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对于欠钱不还、冤枉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该计较?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832

  问:对于欠钱不还、冤枉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该计较?

  答:别人欠钱不还,或者冤枉诽谤,如果你能不和他计较,那是说明你的修养和境界。但作为一个学佛者,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还要考虑众生的利益。只要涉及到他人,就要考虑怎样才能真正利益对方。有时,我们用不计较的态度,能感化一些人。但有时,也可能迁就了对方的缺点,反而是害了他。真正的慈悲,应该是帮助他认识并改正自身错误。

  面对他人的冤枉诽谤也是同样,如果不去辩解,对方的误解可能越来越深,嗔心越来越大,甚至因此造下种种罪业。你固然有涵养,能够如如不动,却使对方痛苦不堪,这也不是真正的慈悲。在《瑜伽菩萨戒》中,如果有人冤枉菩萨,而菩萨不作澄清,不去消除对方的误解,也是一种犯戒行为。当然在对待不同情况时,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最重要的,切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否则,冤冤相报何时了?我们要怜悯他,因为他也是在烦恼支配下不能自己。他虽然伤害了我们,自己却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佛陀在因地时,被歌利王割截身体都不起丝毫嗔心,这才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与不学佛到底有什么差别?
下一篇:我们应怎样和众生结缘?怎样才能对他人生起同情心?
 希望往生极乐是否也是一种执著,是否有违佛法所说的无相、无求?
 对于欠钱不还、冤枉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该计较?
 关爱生命
 请问佛教徒为什么要放弃家庭、亲人出家?似乎太没人情味了。
 柏林夜话
 佛教与科学文化
 信仰应该“无条件的信”,还是必须建立在“理性”基础上,应当如何看待这一..
 法师说做人要中观,乐观难道不是更好吗?
 关于情感的问题
 针对高校学生的弘法,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起因和发展趋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九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二集]
 传印法师开示念佛感应[栏目:传印法师]
 修习慈心的利益[栏目:张慈田文集]
 修行在生活中[栏目:邹相美文]
 佛像之始[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当碰到交通阻塞时[栏目:叮咛·圣严法师谈天下事]
 沉睡的脑细胞[栏目:钵水明镜·传喜法师开示录]
 小时候爱打架...现在梦幻般的温柔...这种变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佛说阿弥陀经图解 -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栏目:佛说阿弥陀经图解]
 梦中西方三圣接引没去,还会往生吗?[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