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现世乐”和大家所关心的现实利益有什么区别呢?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86

  问:法师提到“现世乐”和大家所关心的现实利益有什么区别呢?相信大多数人对于“树立正确人生观念”一说都耳熟能详,但真正能够付诸实践的并不多,因为世俗生活有一整套按部就班的程序,其中,现实利益又是人们在选择人生道路时的重要参照。我想,民众对佛教的淡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学佛能够给现实人生带来利益。

  答:佛法所提倡的现世乐,从世间的层面来说就是“种善因得乐果”,通过正确的人生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获得人生幸福。在佛教的五戒十善中,还涉及到自他双方的关系,也就是通过持戒修善建立自他和乐的人生。需要明确的是,从佛教的观点来看,现世乐和来世乐又是统一的。佛教所说的出世间的快乐,是依戒定慧修行获得,其内涵是开智慧、断烦恼、证真理,并最终成就解脱。与大多数人为追求一己私欲,由欲望满足而获得快乐的途径是不同的。因为通过这一途径所得到的现世乐,可能是建立在合理的行为规范上,也可能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其实质也往往局限于现实的当下,不能给未来人生带来什么利益,甚至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过患。因此,现世乐应以来世乐为参照,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我们在现实的当下法喜充满,同时给人生带来无尽利益。

  问:如果说人生佛教定位于现实人生,固然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同,但是否会和佛教的出世精神有所违背?或者说,在大力弘扬人生佛教的今天,传统的宗派佛教多少已显得有些过时?

  答:人生佛教虽定位于现实人生,但和常人的理解还是有出入的。入世只是其中的一个层面,它的内涵远不止于此。太虚大师有首偈说得非常好:“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在这首偈中包含着三层内容,首先,人生佛教是以解决现实人生的一切问题为依归;其次,说明了做人与成佛的关系,我们应以佛陀为榜样,克服自身的众多缺点,达到人格的圆满和完善;第三,佛是由人修成的,因而,人生佛教涵盖了由人到佛的整个修行过程。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人生佛教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佛教修行是以出离心为基础,只有具备这一点,我们才能超越五欲六尘的束缚。而在我们的修行过程中,正见更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整个佛法的修行都没有离开八正道,其中又以正见为首。传统的宗派佛教,如唯识宗依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所建立的唯识正见,中观宗依缘起性空所建立的中观正见,对修道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说人生佛教和传统佛教有什么区别的话,只是在于它针对佛教发展中存在的误区现象而特别提出了为现实人生服务的口号,同时,在形式上将采用更为契机的方式,除此以外,实在无法将人生佛教与传统佛教对立起来。


——摘自《人生佛教在当代的弘扬》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也看小资学佛者
下一篇:企业家为什么热衷于学佛
 闻思经教
 信仰应该“无条件的信”,还是必须建立在“理性”基础上,应当如何看待这一..
 针对高校学生的弘法,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起因和发展趋向?
 为什么有些家族的“富二代”把这个福报延续下去,有些却渐渐没落?..
 佛法在当代佛法在当代
 如何面对欺骗行为?是否无条件地接受?
 佛教与科学文化
 怎么看待“茶禅一味”?
 我们应怎样和众生结缘?怎样才能对他人生起同情心?
 佛教怎么看待知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难形成的原因影响及其启示[栏目:陈星桥居士]
 58.如何庆祝光复节[栏目:星云法语·成功人生]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主要是发心,大乘为度化众生成佛,小乘为自己成佛,那阿罗汉不也有度化众生的愿力吗?该如..[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Waking Up to Your World[栏目:Pema Chodron]
 中庸之道[栏目:咏给明珠多杰仁波切]
 佛陀论马[栏目:禅是一枝花]
 三论宗[栏目:三论宗文集]
 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栏目:王骧陆居士]
 弘一法师传略(文牧)[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悟道不难[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