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返回 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820

159、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一个居士诉说:一块学佛的一个同修出于嫉妒心理,散布谣言诽谤自己,为此和她吵过几次,也托人捎话给她,可她还是不改,因此想找人在街上拦住揍她一顿。

清净讲了一个“娄师德息谤的故事”:

唐代有个名叫娄师德的人,器量过人。

一次,他走在街上,忽然听到有人指名道姓地骂他是畜牲,他假装没听见,直接走了过去。

他的随从实在忍不住,就说:“老爷,别人骂你,你没听见吗?”

娄师德说:“他是骂别人吧,你听错了。”

随从说:“他明明叫着您的名字辱骂,怎么会听错呢?”

娄师德说:“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很多,他是在骂另一个娄师德。”

这时,那人越骂越凶,随从忍无可忍,又说:“老爷,那个人又在指着骂您是畜牲,连禽兽都不如……”

娄师德打断他的话说:“他骂了我一句,你又对我重复一遍,你不是也在骂我吗?不要多管闲事。”

这一句“不要多管闲事”很有意味。辱骂的话语本来只是幻化的声音,正现之时,不论怎么观察也找不到一点实质。对这样毫无实义之法,内心还去分别,不是没事找事吗?若要分别,可以分别一天、两天、三天,分别一年、十年、一百年,可以永无止尽地分别下去;然而智者谁会这样浪费心思呢?最初不去管它,也就没事了。学道人须学“木石顽”,风吹雨打不相干,所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骂不还口看似愚笨,实际是大聪明。古人说:“何以息谤?曰:无辩。”又说:“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就是教人要“闻谤不辩”。

所谓“仁者无敌”,就是“仁者心中没有敌人”。即使她诽谤你,你也不会失去什么;即使她停止诽谤你,你也不会进步什么。但如果你的心能在她的诽谤中产生智慧观照,超越对诽谤的嗔恨和烦恼,舍弃对虚名的恐惧和依赖,建立对众生的同情和悲悯,则会令道业增进,变得天下无敌。如此转戾气为祥和,化违缘为道用,也算是她没白诽谤你,你也没枉受诽谤。

唐代寒山大士问拾得大士:“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

拾得说:“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


{返回 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我的世界只有我
下一篇:借事修行,借人修心
 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
 应机说法
 儿童眼里的愚公移山
 护法要知法,供养要如法
 站到“泥沙”上面去
 走两步
 没有人会记得
 言谈悦人心
 盲人提灯也可以照亮他人
 广结善缘,随顺因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闻法——你听见的是声音还是法义[栏目:济群法师]
 大鸟[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学习菩萨寻声救苦[栏目:佛网文摘]
 中国佛教史略—三国佛教[栏目:黄忏华居士]
 慈愿[栏目:明法尊者]
 楞严大义 第一章《楞严经》的总体思想[栏目:惟贤法师]
 生前不念佛,专等死后请人超度,可以吗?[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道德”两个字怎么讲?[栏目:净空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九六九)[栏目:杂阿含经]
 见他人毁坏佛门事相,应否制止?[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