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对病者开示
 
{返回 衍慈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50
对病者开示
 
佛陀成道后,在鹿野苑,初转*轮,为五比丘,说四圣谛法,即苦集灭道。这四个真实之道理,以世间法来说,我们烦恼生起时,一定有它的原因,烦恼是苦,原因是集;要消除烦恼,必须用正确之方法,那么,灭就是灭除,道就是方法。为何放苦谛于最前面呢?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说明一般凡夫,若非受到极度苦楚,经善知识劝导引化,很难醒过来,不会明白苦果的来源。所以对此类众生,佛陀先为他们演说四谛法,说明苦谛之由来,只要他们不再去造业,便不会再受到痛苦煎熬,得到快乐自在的人生。
 
说到苦字:有三苦、六苦、八苦,乃至无量诸苦,都是针对众生不同之根器,而设立不同的开合,现在要略谈一下八苦中之病苦。
 
每当人们有病痛时,经常叫天喊娘,凄惨不乐,可说是平常事。作为一个佛弟子,受到佛法的熏陶,自己也有看些佛经,记得一些佛学名词,有时也会劝导他人信佛、学佛,但是病痛来临,无法对治,真是有学而不能用,原因何在?主要是平日没有做好修持功夫;另外于生病时,亦极需善友适当之安慰和开示,可减轻病者精神及肉体上之痛苦,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
 
何谓给予病者适当之安慰和开示,举以下一例,有位刚从大陆来港之求法者,生病住院,有甲、乙、丙三人为她开示:
 
甲云:「妳学佛这?多年了,有什么放不下!多念佛号,一心求生西方好了。如果医生说要做手术,就去做吧。假使现在不会死,还有几十年命,生就生,死就死,有什么关系!」病者听到他这一番话,双目含泪,默默无言。他讲的道理是对的,可是病者对死亡有恐惧,为什?呢?一则、她来港没多久,求法为的是储备将来弘法资?,现在夙愿未成。二则、念佛生西方,功夫未有,假如这次真的死了,就是空过一生,白白死去,所以这个居士一走,病者就情不自禁,放声大哭。
 
乙云:「佛经说一切皆空,病是空,痛也空,一切唯心,痛与不痛,是一样的,...。」第二位是从理性方面说法,境界如是高!其实病者当时痛楚极了,她说这些道理,就如耳边风,根本听不进去!
 
丙云:「放下一切,安心养病,念观世音菩萨,观想观世音菩萨,把妳自己也观想成观世音菩萨,把能所打成一片,自然病去灾除。」这样的开示,令病者欢喜接受,心情也舒畅多了,病痛当然亦减轻不少。
 
有谓:说法要对机,不对机,等于闲言语,尽是反效果。因为生病时与无病痛时,人的思维未必相同。病了往往身不由己,很容易影响思想情绪,产生种种念头,因此对病人开示时,契机是关键也。
 

{返回 衍慈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未明」与「老实」
下一篇:如何活得幸福
 护生行善
 如何做个开心快乐人之四 勿忘普贤菩萨之随喜功德 A
 「华严经」的版本
 对病者开示
 法仪的缘起
 勿做遗憾的事
 知因识果
 「平常心」是什么?
 如何做个开心快乐人之四 勿忘普贤菩萨之随喜功德 B
 如何做个开心快乐人之二 与世界和平共处须从自己做起 B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2010年10月17日景州开福寺万佛忏法语[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净土宗祖师无纯正和不纯正之分(释本幻)[栏目:净土宗文集]
 最初的根本佛法 第一篇 缘起[栏目:最初的根本佛法]
 觉在当下[栏目:禅林衲子心]
 8 学佛念佛的利益[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释怀 就在一瞬间[栏目:莲心慧语]
 红炉一点雪[栏目:圣严说禅]
 附从译本里研究古禅法及禅学古史考之后[栏目:太虚法师]
 把心稳住,勇敢面对[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八五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九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