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菩萨行》讲解 第五品 护正知(续二)
 
{返回 久美多杰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17
  三、以正念正知护心
  (一)学律仪戒
  所有菩萨的戒律都可以归纳为三种:
  1.律仪戒    --> 避免伤害众生的行为
  2.摄善法戒--> 不但避免伤害众生而且还要修行布施、持戒...等六度。

  自利圆满之后才有能力度众生,现在我们自利尚未圆满,如何度众生呢?如何行菩提心呢?心态上我们一直要用广阔的心去度尽一切众生。其实我们现在是在度自己啦!利益自己之后,才有能力利益别人,譬如说我们有了钱之后,才有能力布施给别人。自己没有钱如何布施钱财呢?一样的道理。

  3.饶益有情戒--> 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度众生。

  (一)学律仪戒    (1)清净三门
  34.心意初生际 知其有过已 即时护正念 坚持住如树
  【讲解】在我们的身、囗、意开始活动之际,就要以「正知」审察动机
  是否纯正。

  如果「察知」偏差了,就该像大树干一样谨守「正念」。丝毫不为「烦恼风」所吹动。

  能离开世间八法是最好啦,假如我今天要来上课:
  * 我要先观察我的动机是什么?
  * 是不是要让信众们认为自己对佛法很了解、很了不起?
  * 还是为了企求供养?
  * 是不是为了获得赞叹?

  如果我们办一个法会,我们也要观察我们有什么动机?是为了供养?是为了名闻?还是为了聚众?...如果有这样的动机那真的是偏差了,那个时候就不要动啦!不要做法会也不要讲课,不动比较好,因为动机已经污染了。


  (1.1)观察身囗
  35.吾终不应当 无义散漫望 决志当恒常 垂眼微下望
  36.苏息吾眼故 偶宜顾四方 若见有人至 正视道善来
  37.为察道途险 四处频观望 憩时宜回顾 背面细检索
  38.前后视察已 续行或折返 故于一切时 应视所需行
  39.欲身如是住 安妥威仪已 时时应细察 此身云何住

  【讲解】上面此颂是「观察心」,现在这五个颂文是观察身、囗。

  无论如何,我都不应该毫无目的散漫地东张西望。应该以坚定的意志
  经常保持双眼微张,并向下垂视。这是小乘为了保护自己的戒律,为何要这样子做呢?因为假如你东张西望的话,那么什么事情都有可能被你看到。一些贪嗔痴的事情被你看到之后,你的心绪难免就会杂乱,因为这个原故所以不可以东张西望。
  但这个时代不适合这样子做,如果你这样子走路,马路上会很危险的!以前交通单纯所以这样子规定。很多法师行仪有如佛相一般的庄严,原因就是这个颂。但这样子很辛苦。所以偶尔为了让垂视的双眼获得休息,我也应该轻松地四面看看。如果正好有人来到近处的视线内,就和颜悦色地看着他说:「您好!」
  达赖喇嘛来台湾时,我们看到每当翻译人员在为他翻译的时候,有些人说「他就像小朋友一样东抓抓、西抓抓、东看看、西看看」,他不是故意要这样子做的,因为他没有特别的目的。不会因为身体而影响到他的心。所以我们说是「自在」,但我们一般人不了解佛法就不可以这样子。我们必须让身体来帮助我们的心安住,高僧因为心本身有能力,所以不需要借助身体的帮忙,这是一般人和高僧的差别。
  为了察看道路上的危险我应该偶尔四面观望,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也该回头察看背后有没有危险的东西。前后四面都观察过了以后,就可以决定要继续前进或折回。

  总之,无论在任何时地和状况下,我都应该认清实际的需要才开始行动。

  我们必须依照实际的状况行动,譬如大地震,不可以说我祈求佛菩萨保护,我不可以乱跑乱撞。我必须要如仪的走路,如果这样做,那么宝贵的生命可能就此葬送了。还是说我祈求阿弥陀佛台风就不会来了,你真以为你有那么大的力量吗?我们的共业如此,佛菩萨也没有能力解除。因为我们已经累积了因,当果报来时想要改变它已经太迟了。我听说有些住在危险地区的人台风来了也不逃走,他们就是祈请佛菩萨保佑。实在是太迷信了一些,不管怎么说,我们在实际的状况下该怎么做就要怎么做。
  在行动中,当我们想要采取某种姿势并且把动作安顿妥当以后,就应该随时用正知仔细观察:「这个身体的姿势是否还保持得很好?」重点是不要做些别人看来不雅的动作,礼仪在文明地区做得非常好,你看客服越来越好,讲好话、服务态度非常好。但动机不同,修行人完全没有利益自己的贪心,而世间法是为了利益自身不得不做。

  (1.2)观察心行
  40.尽力遍观察 此若狂象心 紧系念法柱 已栓未失否
  41.精进习定者 刹那勿弛散 念念恒伺察 吾意何所之

  【讲解】接着,我应该尽力作这样的观察:
  * 这个像狂象一般粗野的心,是否正紧拴在「忆念佛法」的念柱上?
  * 是否一点儿也没有离开走失?
  * 以各种法门精进习定的人,连一刹那也不该让心向外流散。
  * 心的定力足够时,那么即使你东张西望也没关系。
  * 但心的定力不足的时候,就不要让它去接触外在的尘嚣和念头。
  * 这样子才能保护我们的心。因为定力不够时,我们的心就会被外境所影响。
  * 应当经常像这样仔细的观察:
  o 我这颗心正在哪些事情上活动?
  o 人是很难看得见自己的缺点。
  o 为什么高僧们总是那么客观,那么有包容心?
  o 因为他们会以各种角度去观察众生。
  o 不会被外在的种种现象迷惑。
  o 所以我们要随时仔细的观察自心的念头。

  (1.3)说明开遮
  42.危难喜庆时 心散亦应安 经说行施时 可舍微细戒
  43.思已欲为时 莫更思他事 心志应专一 且先成办彼
  44.如是事皆成 否则俱不成 随眠不正知 由是不增盛

  【讲解】在西藏结夏安居四十五天结束以后,有三到七天的休息假期,
  这个期间所有的喇嘛们都可以很自由的活动。可以赛跑、摔跤...等等之类。这是一个特别的时候,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呢?这表示戒律并不是究竟哪!

  「戒律」是修行的工具,譬如我们要去台北就必须走路或开车、坐车...,但长途拔涉半途也须稍息一下。偶尔休息就开放松弛一下无妨。遇到急难和喜庆等特殊状况时,如果不能专注,不妨随遇而安。

  因为《无尽意经》说:「布施的时候,如果不能持守细戒,就该泰然处之。」

  布施有三种:1财施 2法施 3无畏施

  我们施「无畏施」的时候可以暂时舍弃对细戒的持守。假设,有一个正受追杀之苦的人从我面前跑过,当后面追赶上来的人问我们,有没有看到那个被追的人时;这时候如果我们谨守不说谎的细节,那么这个结果就非常的不好。为了救人暂时舍弃不妄语的细行,是不要紧的。因为我们并不是要永远舍弃这个戒行。

  * 当心里考虑过某事并开始去做时,最好不要再想其他的事了。
  * 应该心志专一暂时先完成那件事情。
  * 依照这个原则去做就能办好所有的事情,否则任何事情都不能成功。
  * 一件事情尚未完成的时候,就想再去完成其他的事情。
  * 其结果是两个事情都不会圆满。

  《入菩萨行》后面会讲到:
  「我们走路的时候也是一只脚放到地面以后,另一只脚才再抬起来」

  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未观察身、囗、意就去做任何一件事情的不正知之随眠,就不至于增强了。

  2、守护令不退
  (2.1)莫令人散
  45.无义众闲谈 诸多赏心剧 临彼境界时 当断意贪着
  (2.2)弃无义行
  46.无义掘挖割 于地绘图时 当忆如来教 惧罪舍彼行
  【讲解】日常生活中,种种「言不及义」的闲谈聊天,还有许多「精彩诱人」的戏剧;万一不得已遇到这些不当的场合,就该谨守正念,不应心生贪着。

  当我察觉自己:正在「无意义地掘地除草」或在「地面上做绘图」等动作,这时应该回忆如来有关业果的教诲,以畏罪的心情,舍弃那些无聊的动作。

  (2.3)细察动机 --> 略说
  47.若身欲移动 或囗欲出言 应先观自心 安稳如理行
  --> 广明
  48.吾意正生贪 或欲嗔恨时 言行应暂止 如树安稳住
  49.掉举与藐视 傲慢或骄矜 或欲揭人短 或思伪与诈
  50.或思勤自赞 或欲诋毁他 粗言兴诤斗 如树应安住

  【讲解】当我们要移动身体或者想要说话,这时应先观察自心的动机是否纯正,再以稳定的心情恰当地去做。

  * 当我的内心正生起贪欲或者正要嗔恨的时候,这时应该暂停做事与说话。
  * 先把心像树木一样安住下来。
  * 当内心正在散乱掉举、藐视他人或生起傲慢骄矜的心理;
  * 或者有批评别人、揭人过失的动机;
  * 或者心生虚伪、或想欺骗别人;
  * 或者力图赞美自己或者想要诋毁他人;
  * 或想出囗恶言并且与人诤斗;

  这时应该像树木一样安住下来。

  傲慢心是我们很难察觉的,傲慢有七种:

  1 慢     -->自以为了不起。
  2 过慢 --> 和我们平等的人相比,自认为「我还是比他优秀」。
  3 慢过慢 --> 和比我们优秀的人相比,自认为「我还是比他优秀」。
  4 我慢 --> 我执,我要...等等。
  5 增上慢 --> 自认为「我什么都会、我什么都好...」,实际上他什么都不会。
  6 卑慢 --> 假设我们团体里有一个非常优秀的人,长得高、生得漂亮、学问好、人缘好...非常优秀。我自认为「我和他差不多」,或者「我只比他差一点点而已」。
  7 邪慢 --> 不是功德的事情自认为是一项功德;例如杀生的方法或者钓鱼的技术....等等,自认为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

  骄傲有五种:
  1 种姓的骄傲
  2 仪容、行为的骄傲
  3 诏华的骄傲,是指我年轻、我身体好的骄傲
  4 博闻的骄傲
  5 货财的骄傲。

  51.或思名利敬 若欲差仆役 若欲人侍奉 如树应安住
  52.欲削弃他利 或欲图己利 因是欲语时 如树应安住
  53.不耐懒与惧 无耻言无义 亲友爱若生 如树应安住

  【讲解】
  * 或者想求「名闻利敬」,或者想要「差使仆役」,或者心想「被人侍奉」;这时应该像:树木一样安住下来。
  * 欲削减并弃置他人的权益,或想贪图自己的利益,如果因此而生起「想说话的念头」;这时应该像:树木一样安住下来。
  * 如果修习善法时,不能忍耐,懒惰、恐惧、行为无耻而言不及义,甚至生起「贪爱亲友」等凡俗之情;这时应该像:树木一样安住下来。

  贪爱亲友等凡俗之情包括: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团体...当别人诽谤你的国家、团体而令你生气,这是不公平的!
  * 我们很多人对自己的上师、老师有虔诚心、信心。但是不要偏差到贪欲这方面,这是有差别的。
  * 上师在我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功德无边的。
  * 但是别人并不清楚我们的上师。
  * 当别人不尊敬我们的上师时,我就生气、懊恼,这样子做表示我们有「偏向」自己的上师和老师。
  * 因为对别人而言,他并不知道我们上师的优点,当然他不会尊敬!
  * 我们要客观,我看到自己上师的功德我当然会尊敬,别人并不是这样当然不会尊敬。客观的看待别人,才是对上师正确的尊敬!

  就好像:如果有人对我们的国家、总统、亲人、子女不好,我就不高兴、不爽,这样子是不对的。信仰佛教的人要心存客观、公平,不要偏向、不要贪著。这是很重要的。
  有些人世间的习气很重。我在印度的时候,看到一些教系的纷争,为了自己的上师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别人不尊敬自己尊敬的上师,他们就非常生气,杀人、打人都来。他们自认为很了不起,他能不惜一切的护卫自己的上师。可是,他的上师希望他这样子做吗?不会的!一定会很遗憾!

  佛看众生都是平等的,好的上师看待众生也应该是平等的。
  * 一个好的上师看到自己的弟子不惜用暴力手段来护卫自己。一定会觉得自己的教育失败了,因为这跟世俗的教育没有两样。
  * 如果有人侵略我们的国家我们就反攻,「对付敌人保护亲人」这是世间法,一点佛法的素养也没有。

  我们恭敬自己的信仰、上师是我们的因缘。
  * 别人没这样做,是别人没因缘而已。
  * 不需要生气,有人把佛相打烂了我们也无需生气。
  * 我们可以劝导一下。
  * 如果劝导他不听也没有办法,他自己会去承担果报。
  * 每个人的业力使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
  * 嗔恨心只是会让自己造业而已。

  今天讲的都是关于「行为、礼节」方面的知识和学校所教导的大同小异。不要做不雅的行为、动作。重点是不管做任何事情动机上都要经过仔细的观察,如果偏向世间法的话,就要像大树一样安住不动。这时候,并不是佛法在动我们,是「世间法的风」在摇动我们。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什么也不要去做,将身体、行为安住下来,不要随着意念流转。

  复习
  菩萨道的主要修行是「六度」,第一品的重点在菩提心的功德。菩提心是为了利益广大有情众生而发的,所以第一品是属于布施的部份,但对布施没有深入去探讨,第二品以「忏悔罪业」为主。
  内容还包括了:累积功德的其他部份如顶礼、皈依...等等,第三品的主题是如何受持菩提心。第四品和第五品讲的是持戒。第六品是安忍。我们常常会发脾气,没办法忍耐。寂天菩萨教导我们如何利用善巧的方法来忍耐,譬如:常常有人说我们的不是或对我们做些不恰当的举动。我们认为「对方是错误的,但我们要忍耐」。

  不是这样!第六品的重点是另外一种安忍的方法,第七品是精进,第八品静虑,第九品是智慧,布施品没有深入讲解。所以有些高僧认为第十品的「回向」应该属于布施度,它的主要内容是布施我们的功德。

  今天我们继续讲解「持戒」的部份,持戒的重点有三:
  1. 为了学习菩萨学处,因此要修持我们的内心,不修持好内心就学不到菩萨学处。
  2. 因为要修持我们的内心,所以要修正知与正念。
  3. 如何修正知与正念呢?分为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律仪戒是属于小乘的戒律。

  重点
  「不做任何伤害众生的事,并且以正知和正念来保护我们的心」
  这里有略说和广说两个部份。

  (2.3)细察动机 --> 结义
  54.应观此染污 好行无义心 知已当对治 坚持守此意
  55.深信极肯定 坚稳恭有礼 知惭畏因果 寂静勤予乐
  56.愚稚意不合 心且莫生厌 彼乃惑所生 思已应怀慈

  【讲解】上面已经讲解过,我们应当详细观察这颗「充满烦恼」的心。一旦发觉它又热衷于无聊的事物时,就用严厉的对治方法坚定地守住这颗心。

  假如,发现到我们的心有贪、嗔、痴及其他偏差的念头时,
  * 我们的心要守住不动,像树木一样的安住下来。
  * 对于三宝、上师及学处应该肯定、深信及虔诚。
  * 而且「意志」须坚决稳定,「态度」要谦恭有礼。
  * 还要知「惭愧」,畏惧罪恶的果报。
  * 「于内」心保持平静,「于外」则尽量使别人快乐。

  我们学佛如果缺乏虔诚心的话,那么我们过往累积的善业功德就会失去根本,所学佛法将成为学问而无法成为解脱的因。
  入佛门的根本是「皈依」,而皈依三宝的因是虔诚心,缺乏虔诚心皈依的根就消失了,如果失去了皈依的根,所有的善业功德都将无法留住。不只我们佛教徒,其他宗教对他们的神也一样要有虔诚心,我们对三宝要有深刻了解的虔诚心,要稳定的信仰,不要随顺无明而摇摆不定,深信他们值得依赖。肯定三宝及上师的功德,我们修学佛法及为人处世稳定是极为重要的,如果我们的心随着外缘起伏,那么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修行讲究的是内心。

  为什么修行注重内心呢?
  因为我们知道外在万法都是从内心建立的,外在刹那、刹那都在变化当中,所以假如我们的内心随顺外在的变化,而闪烁摇曳的话,如何能称得上是修行者呢?

  我们修行必须要稳定,外在变化才不会干扰到我们的内心。

  我们西藏很多修行者是非常稳定的,今天你看到他的表情、动作、衣着、生活方式....,经过五、六年再见到他时还一样,同样的表情、同样的动作、生活方式...等等。看起来一点变化也没有。我九六年回去西藏一次,我回到小时候曾经待过三年多的地方-青海多竹千寺,在多竹千寺有位嘉荣的佛爷吉美渥沙仁波切,我再见到他时,他还是和好多年以前一样。早上、白天、晚上所做的功课、修行、穿着...几年来都没有变化,对人非常好。
  真正的修行者就是这样子,他没有很大的变化,我们一般人就不一样,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好像很有样子。但过几天讲话的态度、表情..就开始走样了,随着外缘的改变而改变。
  假如他现在很苦、很需要帮忙就对我很好,但,一旦发财了就不理人....等等之类,所以修行者要稳定。这个稳定是前世的善业功德累积而来的。如果没有善业因缘的话是很难做得到的。

  身为一个佛教徒态度要谦恭有礼,
  对三宝、上师、朋友....都一样。
  不要因为自己有钱、有身份、有学问...
  就傲慢。

  如果有这样的心态就是「世间法」,谦虚是很难的。我们见过各个不同层面的人有钱的、有学问的...等等,有些人外表假装自己没有傲慢的样子。其实要我们内心没有傲慢很难,要怎样才能真正没有傲慢呢?

  要如何才能让自己真正的谦虚呢?
  不要太重视我们的学问、财物...一切世间法!不要去认定它的价值!这样做自自然然傲慢心就会消失,如果我们非常重视世间法的价值。那么没有一样东西不让你产生傲慢心的,所以修行者对地位、钱财都不注重。
  在印度那些比较穷的地区,假如家里有一点点钱他们的态度就很不一样。假如他是一位老板的话,那么眼跟前的穷人他都看不见,非常地傲慢!可是在台湾就不一样,你是老板有什么了不得,因为老板太多了!老板的态度反而比店员更谦虚,在落后地区因为老板很少。所以当个老板就让他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傲慢心就因此产生了。
  当我们对世间一切学问、名利都没有看重的时候,虽然同样拥有这些世间法,但,心态上则完全不同。对人恭敬、有礼貌,脸上的表情、讲话的语气、为人的态度都会很好。就好像五星级饭店的服务员一样。讲话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以前很多战争的来源多出于说错话,一个小小的误解越滚越大,导致最后成为国际问题,团体与团体、朋友与朋友之间...

  也常常会因为讲错话而衍生许多不好的结果。

  所以我们对别人要非常有礼貌和恭敬;要「知惭有愧」!造作恶业会知道不好意思而心怀愧咎。做坏事怕别人取笑就是有愧,假如我们失去惭愧之心就会去造作恶业,有惭愧心的人比较不会造恶业。
  我们要畏惧恶业趣向三恶道的果报,我们要深信因果不虚,保持内心平静,不要为了小小的事情,就让自己的内心不能平静。自心不平静,到哪里都不舒服。吃山珍海味也不会觉得可囗。穿锦衣罗服也不会觉得美丽。看好山好水也不会觉得开心,听悠扬乐曲也不会觉得悦耳...

  我们要学习保持内心平静的方法。
  * 要尽量给人快乐。
  * 只要对自己没有伤害而对众生有益的事情要尽力去做!

  以上这些都是一个大乘佛教徒要做的,但它并不容易做到,要达到这些要求,除了学习之外,还要有累世的善业因缘,所以我们要努力的自我训练。

  愚稚众生的意向千差万别,很难尽如人意。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三十头牛有六十个角,三十个人有三十个人的想法,八十个人有八十个人的作风。所以,不要说我们很难使得各个人都满意。就是以前 释迦牟尼佛也没办法做到。善星比丘和提婆达多是佛陀的侍者,善星比丘跟随着佛陀二十五年之久却一点也没有看到佛陀的优点。
  他说:「我和佛陀只有一寻光的差别而已」,除此之外,佛陀所知道的,他说他也都知道,佛陀所有的,他认为自己也都有。没有足够的善业因缘促使众生的心绪如此缤纷。所以我们没办法让所有的众生满意是理所当然的。
  不要因为没有办法使所有众生满意而沮丧!就好像现在的官员一样,有些人诽谤、有些人赞叹,不可能全部的人都诽谤他。也不可能「一面倒」的赞叹他。但是我不应该因此,就厌弃「利他」的修行,因为众生是由于烦恼才产生这种差别心态的,想到这一点,就应该对他们心怀慈爱的宽容他们。

  57.为自及有情 利行不犯罪 更以幻化观 恒常守此意
  58.吾当再三思 历劫得暇满 故应持此心 不动如须弥

  【讲解】佛法的重点是空性。「空性」有如医治百病的万灵丹一般,我们累积福报、诵经、持咒都是为了增长智慧。因为只有智慧才能明白真理,真理就是空性和慈悲,「空悲合一」是佛法八万四千法门的精华,也是三世诸佛所亲证的道理。

  我们了知「空性」就不会起「骄傲心」及「得失」之心。

  * 假如我们现在是地位崇高的总统或行政院长、法王...等等之类,如果我们了知外在一切都是虚幻,我们就不会去执著它。
  * 不会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就如同我们演戏扮演一个角色一样。
  * 不论戏里角色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了不起,没有人会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
  * 因为它只是一个扮演、一个虚幻、一个游戏而已。
  * 下了戏什么也不存在。

  对理解空性的人来说「一切万法都只是游戏而已」。所以他不会为了世间法而执著,不会起傲慢...等等之类的心。
  十八暇满人身是很难得的,有暇满人身才较有能力了解佛法,现在佛教表面上看起来越来越蓬勃。可是深入观察,理解佛法的人却非常少。我们受的教育越来越高,人越来越聪明,照理说,应该是理解佛法的人越来越多才对。

  为什么理解空性的人却反而少了呢?
  我们虽然有暇满人身,但,如果不能坚守正知和正念的话,那么就会像将水装在破瓶中一样-边装边漏。到头来还是空,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暇满的人身并且坚守正知和正念。不为外在所干扰,不要让烦恼贼偷走我们这颗从无始以来清明的心,不然我们累世所积聚的善业福德就没办法留住。

  * 我要恒常修善,利益自己及其他有情。
  * 不做违犯杀、盗、淫、妄等自性罪和佛陀为受戒的人制定的戒罪等恶事。
  * 更要以了知因果法则及「诸法如幻」的无我正见。
  * 经常稳定守住我这颗心,而不起骄慢。
  * 我应该再三这样去思惟:经过这么久,好不容易才获得这暇满的人身。我应该坚持「正知」与「正念」,使清明的心像须弥山一样毫不动摇。

{返回 久美多杰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菩萨行》讲解 第五品 护正知(续三)
下一篇:《入菩萨行》讲解 第五品 护正知(续一)
 《入菩萨行》讲解 第八品 静虑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24受生中阴01
 《入菩萨行》讲解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续)
 《入菩萨行》讲解 第五品 护正知(续三)
 《入菩萨行》讲解 第五品 护正知(续一)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25受生中有02
 《入菩萨行》讲解 第八品 静虑(续一)
 《入菩萨行》讲解 第六品 安忍(续一)
 《入菩萨行》讲解 第六品 安忍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17禅定中阴01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二十一章 名声丧本[栏目:自立法师]
 修定之加行(如吉)[栏目:禅定]
 种种逆缘之告诫[栏目:传喜法师]
 所缘境与所知障 5[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出三藏记集 4 安般注序[栏目:出三藏记集·白话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