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的爱是不是也超越生死的?太无情?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77

《财富品质》:庄子丧妻,击鼓而歌,佛教的爱是不是也超越生死的?但这个故事在很多人眼里有些太过无情,一个人如果在现实中修炼到了这种“不难过”的状态,会不会让周围的人有些无法忍受?觉得太无情?

  济群法师:对佛弟子来说,绝不会因谁的去世击鼓而歌,不论是至爱的亲友还是曾经带来伤害的人。但也不会像世人那样嚎啕大哭,悲痛欲绝。

  佛法告诉我们,生死只是一种自然规律,如同春夏秋冬的更替,如同岁岁枯荣的野草,既不值得狂喜,也没什么可悲。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已经到来的死亡,而是我们这些处在生死旅途中的人,能否超越生死的束缚和羁绊,能否获得自在。

  其实,佛教并不是无情。有句话叫做“多情乃佛心”,但佛法所说的情并不局限于亲友,局限于与己有关的人,而是对一切众生的关爱和慈悲。佛经告诉我们,菩萨对众生的痛苦应当感同身受,应当像独子患病一样牵挂在心。但这种慈悲又是建立在空性基础上,虽然在乎,却不会纠缠其中,无法自拔。而凡夫之情是建立在执著、占有的基础上,从一开始,就埋藏着痛苦的隐患。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初学者,您会推荐阅读哪些相关书籍?
下一篇:“慈善”二字有何更深层次的理解?
 企业家为什么热衷于学佛
 忏悔与除障
 如今信佛的功利色彩很浓,该如何引导?我总在敬香,为什么还会生病?..
 佛教经典里过于繁琐复杂的概念术语,似乎是普通信众掌握佛教的障碍..
 怎么看待“茶禅一味”?
 关爱生命
 在目前这个时代,出家人似乎也很辛苦,究竟哪种方式适合修道呢?
 佛法在世间
 认识生命
 从中国传统的国学潮流中,是否能找到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终极皈依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五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集]
 福德日记10月22日─学习菩萨的发心(上)[栏目:福德日记]
 有慈悲心才能度众生[栏目:仁焕法师]
 澹宁明敏[栏目:太虚法师]
 发现我们真实的自性(悲玛丘准尼师)[栏目:其它善知识]
 自净其意真忏悔(妙莲法师)[栏目:忏悔业障]
 南传法句经 第十二:自品[栏目:南传法句经[文言版]]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三三九)[栏目:杂阿含经]
 设身处地,欢喜包容[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宗喀巴大师上师瑜伽法 水供法[栏目:梭巴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