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
《圆觉经》,全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又名《大方广圆觉经》、《圆觉了义经》、《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修多罗了义》、《秘密王三昧》、《如来决定境界》、《如来藏自性差别》。一卷。唐代佛陀多罗(觉救)译。师罽宾人,于洛阳白马寺译《圆觉了义经》一部,其后行□不详。
圆觉,是圆满的觉性。谓如来所证的理性具足万德,圆满周备,灵明朗然。又以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自无始已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就体而言,称一心;就因而言,称如来藏;就果而言,则称圆觉。与真如、佛性、法界、涅槃、菩提等,毕竟同一。而本经即演说此法。如《圆觉经略疏序》载,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称为圆觉,其实皆为一心。背之则为凡,顺之则为圣;迷之则有生死,悟之则息轮回。亲而求之,则止观定慧;推而广之,则六度万行。引而为智,然后为正智,依而为因,然后为正因,其实皆为一法。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为凡夫,欲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为菩萨,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为如来。离圆觉无六道,舍圆觉无三乘,非圆觉无如来,泯圆觉无真法,其实皆为一道。
本经是透过文殊师利、普贤、普眼、金刚藏、弥勒、清净慧、威德自在、辩音、净诸业障、普觉、圆觉、贤善首等十二位菩萨,与佛陀的问答,而宣说大圆觉的妙理,并为不同根机众生开示各种修行方法,使众生能随顺悟入圆觉。全文分为十二章,自文殊章起,至圆觉章,共十一大段,每段先长行,后重颂;最后贤善首菩萨章是属流通分。内容结构严谨,譬喻精彩,南宋后流通甚广。兹就各章略述如次:
一、文殊师利菩萨章
本经的根本在前三章,而此章又是根本中的根本。因为本经名顿教大乘,所以当机受益,非智者莫属。而文殊师利菩萨,依华严,表根本智,为本经的发起人,这是用来说明佛智境界。因此,本章主要在说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是大乘菩萨发心的标准;及菩萨于大乘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皆自无上法王的大陀罗尼门──圆觉流出。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然此无明,非实有体,如众空花,灭于虚空,以无生处故,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因此说名轮转生死。
□有无俱遣,名为净觉(即圆照清净觉相)随顺。
□观净觉相如虚空,体常不动,于如来藏中无起无灭,无知见,如法界性,究竟圆满,普遍十方,是名因地法行。
二、普贤菩萨章
本经主要着重在行,前章说明如来因地的圆觉清净境界,自此以下十章,则阐述欲知证此境界的方法。
谓一切众生种种幻化,都是从如来圆觉妙心建立。犹如空花从空而有,幻花虽灭,空性不坏。知幻即离,不用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须别立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乃能永离诸幻,而证真觉。
三、普眼章
前章佛陀所说菩萨修行如幻三昧,即是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不作方便渐次,这对上根的人而言,固然是可以顿悟,但在初心,若无正方便及正思维,闻此三昧,其心转生迷闷,则不能悟入圆觉。因此,本章于无方便中,权宜为说修行渐次,乃至种种方便。即:
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止)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晏坐静室。观身心皆如幻化,如是渐次修行,一切悉皆清净,平等不动,遍满法界无作、止、任、灭,亦无能证者,一切佛世界,犹如虚空花,三世悉平等,毕竟无去来。
四、金刚藏菩萨章
本章主要在穷尽众生本来是佛的疑念,因此藉金刚藏代设三难,说明众生本来成佛,真如净觉,众生本具,非待外求,使诸菩萨与末世初心依之修学,生决定信心,永断疑悔。
五、弥勒菩萨章
主要在除断众生轮回根本,令心悟实相,具无生忍,因此叙说:
□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由于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亦即爱是轮回根本。若能舍弃诸欲,断除憎爱,便得成就佛道。
□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浅深。此为《圆觉经》五性说。
□二种障──
□理障:又名所知障,障碍正知见。这是法执。
□事障:续诸生死。这是我执。
□五性──
□凡夫性:若此二障未得断除,名未成佛。
□二乘性: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菩萨种性: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
□不定种性:一切众生皆证圆觉,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脩习,便有顿渐,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脩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
□外道种性: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非众生咎。
□菩萨利生的方便虽多,唯以大悲为首,大愿持之,同事摄之。
六、清净慧菩萨章
谓圆觉自性本来平等,凡圣无二,菩萨、众生亦无取证次第,今因众生迷倒,幻化未能灭除,妄功用中,便显差别。
□四种差别随顺觉性
□凡夫随顺觉性:若有人劳虑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为自障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此为信位。
□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此为贤位。
□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同如标月之指。此为证位。
□如来随顺觉性: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婬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为果位。
□顿根无层次的随顺
谓最上根人,根性猛利,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也就是遇境逢缘,随处了当,不增生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此圆顿根机众生能闻此法门而起信生解,受以自修,持以教人,不生惊畏,名为随顺觉性。
七、威德自在章
说明三种修行法门:
□奢摩他: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修此取静为行的方便,名奢摩他。
□三摩□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修此如幻观行的方便,名三摩□提。
□禅那: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净相,了知身心皆为罣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鍠,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修此定慧平均观行的方便,名为禅那。
此三种法门,可名为三止,或名为三观,随顺修习皆可直证圆觉,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因此,菩萨所修种种方便,或同或异,也都不出此三法门。
八、辩音菩萨章
别说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即依于前章三种法门而示单复修习方式。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提。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奢摩他,后修三摩□提。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提。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后度众生,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提及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后起作用,变化境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提。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后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至静,住于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于静虑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归于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静虑起于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变化,而起至静清明境慧。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上述所明二十五种定轮,皆是圆觉门的修习方式。此依轮修习的方法,名为菩萨二十五轮。
九、净诸业障菩萨章
谓众生从无始来,因妄想执有四相,即我相、人相、众生相及寿命相,所以虽有种种修行方便,仍是迷闷不能入于清净觉。此章在阐明修行过程中的禅病,即自心病。
十、普觉菩萨章
明示修行当求之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如何发心。兹分述如下:
□当求之人:修大乘者,以发大心为正因,以求善知识为正缘,所以大心将发,必求善知识指导正确修行路。此等众生所当求的善知识,是要一切正知见的人。也就是“心不住相,不着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的善知识。
□依何等法:谓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下列四种病,方可依之。
□作病: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
□任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
□止病: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
□灭病: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
离此四病,则知此善知识所证妙法是为清净可依之法,作此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行何等行: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承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憍慢;若欲远离,应断瞋恨。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
□除去何病:谓无始以来,自他憎爱一切的种子即是诸病。如果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也是同样的。因此,如果以平等的心观法,则生死、涅槃无殊。
□如何发心:欲求圆觉者,应当发如是心: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此发心以策修行,则不堕邪见。
十一、圆觉菩萨章
广说入净觉的种种方便。
□安居修圆觉行的方法
□若在伽蓝中,因为有安处徒众等众人缘上之事,不能专心修习,即可随分思察,如《普眼章》所说;若无有他事因缘,即建道场,当立期限:若立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净居。此是说明结戒坛、立期限修圆觉行。
□若佛现在,当正思维;若佛灭,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安住之日。悬诸旛华,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求哀忏悔。遇善境界,得心轻常。过三七日,一向摄念。此是说明入坛最初三七日礼佛忏悔之事;过此以后,即可一直修习三种法门。
□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心离声闻,不假徒众。至安居日,即于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某甲,踞菩萨乘,修寂灭行,同入清净实相住持,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无系属故。今我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
□修习三种净观的初首方便
□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三摩□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广发大愿,自熏成种。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禅那:先取数门(数息法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剂头数,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十二、贤善首菩萨章
此最末一章是本经的流通分,说明此经教功德名字。本经义无不尽,理无不融,若能深解此经,则大小乘十二部经教得以贯通,喻如清净眼目,明见一切,也就是所谓“十二部经清净眼目”。
本经以佛果的境界为经义的根据;约教则为顿教,约乘则为大乘,是以正被之对象在顿根菩萨,旁亦摄渐修一切众生,同入于如来圆觉性海;注重在行,不重知解。
本经主要说明大乘圆顿妙理及如何观行实践的方法,自古以来即深受修行者所重视。唐代华严宗五祖圭峰宗密禅师因闻《圆觉》,感悟流涕,其后大弘圆顿之教,为作经疏、道场修证仪等,流传于世。今收录于《高丽藏》第十三册、《碛砂藏》第十二册、《龙藏》第四十三册、《卍正藏》第二十册、《大正藏》第十七册。
由于本经流传颇广,历代均有注疏,举其要者如下:
□圆觉经大疏 十二卷 唐.宗密述
□圆觉经大疏义钞 二十六卷 唐.宗密撰
□圆觉经略疏 四卷 唐.宗密述
□圆觉经道场修证仪 十八卷 唐.宗密述
□圆觉经御注 二卷 宋.孝宗帝注
□圆觉经直解 二卷 明.德清解
□圆觉经略释 民国.太虚
□试述本经主旨。
□何谓五性说?
□说明四种差别随顺觉性。
□说明修行大乘者应求何善知识、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及如何发心。
□试列举譬喻二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