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四悉坛与四摄法
 
{返回 界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56
《四悉坛与四摄法》

界诠法师

 一、世间悉坛:世间的种种名言施设,皆随情而有。
  二、对治悉坛:对治众生的执病,多贪——不净,多瞋——慈悲,多痴——因缘。
  三、各各为人悉坛:适应根性,设有法门不同。有随信行,有随法行,有在家,有出家,有静处住,有人间处。
  赞叹发心即是出家,《出家功德经》云:“若能放人出家受戒,功德无边。”“纵起宝塔至忉利天,亦劣出家功德者。”《大积经》载:出家有二缚,诸见和利养。出家舍俗务,净心,弘法。出家消极的是私欲,积极救人救世,直下承担。
  问经五事:如法下床问,不得共坐问,不解当直问,不念外缘,设解作礼。
  入寺俗法:寺外整服,入寺礼拜佛,绕三匝,后至僧房,勿论僧非,不得坐卧僧床座。众僧良福田,亦是蒺蔾园。
  四、第一义悉坛:究竟真理,以上种种方便譬喻言说,为证第一义。
  此四种为施教的差别,还有四种行法。
  一、布施:财、法、无畏,如持五戒三施具足。
  1、如不杀生,从事护生,劝人,或令校法——法,令生离怖。
  2、如盗,既不盗,反从事布施、保护——财,劝人校法——法。
  3、淫:不邪淫,而又能节欲,净行——身体健康少花钱——财,从事劝法——法,人见无畏。
  4、妄:不欺骗他人之钱财或利养——财,正法——法,人无畏依赖。
  5、酒:不饮酒,既省钱——财,有清醒,言则有信——法,人不畏。如须达拏施一切。
  二、爱语:说喜美之语言,令生欢喜,而后为说法。
  三、利行:利人的行为为第一要务,帮人助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经云:不为己安,但离生苦。为了友谊而行教化。
  四、同事:深入大众、人群,一起工作,一起活动,一起生活,相互亲近,使彼此间情投意合,感情融洽,心心相印,后为之教化。如观音之三十二应身,如维摩处处度化。

{返回 界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持戒与持斋
下一篇:优婆塞戒经略讲
 珍惜当下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二
 调伏心态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二讲之三
 学佛第一课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二讲之二
 转变
 策励十条文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二讲之一
 净土法门与他宗之圆融无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菩提心的功德[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14集[栏目: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114.西域寺石刻藏经 Paying Homage to the stone-carved Trip..[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八节 无分别智[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不二法门[栏目:济群法师]
 幸福人生的原理[栏目:济群法师]
 中观奥义浅释明镜[栏目:多识仁波切]
 三张假币[栏目:日常的佛心]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58集[栏目: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改风水相貌,从心地里面改[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