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廿九章 十个结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06

第二九章  十个结        

          
   一               杂  四八九(四九○)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缚者,云何为缚?」

  舍利弗言:「缚者,四缚,谓贪欲缚、瞋恚缚、戒取缚、我见缚。」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结者,云何为结?」

  舍利弗言:「结者,九结,谓爱结、恚结、慢结、无明结、见结、他取结、疑结、嫉结、悭结。」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使者,云何为使?」

  舍利弗言:「使者,七使,谓贪欲使、瞋恚使、有爱使、慢使、无明使、见使、疑使。」

  阎浮车问舍利弗:「所谓清凉,云何为清凉?」

  舍利弗言:「清凉者,五下分结尽,谓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

    【法义分享】

◎缚:就是束缚、捆绑。结:就是用绳索捆绑又打结。使:如同牛被穿鼻孔后,使唤向东就得向东,使唤向西就得向西。

◎「结、缚、使」都是束缚、捆绑、拘禁、不自由的意思。但不要以为是别人在束缚捆绑你,若怪别人,那就永远没完没了。

◎「结、缚、使」都是来自于自己的贪爱、抓取。因为无明所盖、贪爱所系,以致于颠倒梦想而作茧自缚。

   二                   长  九

  复有五法,谓五下结:身见结、戒盗结、疑结、贪欲结、瞋恚结。

  复有五法,谓五上结:色爱、无色爱、无明、慢、掉。

   三             相应部五 第一 道相应

  诸比丘!有五种下分结。以何为五耶?有身见、疑惑、戒禁取、欲贪、瞋恚是。诸比丘!以此为五种下分结也。

  诸比丘、为证知……遍知……遍尽……断此五种下分结……乃至……应修习此八支圣道。

  诸比丘!有五种上分结。以何为五耶?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是。诸比丘!此为五种上分结。

  诸比丘!为证知……遍知……遍尽……断此五种上分结,应修习八支圣道。

    【法义分享】

◎「身见结」:不知此色身是由地、水、火、风所形成,不知是由因缘所形成,因而起了颠倒妄想,以为此身就是我、我的,身外的就是非我、异我、我所。

◎「疑结」:怀疑有智慧的人(如佛陀、阿罗汉)所开示的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怀疑有解脱者,怀疑有解脱的可能。

◎「戒禁取结」:被一些与解脱无关的戒条与观念所束缚。

◎「贪欲结」:遇到可意境(喜欢的境界),就贪爱、黏着、抓取。

◎「瞋恚结」:遇到不可意境就瞋恨、排斥、抗拒。

◎五上分结的说明,在第三一章。

   四               杂  五六九(五七○)

  时,长者即问梨犀达多:「尊者!凡世间所见,何本、何集、何生、何转?」

  尊者梨犀达多答言:「长者!凡世间所见,或言有我,或说众生,或说寿命,或说世间吉凶,斯等诸见,一切皆以身见为本,身见集、身见生、身见转。」

 复问:「尊者!云何为身见?」

 答言:「长者!愚痴无闻凡夫见色是我、色异我、色中我、我中色,受、想、行、识见是我、识异我、我中识、识中我,长者!是名身见。」

  复问:「尊者!云何得无此身见?」

  答言:「长者!谓多闻圣弟子不见色是我,不见色异我,不见我中色、色中我;不见受、想、行、识是我,不见识异我,不见我中识、识中我,是名得无身见。」

    【法义分享】

◎有了「身见」就会引起我、我的、我所、我是、我能、我慢……种种颠倒梦想。

◎    要破除身见,有三大秘诀:(一)多修四无量心,有助于突破与众生的隔阂。(二)深观五蕴身心的实相,体悟无常、无我。(三)深入「地、水、火、风、空、识」的界分别观,体悟缘起、体空。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廿九章 十个结
下一篇: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廿八章 止观双运开智慧
 不可思议的柿子树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八章 五阴
 深入体会世间苦难--老、病、死(一)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十九章 正知正见
 深入体会世间苦难--老、病、死(二)
 金刚经深义(禅修版) 3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三十章 证果次第 问答
 四念处禅修开示 六、礼佛与身念处之配合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十八章 止观双运开智慧 问答
 如何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与内容?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诵持大悲咒,功德不可思议[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佛说梵网经 十重戒 第七自赞毁他戒[栏目:佛说梵网经·白话文]
 坚持做好人[栏目:佛陀教你不生气]
 莲花生与吐蕃密教[栏目:索南才让·许得存教授文集]
 一六六 乌婆沙鲁哈婆罗门本生谭[栏目:第二篇]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 (7)[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佛教戒律学 第十二章 规范会通论 第四节 从西方伦理学看佛教规范[栏目:佛教戒律学]
 《入菩萨行论》讲记(四)[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达真堪布]
 相应153经 有法门吗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内观禅修的探讨[栏目:佛学研究论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