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做好一年的定位
 
{返回 仁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45

广东化州南山寺2010年正月念佛七法会

(初五上午) 做好一年的定位

年初要做好一年的定位。一年没有良好的定位,就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结果到了年底,人还是没有终点。

我主张道场要走人间佛教的路子。人间佛教是接受佛智慧、觉悟、慈悲的教育,用智慧、觉悟、慈悲来普化人类。有良好的智慧,就有人类的进化;有良好的觉悟,才有社会的和谐;有良好的慈悲心,世界才有安祥和美好。

很多人来寺庙上两支香,也不知道佛菩萨是做什么的,光说“保佑我”,到底保佑你什么?难道保佑你去造恶业吗?佛菩萨是教育我们断恶修善,所以应该讲:“我是业障深重的生死凡夫,只懂得造恶业,不懂得修善,所以造成我个人也不好,家庭也不好,现在我愿意改变过来,做一个断恶修善的人,请求佛菩萨慈悲,保佑我断恶修善。”这样定位好了,菩萨就懂得保佑了。没有定位好,菩萨就不知道要保佑你做什么。

愿我们共同努力,把道场真正建设成临终关怀的道场,人间佛教的道场,道德教育的道场。不要把道场商业化,要成为精神修养、形象修养的教育道场。

精神修养就是保持知足常乐,没有恶的念头;形象修养就是断恶修善,没有恶的行为。

首先,我们要定位一年之内,人人做到知足常乐,人人做到互相知恩、互相感恩、互相报恩。

互相知恩就是互相尊重、互相礼让;互相感恩就是互相看好处,互相称扬对方的好处,让生命的优点得到共同升华;人人有优点,个个有缺点,互相原谅就是报恩!

知恩是互相尊重,互相礼让;感恩是发扬优点;报恩是原谅缺点。

然后,人人要定位一年之内做到:我爱人人,从我做起;我为人人,从我做起。我爱人人就是我关心人人,我为人人就是我帮助人人。有我关心人人,就会得到人人关心我;我能帮助人人,就会得到人人帮助我。有付出,自然得到回报。

智慧和糊涂是相对立的,人没有智慧就是糊涂人。智慧的人没有障碍,糊涂人处处有障碍。如果想做智慧的人,那就一定要做到尊师重道。有尊师重道,接受智慧的教育,依教奉行,才会有无上的智慧,才懂得做人。

有智慧以后,不应光为自己想,应该为整个人类想,把自己的技术、学问、修养传播全人类,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样才叫觉悟的人。想“学为人师”就要做到“不看别人好不好”,想“行为世范”就是只管自己做得对不对。要用良好的形象,感化周围的人。

刚才讲的,第一,知足常乐;第二,知恩感恩报恩;第三,有慈悲心;第四,接受智慧的教育,尊师重道,依教奉行;第五,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到这五个定位,耐心通大道,能忍万事成。

为一年定位好了,自己要努力。到了年底,要检查自己做的是否到位,到位表示耐心到位,不到位表示没有耐心,没有去落实,没有去完善。做到不难,不愿做到就难了。

有一个方法,就是对阿弥陀佛讲:“我今年已经定位了,但是我是生死凡夫,我耐性不够,能忍也做不到,但是我知道佛的慈悲功德无量,我愿意接受佛慈悲,成全我一件一件的做到,我现在交命给佛,十念佛就慈悲成全我。”然后就念佛。

现在我们就来皈命。大家把全身放松,合掌,内心要欢喜,想着:我接受佛慈悲,成全我的定位,愿令我一定完成我定位的方案,圆满人生。

我等冥阳两界,乘佛本愿,一心皈命,十念必生,极乐世界,舍命全交,南无阿弥陀佛(十念)

接受佛慈悲,成就我等冥阳两界,愿令我等成为知足常乐的人;

接受佛慈悲,成全我等冥阳两界,成为相互知恩、相互感恩、相互报恩的人;

接受佛慈悲,成全我等冥阳两界,我爱人人,从我做起,我为人人,从我做起,成全我等成为有慈悲心的人;

接受佛慈悲,成全我等冥阳两界,接受佛慈悲的智慧法化,愿令我等做到尊师重道,依教奉行,成为无上智慧的人;

接受佛慈悲,成全我等冥阳两界,成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让我等不管别人好不好,只管自己对不对,愿令我等成为修养良好的人;

接受佛慈悲,为我等冥阳两界拨除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返回 仁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认识生命
下一篇:法会有关要求
 怎样才能达到和谐
 请法的原理
 如何使精神康复
 佛法与迷信
 念佛的作用
 什么是生命的本分
 出家与在家的定位
 法会的目的与要求
 道业和产业
 着相、忏悔与感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拯救动物,救赎人类[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209.雪峰道圆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用四无量心软化执著[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心法]
 无死的金刚心 第19章 求索的灵魂[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相应63经 渴爱经[栏目:相应部 1.诸天相应]
 原始佛法之定位(吴老择)[栏目:其它]
 皈依问答(四):什么是僧宝,为什么要皈依僧宝?你是如何皈依僧宝的?[栏目:益西彭措·皈依问答录]
 印光大师“四论”著作时间考[栏目:余池明居士]
 十四届:包容从心开始——如何培养包容的心态(明勇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佛教的政治观──谨以此文纪念幻公[栏目:超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