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怎么看待知识?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92

  问:佛教怎么看待知识?

  答:知识对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自古以来,一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比如,儒家推崇知识,老庄就比较反对知识。《庄子》讲,浑沌因为有了知识就死掉了。佛教对此也有两种不同看法,既有“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的赞誉,也有“知之一字,众祸之根”的警示。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呢?因为知识本身就存在两种不同类型,有健康、正确的知识,也有颓废、错误的知识。有些知识能导人以道德,导人以智慧;有些知识却导人以犯罪,导人以愚痴、妄想和烦恼。在这个信息时代,人们掌握的知识远远超过以往。从生存角度来说,知识技能越多,越容易在社会上谋取职业。但从心灵健康的角度来说,我们就需要有所选择。否则,太多的知识会使心变得复杂,使妄想乃至烦恼、痛苦随之增多。所以,对知识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其实,佛教也很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大乘佛教就鼓励我们从五明处学。作为一个菩萨,甚至要掌握世间的一切知识,包括各种生存技能。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帮助、度化更多的众生。但对那些导人以愚痴、犯罪的错误知识,我们又要远离。如果能以佛法智慧处理所学知识,那么,知识也会成为自利利他的工具,而不是修行障碍。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有人说佛教的闭关、禅定等修行,其实就是自我催眠的一个过程,您怎么看?
下一篇:您怎么看待今天这个时代?
 有人说,汉传佛教名为菩萨乘,实际却是声闻乘,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出家·在家
 企业家为什么热衷于学佛
 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何为善缘?为什么在有些缘分中,彼此充满了痛苦..
 希望往生极乐是否也是一种执著,是否有违佛法所说的无相、无求?
 每天都会想些乱七八糟的事,如何才能使心平静下来?
 《坛经》讲“不思善、不思恶”,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法是否对立?..
 正信不迷妄
 为什么佛陀要有大因缘才说法?
 在目前这个时代,出家人似乎也很辛苦,究竟哪种方式适合修道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因果[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觉悟入门—禅观内省[栏目:达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