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对于欠钱不还、冤枉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该计较?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916

  问:对于欠钱不还、冤枉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该计较?

  答:别人欠钱不还,或者冤枉诽谤,如果你能不和他计较,那是说明你的修养和境界。但作为一个学佛者,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还要考虑众生的利益。只要涉及到他人,就要考虑怎样才能真正利益对方。有时,我们用不计较的态度,能感化一些人。但有时,也可能迁就了对方的缺点,反而是害了他。真正的慈悲,应该是帮助他认识并改正自身错误。

  面对他人的冤枉诽谤也是同样,如果不去辩解,对方的误解可能越来越深,嗔心越来越大,甚至因此造下种种罪业。你固然有涵养,能够如如不动,却使对方痛苦不堪,这也不是真正的慈悲。在《瑜伽菩萨戒》中,如果有人冤枉菩萨,而菩萨不作澄清,不去消除对方的误解,也是一种犯戒行为。当然在对待不同情况时,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最重要的,切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否则,冤冤相报何时了?我们要怜悯他,因为他也是在烦恼支配下不能自己。他虽然伤害了我们,自己却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佛陀在因地时,被歌利王割截身体都不起丝毫嗔心,这才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与不学佛到底有什么差别?
下一篇:我们应怎样和众生结缘?怎样才能对他人生起同情心?
 “无所住而生其心”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到底应该住还是不住?..
 古老的佛教是否也应接受现代化的挑战?
 如何理解十大行愿中的“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等?
 从中国传统的国学潮流中,是否能找到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终极皈依处?..
 慈善在很多情况下不具有力量,被怀疑、侮蔑甚至以怨报德,如何修得慈悲心?..
 关于八关斋戒
 临终与超度
 在目前这个时代,出家人似乎也很辛苦,究竟哪种方式适合修道呢?
 佛教的爱是不是也超越生死的?太无情?
 “现世乐”和大家所关心的现实利益有什么区别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二十七)[栏目: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不急不急[栏目:星云法师]
 有看不到的众生想超度它,它不愿意走,给它念“小房子”(就是灭罪真言、心经、大悲咒,画一个“小房子”,..[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力挽狂澜 问世间情是何物之二[栏目:果煜法师]
 安住后散乱时,应该持咒、祈祷、观想,还是数息,以便重新回到安住状态?[栏目:圣道光辉·答疑解惑]
 八戒 Eight Precepts[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觉情书:圣严法师谈世间情 编者序[栏目:觉情书]
 如何忏悔(济群法师开示)[栏目:忏悔业障]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直解 9[栏目:余金成居士]
 度化女仆[栏目:教化]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