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多味人生
 
{返回 仁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02

多味人生   
        
仁焕法师

酸的滋味:人生不如意的事太多。遭误会,受委屈,背黑锅,被冤枉,有口难言,流泪难堪,让人心酸不已。情场、考场、商场、战场,人并非都是一帆风顺,马到成功。失意在所难免,千百万次的挫折和失败,真令人满腹酸楚。不过,酸都是一种调味的佳品。酸得浓郁芳香,美味可口,必能刺激人,感染人,激励人。令人有一种百折不挠的骨气,有一种咬定青山不肯放松的毅力。酸,给予人的独特魅力,也许为你所欣赏,情有独钟。

甜的滋味:甜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滋味。饮甘露品琼浆,含在嘴里,甜在心里,多么幸福快乐。依赖别人,做一条浸泡在蜜罐里的寄生虫,这样的甜味没有意义。甚至会招来种种病毒的侵犯,结果因甜食过度,造成变质性的甜味,太多太滥用的甜对健康不利。真正的甜味,就像辛勤的蜜蜂那样,是用自己的汗水酿造甜蜜。有付出劳动的代价,自然有收获的季节,你会品尝到真正的甜蜜。

苦的滋味:苦难,痛苦,辛苦,也许我们无力拒绝,但它的存在,自有它的道理。因为它是一味苦口的良药,一道清凉的滋味,它利于人的健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你受苦难,受磨练的日子里,这种滋味是最令人难忘的,因而成为最珍贵的人生。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的福都是从苦中来的。乐因苦生,顿悟这一道理,我们不妨自觉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辣的滋味:辣,表现在人的性格上是外向开放型的。心直口快,坦露心扉,内心世界一览无余,热情助人,具有忘我无私的风格。表现在人的风度上,泼辣活跃灵动,敢爱敢恨,铮铮铁骨,大胆凌厉,不平则鸣。决不委曲求全,不作回避旁观之人。他能刺激人成长,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化腐朽为神奇,不容许软弱胆怯的存在。辣得你面红耳赤,热血沸腾,辣得你忘不了。你因此而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火热地投入到生活的怀抱,你会怀念这一与众不同的味道。

咸的滋味:咸,泪水是咸的,血液也是咸的。流血流泪,伤心伤感,悲痛苦楚。人生贫穷和苦难是最好的学问,它教会你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教会你生存的本领,让你的潜质不可估量地得以发挥。你从中学会了与社会、与环境搏斗的智能,你会更加珍惜得来不易的成功与幸福。阴影总是与阳光同时存在,乌云,不可能永远遮住太阳的光辉。勿需抱怨,勿需逃避。经过你的拼搏,时间定会给你烟消云散,拨云见日之功。经过你耐心的摸爬滚打,难忍的磨练,经过苦报阶段,实现了你的愿望。

淡淡的滋味:人生百味,酸、甜、苦、辣、咸自会尝尽。而人的一生中,尝得更多的应该是淡淡的滋味。淡淡之中,有着耐人寻味的哲学与人生的智慧。淡味,是一种本真,一种最可持久的状态。如做菜,最需要清淡的做法,才不失其本味,淡淡之中,更显其本性。人在淡淡之中,更容易找回纯善的本我。淡淡的滋味,有最易让人接受的一种和平性。如淡淡的水,是任何一个人都赖以生存的必需品。淡,是一个极佳的情感。度它不至于过酸,过甜,过苦,过辣,或是过咸的感受,能调和各味。淡泊名利并非消极处世,而是积极性,有智慧地融入世间之中。礼让三先,更善巧方便地成全他人。淡淡之中,显其不俗的气宇轩昂。淡淡的言语最纯真,因为它是人心灵中自然流淌出来的清泉。淡淡的情怀最真,因为它没有任何造作与修饰。淡淡的思念最美,因为它蕴含着更深厚和持久的情义。品味淡的滋味,其味无穷。淡是浓之后的恢复,没有经过浓之后的淡,是其淡而无味,愿此时所品尝淡的滋味,淡情,情感才更加真如。是人则不贪婪世间上的奢侈,其人则无过多的欲望。总之,淡泊于少争名图利;淡情于少思欲奢望;淡境于少贪享风光于忘返;淡意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淡漠于与人平常少争议;淡化于日常生活从俭化;淡然于一切万事顺应随缘。人生是多味的,所以这样非常丰富多彩,趣味无穷。不单调,不呆板。只要你善于挖掘,定能找到人生的积极意义和人生的真谛。

 


{返回 仁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本份与命运
下一篇:佛法与家庭
 如何理解生命
 不忘老祖宗的恩
 修行的定位
 心灵与身体的关系
 善根福德与皈命的作用
 阿弥陀佛本愿功德
 修行要有智慧
 有理解才有受用
 人成则事成
 善根福德的培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十八届:上殿、礼佛、过堂礼仪及注意事项(道智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如何在生活中真正的去实行这个菩提心?在打坐的时候如何具体的修行止观禅修?[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略论金刚乘行人与般若乘行人用心之大异[栏目:瑜伽士陈健民上师文集]
 一位信徒女儿的故事[栏目:佛网文摘]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方立天)[栏目:佛教与哲学]
 普贤行愿与和谐社会——“普贤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栏目:华方田教授]
 六小龄童:传承西游文化 弘扬佛法精神[栏目:佛教视野与观察]
 觉囊派概要[栏目:觉囊]
 只修解脱道,还能证佛果吗?[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论唯识学中的“体用”义[栏目:肖永明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