的心却都是在想其他的事情,想东想西、担忧东、担忧西,很少活在当下,也很少觉察到自己当下的每一个脚步。而佛陀他们,不管托钵、游行或是其他的动作,每一个脚步都会保持清醒明觉,这不是佛陀这样做,我空海才这样讲,如果我本身没有做到脚步的清楚觉察,我不敢要求大家也这样做,这些修行法要、修行要领,一定是我有经历过、我有做到,我才敢讲出来。包括往后几天所要讲述的内容,如果我没有证悟到的,我不讲;如果我没有做到的,我不讲。不要讲述自己做不到的,不要讲述自己没有体悟到的。

所以「明行」很重要,佛陀他们走路就是这样,我每一个脚步都很清楚觉察,而且不疾不徐,在走路之中有安祥,走路之中一样展现三妙行。但有急事要做的时候,不是脚步不可快,一样是可以快,但是你一样都保持清醒明觉,走路的修行要领就是把你的脚步放慢一点,跟你原来走路的脚步比较起来,把你的脚步再放慢一点。

再者,随时保持清醒明觉。当你在上班或是平常在工作的时候,一样左脚、右脚、左脚、右脚都清楚觉察到,这是属于在走路方面。当然不只光是走路方面,「行则知行」,不单单只是走路而已,包括手的动作、讲话、口行…这些也都是。「行」包括身行、口行、意行,而「意行」是归属于「心念住」的开发。

这里的「行」,是着重在「身行」,不单是脚步的走路,包括你的动作、扫地一样,当拿着扫把在扫地,当下一样是在动,这个「行」就是一个动作。动态的时候,诸如:脚的动态、手的动态,或是身体的动态、动作,都要保持清楚觉察。这一点需要大家下功夫去调整过去不良的习性,以往我们很少清楚觉察当下的动作,而修行是要把我们冲动的动作,调整为安祥、柔和,把我们无明的冲动、「无明行」,转变成为「明行」。

包括在上、下楼梯,都要清楚觉察每一个脚步,当无明、冲动的时候,脚步是很粗重的,上、下楼梯都是啪!啪!啪!这表示我们心的粗糙。如果你的心是微细的、动作是柔和,上、下楼梯都会有一份的安祥自在,走路也都有安祥在里面,而且会像行云流水。所以「行则知行,住则知住」,这个「住」跟前面的「行」是一个对比,「住」是你站立、静止不动的时候,前面的「行」是动态,第二个「住」讲的是静态。当你在静态、站立、停止下来的时候,一样保持清楚觉察,你当下的身体状态,以及当下附近周遭的情况,都能够清楚觉察,就是「住则知住」。

「坐则知坐」:

   「坐则知坐」,这个「坐」是禅坐、打坐或是端坐。包括你的打坐姿势,以及酸痛的时候要换腿,当下都要清清楚楚的觉察。如果你的观念错误,打坐就是在练功夫,如果你的观念是观念的,打坐会变成很轻松。错误的打坐方式,身心会越来越僵化,「我慢」会增长;正确的打坐观念,你的身心会越来越安祥,越来越柔软。

一般人提到打坐,通常不是害怕、惧怕,不然就是一打〈上〉坐,就有很多的索求─要求开悟、要求禅相,这是不正确的打坐。提醒大家几个打坐方面的要点:

一、 打坐的姿势要放轻松:

   脊椎、头部、颈部、背部跟腰部,让它保持自然的垂直,是要挺直但是不用力,这一点很重要,这里所讲的挺直,并不是直直的一条线,而是生理上自然的直线。我们的脊椎、背部、腰部,有一个自然的弯曲度,配合这样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端坐,这样会最轻松。如果你刻意去矫正它,有用力的话,你的腰背会很快就酸痛,而且胸部也会闷。所以打坐的坐姿要放轻松,保持正直,头部不要向前倾,也不要向后仰,要你自己去调整,调整到一个轻松的姿势,这要靠自己去摸索,调整到一个最适当的角度,你坐起来才会很轻松,而且全身能够放松。如果姿势坐不正,当你一放松,很容易就会往前倾,或是弯腰驼背,所以打坐的坐姿,自己要调整一下,记得!腰背是挺直,但是不用力。

二、 打坐的目的:

打坐的时候,有的人就会强调当遇到腿酸痛时,不可以随便更换姿势,你要在那里熬!熬!如果你硬是要跟腿的酸痛在对抗,这样很容易形成一种练腿功、练功夫。盘腿方面不要刻意强求,北传很强调要双盘,但是泰国他们重视的是单盘,缅甸则是单盘、散盘都可以。所以北传的佛像都是双盘的佛像,但是在南传地区却是单盘或是散盘。坐姿的重点不在于双盘、还是单盘,是以你自己觉得轻松、自然为主,当然盘腿比没有盘腿要好。因为盘腿来打坐,身体比较稳重,也比较容易宁静下来,打坐的时候,当姿势放轻松端坐之后,然后按照出入息法,一步一步的深入,让你的心能够渐渐的宁静下来、安定下来。

有些好高骛远的人认为:打坐不重要,光是动作就好、工作就好,我们修行是要溶入一切…。修行要溶入一切境界里面是不错,但是如果你的打坐基础不够稳固,你的心会是很散乱的。没有定力、静不下来,你还是一样在苦海里浮沈,我们当然没有刻意强调一定要打坐多久,打坐的功夫要多深,但是你要能够静得下来,每天要给自己早晚至少半小时以上的打坐时间,打坐会让你的心渐渐的安祥、宁静下来。

如果你静不下来,而找很多的理由来忙碌,你是在透过各种忙碌来掩饰自己内心的静不下来。如果内心静不下来,你的心怎么清静呢?怎么「明心」呢?你这污垢的心怎么沈淀下来呢?打坐就是让我们的心能够宁静、沈淀下来,所以不要小看这个坐姿,不要小看禅修的禅坐。

有的人很热衷于行菩萨道、行善布施,一跟他讲说要来禅修、要来打坐,就很头痛、很头大,认为:哎呀!我坐不下来!那不重要,我们只要好好去行善布施就是了…。但是几年下来,你还是停留在佛法很肤浅的层面而已,你的身心都没有沈淀、宁静下来,也没有把污垢的心沈淀下来,你还是看不到内心充满贪瞋痴、我慢十个结。因此,真正的苦因在哪里?那更是看不到,而打坐就是要让我们的身心宁静、沈淀下来,当你有这些基础之后,下一步的「明心」才能够开发出来。

在「身念住」开发的阶段,不管我们是处在动态或是静态,在打坐的时候,我的坐姿怎么样?一样要清楚的觉察,有在弯腰驼背,你也要清楚觉察,当腿酸痛的时候,我要换腿可以吗?当然是可以的,因为打坐不在于强调盘腿功。

当你的双腿会酸痛的时候,有两种方式去处理:第一种方式是不理它,继续你的观呼吸,放轻松、不理它,不要被那个境界牵引着走。第二种方式是:当你坐久之后,酸痛会不断的增加,有时候会像针在刺痛,这也很正常,如果你觉得真的很痛之时,会痛到干扰到你内心的宁静,觉得有在用忍的跟这个痛在对抗的话,这样就不正常、不正确。当你觉得这个痛会干扰到坐姿,是可以换腿的,但是不要边换腿、边抱怨,然后觉得自己业障深重,人家可以一坐好几个小时都不动,我坐半个小时就这么酸痛,是自己业障深重…,就一直在那里埋怨、抱怨。

这样你又错失掉很多修行的观念、关键,不要抱怨什么,每一个当下都是最好的。当你的腿在酸痛的时候就换腿,但是重点是在于换腿的过程,在松腿、要换的时候,一样要保持清醒明觉、清醒觉察,这就是「坐则知坐」。不是不可换腿,而是换腿的时候,保持清醒觉察。一方面不要用责备的心来责备这个腿不好、没有配合你,或是跟别人比较,觉得他们都坐的一动也不动,自己没多久就会换腿、就变动,这样一比较起来就让自己感到很挫折,这些埋怨、比较的心态,都是在耗费我们的生命。

我们没有必要跟别人比腿功,打坐的要领要掌握到,酸痛的时候可以更换姿势,但保持清醒觉察,还要用爱心、耐心善待我们这个身体,用慈悲心善待我们这个身体,为什么呢?我们这个身体个不是我的,它也是众生众因缘聚合而成,我们这个身体也是众生,你发愿要度很多的众生,能不能先度化身体里面很多苦难的众生?包括你的腿会酸痛、身体不舒服,都是我们这个身体的众生,正在发出痛苦的信号,它们需要你用慈悲心来善待,需要你用爱心来包容它们,所以不要责备它。

这个身体就像做牛做马一样承载你,协助你做很多的事情,如果当它在酸痛、发出痛苦的信号,就如同它在为你做牛做马,但你却没有善待它,当它喊叫几声的时候,你又在责备它、不让它吭声,这样是很不慈悲的。所以,不要责备身体不听话,反过来要用爱心来对待它,则你这一期的打坐,会更得力、更顺心、更顺畅,这是「坐则知坐」。

「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

「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很多人认为修行或是一提到修行,就是要到禅堂、大殿里面才算,出了大殿就好像是下班、下课了,或是一定要到哪里去打坐,才算是修行。有的人在自己家里有打坐的小禅堂,认为预定的时间到了,就进去禅堂里打坐,这样才是修行,当时间一过、出了小禅堂,就认为不是在修行,这是错误的观念、知见,记得!真正的修行是溶入一切的境界,每天二十四小时、任何时间都是在修行,你要把整个修行的质量,带入日常生活之中,每一个历缘对境都是在修行,而修行的第一步就是在每一个历缘对境,你都保持清醒明觉,这是很重要的观念、关键。

每天、每个动作、每个历缘对境,都保持清醒明觉,就是「置心一处,无事不办」。「置心一处」就是把我们的心安住在当下正在做的事情,这样不但有泠静的思考,而且你会很安祥自在,如此你做起事情来会更有条有理,更能够把事情处理得好,所以说「置心一处,无事不办」。要把修行带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你一切的动作都是在修行,所以严格的讲,修行是没有禅堂内、禅堂外之分,修行是没有上班、下班之别。

今天的禅修是因为要把基础打好,在这个打基础的阶段,我们有一间庄严的禅堂,来让大家进行闻思修证,这是很重要、有必要的阶段过程,但不是到禅堂来才算是修行,我们要慢慢能够来到,不管禅堂内、禅堂外都是在修行,所以没有上、下班之分。有的人如果有上、下班之分的错误观念、知见,就会认为今天我很用功、很认真修行,好了!现在下班、下课了,回到寮房之后,各种觉察都忘掉、忽略掉了。

佛陀跟我们提醒「卧则知卧」,是众生很容易忽略、疏忽的地方,你一回到寮房,准备要睡觉的时候,在铺床单、放枕头、摊开棉被的过程,都要保持清醒明觉。当你要准备到床上,要把鞋子脱下,坐到床上要躺下,包括躺下的姿势这些,你都要保持清楚觉察,平常很少、很少有人能够这样做到,通常都是:我好累!然后一看到床铺马上啪!倒下去!没几秒钟之后就打起鼾来了,有的人睡不着就在那里翻滚。

如果能够掌握修行的要领,然后把修行溶入在历缘对境之中,你的睡眠质量也会很好,而且失眠的问题也会解决。「卧则知卧」就是当你准备要睡觉,到睡前的这个过程,都能够保持动作的觉察跟清醒明觉,如果你躺在床上还没有睡着的时候,可以把你的觉察力安住在呼吸上面,但记得一个要领:不要用力、要放松。

你躺在床上观察呼吸,跟在禅堂里面的观察呼吸是不一样的,在睡觉的时候观察呼吸,你可以把觉察度调低一点,这要你自己去体会。如果你还保持很高的觉察力在觉察呼吸,反而容易形成一个现象,尤其是初学者很容易因为紧张过度,觉察力觉醒过度,太过用力的用力,反而会变成睡不着。

以前倒是容易睡着,一在禅修的时候观呼吸,反而不容易睡着,这是因为用法不当,还有太过紧张、太过用力所致,如果你有这种情况,记得要放松!放松!所以睡前是清楚的觉察,然后在安祥之中入睡。再者,以后我们还会讲到慈悲心的展开,如果你在睡前又有慈悲心的展开、很安祥,你就会睡得很好。

「眠则知眠,寤则知寤」,你在睡觉的时候一样,睡眠的质量能够相当好。当你早上一醒过来,记得不要马上动作很快,像现在禅修期间人很多,就想着赶快要抢第一,赶快要冲到厕所去盥洗,动作要抢在前面或是各种动作都要很快,要穿衣服、做其他的,或是当一切准备好之后,就赶快到禅堂里面去打坐,这样你又忽略了每一个当下。

当你早上一醒过来的时候,不用马上起床,你可以观察当下的姿势,当开始要动作的时候,一样要清楚的觉察。要下床,清楚的觉察;要摺棉被、要收卧具,过程一样都清楚的觉察,这就是「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的几个要点,以上所讲的这几个要点,如果你能够清楚的觉察、好好的去做,你就能够掌握到「身念住」的修行要领。

不要以为这个很简单,当你真的好好认真去做,就会知道不简单。做没多久,你心就跑掉了啦!不要自己不做,然后就认为:很简单、那个没什么!因为你没有在做,所以才觉得这很简单。不过,也不会很困难,不会比登天还困难,不会!只要我们一步一脚印的去做,心跑掉了没关系!有耐心的把它拉回来,用爱心来包容它,然后再拉回来,安住在每一个当下,以上所讲的这几个步骤,是「四念处」开发很重要关键,希望大家好好的下功夫,现在就开始去做。

今天在这里所讲解的「四念处修行法要」内容,将来都会流通到世界各国,所以空海所面对讲演的对象,不只是在座的各位,面对的是整个无量无边的法界众生,空海讲经说法,一定是对天地负责、对宇宙负责、对众生负责。所以,真的,我们就讲真的;对众生有益助的法,我们就毫无保留的把它呈现出来,跟众生分享。

「诸比丘,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善着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这两行真是修行的要领,你每天都要练习、都要做的,而且你每天一定都有这些动作,修行是要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在《阿含经》、《四部阿含》,佛陀一开始讲经说法,所有的对象都是以比丘僧为主,整部《阿含经》都是针对出家众为主,出家众代表的是佛教的僧团,以及专业的修行跟弘法的人才。所以要知道佛陀讲比较高深、较专精的这些法,都是针对专业修行跟弘法人才的比丘、出家人而言,原来历史上的事实就是如此。
   整个佛教僧团的骨髓、核心,都是扣住《四部阿含》来深入闻、思、修、证,但是演变到后来,《四部阿含》竟然都被冰冻下来,很少人去探讨、很少人去研究,解脱道也就因此渐渐荒废掉了。今天在场的是在家居士占多数,虽然出家众也有,但比例比较少,这正是代表北传的现象,出家众反而比较少人去研读真正的解脱道,比较少人去重视《阿含经》,。反而是在家众更能够有无限的视野、无限的胸襟,能够去深读、研讨《阿含经》,讲这一席话也是勉励我们所有的出家众,真的要好好重新对待《四部阿含》,不要低估它,那正是解脱道的核心、佛法的核心。

佛陀处处都是跟这些专业修行人,深入讲解「解脱道」的,至于怎么样继续再深入呢?要「正知出入」,不管你是出去或回来,所有的进退举止动作,都要保持正知、正念、善观分别,你的身心要结合在当下,对于你的言行举止动作,都要能够善观察、要有觉知。你当然要有分别,不是一开始就没有分别心,很多修行人常常强调没有分别、没有分别,如果没有善观分别的话,你没办法来到真正的没有分别,所以要善观分别。包括说我们的起心动念是善?是恶?你要清楚分别,有没有瞋恨心?有没有嫉妒心?现在的心量有没有狭窄?都要善观分别。

「屈伸低仰」,我们四肢的屈伸,或是身体的低仰,你都要清清楚楚的觉察;在动态之中,你都要保持清醒明觉。「仪容庠序」,你的身、口、意或是威仪都要展现一种三妙行,从容不迫、行云流水,而且在这之中,都要保持正知正念。

「善着僧伽梨及诸衣钵」,「僧伽梨」是佛教的专有名词,就是当你要「穿九衣」的时候,或是要拿衣钵出去托钵的整个过程,都要清楚的觉察。我们一般人呢?你要穿衣服、卸衣服,都要正知正念,你要吃饭、要盛饭,都要保持正知明觉。

「善着僧伽梨」,以目前佛教制度来讲,讲的就是九衣,出家众的三衣是五衣、七衣跟九衣,「僧伽梨」是褡九衣,适用正式讲经说法的场合穿着。如果依照戒律、制度来讲,今天空海在这里讲经说法,是要穿上九衣,褡九衣代表讲经说法的时候穿着,但是因为北传的制度跟原始佛法有些不同。我们现在穿的是北传方面的短褂、中褂、长褂,在正式场合的时候,看情况一样有穿上五衣、七衣、九衣,还有后来的红色祖衣,像现在很多住持在穿的红祖衣,那是中国人再创造、增加出来的,原来原始佛法里面没有红祖衣的,所以这是随着时空的演变而增加出来的。

如果以空海个人而言,我是觉得不要穿红祖衣比较好,因为那个太亮丽,很容易长养一个人的我慢,有的人就会问出家人:你们为什么要穿大红的祖衣呢?白圣长老就回答说:因为众生需要啊!穿给众生看啊!众生也觉得穿这样才庄严,我认为这样的回答是对一半而已。事实上,如果佛教没有制定这样的戒律、仪式,你没有穿这样出来,而用其他的仪式或方式展现出来,众生也未必一定要出家人这样穿,看起来才觉得庄严。今天的南传比丘,没有一个人穿红色袈裟,穿的都是咖啡色系的,现场有一位南传比丘,穿的就是今天南传比丘他们所穿的袈裟,都是这一色系列的,不管是不是国际大师,都没有人在穿红色的。

但是我们中国大乘佛教地区,在大场合都是穿红色的,我个人觉得入境随俗是可以,但是红祖衣很容易变成在无意之中,长养我慢的情况。当然我们尊重仪式、尊重现在这样的制度,但是我们真的要回到实质的弘法、利益众生,而不是在穿什么袈裟才代表什么身分、权威,如果依照这个制度来讲,你要正式讲经说法,是要穿「僧伽梨」,也就是说要穿九衣,但我是觉得穿那一件之后,有很多的动作不方便,所以我想说可省就省,就穿我们的北传认为比较庄严的长衫来讲经说法,这样而已。所以这也不是说我们随便,而是觉得简单朴实就好,历史上的佛陀也没有穿红色的,他就是穿着简便、庄重、庄严,这样就好。

因为我们北传现在是形成这样的一种仪式制度,当然我们也是尊重,我个人以后会不会穿着红祖衣?我是随顺因缘,如果说因缘需要穿着的时候,我也会穿,只是能够不穿的时候,原则上我是不穿,假如以后因缘情况需要,我也会随顺因缘、入境随俗。回到原始佛教来讲,是简单、朴素、庄重就好,真正重视的是实质的内涵、实质的内容,让大家能够真的闻法受益是最好,我们重视是实质的效果。但我们重视实质的效果,也不必要跟传统的仪轨制度在对抗,很多方面我们要展现柔软、展现入境随俗。

我们讲经说法是不希望长养众生对于外相的执着,而是真正引导众生对法的珍惜,所以空海个人对外相、对穿着方面,是觉得可以简化就简化,简单朴素就好,也协助众生反璞归真。如果在家居士的话,当你要穿衣服、你要褡衣,在这整个过程,你都要保持清醒明觉。

「及诸衣钵」,「衣钵」就是出家人要出去托钵,《金刚经》前段有讲到佛陀要吃饭的时候,他是「着衣持钵」,出去托钵回来,我们现在呢?是在五观堂用餐,记得!在这整个过程,也都是要保持清醒明觉,吃饭的时候也是一种修行。

有的人认为在吃饭的时候,我就是这样吃、吃啊!这没什么!吃饭哪里能修行?认为自己是业障深重,我才需要吃饭,吃这些是无奈的。或是说赶快吃完,吃、吃!等一下要到禅堂,或是去经行才算是,认为吃饭太麻烦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又浪费掉很多修行的大好时机。

你真的能够掌握到修行的要领,包括吃饭都是非常好的用功修行机会,而且里面一样处处可以见法,吃饭怎么修行呢?当你准备要用餐的时候,一方面要看到我们有没有贪念?当我们拿衣钵要去盛饭、夹菜到碗盘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欲贪?还有,在这个过程、这些动作,有没有清楚觉察到?你有没有安住在当下?当你盛好饭菜回到座位,你在吃饭、在夹菜,以及吃饭把饭菜送到口中…,这些过程,你有没有清楚的觉察到?

真正的修行是这整个过程,你都要保持清醒明觉,所以你在夹饭、夹菜、送到口中的整个过程,伸手夹菜一样都保持清楚觉察,把饭菜送到口中、在咀嚼的时候,一样都保持清醒明觉,饭菜在你的嘴巴变化、变化,从比较粗渐渐变成比较细,然后变成很细腻,在这变化的过程有没有清楚觉察?再来,当要把饭菜吞咽下去的时候,这个过程你有没有觉察到?一般人都是吃得很快、很快,动作也很快,吞咽也都是囫囵吞枣,这就是处在「无明行」的情况。

不要以为佛陀他们吃饭是吃假的,只是做样式给大家看而已,以为他们吃饭好像有在吃,又好像没有在吃一样,是没有觉受的,错误了!佛陀又不是木头人,有的人就要练习练习到在吃饭菜的时候,不能够有任何觉受,以为有觉受就会有贪爱,如果你吃饭都没有觉受,第一、你像木头人,第二、你的胃肠消化系统会很不好,因为你没有觉受的时候,包括吃这个饭菜,你都会认为好像是苦的,你唾液的分泌会不够,因为你心情不是开朗的,你唾液分泌的不够,包括吃饭的时候,你没有喜悦的心、没有感恩的心,所以你吃下去的饭菜,消化也会不良,过没多久,胃就会出问题。

所以,我们在吃饭的时候,轻松、明觉、愉快,正知明觉每一个过程,我们手部的动作,口、舌头的动作,你都保持清醒明觉,你不要以为这没什么,修行真正的功夫是点点滴滴累积下来,不是到禅堂打坐几个小时才算,真的是点点滴滴都要用功、都要累积,这样你才能够觉醒过来。

不要把成佛想得很抽象,佛就是觉悟者、觉醒者,佛陀就是觉醒者,「佛陀」只是个声音的音译而已,真正的含意是觉醒者、觉悟者。你要觉悟宇宙的真理实相,活在觉醒的世界,第一步的功夫就是要醒过来。一般人是活在无明的世界,活在不知不觉的世界里面,我们今天要醒过来,就是把我们的身和心结合起来,清醒明觉的活在每一个当下,所以修行不是只有禅堂里面,而是日常的工作、历缘对境,包括吃饭,你都要能够保持清醒明觉,这样点点滴滴的累积,你才能够真正的醒过来。醒过来之后,你才能够进行深度的止观双运,也才能够开智慧而成为觉悟者,这都是有次第、有步骤。

在吃饭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以前佛教徒吃饭的时候,都是先有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有这种供养之心是不错,但是一般人却很欠缺感恩的心,包括吃饭在内,如果欠缺感恩的心,你的生命不是很苦,不然就是在我慢的世界里打转,如果你吃一餐饭能够有感恩的心,你的生命质量会不一样的,为什么吃饭要有感恩的心?如果你能够先有感恩的心,然后再有供养的心,你的整个生命会不断的脱胎换骨。

*吃饭的修行过程--感恩的心:

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在每餐之中,如果你懂得用功要领,真的可以把修行融入日常历缘对境的一切境界,尤其是吃饭,真是非常好修行的时机,包括吃饭的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人欠缺感恩的心,认为是凭着自己的劳力去努力奋斗去赚钱买来的食物,这是我能、我能够、我是、我能,为什么要感恩呢?这是我行,但是这里面是含有我慢。

有的修行人会认为接受别人的供养是正常的,是理所当然的,但如果是这样的心态,也欠缺感恩的心,则不容易生起惭愧心。如果没有惭愧心,身心不会柔软,就没办法见法,也没办法展现三妙行,这些都是环环相扣。你的头低不下来、腰弯不下来,身心容易僵化,以错误的心态来修行,很容易在修行的过程,无意中一直在长养我慢,你这样错误的观念、知见,跟解脱道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就会变得越修越行、越修越厉害,认为自己修行很有成、境界很高,接受别人的供养是理所当然,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当点点滴滴有所区别的心态不一样,慢慢累积下来就会有很多的不同,为什么吃饭要有感恩的心呢?因为我们吃这一餐饭,要具足多少世间的因缘,没有农人的耕作,没有社会上很多人士的付出,包括很多菩萨的护持,我们哪来这一餐饭可吃呢?我们的色身需要大自然提供给很多的营养食物,要有很多因缘的具足,我们才有这一餐饭可吃。

就算我有钱,如果很多的因缘不具足,你一个人到沙漠地区,纵使身上带有再多的钱,你要吃什么?当一个人漂流在大海、漂流在荒岛,你有再多的钱,你能吃到什么?我们能够有这些食物可以吃,要慢慢去体会背后是具足多少的因缘,我们才有这一餐饭可以吃。

所以,以前佛陀时代的这些出家众,他们实行拖钵乞食的生活,就是要消除掉那些我慢的心态,消除掉那些应该的心态。不是别人应该供养我们,乞食里面是含有乞讨的那种心,我们要一口饭、要一碗水,都要向世间乞食、向大自然乞食,如果以这种心态,你的我慢很快会消失,而且慢慢你会体会到有这些水可以喝、有这些饭菜可以吃,你内心就会真的充满着感恩。

有了感恩的心,当你在弘法、所做的,你是以一种知恩、报恩的心来回馈世间,你的弘法也是以一种反馈的心在弘法,而不是我是、我能、我慢,认为自己多么行、佛学多么丰富、多么会讲经说法、辩才无碍…,这些都是我慢。真正的修行、真正的解脱之路,是来自于我们的慈悲心、感恩的心、柔软的心,弘法也是以一种反馈的心来回馈世间,以报恩的心来回报世间、回报众生。

所以,吃饭的时候,我们能先有感恩的心,而今天有这一餐饭菜可以吃,我也愿意跟法界众生分享,会有一种供养的心,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你先有感恩的心再来供养,供养里面的质量会非常好,如果你欠缺感恩的心,则只是一种供养的话,这里面会有两种情况,那种很微细的心态中,你还是会有这种:我行啊!我赚很多钱、我拿很多食物、我来供养…,这里面还是有我慢。认为我供养的东西比别人多,里面还是有微细的我慢。

再来,当你在供养的时候,你又会认为这是有功德的,在潜伏的心态里面还是有求功德的心,如果跟你说:供养没有功德,你马上会把那些供养品收回去,没功德我为什么还要供养什么?!达摩一句话:没有功德!多少人就翻脸了!从此不供养、不布施。事实上达摩那一句话真的是很高标准的要求,你要布施,真的要有三轮体空的布施,《金刚经》里面清清楚楚的讲明:你有所求的布施,功德就不大了。当真的能够做到无所求、三轮体空的布施,那才是真正的法布施,而且才是真正的功德、很大的布施。所以,包括吃一餐饭,都是非常好修行的时机,不要错过了这个修行的好因缘。

「善着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眠寤语默的修行,讲话要怎么样修行?「口行」的修行是非常重要。

「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这里讲到内身、外身,《杂阿含》里面一样有讲到内身、外身、内外身,但是很多人都没办法正确清楚的了解内身、外身。「内身」就是我们自己的身体,每一个人的五蕴身心就是我们的内身,不是身体的内部。「外身」不是身体的外部,你的身体内、外加起来,个人五蕴身心称为「内身」。「外身」就是我们的法身,这个含意很深,简单的讲就是,除了个人的五蕴身心之外,外面其他的这些,统统都是我们的法身。

讲个比喻,其他的,你们可以以此类推,在座的各位都算是我的外身。慢慢的再扩大,你的体悟有多大,你的法身就有多大,所以说「法身无量无边」,如果你能够体会到所有的众生,跟我们是同一个身,这时候你所有的界线就会消失。而且你会以爱己之心爱护每一个众生,你会以尊重自己之心来尊重每一个人,你会将心比心去体谅每一位众生,如果你能够真的体会到内身、外身是一体,你的贪心会消失,你的瞋恨之心会完全的消失。瞋心的消除不是来自于用对治,不是来自于压抑、不是用忍的,瞋心的消失,来自于我们正确的闻法、正确的理解,事实它本来就是这样的存在,只是你不了解而已。当有一天你了解到这样一个事实存在的时候,你大彻大悟,深层的瞋心、我慢之心,就会真的完全的净化、完全的消失。

当你能够体会到内身、外身合一,内、外身一体的时候,真的来到一体的世界,你会以平等之心、慈悲之心善待一切众生,就是佛教所讲的解脱涅槃世界,没有瞋心,内心十个结缚完全净化、消失的世界,没有任何的我慢、也没有任何的自卑,那是无上正等正觉的世界。不要小看经文里面所跟我们分享的,里面含意都很深,但我们一步一步地去做,有一天你就可以体悟到那不是幻想、想象的世界,是实相实际的存在。如果你觉得跟众生有对立、有隔阂,这个人很看不顺眼,你看不顺眼,是你个人的问题,你个人的心量狭窄,个人的智慧眼没有打开,是你在自讨苦吃,你容不下别人,是你在塑造你自己的苦海,真的一切众生跟我们都是同胞、同一体,佛陀就用内身、外身来比喻,慢慢要体会到内、外身都是一体。

我们在讲经说法的一开始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对部分的人是比较生鲜,有的人甚至还不太能够适应,如果以空海个人而言,我是站在超越宗派、超越宗教的立场来弘法,真理实相本来就是超越宗派、宗教,你可以不用贴上宗派、宗教的标签,因为真理实相就是法尔如斯,是超越任何宗派、宗教的,为什么我们一开始要念三称本师释迦牟尼佛呢?这是对曾经在人类历史上留下足迹,而大慈大悲示现一条解脱之路的智慧者,我们心怀感恩之心。这是一种感恩,如果有的人认为不希望接受佛教这种仪式,信仰的是其他的宗教也可以,或是你喜欢称的是其他佛、菩萨的名号也可以,你心里一样可以默念所想要念的名号都可以,因为这释迦牟尼只是一个人类的智慧者的代表,我们三称本师释迦牟尼,也是对这些智慧者的慈悲、大智慧,以及普度众生的这种悲愿,我们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所以大家不用在意我们念的名号是什么,因为这是一个感恩跟纪念。

出入息法:(「阿含解脱道次第」197页)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长即知入息长,出息长即知出息长,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学一切身息入,学一切身息出,学止身行息入,学止口行息出。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这一段经文看起来是很简短,在佛陀讲出来之后,包括到后来辗转变成文字,又翻译成汉文的整个过程,里面很多的修行法要都遗失掉了,所以其中的精髓、精神很不容易看出来。如果光从经典文字上看,你不觉得这一段很重要,而且这要实际去修、实际去做也不容易做到。这段确实讲得很简短,但实际操练、实际练习起来,可没那么容易,而且因为翻译得很简短,你要真正清楚的看出来也没那么简单。因此,我们在解脱道课程里面,有跟大家补充从南传的<清净道论>所摘录「安那般那念」。

安那般那念

「安那般那念」就是出入息的十六阶、十六个步骤,在此次的禅修也会讲述到,然后一步一步引导大家如何去体悟、练习。修行打坐要配合「出入息法」,你的心才能够宁静、深入,而逐渐的清明微细。佛陀所讲的种种修行方法--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一种治病药物,不是越多越好、越贵越好,而是能够对症治疗最好,所花的钱最少、又有效果的最好。

所以,不要在法门上面较量谁的高下,能够真正帮助我们把身心安定下来的法门,当下对你来讲就是最好的。所有的方法都是方便法,这些法门是帮助我们把身心安定下来,不要又以方便为究竟,一直执着在那个法门上面,这样就是本末颠倒了,。便法让我们把心慢慢的宁静、稳定下来之后,进一步是要止观双运,所以「出入息法」是既简单又很实际,这个方法到哪里都可以用上,又不用花费钱,不必浪费很多钱要去设立一个好好的坛城,都不用这些;也不用花很多的钱去买很多的法器、法宝。

「出入息法」是不管到哪里,这个工具都是随身携带、随时可以应用法门,而佛陀在指导弟子应用各种方法里,其主轴、核心最重视的还是「出入息法」,包括佛陀本人也是一样,常用「出入息法」这个方法。

﹝安那般那念﹞

「诸比丘!此安般念─三摩地修习与多作时,实为寂静,殊胜,纯粹与乐住,对已生的恶不善法即能消灭与寂止」

「安那般那念」就是出入息法,当多修习、多做这个法门的时候,你的身心很快就会宁静下来,会觉得法门很单纯、很殊胜、很纯粹,而在且修习没多久,你的法喜就会产生,所以就能够乐住。

「对已生的恶不善法即能消灭与寂止」在修习「出入息法」之后,当你的身心安定下来,「诸恶不善法」会渐渐的远离。当你的身心宁静下来之后,就有止观的能力,这时要断诸恶容易,断诸结缚也容易,各种缠缚、结缚,你马上就能够有力道去照见而净化、断除。

「世尊这样赞叹之后又说:,然而诸比丘,,云何修习安般念三摩地?,云何多作,,实为寂静、殊胜,不杂与乐住及-已生的恶不善法,即能消灭与寂止?,诸比丘!,兹有比丘,去阿练若,,或去树下,,或去空闲处,,结跏趺坐,正直其身,,置念面前,,而彼〈比丘〉或念入息,,或念出息。,〈一〉出息长时,,知『我出息长』,或者入息长时,,知『我入息长』,〈二〉出息短时,,知『我出息短』,或者入息短时,,知『我入息短』。」

为什么佛陀会称赞这一个方法呢?因为「出入息法」很殊胜的地方,是不用浪费钱而且很简单、很单纯,只要能够把我们的疾病治好,不用花费很多钱、副作用又少,这个药就是最好,这个法门不用花费很多钱、没有其他副作用,你携带又很方便,到哪里都可以应用,就是最好、最殊胜的方法,而且不用其它道具的配合、很单纯,这个宝藏人人具备、每个人都有,不要浪费你这与生具有的宝贵资源,因此「出入息法」是非常殊胜的。

我们该怎么做呢?佛陀就告诉我们「诸比丘!兹有比丘,去阿练若,或去树下,或去空闲处」。「阿练若」就是能够让我们专修的道场,就如同今天能够到灵泉禅寺的禅堂打坐  、专心用功,这就是来到「阿练若」的地方来专修。「或是去树下」,大家在闻思、体悟之后,再实际去练习,有时候到户外打坐,就是到树下打坐。「或是去空闲处」,在比较安静、宁静的地方打坐;「正直其身」把打坐姿势调好了之后;「置念面前」,注意这几个字:「置念面前」,打坐不是在那里打妄想,不是在那里求禅相,不是在那里枯坐,这时候要把你的念头、觉察力、觉知,放到你的面前,这不是很抽象。

「放到你的面前」就是把念头、觉察力、觉知拉回到当下,而主要的力量放在你的脸部、你的面前,就是把觉察力收回来。本来你的心是心猿意马,到处东飘西飘、跑东跑西,现在把你的觉察力收摄回来、拉回来,觉察力只要放在你的脸部面前、具体的地方,就是放在鼻腔、人中、上唇附近。「置念面前」就是把你的觉察力放在面前。

「彼(比丘)或念入息,或念出息」,这个「念」就是觉察,清楚觉察你的入息或是出息,出入息法的总要领。至于实际怎么做呢?是由浅入深,由粗而入深、入微细,十六个步骤是环环相扣、逐渐的深入。包括到后面的十三到十六阶都是见法的阶段,现在我们把这一章节摘录出来,就是「出入息法」跟「四念处」的完整结合。

「出入息法」十六阶,第一阶到第四阶这四个步骤,就是属于「身念住」的范围,第五阶到第八阶是属于「受念住」的范围,第九阶到十二阶是「四念处」的第三阶段--属于「心念住」的开发阶段,而十三阶到十六阶是属于见法的阶段,也就是「四念处」的第四阶段--「法念住」,这都是完整的结合。所以,大家在这段禅修期间,要好好应用这个法门、逐渐的深入,你的身心很快能够稳定下来,而且很快就能够见法。

实际上要怎么去做呢?在此,没办法在半小时或是一小时内把全部讲完,必须要逐次、逐渐分段的讲解。首先介绍第一跟第二个阶段怎么样去练习?

第一个阶段:(一)出息长时,知『我出息长』,或者入息长时,知『我入息长』。(二)出息短时,知『我出息短』,或者入息短时,知『我入息短』。

*「安那般那念」的第一、二阶段:

在禅修的第一、二天,大家在打坐的时候,先把这第一、二个阶段先练习好。这第一、二的阶段要练习好、做到了,后面的第三跟第四个阶段,你才能够做到、才能够深入。第一阶段「出息长」,跟第二阶段「出息短」,就是第一阶段在你打坐的时候,观察我们正常的呼吸,如实观察呼吸的进出。吸气的时候,清楚知道我现在正在吸气;呼气的时候清楚知道我现在正在呼气,而你觉察力的重点,第一个阶段是放在人中、上嘴唇的地方,或是鼻腔附近,因为这是你的气息必须进出的要道、关卡。

把觉察力放在这重要的关卡,一方面你容易摄心,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你见法。所以第一个阶段,当你坐下来的时候,你就仔细清楚的觉察现在呼吸的进出,第一个阶段的呼吸是比较粗糙、比较粗,称为长呼吸。当慢慢打坐一段时间之后,你的心会渐渐宁静下来,身心也渐渐的安祥下来,你的呼吸就会渐渐进入比较微细,微细,慢慢也会拉长,所以微细阶段的呼吸,就是所讲的第二阶段--短呼吸的阶段。

有的人把呼吸的长短,变成刻意在那里拉长,或是刻意急促的呼吸,除非你在昏沈而须要予以对治,你才造作的有意拉长或缩短,不然要让它放松,回复到自然的呼吸。在自然呼吸的情况下,你才能够维持长久;如果你的呼吸有用力、有造作,很快就会觉得呼吸困难或是胸闷,所以觉察呼吸的很重要观念,就是观察自然的呼吸,我们只是一个客观的觉察者,就只是保持清醒明觉。

吸气…嗯!我知道现在气息正在吸进来;呼气…喔!清楚知道我正在呼气;长呼吸,清楚的知道我现在正在长呼吸;呼吸很微细,我也清楚的知道现在呼吸很微细;当吸与呼之间,如果有停止,我也清清楚楚的知道现在处在停的阶段。把觉察力放在第一、二阶段的时候,你的心很快慢慢会收摄、宁静下来,如果加上你能够懂得放松的要领,你的身心很快就会轻安起来。所以第一、二个阶段,须要大家多花点时间去练习,但一般初学者很容易产生用力或是紧张,就好像小孩子在练习骑脚踏车,总是抓得很紧,或是大人在学开车,总是把方向盘抓得很紧。

当要观察出入息的时候,通常一开始都会绷得比较紧,但也唯有你去做了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做放松?什么叫做紧?一定要去练习,不要怕失败、不要怕挫折,没有经历过错误,不知道什么叫做正确。

观察出入息的时候,觉察力第一个所要放的重点,就是在鼻头,如果你没有懂得放松的要领,就会绷的比较紧,而且在练习一段期间之后,你的气血甚至会往上冲。因为你的觉察力在上面、又紧的时候,气血会往上冲,所以有的人会修的火气大,造成满脸的青春痘或是满脸通红,这都是因为用力加上聚集在一点,所产生的一些副作用,所以我们自己要调整。

其次,觉察的着眼点,除了鼻头、人中附近之外,自己可以看情况移到腹部丹田,如果你觉得在鼻头觉察一段期间之后,已经能够清楚觉察到了,就把注意力转移到我们的丹田腹部,它会随着我们的吸气而膨胀,随着我们的呼气而收缩。丹田的觉察反而更容易,因为它的起伏幅度会比较大,曾经有不少学员质疑,腹部丹田的缩收,还是不容易觉察到,为什么会不容易觉察到呢?因为你没有放松、绷的很紧,只要你一放松,腹部一定会随着你的呼吸而起伏。

如果练习了一段期间,你还觉察不到腹部的起伏,要记得提醒自己放松、放松,觉察不到是因为你的紧、你的僵化,让腹部自然的起伏被压抑下来,只要你一放松,它就会自然起伏。看看小孩子或是婴儿,他们腹部的起伏都很明显,因为他们的身心很柔软。所以,你可以把觉察力放在鼻头,也可以把觉察力放在丹田腹部,这两个点可以随着你的情况而调整、更换,觉察力可以放在上面或下面,两个步骤视情况在调整,你也比较不会把气血凝聚在一个地方,而产生一些副作用,这是可以有调整的作用的。

注意一点,随时要提醒自己:呼吸要放轻松、放松,因为很容易在无意中又会绷紧。再来,当打坐一段期间之后,可能会觉得怎么又胸闷呢?如果你有呼吸胸闷这种现象,两个主要的原因有:第一、当坐姿有弯腰驼背、不正确的时候,我们胸部有受到压迫,也会产生胸闷。第二、因为太用力,要观察出入息是很轻松、很简单的一件事,但是你因为不熟悉,而变成不是一个客观的觉察者,很快就会加入主导、主宰,当你有主导、主宰的时候,它就会产生用力,进而干扰到呼吸的正常进出,没多久就会觉得不顺畅而产生胸闷。所以,如果你有这种现象,请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有这两种情况?自己就要调整、检查。

再来,你在打坐而身心渐渐宁静下来之后,没多久可能会容易陷入昏沈,这时候可以用两种方法来配合:第一、如果觉得呼吸不容易觉察到或是容易陷入昏沈的时候,你可以深呼吸几次,深呼吸几分钟、几分钟,当下深呼吸就又是变成长呼吸,清楚观察我现在深深的吸气,儿身体胸部的变化情况,你也清楚觉察到。深深的呼气,你也清楚观察呼气的情况,以及胸、腹部的变化,这是深呼吸,这也可以驱除掉你的昏沈。

就算你没有昏沈,但是当它渐渐的微细,你的心也很容易跑掉或是觉察不到,甚或是忽略了,没多久又变成在那里只是枯坐、空坐,这时候请你配合四个字--「生、灭、变、异」的要领来修行,这四个字含意很深,除了能够帮助我们摄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帮助你很快的见法。

「生、灭、变、异」怎么样跟呼吸配合呢?当在吸气的时候,就在自己内心配合默念一个「生」;当呼气的时候,就配合默念「灭」,因为呼气就像一个现象生起来,然后消灭,所以我们配合这个「灭」字。再来,当吸气的时候,又配合变化的「变」,默念「变」字;在呼气的时候默念异常的「异」,所以在一吸一呼、一吸一呼,两次的呼吸之间,你就默念这四个字--生、灭、变、异。

记得!是现象发生之后,观察到这样的现象,你才默念那个字,而不是用你所理解的那个字去引导呼吸,不是用你的意念去引导呼吸,不是用觉察力去引导、去影响它。看到现象我们才默念,先默念这四个字除了能够帮助摄心之外,也是要帮助大家见法。就像小孩子先背唐诗三百首,最初朗朗上口的在背、在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直到他们很会背,但还不了解真正的意思。但是当慢慢他长大,就可以很快体悟到:哦!原来那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所以,「生、灭、变、异」这四个字,只要你身心宁静下来,又有闻思的基础,你很快就可以体悟什么叫做「无常」法印?什么叫做「无我」的法印?在这个简便的方法里面,已经隐藏着协助大家见法的要领,不要小看这些步骤。不要想一些奇奇怪怪的法门招数,例如持一些咒语或是念一些佛号、符号,或是一些奇怪的修行法门,认为才算啊!认为刚刚以上所讲的好像很单纯,没什么特殊、没什么稀奇。

宇宙最奥妙的真理实相,都很平凡、平实、平淡的呈现在大家的眼前,真正最奥妙的,它是用最平凡、平淡的展现出来。真正最好的法门是很简单、很单纯、很朴实无华,不会哗众取宠,不必耍花俏、不必耍花招。跟大家讲的都是干净利落的修法,不用花什么钱,又很快速、很有效果。

出入息修行的第三和第四个阶段,要等实际去做练习之后,才能够进一步跟大家分享,所以后面的阶段,下一次会再跟大家分享。

*经行的要领:

「经行」就是走路,不要以为走路,就觉得我已经会走路啦!怎么还须要练习呢?谁不会走路?!这太简单啦!就是因为你认为太简单,所以忽略了。是因为你忽略了,因此你还处在「无明行」的世界,能不能把我们无明的冲动转为「明行」、「明行足」?不要以为很容易就能够成为「明行足」,这是佛陀十个法号之一,也是解脱者、觉醒者的特征、特色。所以,不要小看「经行」,经行是有次第、有步骤的,不要以为这很简便、我都会,这样很容易被自我意识所欺骗,被自己欺骗都不知道。大家要归零,从不会、从现在才开始学习,这样最快、最安全,不要以为自己已经会了。

经行,掌握几个要领步骤:第一、把你的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本来的脚步都很冲动、很快,而且又急、又粗重,你都没有觉察到,这样你的觉性没办法开发出来,要学习佛陀那一种「明行足」。看佛陀或那些解脱者在走路,觉得他们如行云流水在走,好像没什么,但是你必须要开发,然后你才能够体会到什么叫「明行」?

讲个比喻:如果有位打太极拳的高手,他比一招、划一招,把整套的十八式、廿四式,或是六十四式的这样打一遍给你看,这样行云流水的打过,你觉得:哇!很好看、很不错!当他打一遍过了之后,问你:你会了吗?还不会?好!再打一遍给你看,然后你说:我看第二遍,嗯!我会了啦!或是你跟着他依样画葫芦,再比几次、再学几次,这样你就能够把太极拳学起来吗?不要说全部十八式或是二十四式从头打,现在只要一招,从头这样表演一次,然后你也依样画葫芦,以为这样我已经学会了,但是有那么容易吗?

如果没有经过分解动作,没有经过一个动作、一个步骤去学习,表面上好像会依样画葫芦,会一样在那里比划,但是其中的精髓、核心,就是展现不出来,也许似乎会比个架势,但是你有没有力道?明眼人一看都很清楚啊!包括你要开车或是要学习其它的运动,都是要从分解动作开始。

所以,现在要把「无明行」转变为「明行足」,请大家从分解动作开始,这是最快的。怎么分解动作呢?当你在走路的时候,现在慢下来,在经行的时段尽量慢下来。首先,要先站立好,之后就默念,先有口令再有动作。第一、「提」,下达「提、移、落、触」口令,你的脚步才跟着动作,当下达「提」的时候,你的右脚才提起来,提起来还不要马上往前冲动。提起来,当你下达「移」的时候,你的脚掌才向前移动,下达口令「落」,你的脚掌才往下落下来。

再来「触」,你的脚掌才触地,触地之后,你本来的重心是放在左脚,现在重心要转移到右脚,你的身体才能够往前,在重心转移的过程,你的右脚脚掌触地之后,重量会慢慢的增加,请你去感受脚掌触地,以及重量增加的过程,包括你腿部的一些变化。腿部、脚部从承受五公斤、十公斤,到廿、卅、五十公斤的重量,看它有什么样的变化?这已经是「身念住」跟「受念住」的开发。

再来,当把重心转移到右脚之后,然后你再下达口令:「提」!左脚跟才提起来;「移」!左脚再往前移;「落」!脚掌再往下落;「触」!脚掌再触在地上。当触地上之后,同样的,再去感受重量的逐渐增加,你左脚整个重心转变的过程,你的双腿有什么样的变化,这些都要去感受到。当重心移到左脚之后,再提、移、落、触,右脚同样的再按照这个方法继续练习…。

练习这些是让我们的觉察力,清醒明觉、活在当下,而且它会开发出你的觉性,让你逐渐地觉醒过来。为什么我们要先下达口令才有动入作呢?因为平常我们身体的各种动作,都是有先下达口令,后面才有跟随动作,就好像计算机要先下达指令,才会随着你下达的指令而工作、而动作,我们的身体、身心,都是意念在前引导,都是先有起心动念才会有动作,但是因为平常连结得太紧密、冲动的太快,所以你看不到意念在前引导、起心动念。

通常你都是不断的在冲动、冲动而已,你要把这个冲动慢下来!因为你一开始不容易看到意念在前引导,所以希望大家做慢动作、分解动作。当这个阶段熟悉之后,下一个步骤再协助大家深入,如实去观察到意念在前引导。但是对于第一个步骤,你不可以马虎,一定要脚踏实地、实实在在的练习,我们现在只是把本来就存在的现象扩大,就好像把它放大看得比较清楚。

本来就是意念在前引导身体,我们只是把它强化或是放大,让大家清楚看到,一方面帮助大家摄心,一方面帮助大家去看到实相,当你现在认真去练习、去做到之后,再来就能够协助大家进一步去开发更深层的「明行足」。所以,告诉大家的这些方法,都是很简便、很实在、很实用,是无价之宝,都已经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好好的练习、认真的去做。当再过几天逐渐深入的时候,你就能够体会到修行深层的骨髓,以及甘味,到时候你要开发出「明心」就容易了。

*「安那般那念」的第三、四阶段:

当你进入到第三、第四阶段之后,会慢慢进入禅定的世界。禅定是后面的第五到第八阶段所叙述的,是属于禅定的世界。

「安那般那念」的第三阶段:(三)『觉知全身我出息』及『觉知全身我入息』彼如是学。(四)『安息身行我出息』及『安息身行我入息』彼如是学。这个「学」,一方面除了学习之外,你还要有觉知,最主要是你能够清醒明觉,「学」是包含有觉知、觉察。第三个阶段是来到『觉知全身我出息』,就是在吸气的时候,能够清清楚楚的觉察到吸气跟全身是有密切关系的,怎么去体会呢?当吸气的时候,要去觉察到身体有什么样的变化?身体有没有稍微的膨胀?

第二个阶段是观察丹田,当在吸气的时候,丹田会随着你的吸气而浮起来,在呼气的时候,丹田会随着我们的呼气而凹下去。现在要把觉察的范围再扩大到全身,在吸气的时候,我们的身体有没有随着吸气而稍微膨胀一点?在呼气的时候,我们的身体有没有随着呼气而稍微收缩一点?身体有没有像汽球这样,吹气的时候它膨胀一点,消气的时候它稍微收缩一点,要去清楚觉察到全身的变化,你的呼吸跟全身有没有连带关系?要如实客观的去觉察,也就是把我们的觉察力从原来鼻头、人中这一点,慢慢地扩大到丹田,把觉察的范围慢慢地扩大,然后就像觉察丹田一般的觉察全身的变化。

如果以呼吸的四个阶段来讲,就是点、线、面、空间。从点,鼻头这个点来到丹田这个线,然后再慢慢扩大全身这个面,你一定要逐步把你的觉察范围,一开始是要先缩小到一点,然后慢慢地,再以这样清醒明觉的质量,再把觉察的范围慢慢扩大、扩大,然后再慢慢地扩大到全身,这是一个满重要的阶段,当这个阶段做好了,你才能够进入到后面第四个阶段--溶入虚空。如果这个阶段没有做到,或是你的觉察、你的修行、观出入息,几年来都还只是守住一点,你的觉知范围没办法扩大,没办法来到溶入空。

修行、觉察范围一样是有次第、有步骤,从点、线、面、空逐次的扩大,现在协助大家的是来到点、线、面,面的阶段。把我们的觉察力,从原来鼻头、人中这一点扩大到丹田,现在再把它放大到全身,当全身都很放松的话,就会慢慢体会到那股波动、脉动,我们的呼吸,会影响到我们全身、我们的脉动,一样你可以清楚的觉察到,这必须要你的身心宁静下来,就可以清楚觉察到我们的呼吸跟身体的密切关系。

再来,进一步去体会、去觉察到,我们的心律、心跳、脉动跟全身的密切关系,全身不但有随着呼吸的韵律在收缩膨胀,也随着我们的脉动在起伏、起伏、波动,慢慢地你会看到,我们的身体就像个海洋,我们看大海、海浪一直在波动、波动、波动,在流动、流动,我们的身体也是一个小海洋,它也是在波动、在脉动、在流动,而我们这个身体的小海洋不是单独的存在,它是跟整个法界完全密不可分,跟整个大自然完全密不可分,就像海里面的鱼牠能够活着,不是鱼单独能够存在,牠是跟整个大海有完全密不可分,大家慢慢去体会。

这已经逐渐地协助大家把身心宁静下来,然后慢慢要去见法,这引导方式都是协助大家,当身心宁静之后,进一步就是要来止观双运,去开悟、去见法。如果你的打坐基础跟宁静度不够的时候,第三阶段『觉知全身出息』,你一样可以用随息的方式,吸气的时候从我们的鼻头开始,然后你就想象它从鼻头进来、进去,到经过胸部、腹部到丹田,就一个管道。呼气的时候,空气从丹田、腹部、胸部到鼻腔出来,就像一个呼吸的全程,这也是第三阶段的另外一个含意,全身的意思,也就是呼吸的全程,这样也可以让你的觉察力更加稳定在你身体上面。

吸气,你的觉察力随着吸气进来到丹田;呼气的时候,觉察力从丹田、腹部、胸部到鼻腔,这样你会更加能够摄心。当你能够这样摄心的时候,就把全身放松,把你的觉察放在全身,这时候慢慢地稳定下来之后,就会进入到第四个阶段『安息身行』,这时候你的身心会很柔软,身体会很稳定,而且慢慢地法喜、喜悦就会出来。第五个阶段的喜觉支就会慢慢地出来,这都是有关键、有诀窍、有步骤。

出入息法的第一阶段是长呼吸的练习,第二阶段是短呼吸,也就是微细呼吸的熟练,第三个阶段是来到学一切身息入,也就是觉知呼吸跟我们全身的关系,大家要逐次的去练习,从点、线、面、空慢慢的扩大,前面最重要的是点、线、面要好好的熟练,至于第三个阶段,怎么样从点、线,也就是从鼻头、人中移到丹田,然后再扩大到全身,把我们的觉察力放开、放大而已。

你觉察的范围,从原来一个小点再扩大、扩大,如果你没有一个根据地,你的觉知会很散漫、很散乱,你从一个点开始,逐渐的扩大,它有一个中心点,从这个中心点再扩大,这样你会很稳定,不会散乱掉,就好像在大海之中,航空母舰是那些飞机的着力点、休息点,有这样一个航空母舰的一个根据地,它就可以飞翔,如果你有这个点可以让你的心安住,你的心就能够可小、可大、可进、可退。

所以凝聚力、觉察力要集中从一个点开始,然后慢慢再扩大、扩大,现阶段扩大到全身。从丹田到全身,有一个诀窍就是可以把全身当作是丹田,当作是小腹、腹部,腹部,它起伏比较明显,全身收缩膨胀比较微细,但只要你心宁静下来,就可以觉察到。当你能够掌握到放松的要领之后,你很快就可以进入到第四个阶段,就是你的「身行」会止息下来,身行的冲动都会止息下来。当止息下来的时候,就是渐渐的进入初禅,也就是第五阶段喜觉支就会呈现了。

*初禅五支、禅定:(「阿含解脱道次第」197页)

如何入禅定?「阿含解脱道次第」197页中间几行,很多人在打坐、在修行,但是不容易入禅定,一方面因为观念不正确,或是方法不正确,导致打坐好几年、修行好几年,但还是没办法入禅定,或是有的人一打坐,虽然能够入定,但是他内心渴求的就是禅相、异相,这些是不正确的,也是因为没有正确的闻思基础所导致。《阿含经》里面,佛陀对禅定有相当具体的界定,告诉我们初禅是怎么样的情况?二禅、三禅、四禅是怎么样的情况?只要你熟练了初禅,懂得进入初禅的要领,然后你又熟练了初禅,则后面的二禅、三禅、四禅,你就知道怎么样进入了。

当你能够进入四禅,则你也知道五定到八定怎么样进入了。关键是在于你怎么样能够进入初禅?进入初禅必需具备五个条件,以现代的翻译是:寻、伺、喜、乐、一心,以前早期《阿含经》的翻译,都是翻译为觉、观、喜、乐、一心。如果你能够具足这五个禅支,这样就可以称为进入初禅,经文里面讲的很简短,如果你光看经文而没有实修实证,你还是看不懂禅定到底讲的是什么?怎么样入禅定?你还是看不懂。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离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离生喜乐」;「定生喜乐」、「无喜生乐」、「以清净心意解遍满成就游…」,这里所描述的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境界,但讲的很简短。

*修习禅定:

「阿含解脱道次第」廿七章--「修习禅定」,在《杂阿含》,佛光版是三百四十六经,大正版是三百四十七经。

佛陀对初禅到四禅的界定是怎么样?

「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具足初禅。」

初禅的界定就是这么的简单。

「离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具足第二禅。

离喜,舍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乐,圣说及舍,具足第三禅。

离苦息乐,忧喜先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具足第四禅。」

这是初禅到四禅的叙述,经文是非常的简短,因为太简洁扼要,所以很多人看不懂,要深入禅定真的不容易。你只要懂得初禅五支,怎么样进入初禅,后面的二、三、四禅就能够清楚了解。《阿含经》讲的初禅五支就是觉、观、喜、乐、一心,以现在的翻译,觉观翻译成为「寻伺」,有寻、有伺、喜、乐、一心。当你具足这五个条件,称为初禅。二禅,是前面的觉、观停止了,无觉无观,所以意思就是剩下后面三个禅支,喜、乐、一心,这叫做二禅。三禅呢?把喜觉支也舍下,剩下乐跟一心,就是来到三禅的境界。四禅呢?再把乐的禅支再舍下,剩下一心、舍念清净,就是来到四禅的境界。

简单的跟大家讲初禅到四禅的重要区别,这是相当重要的说明。初禅五支怎么样去修?怎么样去做?「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具足初禅」,佛教常讲三界,一般众生在滚滚红尘里面,称为欲界;你离开欲界之后,专心用功、禅修,然后能够进入初禅,这叫做进入色界;进入色界,你能够经历初禅到四禅,然后进入五定到八定,就是进入无色界。在禅修过程,你可以清楚的了解自己是在欲界打滚?还是已经来到色界?还是已经可以进入到无色界?

如果你没有禅修的基础,这些都会只是变成一种名相而已,「离欲、恶、不善法」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你要离开欲界才能够进入色界,进入色界就是进入初禅到四禅的境界,你要得到禅定、要能够进入初禅,先决的条件是你要能够离开欲界,所以第一个条件就是离欲,就是离开欲界。离开内心种种的欲求,包括对名、利的欲求,对很多事情的放不下,如果你放不下、离不开的话,你就没办法进入初禅,如果你能够离开滚滚红尘的种种吸引,不在那里打滚、追逐名利,就是离开欲界。

离开种种恶法、离开种种恶念,如果你带着对某个人怀有瞋恨之心,你的内心有恶念,就一定不可能入禅定,因为你还在跟欲界的众生纠缠、打滚,如果你的瞋心还在,有恶念、有恶心、有陷害别人之心,有嫉妒之心、有瞋恨之心,你就没有办法进入禅定的。所以恶念、恶行那些要放下,这就是离欲、恶、不善,那些不善的行为、不善的念头都要放下,因为欲、恶、不善是属于欲界的是非、善恶、好坏,种种拉拉扯扯、名利的追逐,这些如果你离不开、放不下,心就定不下来,就会很烦躁,你身在禅堂,心呢?却是在滚滚红红尘里打滚,心静不下来,离不开欲界就没办法进入禅定。

现在大家听闻了「解脱道」,也有心要追求「解脱道」出离苦海,所以大家「离欲、恶、不善法」。有方法、有次第、有步骤,透过出入息法的观察,让大家有觉有观,这个有觉有观一定要透过「有为法」才有办法,如果你没有正确的理解,你的觉、你的观会是偏差的,而且那个「观」会是自我意愿的投射、自我意思的投射,那不是如实观。你要保持清醒明觉,如果你还在很昏沈的话,一样没办法入禅定,所以觉性要开发出来,有觉、有观,这个「观」的内容是要建立在闻思的基础,以及建立在正知正见的基础上,所以「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因为你这时候一心一意的用功,「有觉有观」就是一心一意的循着某个方法深入用功,当你身心渐渐宁静下来,也离开欲界的牵绊了,没多久,渐渐地你就会产生法喜、喜悦,这时候,「禅悦为食」的那一种喜乐,就会产生出来。喜觉支、乐觉支就会自然的产生出来,这时候就可以称为你具足了初禅,因为你一心一意的在用功,就具足了觉、观、喜、乐、一心,所以当你能够来到初禅境界的时候,你的内心不会有任何的烦躁、不会浮动不安,身心是很稳定而且很喜悦的,那一种喜悦不是几十万-几百万所能够买来的,内心的安祥是由心灵里面自然的流露出来,整个法界,就像在帮你按摩、庆祝,这时候你才会体会到放下世间欲界的抓取,竟然所得到的却是整个法界的庆祝,所以那一种喜禅支、乐禅支会自然的泉涌出来。你要能够放下手中的抓取,才能够得到无限,这好像是矛盾的,但事实上就是这样,当你能够离开欲界的执取,才能够得到色界禅定的快乐、安祥。

寻、伺、喜、乐、一心,「寻」就是寻找,为什么要经过寻、伺的阶段呢?因为一般人平常在欲界里打滚,你的心有很多、很多的牵挂,想过去、想未来、想别人很多的对不起自己,内心很多的不平、很多的埋怨,很多的牢骚、很多的怨叹,这样一个凹凹凸凸不平的心,怎么能够宁静下来呢?如果没有方法,你这颗心是静不下来的,为了让这一颗心能够宁静下来,就像幼儿园的小孩子,为了让他能够来到学院里面上课,幼儿园的老师就要设计很多的玩具,设计很多的方便法来让幼儿园的小孩子,能够喜欢到学校里面来读书。小孩子是这样,国小学生、大学生还是一样,包括大人也是一样,都要有很多的玩具、很多的方便法引导你逐渐的深入。

修行也是一样,要修行、把这颗心定下来,谈何容易啊!本来是可以不用方法,但是不用方法、无为法、没有方法,你的心就是静不下来!所以不得已!那些智慧者、解脱者就大慈大悲,告诉众生怎么让这颗心能够定下来。为了能够让这颗心能够定下来,佛陀针对不同的众生,讲解很多不同的方法,称为八万四千法门,包括现在时下普遍流行的念佛、持咒、礼佛、拜忏…,都是八万四千法门的其中之一,目的都只是为了让大家把这一颗心安定下来!

这颗心就像心猿意马,如果没有透过某个方法让心定下来,它就是一直东飘西飘、东奔西跑、静不下来。要知道种种方法都是方便法,种种方法都是对治的药物!因为我们的心静不下来,从某个程度来讲,就是心有病变、有病态了,你的心有病,要让这个心能够宁静下来,就是要透过一些方法来对治,透过一些药物来治疗啊!

我们所选用的方法,负作用最少,所花的钱最少,最经济、最简便,就能够把我们这个心安定下来,不是最好吗?但是你要能够来到单纯的方法,能够安住在单纯的方法,不容易喔!因为众生很喜欢奇奇怪怪五花八门的法门,愈能够迷惑众生的,众生愈觉得神秘、奇怪的,众生愈好奇,也唯有你学过、经历过很多的法门,然后你还觉得不能够让你的心安定下来,你还是在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到后来你才会安止在一个很单纯、很简单的方法上面。在这个寻觅的过程,不只几年,有时候要几十年,甚至要几百世。

所以,第一个阶段的「寻」,就是代表你在寻寻觅觅的过程,在寻觅一个能够让你的心安定下来的法门,在寻觅一个能够让你的心病治疗好的良药。「寻」就是不断在寻找、寻找、寻觅,这是对「寻」方面的广泛解释,现在大家能够有因缘、有机缘进入到「解脱道」,然后用「出入息法」逐渐的深入,这表示大家已经经历过相当多人间的寻寻觅觅了,觉得这个方法很单纯、很有效、相当好,你愿意安住在这个方法上面。经过寻找、比较之后,觉得这个方法很有效、相当好,能够很快让心安定下来。因此,第二个阶段你就会安心、安定在这个方法上面,把心定下来,叫做「伺」。

就像一艘航空母舰、一艘大船在海中航行,有时候遇到大风大浪需要停止下来,要找一个可以让它稳定、可靠的桩,让它系下来、安定下来。不断的寻找、寻找,也许这里有一棵树,然后把船系缚在岸边的树上,但是没多久,这个船一晃动,那一棵树就连根被拔掉了,就是因为这个方法没办法让这艘船稳定下来,那个方法、法门,没办法真正让你的心安定下来,所以你就会觉得这个方法不是很理想,然后又会再继续寻找、寻觅。

现在寻寻觅觅来到「出入息法」,很单纯的出入息法门,然后把心定下来。当你的心定下来之后,再来是换比较狭小范围的寻觅,最初是协助大家在鼻头、人中,这里就像固定的一个桩,这个桩让你把心能够系在上面,但是你这一匹心猿意马、你这个心是飘动不安,没多久又会跑走,你有有耐心的把它拉回来,系缚在这个桩上面。没多久,它又会跑走,只要你有实际禅修,就会知道,告诉你一个法门之后,做一做没多久、观呼吸几下,没多久,又打妄想去了、又昏沈了。

所以,我们这一匹心猿意马不容易降服下来,在这个寻寻觅觅跟安定下来的过程,是这样不断的拉扯、拉扯,拉回来没多久又跑走。跑走,在这个阶段,很多人会修行的很挫折,很多人也会修行的很火大,因为他会发现:奇怪!为什么到禅堂打坐,经过了两天,心怎么还是这么的浮躁呢?妄想怎么还这么多呢?妄念还这么多,内心还这么的不稳,他有时候就会起烦恼,有时候甚至会打退堂鼓,这都是很正常的过程。

各位的心路历程我都走过,内心会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我都走过,所以我可以了解你们内心的情况,但是在这时候请大家用爱心、耐心,来包容这个调皮的小孩,那一匹心猿意马就像个调皮的小孩,因为它以前放荡惯了,现在要让它安定下来不容易,要给它有个适应期,给它有个过渡期间,如果一下子让它有太大的压力,它的反弹会很大。

这一匹飘动不安的心猿意马,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需要你用爱心来包容它,需要你用耐心来引导它,所以这时候跑掉了,没关系!,觉察到就再把它拉回来,不要责备,因为那些责备对它来讲,会有更大的挫折,就像一个浪人、流浪汉,浪子回头金不换,在这浪子回头的过程中,一些旧有的习气、习性还会偶而发作出来,你要包容它。包容它,它会有惭愧心,它会改进的。如果在它回头的过程,当它有稍微犯错,你一严厉责备它,它又会很挫折,甚至又会逃走。

在降服这一匹心猿意马的拉扯过程,我知道是很辛苦,我知道会很心浮气躁、不安,很多的烦躁都会产生,但如果你没有经历过这个过程,后面的禅定、喜悦不会产生出来的。你就算再修个十年、二十年,还是一样,只是用一些方便法门,然后不断地在那里吃麻醉剂、吃止痛药这样而已,吃一些安慰剂啊!就像一个人要戒毒或是戒烟,在那个阶段是会很苦的、会有不安的,但只要我们耐心的协助他成长、包容他,他一定会改头换面。

请你用无量的包容、无量的空间,容许这个调皮的小孩让他慢慢的习惯下来,慢慢的安定下来,这个禅堂够容纳你的心的纷飞啦!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容纳你,所以希望你也能够有足够的空间,让你这一匹心猿意马慢慢的能够稳定下来,不要责备它、不要挫折,给自己鼓励啊!今天你能够有因缘来参加禅修,这已经是相当不容易,在很挫折的时候,给自己多鼓励,当你能够慢慢的让自己有无限的空间,包容自己的那些妄念或是烦躁。

当你能够用爱心去消溶的时候,寻、伺的这个阶段,就会慢慢的稳定下来,当寻、伺稳定之后,因为你懂得放松要领,在这寻、伺拉扯的过程是很辛苦,但是你有爱心之后,它心会定下来,之后再配合一个很重要关键要领,就是你要懂得放松、还有用爱心,来鼓励自己、关怀自己。懂得放松又有爱心的情况之下,这个小孩子很快就会成长,这时候「喜觉支」能不能产生出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记得!就是要放松,用慈悲心、用爱心来协助它,这个心定下之后,只要你能够放松,「喜觉支」就会产生。

当「喜觉支」产生之后,「乐觉支」就会跟随而来,而「喜觉支」跟「乐觉支」的最大区别,在于「喜觉支」的频率比较高、比较大,「乐觉支」的频率比较小,但是它比较缓慢而持续性比较长,就如同现在我敲这个磬的声音让大家体会,什么叫做喜觉支、乐觉支?一开始敲下去的声音比较大,一开始的前面几秒钟是代表「喜觉支」的过程,慢慢的余音绕梁,就是一个「乐觉支」的情况。

现在请大家去体会「喜觉支」跟「乐觉支」不一样的地方,到现在还有余音绕梁,一开始敲下去,当你「喜觉支」一产生的时候,禅悦一产生的那一种法喜、那一种喜悦,它是会涌现出来,就像刚敲下去的频率振动比较大、比较强,但是后面的一种持续,它会持续下来,到现在我这里还可以听到余音,这就是「喜觉支」跟「乐觉支」不同的地方。

如果「喜觉支」跟「乐觉支」两个相比,喜是比较粗,当你禅定到一种情况之后,你自然会慢慢的宁静下来,会慢慢的放松、放下,你一心一意锁定在一个方法上用功,有寻、有伺,然后慢慢的「喜觉支」又产生、「乐觉支」又产生,一心一意的在那里用功,你就浸泡在法喜、喜悦里面,这时候就是在具足初禅的世界。

如果大家对初禅能够了解清楚,初禅五支怎么样进入,然后每个禅支都清楚了解之后,再来后面的二禅、三禅、四禅就容易了。因为禅定是这样,初禅的五支是由粗到比较微细、比较细,然后渐渐微细,到后来是很微细,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希望安祥、宁静、祥和,如果内心越安祥、越宁静的时候,你不需要强烈的刺激,希望的是越来越柔和、越安祥的那种气氛、情况,就好像以前你需要靠抽烟提振你的精神,但是当一段期间之后,你觉得烟味不好,我不需要靠抽烟就能够很快乐。当你内心越充实、越安祥的时候,你不需要靠烟来刺激,就可以很安祥、很快乐,因为你内心越宁静啊!

初禅的五支是由粗,也就是刺激量是比较大的,当你的内心渐渐宁静之后,会自然的放下前面的那个寻、伺,也就是觉、观你会自然的放下,因为你已经习惯了,那一匹心猿意马经过你拉回来、拉回来,跑掉、拉回来!一段期间之后,己经渐渐地习惯了、稳定下来了,它不会再跑掉了,你不用再费力气去拉那些。所以,这时候寻、伺,也就是有觉、有观,就可以自然的放下。

当你稳定之后,觉得己经不需要在那里拉扯、很稳定,而且「喜禅支」、「乐禅支」就出来了,这时候很自然地进入了二禅。你会觉得前面的寻、伺、前面的觉、观,都是属于比较粗糙的,所以放下这些,然后就进入了二禅。二禅的时候,是还有喜禅支、乐禅支、一心,当喜悦一段期间之后,会自然的、慢慢的稳定、祥和下来。再一段期间之后,喜禅支也会放下来,因为已经不需要那么强的兴奋、刺激,安祥、柔和就好了。

此时,就会进入了第三禅,就是「乐觉支」跟「一心」。但是「乐觉支」还是有兴奋度,还是有一种频率存在。一段期间之后,「乐觉支」也会很自然的放下,就是内心很安祥─舍念、清净、宁静。

这时候是进入到第四禅,内心很祥和,没有什么烦恼,没有什么苦,没有什么不安,身心很稳定、很柔软,而这些希望大家逐次的去实践、去修行,你可以经历过的。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四念处修行法要(福建闽南佛学院)
下一篇:大学之道
 对层次、境界不一样的如何沟通?
 高等心灵世界众生的互动与凡夫的不同
 善知识如何协助我们醒过来?
 2010年7月空海法师台湾禅修开示(十)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四章 溶入一体世界─体证《心经》..
 为何要打坐 打坐益处(禅修问答)
 空海法师讲授:《中庸》之道(二)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0章 前言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600问&答 目录
 如何拜经、拜佛、诵经,才能得到受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与心理学(星云法师)[栏目:佛教心理学]
 姚兴与佛教[栏目:陈坚教授]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三三、什么是观世音菩萨[栏目:慈航法师]
 佛教与科学文化[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感悟人生 第一讲 感悟人生 二、善恶在心[栏目:学诚法师]
 人死之后,如冰归水[栏目:拈花说禅]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四一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圆瑛大师文集—一般性弘法[栏目:圆瑛法师]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卄六 依报庄严[栏目:陈义孝居士]
 若只看或听一部经,并老实念佛,又依老法师的方法修行,请问是否能生净土?[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