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粒米
 
{返回 衍慈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76
一粒米
 
一粒米在现代人眼中,谈不上有什么价值,但要知道需多少因缘才能成就这一粒米呢?农夫播种、耕耘、施肥等等,辛劳的付出,还要有阳光、水份等各种助缘,及不遇上天灾,才可享用这粒米。社会上无论是富人或穷人,在日常生活上,有些人会珍惜一切,也有些人习惯浪费,其中浪费食物是最普遍的现象,如把剩下的饭菜倒掉,若不喜欢吃的东西就不要,在家里或餐馆,常见有这种情况。衣服也一样,要追上时尚,不合潮流或不喜欢的就不要,一点都不懂得珍惜,平时日用的东西也随便浪费,反正有钱便可再买。看似平常的事,一般人都不留意,不会放在心中。须知人一生当中,所穿所吃的,一切物质皆得之不易。
 
弘一大师自小受到家庭教育,要惜福,有这样的一句话;「惜衣、惜食不为惜财,为惜福。」浪费衣食即是浪费福报,福报是前生积善修来的,如果将自己的福报糟蹋,不但不惜福反而折福,没有福报是很苦的,尤如一个银行户口只有支出,没有收入一样,必会坐吃山空。这「银行户口」应该如何保持常满呢?先要在日常生活中,从惜福做起,自己拥有的一切,都要珍惜、爱护,需有计划,要勤俭,不乱挥霍,而且还要培福,广结人缘,凡遇见有需要帮助的情况,应量力援助,布施是富裕之因,所以不论金钱物质,身体力量,无畏言语,时间及精力等都要布施,这都是培福的方法。
 
要知道人们对物质的欲望往往是「贪之无厌。」至于好或差,视乎你懂得惜福与否?有谓﹕「知足常乐。」不珍惜日常一切物质,如食物随意浪费,必然落因果,《地藏经》中云:「饮食无度者、得饥渴咽病报。」因果是自负,丝毫不爽,他人是无可代受的,谁也保障不了你将来果报呢!所以大家要惜福。
 
佛世时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天人化为一个老婆婆在纺棉花,阿难去乞食,婆婆给他七粒米,阿难动念嫌少,老婆婆即说:「六月太阳如火烧,种田农夫背晒焦,七粒白米非少可,我家罪业要你消。」阿难返回佛所,佛已知此事,嘱阿难将袈裟拿到海边浸一下,海上风浪很大,阿难使用神力,将须弥山也移来压在袈裟上,风浪仍旧不止。佛嘱阿难从中取一粒米放在袈裟上,阿难依教奉行,大海即风平浪静。佛故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所讲一粒米不可以轻视也,佛陀的这番话虽然是用来训示修道人,但喻意深远。
 
在六道人伦中,还是以贫困受苦的众生居多哩!君不见我们的世界有多少人天天在忍受着饥饿的痛苦。佛的眼中,一粒米有如此伟大的意义,大家实应记得,一粒米都要珍惜。

{返回 衍慈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新年愿望
下一篇:勿做遗憾的事
 人心
 我错了!
 中秋节的旧日记
 成就
 佛学问与答
 信佛与受戒
 莫负光阴
 从小事认真做起
 如何做个开心快乐人之二 与世界和平共处须从自己做起 B
 生命的烛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十五[栏目:龙树菩萨]
 卷一 静思 之 清凉月[栏目:静思、智慧、爱]
 《福慧明灯》--佛法入门导引 因果、业力和十善业[栏目:祈竹仁波切]
 雾散了[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八[栏目:学诚法师]
 17 金刚般若疏(唐.吉藏)[栏目:04 经注]
 建设现代中国和中国佛教的途径[栏目:太虚法师]
 彻悟人生 第二十七个故事[栏目:觉真法师]
 今生来世 种因得果(证严)[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454.石车通乘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