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说二十难中有富贵学道难,佛为什么这样说呢?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19

居士:《四十二章经》中佛说二十难中有富贵学道难。佛本身是大富贵者,其弟子中也有出身王族者,佛为什么这样说呢?

法师:佛说富贵学道难,是观察众生的根机加以述说的。何以富贵学道难呢?一个人今生能得到富贵,也是他的宿世行善积德的异熟果。而在享受种种五欲六尘快乐时,迷惑造业者多。财、色、名、食、睡的种种诱惑,令他享乐唯恐不及,很难产生向道修行之心。

在南阎浮提,需要八苦的逼迫,才能令人产生厌苦之心,踏上修行的道路。如果沉溺于富贵的意乐,是很难产生超越意向的,这就是儒家讲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在痛苦当中,往往能超拔,而处身于安乐富贵之乡,则如老象溺泥,大多会沉沦法身慧命。

佛贵为太子,但不是一般凡夫。乃是乘愿再来,示现八相成道的古佛,所以佛不会迷惑颠倒。尽管如此,在佛的示现中,色界天人也常来警诫太子不要沉溺五欲,令太子在四个城门见到生老病死及沙门修道相状,帮助太子夜半逾城出家修道。在佛的比丘弟子中,有很多释迦族的王子与贵族,他们是受佛陀德望的感召,毅然决然而出家的,其宿世善根亦是非常深厚的,有些是大权示现的菩萨,助佛弘化的。他们作为大富贵者都能够在富贵当中感觉到生命本质的苦、空、无常、无我,所以能够超拔出来,证到圣果。

因此富贵学道难是此土一般众生的情形概述,而佛与其弟子有其特殊例外的因缘。所以,我们如出身于富贵之中,生活舒适安乐,则应观照生命的本质,激发学道之心。如命运多舛,生活困苦,则应以八苦为师,求解脱之道。无论富贵或贫穷,身处五浊恶世的众生都应速速持戒念佛,依弥陀的慈悲愿力,往生极乐之莲邦。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净化心灵,克制物欲私欲,排解各类烦恼?
下一篇:被一些义工半推半就去给慈善团体捐款,义工们无形中是否在造恶业?
 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是针对三种不同根机众生而发?这三愿的异同如何理解?..
 念到根尘脱落,是什么样子?什么是进入大光明境?
 如何理解“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在临命终时受到冤亲债主的障碍,无法往生?
 事事不如意,倒霉透了,对念佛感到灰心,请法师开示
 念六字洪名和四字佛号有何不同?有哪些持名念佛的方法可以采用呢?..
 竞争激烈的社会...如何摆脱这种焦躁的心态,真正做到与世无争,与世无求..
 心中有一种空旷、充满、柔和的感觉,这是不是一瞬间感受到的佛性?..
 只拜西方三圣和释迦牟尼佛,不再另拜药师佛和地藏菩萨可以吗?
 为什么我们会讲“六字洪名”呢?念佛应念六字还是四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宗第三祖承远大师[栏目:净土宗祖师及高僧的故事]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德麦彭仁波切赞叹法华经!---佛法功德不可思议[栏目:藏传佛教•资料文集]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E 998经至999经二经是讲布施的功德。[栏目:界定法师]
 悟·看出希望来 第五章 家庭亲情[栏目:郑石岩教授]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五一一)[栏目:杂阿含经]
 新生代的佛教[栏目:明日的佛教]
 请简述愿菩提心的分类[栏目:上师瑜伽精要之每日一问]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十七课[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甘雨滋泉厦 法露润菲新——广安法师生平述评(陈全忠)[栏目:其它]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 第十五章 请问力明[栏目:妙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