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现世乐”和大家所关心的现实利益有什么区别呢?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36

  问:法师提到“现世乐”和大家所关心的现实利益有什么区别呢?相信大多数人对于“树立正确人生观念”一说都耳熟能详,但真正能够付诸实践的并不多,因为世俗生活有一整套按部就班的程序,其中,现实利益又是人们在选择人生道路时的重要参照。我想,民众对佛教的淡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学佛能够给现实人生带来利益。

  答:佛法所提倡的现世乐,从世间的层面来说就是“种善因得乐果”,通过正确的人生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获得人生幸福。在佛教的五戒十善中,还涉及到自他双方的关系,也就是通过持戒修善建立自他和乐的人生。需要明确的是,从佛教的观点来看,现世乐和来世乐又是统一的。佛教所说的出世间的快乐,是依戒定慧修行获得,其内涵是开智慧、断烦恼、证真理,并最终成就解脱。与大多数人为追求一己私欲,由欲望满足而获得快乐的途径是不同的。因为通过这一途径所得到的现世乐,可能是建立在合理的行为规范上,也可能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其实质也往往局限于现实的当下,不能给未来人生带来什么利益,甚至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过患。因此,现世乐应以来世乐为参照,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我们在现实的当下法喜充满,同时给人生带来无尽利益。

  问:如果说人生佛教定位于现实人生,固然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同,但是否会和佛教的出世精神有所违背?或者说,在大力弘扬人生佛教的今天,传统的宗派佛教多少已显得有些过时?

  答:人生佛教虽定位于现实人生,但和常人的理解还是有出入的。入世只是其中的一个层面,它的内涵远不止于此。太虚大师有首偈说得非常好:“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在这首偈中包含着三层内容,首先,人生佛教是以解决现实人生的一切问题为依归;其次,说明了做人与成佛的关系,我们应以佛陀为榜样,克服自身的众多缺点,达到人格的圆满和完善;第三,佛是由人修成的,因而,人生佛教涵盖了由人到佛的整个修行过程。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人生佛教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佛教修行是以出离心为基础,只有具备这一点,我们才能超越五欲六尘的束缚。而在我们的修行过程中,正见更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整个佛法的修行都没有离开八正道,其中又以正见为首。传统的宗派佛教,如唯识宗依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所建立的唯识正见,中观宗依缘起性空所建立的中观正见,对修道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说人生佛教和传统佛教有什么区别的话,只是在于它针对佛教发展中存在的误区现象而特别提出了为现实人生服务的口号,同时,在形式上将采用更为契机的方式,除此以外,实在无法将人生佛教与传统佛教对立起来。


——摘自《人生佛教在当代的弘扬》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也看小资学佛者
下一篇:企业家为什么热衷于学佛
 在目前这个时代,出家人似乎也很辛苦,究竟哪种方式适合修道呢?
 是一辈子做该做的事,还是一辈子随性地做事?
 古老的佛教是否也应接受现代化的挑战?
 许多人认为:“儒家是入世,佛教是出世”,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看破无常是不是逃避现实?不执著是否过于消极?
 佛教与科学文化
 清凉山上话清凉
 柏林夜话
 调心之道
 你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平安的追寻—圣严法师与李亦园、杨国枢的对话 宗教信仰与宗教性[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如何永断生死?[栏目:佛教徒基本问答]
 大佛顶首楞严经摄论[栏目:太虚法师]
 传印法师在《虚云和尚全集》首发式的讲话[栏目:传印法师]
 部派时代的无为观(演培法师)[栏目:部派佛教理论]
 十五届:无题(濮存昕)[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净土决(李贽)[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25、大圆满窍决法[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低声下气,和好如初[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