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三讲
 
{返回 久美多杰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34
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三讲
堪布 久美多杰讲授
 
「佛子行三十七颂」是以大乘佛法修行者为对象,说明身为一位佛子该如何行持且必须尽力去做的论述,当然,佛子所要修行的行持有如大海一般地广阔,但总归纳起来不外六度,然而六度要如何落实到我们平时的生活与行为中呢?在本论里,图美桑波尊者就这些菩萨行的纲领为我们一一解说;在次序上来说,先是题义、礼供、誓愿等,这些我们都讲过了,现在我们已进入论义,论义分前行、正行及结行。前行七个次第及正行三士道的中、下士道我们也都介绍过了,今天讲正行的上士道,这是比较上乘难行之道,是菩萨行主要的内容,它分为三个次第-发菩提心、修两种菩提心及学习菩萨行。
 
上士道
第十颂 一、发菩提心
无始于我仁慈者  母苦自安有何用
由此为渡诸有情  发菩提心佛子行
 
此颂表达了发心的原因及内涵,先让我们回忆一下,想想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呢?因为无始以来那些多生多劫照顾及慈爱我们的父母,到现在都仍然沉沦在轮回苦海中受苦!他们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尤其在三恶道中的痛苦,是更令人无法忍受的,这些众多的慈母仍在受苦时,如果我们放弃他们、不管他们,反而为个人的利益,对三善道的快乐及声闻、缘觉的解脱道贪着,这是菩萨所不齿的,因此,我们应该对这些当年慈爱我们的父母报恩,学习以前诸佛菩萨那样发起大慈大悲的心,让他们个个都能得到佛果,永离苦海,这就是菩萨应修发菩提心的原因。
仁波切每回上课必然谈到发菩提心的内涵,不间断地讲,这是为什么呢?你是不是佛教徒,以皈依与否来区分;你有没有进入大乘,以是否发了菩提心来区别,在大乘显密二教的修行里,最不可或缺的前行就是发菩提心,所以我们要不断反复地讲发菩提心这件事,但无始以来,我们一直习惯自私自利的心态,一下子要自然发起菩提心是很困难的,所以刚开始都是带着勉强或利益自己的动机而发心的,然而如果我们天天听、天天讲,时时串习这件事,自然修习起来就会慢慢变成习惯了,因为我们心的本质就是菩提心!菩提的藏语是「江秋」,「江」的本意是一切过失都已经净除了,「秋」的意思是一切善的功德都已经得到,这是我们心的本质!我们常修习发起这个心,当它变得非常自然时,这就是我们所讲的「获得胜义菩提心」了。
菩提心的内涵,在弥勒菩萨所讲的「现观庄严论」中说,它必须具有令一切众生离开苦及苦因、得到乐及乐因的两个条件,与一般所谓的慈悲心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慈悲心的内涵不具足上述圆满的两个内涵,唯具除苦及苦因,而得乐及乐因的大慈大悲心,才叫菩提心,这是要区分清楚的,否则对自己发心的内涵就不完全明白,对他人解释时,也不能很清楚说明它的殊胜处。菩提心分为胜义菩提心与世俗菩提心二种,我们现在所学所发的是世俗菩提心,还未进入胜义菩提心部份,因为胜义菩提心是在我们了知心性、证得心的本质后,才有办法发起的!世俗菩提心又分愿菩提心及行菩提心;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各教派在观点上有些不同,这是因为无著菩萨与龙树菩萨在这二者的见解上,有不同的解释之故。我们大部分以龙树菩萨的观点为主,这观点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说:「比方你要去某处,先在心中产生要去的心态即是愿菩提心;真正已在路上时,无论坐车或行走,当下那个就是行菩提心。」这是最简单也比较容易记的区别方式。
愿菩提心我们随时都可以发起,要时时记住所发的愿心,但行菩提心就要看我们的功夫了,因为我们是凡夫的发心,仍然像个尚未被完全治好的病人,还要靠别人多多提携,否则就会退失道心,所以更要善巧的来做,但心态上是一点都不能退转的,随时随地都要发这个愿菩提心。菩提心有非常大的功德,「入菩萨行」在第一品里,就专讲修菩提心的功德及利益,它比喻说:-假若菩提心的功德看得见的话,那连虚空也装不下!又说:「生死狱中因,若生菩提心,即刻名佛子,人天应礼敬!」佛子也可以说是佛的接班人了,变成佛子时,世间一般的凡人、圣人乃至天人,见了我们都会起大恭敬心,而我们也的确值得让他们来顶礼,因为我们内心中有非常尊贵的菩提心,它的功德就是那么伟大!菩提心究竟的果报,是获得法身利益自己,获得色身利益他人。为了得到色身,我们以善巧方便修习世俗菩提心,为了得到法身,我们以智慧成就胜义菩提心,慈悲与智慧,或说善巧与智慧,福、慧两者都要具备才能得到佛果。实际上,我们在世上谋生,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发心的-无论是在教育上或工作上,没有一个不是为了自己,从小到大我们每一个想法都是受「为自己而努力」的教育,很少是为利益所有众生的善心而努力的,所以发菩提心就好像口号一般,很难去做到,但,各位要知道-唯有发起菩提心,并努力去做,才有可能成佛!那我们要如何才能真正发起这个殊胜的菩提心呢?我们要不断地学习、磨炼自己;这儿介绍两种学习方法:(1)培养利益众生的心态(2)誓愿成佛的心态;关于利益众生的心态,阿底峡尊者所讲的与寂天菩萨所说的有些不同,阿底峡尊者是以因果七要义的方式来利益众生,减少自私自利行为,我简单说明一下:
(一)要认一切众生为母:为什么呢?就理论上说,佛教徒相信有三世-今生、前世及来世,也相信因果,当我们结束前世的存在来此世受生时,除了地狱与无色界的众生是自然化生,不需要母亲以外,其余的众生都需要有母亲才能得到生命,而我们又有数不清的前世,赖无数次的受生才有躯体,所以必有数不清的母亲,而且这个母亲也必定是有生命的众生才能生我们,由此推知,凡有生命的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母亲。所以对这数不清的众生,我们应认他们为我们的母亲。
(二)要知恩:要知道这些如母的众生,当她们做我们的母亲时,对我们的恩德:她们辛勤养育、亲切照顾,给我们最好吃的、最好穿的,以最好的行为对待我们,在我们刚生下来还不知是否能存活时,母亲就毫无条件的全力养育我们,在座的各位女士都当过母亲,知道自己是怎么疼爱小孩的,大家有经验,就应更能了解这一点,但是,在这方面,我们仍需多教一些,因为在这个浊世里,众生愈来愈不知道母恩,把妈妈的恩德忘得一乾二净,不知道母亲曾为我们付出多少,这些都是现代教育的缺失,使大家以自私自利的心态对待人、事、物,相反的,在比较落后的地方,母亲并无法完善的照顾小孩,但小孩对母亲的感情却非常重、非常好、非常尊敬,不像物质较好的地方,母亲用那么好的条件养小孩,但小孩对母亲却不那么认同,常听到有杀父母的事,所以这方面,我们要多提一下,多讲一些,要知道母亲在生、养我们时,为我们付出的辛勤、亲切与慈爱,永生都不能忘记。
(三)要感恩:在内心发起感恩之心,怎么感恩呢?就世间法来说,母亲老了要养她、安慰她,过世后要纪念!有些人,在父母年老或过世后,不但不怀感恩心,反而想着要怎样怎样才能获得家产,或为了取得家产,表面上假装对他们好,这些心态都是令人失望的。
(四)应发起希望母亲得到快乐的爱心。
(五)应发起愿她们能离开痛苦的慈悲心。
(六)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这些爱心的原动力是因唯有我能做这件事,我愿意负起这个责任,除了我之外还有谁能来帮助他们呢?所以在内心产生殊胜的利他愿心。
(七)发誓成就觉心:为了真正能究竟利他,我发起成佛证悟菩提的觉心!
以上七种思惟发心的要义,是阿底峡尊者对众生开示培养发菩提心的方法。
 至于寂天菩萨则在「入菩萨行」中以自他交换的方式,为众生开示发菩提心的方法,但要我们一下子就做到自他交换,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就有非常浓厚的自私心,所以培养利他的慈悲心及殊胜的责任心,是修发心时最重要的要义,我们修持任何一种法都应以此内涵为动机,发起殊胜的菩提心来修学,才会有正确的发展和成就。
接下来说明发心后要修两种菩提心﹕(一)世俗菩提心(二)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又分为两种:(1)入根本慧时自他交换,即入定时修自他交换,成就此心。(2)后得时将违缘转为道用,即出定后,把所有障碍转为道用,成就此心。
 
二、修两种菩提心
(一)修世俗菩提心
第十一颂 1、于禅定时修自他交换
诸苦生源欲自路  诸佛成因利他心
由此自乐与他苦  真当交换佛子行
 
在轮回中所有的痛苦来自何处呢?来自为求自己快乐的自私自利心态,相反的,圆满开悟得到究竟安乐的佛果,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全是由希望其它众生能真正离苦得乐,放弃只谋私利的心态而得到的,所以身为一个学习菩萨行的佛子,应对这两者的优点和缺点深入理解,放弃自私的罪过和抉择利他的功德,在内心生起自他交换的思惟,效法佛陀发起究竟利他的菩提心。
在「入菩萨行」中,我们曾说:「轮回中所有的快乐都由利他心而来,所有的痛苦都是自私造成!」怎么会这样呢?为何我们追求自己的快乐,得到的却是痛苦的果呢?这是因为当我们有自私自利的心态时,在行为上,我们就会造作许多恶业,为了自和的贪欲而追求快乐的行为,最后终将成为痛苦的来源,这是恶业累积的果报造成的,所以我们要真正自利-唯有修习自他交换,断除自私自利的恶源,才能像证悟的佛陀永远离苦得乐。
接下是遇违缘转为道用的修习-当我们的修心出定后,如何将许多现实中不吉祥、不顺意的违缘,转为菩提道上的修行方法,下个偈颂是将无所得转为道用,也就是我们如何以无所得的心,对治所贪欲的钱财或人、事、物上的违缘。
 
2、修后得时转违缘为道用
第十二颂 转无所获为道用
谁以大欲吾之财  一切夺或令人夺
乃思身财三世善  于他回向佛子行
 
若有人为了贪欲而想夺取我们的钱财,无论他是亲自下手、或是指使别人做、或以勒索、抢劫我们的东西、砍杀我们的生命,身为入菩萨行的佛子,不但不应还手,也不可以心生瞋恨,反而要以慈悲或利益他的心态帮助他,并修功德回向给他。
然而,以上说法对仍是凡夫的我们而言,的确是很难做到的,它好像只是一个做不到的口号罢了;别人抢夺、伤害我们,我们如何能对他们慈悲并回向功德给他们呢?这是相当困难的!在小乘法中,比较没有这样的逻辑或教育,所以他们大部分是避开这些违缘,而大乘佛教的教育里,就有许多善巧的思惟来面对这些困境,尤其是密乘里,更有很多转违缘为修行助伴的善巧方便,使它们不会伤害到我们,因为我们即使在此时发出瞋恨心也没有用啊!他已经做完这件事了嘛!所以我们能转念回向功德给他,是对过去我们加在他身上的罪过,做最好的响应的方法,是我们应该欢喜修习的行为。
 
第十三颂 转痛苦为道用
自己非作微罪过  他人已砍吾之头
然以悲心他众罪  代受其罪佛子行
 
此颂表达了身为菩萨的行者,在自己虽有过失、缺点,但对他人并没有做过任何伤害的行为时,他人反而对我们产生瞋恨心来伤害我们,例如砍断我们的手、脚或割下我们的头颈,或者打、骂我们…,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还是要忍耐不还手,因为他做了这种重大的恶业,将累积可怕的恶果,他日承受起来,将比我们现在所受的苦还要胜过好几倍,所以反而能发慈悲心,转违缘为修忍辱的机会,运用这个机缘成就我们的道业,这时我们的慈悲与智慧必能同时增长,而肉体上的痛苦也会因为这种善巧的思惟内涵(想到这是我们前世杀生而来的果报…等等多角度修心法),使原本瞋恨报复的心减弱并消除,许多经典中的记载,和高僧们所讲的事例,多半是同样的意思。
 
第十四颂 转毁誉为道用
何者于我各种语  诋毁传遍三千界
然以悲他不忍责  复赞其德佛子行
 
有些众生暗中讲我们的缺点、坏话,无论是少数人或多数人,甚至是全世界的人,我们都要忍耐,因为众生都有嫉妒心,我们虽然没有伤害他,但,当我们做得比较好、或者比他好的时候,他心里就会不舒服,于是便会想办法要找我们的缺点,讲东讲西的,所以此时我们应该思惟:这不是他故意要犯的行为,而是他内在的嫉妒心使然,为了满足他,我们反而要想如何才能令他的心更愉悦,要往这方面想,当然这必需对他更慈悲、发掘他更多的优点,包括他的学识及慈悲心等,广为世人宣传,让大家更了解他的长处,我们这么做是真正存着利他的心态,这就是菩萨的修行,虽然这不容易做到,但,只要想到这点忍辱我们都能做好时,我们的傲慢心自然就没有了,反之,如果我们不常想起这些话,就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优点很多、帮助了很多众生,慢心就会自然而然跟着增长,「入菩萨行」中说:「别人赞叹你、尊敬你,是没有任何善功德的,也无法累积任何善业力!」所以当别人毁谤你时,不要因此伤心,要善巧地作以上的思惟。
我们不是常见到一些比丘不要信众顶礼吗?他们说:「这样做会使自己的福报消失!」同时,他们也不要信众因恭敬他,而把他的照片放在坛城上来拜,他们认为-如果福报不够的话,这样做反而会令他们消福;这是和世间法不同的地方,世俗中,一般人认为把自己的照片供得高高的,是值得高兴的事,觉得很了不起,然而修行人的着眼点就不是这样了;以上是讲「受到暗中毁谤的修心要诀。」下一颂则说-别人若在公开场合,当众控告我们时,我们也应该懂得将它转为道用。
 
第十五颂 转讥讽为道用
众人聚中有些人  揭发罪恶说粗语
于他仍作益友想  恭敬顶礼佛子行
 
有人在众人聚会时,公开说出我们的缺点,诸如修行不好,或处事不如法,或很粗鲁地挖苦我们、恶言相向等等,我们都不可反驳他,反而要感恩他,把他视为善知识般地珍惜。
「入菩萨行」中说:「有人毁谤你的同时,也有人在赞叹你,所以有什么值得你伤心或高兴的呢?对于这些言语,我们不要执着。」因为赞叹或毁谤都不会真的使你变得更好或更坏啊!那只是声音而已,它不会干扰或伤害我们的,只有执着这个声音时,我们自己才会伤到自己;阿底峡尊者也说:「最好的老师就是能指出我们缺点的人,修行最好的秘诀-是我们的缺点刚好就是被人指出的错误。这些人指出的心魔、病根及十恶冤敌,不正是我们要对治的功课吗?」所以对修行人来说,绝对要感恩为我们指出毛病的善友,不应发瞋恨心,要慈悲温和的响应他们才是。
 
第十六颂 转恩将仇报为道用
我护他人如己子  彼则视我如怨敌
然如病儿之母亲  尤其慈爱佛子行
 
在世间法或佛法上,我们若对某人非常好,好到有如独生爱子般,但他反而对我们不好,恩将仇报,例如他们身、口、意三业对待我们有如敌人一般,身打我们、口骗我们、心有瞋恨,非常不友善,这时我们仍应以慈悲温和来回应他,不应瞋恨他!为什么呢?比如说,有个母亲生下了几个小孩,其中一个精神不正常,或中邪了,这母亲养他多年,对他百般爱护,但发病的孩子有时会打骂母亲,但做母亲的决不会因此而对他产生瞋恨心,母亲会认为-「这是因为他有病,才会对我这样!」并不怪他,这时她会非常慈悲地希望孩子的病赶快好起来,不会恨他,这就是菩萨的行为和修心功课。
从这点上我们就可以知道,佛教中所说的佛菩萨和世间神明对众生的慈悲心是不同的,无论我们对佛菩萨恭不恭敬,祂绝对不会恨我们,或加害于我们,但世间神祗就不是如此了,我们若因有事求神保佑,供奉了世间神鬼,他们因为没有肉体的质障,所以有比我们强一些的能力帮助我们,但如果我们没有长期对祂好,祂就会不满意而不再保佑我们了,甚至反过来伤害我们,如果万一鬼神反过来伤害我们,那我们就麻烦了,而佛菩萨就不是这样,不管我们是否对祂尊敬,祂们都不会伤害我们!
 
第十七颂 转侮辱为道用
与我平等或下者  以增上慢作侮辱
观彼犹如善知识  恒常顶戴佛子行
   这是就世间法上的比较而言,有人无论种性、长相或智慧、能力等等,如果都和我们差不多,或比我们低下的人,但他却自认为高明而轻慢、侮辱我们时,我们也不应该对他瞋恼,应视他如上师般,以身、口、意三业都十分恭敬的作法,把他放在我们的头顶上,这才是菩萨修心的行为。
古印度社会阶级十分明显,种姓高低决定了你的社会地位,所以如果福报不足,生在身分低贱的族群,那想做什么事就都没有资格了,但,其实所谓的「贵族」也只是人们的一种执着而已,大家都是人,有没有智慧、福报都来自前世所修的因,不是看种性,所以现代已不分种性高贵与否了!在当时阶级社会里,那些与我们种性相等,或稍为低下的人,如果随意侮辱我们,我们就会很不服气,就世间法而言,我们仍有分别心,会对种性比我们高贵、知识、长相比我们好的人尊敬些,因为我们认为他比我们高嘛!但如果比我们不漂亮的人,讲我们长得难看时,我们就会认为-「他比我还难看,还说我长得难看!」不服气嘛!这边就是指这些条件不如我们的人,无论世间钱财或外表不见得比我们好的人,加给我们侮辱时,我们要能转念,恭敬顶礼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呢?阿底峡尊者说:『「我」是所有恶的来源,世上最坏的就是「我」,「我执」是恶业的起源,反之,众生是对境,是善的来源,能向众生发善心、施善行,是一切快乐的根本。』所以无论众生对我们怎样,我们都不应该反驳、瞋恨,要对他们的侮辱转为修心的方法,这是菩萨所应行的!
 
第十八颂 转衰微为道用
贪穷常受别人欺  虽得重病魔又害
众生诸苦取自身  大无畏屈佛子行
 
当我们一夕之间由富有变成穷困,损失了所有的钱财,或被小偷、强盗偷走或抢光了,或者生意失败破产了,再加上更不幸的是-我们又生病,罹患了好比麻疯病或癌症之类的重病,贫病交迫,痛苦无比的时候,如果还要忍受别人加在我们身上的毁谤、虐待等等苦难,集所有不善的业力、苦果于一身时,我们应该如何修心呢?这时我们应该这样子思惟:「这些痛苦的因-都是来自前世所造的诸多恶业积聚而成的,有许多跟我们一样痛苦缠身的众生,也是如此这般地正自食恶果着!」我们利用这个机会认识到真正的痛苦,对所有的恶因苦果产生出离心,对别人故意加害的言行全盘接受,不再发生瞋恨心,把所有侮辱、伤害转为道用,感恩他们让我们知苦、离苦。
佛陀在鹿野苑初转*轮时,就告诉我们:「要知道痛苦!」所谓「无苦不出离」,大部分人都是在遇到苦难缠身时,才会寻求宗教的解脱法门,例如有人是感情上的折磨,有人是生意、钱财方面的问题,有人是生病,医生束手无策了才找上佛法,其实,人生本来就是痛苦的,但我们没办法发觉,只有这严重苦难现前时,才会使我们正视其事,寻求解脱苦海的依靠,当逆境现象来临时,我们正确的思惟,深信这一切都是前世累积的果报,然后正面接受它,仁慈地响应它!
在「心灵神医」这本书中,提到第一世多足千仁波切转肉体的痛苦为修行法要的故事:所谓「足千」就是大成就者的意思,因为这位成就者在西藏地区示现了很多神通,故称他为「多足千」。由于藏区是交通不便、时有天灾、地广人稀的地方,除了中部格鲁巴的三大寺是很大的寺庙之外,像宁玛巴所属的寺院都比较小,所以哪里有修行成就的高僧很不容易知道,第一世多足千仁波切就以他的神通力让藏地免于旱灾、战争等诸多灾难闻名,他和他的学生兼师弟吉美嘎雅纽吉(他们同为吉美林巴的高徒),在一次朝圣之旅时,行经藏中雅鲁一处无人的荒野,多足千仁波切病得很严重,身体非常虚弱,也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在即将死去前,吉美嘉围纽固非常伤心,他想:「这位圣人即将死在这没有其它人看得到或听得到的地方了!」但,多足千仁波切说:「我很高兴没有把这暇满难得的人身浪费掉,能利用这个肉体上的痛苦来修心,体验这一切苦难是来自前世的苦因积聚而成,能藉由这难苦的经验体会轮回的苦,这是我多生累劫积聚功德和净化业障所产生的福报。」他的内心此时充满极大的喜悦,他精神上的快乐没有因肉体之苦而减少,他把他的心声告诉师弟,他的师弟这才欢喜地转念,高兴上师能在这种情形下修持佛陀的教法,并由衷敬佩这位真正的修行成就者!可见,修行人在肉体和外在苦难加于身上时,精神上完全可以不受干扰,所以我们应对佛法这深刻的修心法要,细细地去了解并修持,培养正确的观念,训练自己的心,这才是行菩萨道的佛子;以上所说也是「入菩萨行」里讲的,三种痛苦的忍辱行。
 
第十九颂 转富饶为道用
众生恭顶遍荣誉  并得多闻天王财
然知世妙无自性  无有骄慢佛子行
 
由于我们前世种了善因而累积了一些福德资粮,所以今世生在高贵的种性,相貌端严、六根聪利,在当地有好名声,人人尊敬,或者钱财众多,在人间享用的财宝无边,好比财神的儿子…等等,这些世间的好事都是暂时的、不稳定的,它们有如草上的露珠,太阳一照就干了,尤其在这充满变量、极不稳定的时代,虽然我们都有自己的逻辑,自己的智能,但无论成就的是好事或坏事,它们来去的速度都很快,极不稳定,非常无常;譬如现今有些非常有权力的政治人物,在当高官、做领袖时,人人赞叹,个个逢迎,但,他一旦下台就没人理了,财富、名望一剎那都化为乌有,就在短短几年内情况都改变了,可见这些短暂的虚荣,就像水泡般地不实,我们实在找不到对它们贪欲的理由!当无常示现时,人们就不会再傲慢了,所以修行人面对这些无自性、短暂不实的荣耀时,内心是毫不在乎的,绝对不会有慢心存在的,我们应多多加于学习-当我们受到赞美时,心态要保持谦虚,这样就可以使前生累积的福报不令消失。
要知道,本来名誉和财富对我们并没有什么伤害,你不要认为做菩萨一定要苦修,一定是没有什么钱财和名誉的,有名、有钱一样可以成就,修行在内不在外,能保持心态清净不染才是最要紧的!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一旦有了外在的荣誉,例如别人赞美你知识丰富、才能高超时,我们内心就会对这些观感执着并增长,觉得自己真的很高,长期被尊敬赞叹惯了,就信以为真地认真起来-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别人都应该跪在我下面尊敬我!好比你有个很高的头衔,令许多人羡慕崇拜,你就会在这个头衔上执着它的好,无法真实地面对自己,要知道,它只是个名字而已,不管别人如何赞美它,我们仍是人,还有贪、瞋、痴存在,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以上是第十九颂的修心要领,这些道理听起来很容易懂,但做起来就非常不简单,现在我们既然学到这些殊胜的教授,就应该尽量地去做,做的时候,如果观念有不同或不清楚的地方,就提出来讨论;今天讲到这里,有问题的可以提出来!
学员/问:第十颂说我们要视众生如过去的父母,发起菩提心来帮助他们成佛;但前面第二颂却说,亲方对我们有贪心,敌方对我们有瞋心,这些都对我们有不好的影响,这两颂有没有冲突呢?如何不令它们冲突?
堪布/答:第二颂是说,修行者长久住在家中会对家人产生贪着心,对敌人也会产生瞋恨心,刚进入修行的人要暂时远离这些地方,避免长期共处下让自己无法解脱,当我们自己无法解脱时,当然就没能力帮助他们,为了未来有能力帮助他们,暂时离开他们去修行,这种心态是没错的,否则就没有能力帮他们了,这是指身体暂时远离他们的方便法;而第十颂是就心态而言,我们现在跟亲人在一起,无法究竟给他们快乐或修行上的帮助,但对他们感恩的心是很深的,感恩他们在轮回中对我们养育的辛劳,但为了帮助他们究竟离苦得乐,我们身体要暂时离开他们,但心并没有舍弃他们。
学员/问:那这算是形式上或内心上的远离?
堪布/答:是形式上的。
学员/问:如果做不到呢?我的意思是对方根本就会阻挠你远离他呢?
堪布/答:形式上做不到还是要尽量远离。
学员/问:这种做法是属于小乘还是大乘范围?
堪布/答:第五颂远离恶友的作法是属于大乘的,因为在心上依然没有放弃,只是行为上暂时远离而已,所以是大乘范围。
学员/问:所谓「恶友」的定义是什么?在道业上是对你好或对你不好的人?
堪布/答:凡是观念悬痴,常做和佛法不相应的事的人便是恶友,他虽可能因贪欲对你特别好,但不管他对我们好不好,在他心中,他就是不能相信真正的好事,不肯做真正的好事,这种人在我们没有办法让他改变时,我们要暂时远离他,以免自己被他影响,我们远离他时,我们是心存善意的,因为我们目前没有能力面对他的无知或挑拨,所以我们愿意帮他的心没有远离,但行为上,不得不放弃他。
学员/问:这样做,如果造成对方瞋心大作呢?
堪布/答:为了他好,我们更应暂时离开他,否则会更不好,因为这样一来他对我们的贪瞋痴会越来越严重。
学员/问:这样做会不会因此和他产生重大的违缘呢?也就是说在未来世,他是否会对我们在修道上产生很大的障碍?
堪布/答:如果继续在一起,才会产生更大的障碍,反之,断然离开,你只是行为上地舍离,心态上并没有放弃他,而他由于无明产生对你的瞋恼,纯是他个人的问题,并没有能力障碍你。
学员/问:师父的意思是说你离开他是为了修行,即使他起了瞋恨心也没关系,好比释尊当时离开妻儿时,我相信他的妻儿亦很生气,但当释尊成道后,又回来渡他们就成了好事了,所以是否能如此说:就是当你修行过程中,尽量将修行功德回向给对方,这就是一种正面的行为呢?
堪布/答:对!好比我们若修行得好,很多众生或其它教派也会嫉妒,但这种嫉妒对我们不会产生障碍,因为那只是他们自己的业力嘛!所以诸如以上这些问题,你们可以做更多的思考,慢慢体验这些道理,把佛法溶入生活中,才有帮助。
学员/问:今天讲的几个偈颂都有这个问题-譬如说人家对你不好、或说你坏话时,虽然佛陀教我们要发心救护他,以自他交换或七因果思惟修法,慈悲他、不起瞋恨心,但若站在对方立场来讲,对方造了很大的罪业,你只是慈悲他,让他得逞而不纠正他,让他继续造恶业这样做好吗?
堪布/答:有能力的话纠正他,但这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如果没有能力,那么改变自己比较好!因为各人业力不同,要改变别人,要用各种善巧方法,但若因缘不合的话,不管你怎么做,也是不可能完全改变的,所以只能尽量做,愿心不要舍弃就可以啦。
学员/问﹕请教堪布,显宗净土法门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弥陀」的殊胜皈依内涵,和密宗不共皈依的内涵是否无二无别?
堪布/答:不是!在意义上有很大的差别,你讲的净土宗「发菩提心,一心不乱念阿弥陀佛」的皈依内涵,主要是以信心方法建立的法门,而密宗所谓的不共皈依,是刚才所说脉、风、明点,即法、报、化三身根源处的究竟皈依,但因这些不共的内涵,是我们不容易理解的,即使我把它详细的内容告诉你,你会理解吗?不会!所以它的善巧就是经由外面遍一切智的成就者-佛宝,教育我们认识自己的智慧的法宝,并依靠如法修行的僧团,渐次引导我们理解皈依的义趣,最后把三宝殊胜的功德聚合为上师的德能,好比你们将一切佛宝聚合为阿弥陀佛,虔诚祈祷阿弥陀佛、称念阿弥陀佛直到一心不乱的作法,在密宗里就以祈祷根本上师取代了,这在单纯的信心法上,二者是相同的,但祈请对境则不同,因为在历史上,释迦牟尼佛的年代是有记载的,我们可以了解祂,但阿弥陀佛历史上没有记载,这位遥远古老的佛,我们无从了解,而根本上师是活生生的人,他的恩德超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他展现了三宝具体的形象,就如放大镜能聚太阳光将纸燃烧一般,上师以具足佛、法、僧三宝的德能与智慧,调伏了我们心的贪、瞋、痴,燃烧掉三毒的烦恼,净化了我们,所以我们以最虔诚的心,祈请根本上师加持便成为密教皈依的不共内涵了,不过,这样一位代表三宝加持力的根本上师应具备的条件,我们在前讲已详细探讨过,唯有正确合格的上师才是值得皈依、祈祷的,这也是智慧的抉择,并不是我们特别在赞扬密宗的皈依,此外,净土法门的信心成就法是深信与理信的结合,也就是我们单纯的心,清净地相信阿弥陀佛会保护并成就我们,因此以虔诚心念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净土,但由于我们的心已不如从前人那么单纯了,这个时代也不像从前那么宁静,所以当我们碰到众多不顺的违缘时,忧郁的心态就会出现,我见过很多老菩萨,念了好多的「阿弥陀佛」,心还是不清净安定,所以没有理解佛法而仅靠单纯的信心,在这个时代,要出现像昔日那种借着对狗牙的信心也能成就的故事就很困难,因此你的心如果单纯,虔诚的信心的确就可以令你成佛,不管信靠的对象是什么,像佛陀眼中所见-这世间没有一个不是清净相,因此,对佛而言,依靠什么都一样,即使是我们认为世间最不好的事物,在佛眼中仍是清净无瑕的,所以无分别的清净心是最难得的。方才所提的加持,就是通常所说成就的来源,但这也是直指我们的心态,来源来自我们的心,成就也由自心成就,刚才所说的「证」亦是要我们的心去体认的,所以修证我们的心,使我们的心天天进步,智慧就日日在增长,但永远要记得,我们凡夫所能理解的就只是这一点点,所以不要产生傲慢心。

{返回 久美多杰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四讲
下一篇: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二讲
 《入菩萨行》讲解 第九品 智慧(续九)
 《入菩萨行》讲解 第八品 静虑(续五)
 《入菩萨行》前文提要
 《入菩萨行》讲解 第九品 智慧(续七)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26受生中有03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07处生中阴01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19临终中阴01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14梦幻中有02
 《入菩萨行》讲解 第八品 静虑(续一)
 《入菩萨行》讲解 第九品 智慧(续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三论宗的鼻祖(常耘法师)[栏目:三论宗文集]
 圆觉经白话解五 何得永断轮回[栏目:圆觉经白话解]
 如何与天地佛菩萨沟通[栏目:仁焕法师]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集解[栏目:会性法师]
 海内留心佛教文化者鉴之[栏目:太虚法师]
 如何布置佛堂[栏目:泽仁扎西堪布]
 发放慈心禅[栏目:佛网文摘]
 妖人政治世道可悲[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圆满七海」赞[栏目: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
 用爱扫除人心中的地雷[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