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正念正知护心
(一)学律仪戒
所有菩萨的戒律都可以归纳为三种:
1.律仪戒 --> 避免伤害众生的行为
2.摄善法戒--> 不但避免伤害众生而且还要修行布施、持戒...等六度。
自利圆满之后才有能力度众生,现在我们自利尚未圆满,如何度众生呢?如何行菩提心呢?心态上我们一直要用广阔的心去度尽一切众生。其实我们现在是在度自己啦!利益自己之后,才有能力利益别人,譬如说我们有了钱之后,才有能力布施给别人。自己没有钱如何布施钱财呢?一样的道理。
3.饶益有情戒--> 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度众生。
(一)学律仪戒 (1)清净三门
34.心意初生际 知其有过已 即时护正念 坚持住如树
【讲解】在我们的身、囗、意开始活动之际,就要以「正知」审察动机
是否纯正。
如果「察知」偏差了,就该像大树干一样谨守「正念」。丝毫不为「烦恼风」所吹动。
能离开世间八法是最好啦,假如我今天要来上课:
* 我要先观察我的动机是什么?
* 是不是要让信众们认为自己对佛法很了解、很了不起?
* 还是为了企求供养?
* 是不是为了获得赞叹?
如果我们办一个法会,我们也要观察我们有什么动机?是为了供养?是为了名闻?还是为了聚众?...如果有这样的动机那真的是偏差了,那个时候就不要动啦!不要做法会也不要讲课,不动比较好,因为动机已经污染了。
(1.1)观察身囗
35.吾终不应当 无义散漫望 决志当恒常 垂眼微下望
36.苏息吾眼故 偶宜顾四方 若见有人至 正视道善来
37.为察道途险 四处频观望 憩时宜回顾 背面细检索
38.前后视察已 续行或折返 故于一切时 应视所需行
39.欲身如是住 安妥威仪已 时时应细察 此身云何住
【讲解】上面此颂是「观察心」,现在这五个颂文是观察身、囗。
无论如何,我都不应该毫无目的散漫地东张西望。应该以坚定的意志
经常保持双眼微张,并向下垂视。这是小乘为了保护自己的戒律,为何要这样子做呢?因为假如你东张西望的话,那么什么事情都有可能被你看到。一些贪嗔痴的事情被你看到之后,你的心绪难免就会杂乱,因为这个原故所以不可以东张西望。
但这个时代不适合这样子做,如果你这样子走路,马路上会很危险的!以前交通单纯所以这样子规定。很多法师行仪有如佛相一般的庄严,原因就是这个颂。但这样子很辛苦。所以偶尔为了让垂视的双眼获得休息,我也应该轻松地四面看看。如果正好有人来到近处的视线内,就和颜悦色地看着他说:「您好!」
达赖喇嘛来台湾时,我们看到每当翻译人员在为他翻译的时候,有些人说「他就像小朋友一样东抓抓、西抓抓、东看看、西看看」,他不是故意要这样子做的,因为他没有特别的目的。不会因为身体而影响到他的心。所以我们说是「自在」,但我们一般人不了解佛法就不可以这样子。我们必须让身体来帮助我们的心安住,高僧因为心本身有能力,所以不需要借助身体的帮忙,这是一般人和高僧的差别。
为了察看道路上的危险我应该偶尔四面观望,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也该回头察看背后有没有危险的东西。前后四面都观察过了以后,就可以决定要继续前进或折回。
总之,无论在任何时地和状况下,我都应该认清实际的需要才开始行动。
我们必须依照实际的状况行动,譬如大地震,不可以说我祈求佛菩萨保护,我不可以乱跑乱撞。我必须要如仪的走路,如果这样做,那么宝贵的生命可能就此葬送了。还是说我祈求阿弥陀佛台风就不会来了,你真以为你有那么大的力量吗?我们的共业如此,佛菩萨也没有能力解除。因为我们已经累积了因,当果报来时想要改变它已经太迟了。我听说有些住在危险地区的人台风来了也不逃走,他们就是祈请佛菩萨保佑。实在是太迷信了一些,不管怎么说,我们在实际的状况下该怎么做就要怎么做。
在行动中,当我们想要采取某种姿势并且把动作安顿妥当以后,就应该随时用正知仔细观察:「这个身体的姿势是否还保持得很好?」重点是不要做些别人看来不雅的动作,礼仪在文明地区做得非常好,你看客服越来越好,讲好话、服务态度非常好。但动机不同,修行人完全没有利益自己的贪心,而世间法是为了利益自身不得不做。
(1.2)观察心行
40.尽力遍观察 此若狂象心 紧系念法柱 已栓未失否
41.精进习定者 刹那勿弛散 念念恒伺察 吾意何所之
【讲解】接着,我应该尽力作这样的观察:
* 这个像狂象一般粗野的心,是否正紧拴在「忆念佛法」的念柱上?
* 是否一点儿也没有离开走失?
* 以各种法门精进习定的人,连一刹那也不该让心向外流散。
* 心的定力足够时,那么即使你东张西望也没关系。
* 但心的定力不足的时候,就不要让它去接触外在的尘嚣和念头。
* 这样子才能保护我们的心。因为定力不够时,我们的心就会被外境所影响。
* 应当经常像这样仔细的观察:
o 我这颗心正在哪些事情上活动?
o 人是很难看得见自己的缺点。
o 为什么高僧们总是那么客观,那么有包容心?
o 因为他们会以各种角度去观察众生。
o 不会被外在的种种现象迷惑。
o 所以我们要随时仔细的观察自心的念头。
(1.3)说明开遮
42.危难喜庆时 心散亦应安 经说行施时 可舍微细戒
43.思已欲为时 莫更思他事 心志应专一 且先成办彼
44.如是事皆成 否则俱不成 随眠不正知 由是不增盛
【讲解】在西藏结夏安居四十五天结束以后,有三到七天的休息假期,
这个期间所有的喇嘛们都可以很自由的活动。可以赛跑、摔跤...等等之类。这是一个特别的时候,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呢?这表示戒律并不是究竟哪!
「戒律」是修行的工具,譬如我们要去台北就必须走路或开车、坐车...,但长途拔涉半途也须稍息一下。偶尔休息就开放松弛一下无妨。遇到急难和喜庆等特殊状况时,如果不能专注,不妨随遇而安。
因为《无尽意经》说:「布施的时候,如果不能持守细戒,就该泰然处之。」
布施有三种:1财施 2法施 3无畏施
我们施「无畏施」的时候可以暂时舍弃对细戒的持守。假设,有一个正受追杀之苦的人从我面前跑过,当后面追赶上来的人问我们,有没有看到那个被追的人时;这时候如果我们谨守不说谎的细节,那么这个结果就非常的不好。为了救人暂时舍弃不妄语的细行,是不要紧的。因为我们并不是要永远舍弃这个戒行。
* 当心里考虑过某事并开始去做时,最好不要再想其他的事了。
* 应该心志专一暂时先完成那件事情。
* 依照这个原则去做就能办好所有的事情,否则任何事情都不能成功。
* 一件事情尚未完成的时候,就想再去完成其他的事情。
* 其结果是两个事情都不会圆满。
《入菩萨行》后面会讲到:
「我们走路的时候也是一只脚放到地面以后,另一只脚才再抬起来」
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未观察身、囗、意就去做任何一件事情的不正知之随眠,就不至于增强了。
2、守护令不退
(2.1)莫令人散
45.无义众闲谈 诸多赏心剧 临彼境界时 当断意贪着
(2.2)弃无义行
46.无义掘挖割 于地绘图时 当忆如来教 惧罪舍彼行
【讲解】日常生活中,种种「言不及义」的闲谈聊天,还有许多「精彩诱人」的戏剧;万一不得已遇到这些不当的场合,就该谨守正念,不应心生贪着。
当我察觉自己:正在「无意义地掘地除草」或在「地面上做绘图」等动作,这时应该回忆如来有关业果的教诲,以畏罪的心情,舍弃那些无聊的动作。
(2.3)细察动机 --> 略说
47.若身欲移动 或囗欲出言 应先观自心 安稳如理行
--> 广明
48.吾意正生贪 或欲嗔恨时 言行应暂止 如树安稳住
49.掉举与藐视 傲慢或骄矜 或欲揭人短 或思伪与诈
50.或思勤自赞 或欲诋毁他 粗言兴诤斗 如树应安住
【讲解】当我们要移动身体或者想要说话,这时应先观察自心的动机是否纯正,再以稳定的心情恰当地去做。
* 当我的内心正生起贪欲或者正要嗔恨的时候,这时应该暂停做事与说话。
* 先把心像树木一样安住下来。
* 当内心正在散乱掉举、藐视他人或生起傲慢骄矜的心理;
* 或者有批评别人、揭人过失的动机;
* 或者心生虚伪、或想欺骗别人;
* 或者力图赞美自己或者想要诋毁他人;
* 或想出囗恶言并且与人诤斗;
这时应该像树木一样安住下来。
傲慢心是我们很难察觉的,傲慢有七种:
1 慢 -->自以为了不起。
2 过慢 --> 和我们平等的人相比,自认为「我还是比他优秀」。
3 慢过慢 --> 和比我们优秀的人相比,自认为「我还是比他优秀」。
4 我慢 --> 我执,我要...等等。
5 增上慢 --> 自认为「我什么都会、我什么都好...」,实际上他什么都不会。
6 卑慢 --> 假设我们团体里有一个非常优秀的人,长得高、生得漂亮、学问好、人缘好...非常优秀。我自认为「我和他差不多」,或者「我只比他差一点点而已」。
7 邪慢 --> 不是功德的事情自认为是一项功德;例如杀生的方法或者钓鱼的技术....等等,自认为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
骄傲有五种:
1 种姓的骄傲
2 仪容、行为的骄傲
3 诏华的骄傲,是指我年轻、我身体好的骄傲
4 博闻的骄傲
5 货财的骄傲。
51.或思名利敬 若欲差仆役 若欲人侍奉 如树应安住
52.欲削弃他利 或欲图己利 因是欲语时 如树应安住
53.不耐懒与惧 无耻言无义 亲友爱若生 如树应安住
【讲解】
* 或者想求「名闻利敬」,或者想要「差使仆役」,或者心想「被人侍奉」;这时应该像:树木一样安住下来。
* 欲削减并弃置他人的权益,或想贪图自己的利益,如果因此而生起「想说话的念头」;这时应该像:树木一样安住下来。
* 如果修习善法时,不能忍耐,懒惰、恐惧、行为无耻而言不及义,甚至生起「贪爱亲友」等凡俗之情;这时应该像:树木一样安住下来。
贪爱亲友等凡俗之情包括: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团体...当别人诽谤你的国家、团体而令你生气,这是不公平的!
* 我们很多人对自己的上师、老师有虔诚心、信心。但是不要偏差到贪欲这方面,这是有差别的。
* 上师在我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功德无边的。
* 但是别人并不清楚我们的上师。
* 当别人不尊敬我们的上师时,我就生气、懊恼,这样子做表示我们有「偏向」自己的上师和老师。
* 因为对别人而言,他并不知道我们上师的优点,当然他不会尊敬!
* 我们要客观,我看到自己上师的功德我当然会尊敬,别人并不是这样当然不会尊敬。客观的看待别人,才是对上师正确的尊敬!
就好像:如果有人对我们的国家、总统、亲人、子女不好,我就不高兴、不爽,这样子是不对的。信仰佛教的人要心存客观、公平,不要偏向、不要贪著。这是很重要的。
有些人世间的习气很重。我在印度的时候,看到一些教系的纷争,为了自己的上师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别人不尊敬自己尊敬的上师,他们就非常生气,杀人、打人都来。他们自认为很了不起,他能不惜一切的护卫自己的上师。可是,他的上师希望他这样子做吗?不会的!一定会很遗憾!
佛看众生都是平等的,好的上师看待众生也应该是平等的。
* 一个好的上师看到自己的弟子不惜用暴力手段来护卫自己。一定会觉得自己的教育失败了,因为这跟世俗的教育没有两样。
* 如果有人侵略我们的国家我们就反攻,「对付敌人保护亲人」这是世间法,一点佛法的素养也没有。
我们恭敬自己的信仰、上师是我们的因缘。
* 别人没这样做,是别人没因缘而已。
* 不需要生气,有人把佛相打烂了我们也无需生气。
* 我们可以劝导一下。
* 如果劝导他不听也没有办法,他自己会去承担果报。
* 每个人的业力使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
* 嗔恨心只是会让自己造业而已。
今天讲的都是关于「行为、礼节」方面的知识和学校所教导的大同小异。不要做不雅的行为、动作。重点是不管做任何事情动机上都要经过仔细的观察,如果偏向世间法的话,就要像大树一样安住不动。这时候,并不是佛法在动我们,是「世间法的风」在摇动我们。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什么也不要去做,将身体、行为安住下来,不要随着意念流转。
复习
菩萨道的主要修行是「六度」,第一品的重点在菩提心的功德。菩提心是为了利益广大有情众生而发的,所以第一品是属于布施的部份,但对布施没有深入去探讨,第二品以「忏悔罪业」为主。
内容还包括了:累积功德的其他部份如顶礼、皈依...等等,第三品的主题是如何受持菩提心。第四品和第五品讲的是持戒。第六品是安忍。我们常常会发脾气,没办法忍耐。寂天菩萨教导我们如何利用善巧的方法来忍耐,譬如:常常有人说我们的不是或对我们做些不恰当的举动。我们认为「对方是错误的,但我们要忍耐」。
不是这样!第六品的重点是另外一种安忍的方法,第七品是精进,第八品静虑,第九品是智慧,布施品没有深入讲解。所以有些高僧认为第十品的「回向」应该属于布施度,它的主要内容是布施我们的功德。
今天我们继续讲解「持戒」的部份,持戒的重点有三:
1. 为了学习菩萨学处,因此要修持我们的内心,不修持好内心就学不到菩萨学处。
2. 因为要修持我们的内心,所以要修正知与正念。
3. 如何修正知与正念呢?分为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律仪戒是属于小乘的戒律。
重点
「不做任何伤害众生的事,并且以正知和正念来保护我们的心」
这里有略说和广说两个部份。
(2.3)细察动机 --> 结义
54.应观此染污 好行无义心 知已当对治 坚持守此意
55.深信极肯定 坚稳恭有礼 知惭畏因果 寂静勤予乐
56.愚稚意不合 心且莫生厌 彼乃惑所生 思已应怀慈
【讲解】上面已经讲解过,我们应当详细观察这颗「充满烦恼」的心。一旦发觉它又热衷于无聊的事物时,就用严厉的对治方法坚定地守住这颗心。
假如,发现到我们的心有贪、嗔、痴及其他偏差的念头时,
* 我们的心要守住不动,像树木一样的安住下来。
* 对于三宝、上师及学处应该肯定、深信及虔诚。
* 而且「意志」须坚决稳定,「态度」要谦恭有礼。
* 还要知「惭愧」,畏惧罪恶的果报。
* 「于内」心保持平静,「于外」则尽量使别人快乐。
我们学佛如果缺乏虔诚心的话,那么我们过往累积的善业功德就会失去根本,所学佛法将成为学问而无法成为解脱的因。
入佛门的根本是「皈依」,而皈依三宝的因是虔诚心,缺乏虔诚心皈依的根就消失了,如果失去了皈依的根,所有的善业功德都将无法留住。不只我们佛教徒,其他宗教对他们的神也一样要有虔诚心,我们对三宝要有深刻了解的虔诚心,要稳定的信仰,不要随顺无明而摇摆不定,深信他们值得依赖。肯定三宝及上师的功德,我们修学佛法及为人处世稳定是极为重要的,如果我们的心随着外缘起伏,那么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修行讲究的是内心。
为什么修行注重内心呢?
因为我们知道外在万法都是从内心建立的,外在刹那、刹那都在变化当中,所以假如我们的内心随顺外在的变化,而闪烁摇曳的话,如何能称得上是修行者呢?
我们修行必须要稳定,外在变化才不会干扰到我们的内心。
我们西藏很多修行者是非常稳定的,今天你看到他的表情、动作、衣着、生活方式....,经过五、六年再见到他时还一样,同样的表情、同样的动作、生活方式...等等。看起来一点变化也没有。我九六年回去西藏一次,我回到小时候曾经待过三年多的地方-青海多竹千寺,在多竹千寺有位嘉荣的佛爷吉美渥沙仁波切,我再见到他时,他还是和好多年以前一样。早上、白天、晚上所做的功课、修行、穿着...几年来都没有变化,对人非常好。
真正的修行者就是这样子,他没有很大的变化,我们一般人就不一样,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好像很有样子。但过几天讲话的态度、表情..就开始走样了,随着外缘的改变而改变。
假如他现在很苦、很需要帮忙就对我很好,但,一旦发财了就不理人....等等之类,所以修行者要稳定。这个稳定是前世的善业功德累积而来的。如果没有善业因缘的话是很难做得到的。
身为一个佛教徒态度要谦恭有礼,
对三宝、上师、朋友....都一样。
不要因为自己有钱、有身份、有学问...
就傲慢。
如果有这样的心态就是「世间法」,谦虚是很难的。我们见过各个不同层面的人有钱的、有学问的...等等,有些人外表假装自己没有傲慢的样子。其实要我们内心没有傲慢很难,要怎样才能真正没有傲慢呢?
要如何才能让自己真正的谦虚呢?
不要太重视我们的学问、财物...一切世间法!不要去认定它的价值!这样做自自然然傲慢心就会消失,如果我们非常重视世间法的价值。那么没有一样东西不让你产生傲慢心的,所以修行者对地位、钱财都不注重。
在印度那些比较穷的地区,假如家里有一点点钱他们的态度就很不一样。假如他是一位老板的话,那么眼跟前的穷人他都看不见,非常地傲慢!可是在台湾就不一样,你是老板有什么了不得,因为老板太多了!老板的态度反而比店员更谦虚,在落后地区因为老板很少。所以当个老板就让他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傲慢心就因此产生了。
当我们对世间一切学问、名利都没有看重的时候,虽然同样拥有这些世间法,但,心态上则完全不同。对人恭敬、有礼貌,脸上的表情、讲话的语气、为人的态度都会很好。就好像五星级饭店的服务员一样。讲话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以前很多战争的来源多出于说错话,一个小小的误解越滚越大,导致最后成为国际问题,团体与团体、朋友与朋友之间...
也常常会因为讲错话而衍生许多不好的结果。
所以我们对别人要非常有礼貌和恭敬;要「知惭有愧」!造作恶业会知道不好意思而心怀愧咎。做坏事怕别人取笑就是有愧,假如我们失去惭愧之心就会去造作恶业,有惭愧心的人比较不会造恶业。
我们要畏惧恶业趣向三恶道的果报,我们要深信因果不虚,保持内心平静,不要为了小小的事情,就让自己的内心不能平静。自心不平静,到哪里都不舒服。吃山珍海味也不会觉得可囗。穿锦衣罗服也不会觉得美丽。看好山好水也不会觉得开心,听悠扬乐曲也不会觉得悦耳...
我们要学习保持内心平静的方法。
* 要尽量给人快乐。
* 只要对自己没有伤害而对众生有益的事情要尽力去做!
以上这些都是一个大乘佛教徒要做的,但它并不容易做到,要达到这些要求,除了学习之外,还要有累世的善业因缘,所以我们要努力的自我训练。
愚稚众生的意向千差万别,很难尽如人意。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三十头牛有六十个角,三十个人有三十个人的想法,八十个人有八十个人的作风。所以,不要说我们很难使得各个人都满意。就是以前 释迦牟尼佛也没办法做到。善星比丘和提婆达多是佛陀的侍者,善星比丘跟随着佛陀二十五年之久却一点也没有看到佛陀的优点。
他说:「我和佛陀只有一寻光的差别而已」,除此之外,佛陀所知道的,他说他也都知道,佛陀所有的,他认为自己也都有。没有足够的善业因缘促使众生的心绪如此缤纷。所以我们没办法让所有的众生满意是理所当然的。
不要因为没有办法使所有众生满意而沮丧!就好像现在的官员一样,有些人诽谤、有些人赞叹,不可能全部的人都诽谤他。也不可能「一面倒」的赞叹他。但是我不应该因此,就厌弃「利他」的修行,因为众生是由于烦恼才产生这种差别心态的,想到这一点,就应该对他们心怀慈爱的宽容他们。
57.为自及有情 利行不犯罪 更以幻化观 恒常守此意
58.吾当再三思 历劫得暇满 故应持此心 不动如须弥
【讲解】佛法的重点是空性。「空性」有如医治百病的万灵丹一般,我们累积福报、诵经、持咒都是为了增长智慧。因为只有智慧才能明白真理,真理就是空性和慈悲,「空悲合一」是佛法八万四千法门的精华,也是三世诸佛所亲证的道理。
我们了知「空性」就不会起「骄傲心」及「得失」之心。
* 假如我们现在是地位崇高的总统或行政院长、法王...等等之类,如果我们了知外在一切都是虚幻,我们就不会去执著它。
* 不会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就如同我们演戏扮演一个角色一样。
* 不论戏里角色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了不起,没有人会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
* 因为它只是一个扮演、一个虚幻、一个游戏而已。
* 下了戏什么也不存在。
对理解空性的人来说「一切万法都只是游戏而已」。所以他不会为了世间法而执著,不会起傲慢...等等之类的心。
十八暇满人身是很难得的,有暇满人身才较有能力了解佛法,现在佛教表面上看起来越来越蓬勃。可是深入观察,理解佛法的人却非常少。我们受的教育越来越高,人越来越聪明,照理说,应该是理解佛法的人越来越多才对。
为什么理解空性的人却反而少了呢?
我们虽然有暇满人身,但,如果不能坚守正知和正念的话,那么就会像将水装在破瓶中一样-边装边漏。到头来还是空,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暇满的人身并且坚守正知和正念。不为外在所干扰,不要让烦恼贼偷走我们这颗从无始以来清明的心,不然我们累世所积聚的善业福德就没办法留住。
* 我要恒常修善,利益自己及其他有情。
* 不做违犯杀、盗、淫、妄等自性罪和佛陀为受戒的人制定的戒罪等恶事。
* 更要以了知因果法则及「诸法如幻」的无我正见。
* 经常稳定守住我这颗心,而不起骄慢。
* 我应该再三这样去思惟:经过这么久,好不容易才获得这暇满的人身。我应该坚持「正知」与「正念」,使清明的心像须弥山一样毫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