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七章 生信→发出离心 问答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56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七章 生信→发出离心 问答

三一四、怎样对法生起坚定的信心?

答:通过实修实证,有体悟,有见法,打开智慧眼,才能对法生起坚定的信心。

三一五、体悟到大自然法则的人是什么展现?

答:他会返璞归真,不做鬼、不做怪,回归到平凡、平实、平淡。佛很土气,大自然更土气。凡夫想成圣成贤,解脱者是回归平凡。

三一六、什么人不会退失道心?

答:证到初果的人,或是体证到三法印、四圣谛、见到法的人。

三一七、佛的十个名号含义是什么?

答:1.如 来:如同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来看待万事万物。

2.正遍知:真正遍知一切法。

3.明行足:凡夫是无明行,佛陀、解脱者是明行足。

4.善 逝:让过去随时归零,随时死掉。

5.世间解:对世间有深度而正确的理解。

6.无上士:一切众生平等,用平等心来善待一切。

7.天人师:当他具足前面那些德行的时候,理所当然受人尊敬。

8.佛:觉悟者,了悟宇宙人生真理实相的人。

9.调御丈夫:能调御最大的敌人——自己。

10.世尊:世间很少的尊者法宝。

三一八、怎样才能了悟真理实相?

答:必须体证三法印,否则是在方便法上绕圈子,无法解脱。

三一九、正确的念佛方法是什么?

答:见贤思齐,向佛学习,了悟真理实相,解脱自在。

三二O、错误的念佛方法是什么?

答:把佛神化了,高高在上,众生向佛乞求,成为次等人民,自卑心重,无力承担。

三二一、好法门的标准是什么?

答:因为众生的根性不同,佛才讲出八万四千法门,所以要以平等心尊重各种法门。法门无有高低之分,重要的是殊途同归,都要来到让心澄静下来,然后去体悟真理实相——三法印,从梦幻世界里醒过来,解脱自在。

三二二、什么是指月的手指?

答:三法印、四圣谛、缘起法都是指月的手指。法界、真理实相是月。通过闻思,然后来到实修实证,了悟真理实相,就是见月。

三二三、什么是自依止?法依止?法界依止?

答:自依止:依四念处,不要心外求法,回到当下,回到眼前去现观。

法依止:回到解脱道上来,脚踏实地的去闻思修证,深入去体悟。

法界依止:到最后一定要来到法界依止上,回归大自然,以大自然为师。

增补:

240、试说明“众人只是常”的含义?(27页)

答:所谓“众人只是常”,真正体悟宇宙人生真理实相,究竟涅槃解脱的人,都是回到平凡、平常、平淡的人。真正大彻大悟的人才是大智若愚。真正的佛陀,他是一个平凡、平实、平淡的人,但他讲出来的都是法宝、是无价宝、是无价珍。淡中知真味、常理识真人,要去看到真正的解脱者,你要能从平凡、平实、平淡中看到蕴藏的玄妙、奥妙,去看到不平凡。真正体悟大自然法则的人、到最后他是返璞归真的,都是跟整个法界、跟整个大自然溶为一体,因为大自然、法界展现出来的就在最平凡之中,然而里面却有最深奥的宇宙哲理与实相。所谓无上甚深微妙法,讲的就是大自然、法界、宇宙的奥妙、玄之又玄、当你真正去体会、自我就会减少一分,到最后你一定会完全的臣服赞叹啊!直到我慢完全消失与法界溶为一体。

241、何谓六念法门?(28页)

答:一是念佛;二是念法;三是念僧;四是念戒;五是念布施;六是念升天。

242、什么叫现见法?(29页)

答:就是现在世、今生、今世、这一生、这一世。佛陀以前带领大家,都是回到当下来,然后好好去体悟,都是现在,你要活在现在才能够见到法。我们今天要体悟佛法。真的就是现在,此生此世,就可修、可证、可达,没有末法时期,因为法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如此,就是活生生的呈现在大家面前,你只要将心慢下来、停下来、静下来、柔软宁静、明觉保持,这样你就能够看到眼前活生生的佛法……。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八章 欲神足→正精进 问答
下一篇:《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六章 缘起性空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六章 缘起性空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十七章 生信--发出离心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九章 六入处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三十六章 知足感恩大慈大悲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二章 善人、慈悲喜舍
 解脱道和南传佛法的不同之处(给大陆同修的公开信)
 明觉、放松——观照自然的呼吸(师生互动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三章 体会世间苦难—老病 问答
 走上智慧型的佛法(下)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章 界相应 问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不能代替[栏目:这世界无处不美]
 降伏其心 一 静坐中出现自发功的原因[栏目:万行法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 (10)[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僧宝论46、守培法师《宗教真伪论》 (第七章 禅人眼看世界 之五)[栏目:僧宝论·明贤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四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中级佛学教本 第十、十一、十二课综合指要[栏目:中级佛学教本]
 The Case for Study[栏目:Bodhi Bhikkhu]
 相应94经 在秤重上欺瞒经[栏目:相应部 56.谛相应]
 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三章•传译 第二节•注疏[栏目: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九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