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论相宗空宗与性宗之十异
 
{返回 单培根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78

论相宗空宗与性宗之十异
单培根
闽南佛学

  太虚大师有大乘三宗之说,一、法性空慧宗,二、法相唯识宗,三、法界圆觉宗。印顺法师亦有大乘三系之论,一、性空唯名论,二、虚妄唯识论,三、真常唯心论。各以自己研究之所得建立其说。读其论著,可知各有其理,而所指实同。法性空慧宗即性空唯名论,法相唯识宗即虚妄唯识论,法界圆觉宗即真常唯心论。这样归纳大乘佛教为三宗,己无可异义。然如此分为三宗,古人亦有见到。佛学辞典中,有性相二宗十异,又有性空二宗十异,此己分为性相空三宗。性宗即法界圆觉宗、真常唯心论,相宗即法相唯识宗、虚妄唯识论,空宗即法性空慧宗、性空唯名论。各以一字立名,尤见精简。盖三宗立论之中心,一在性,一在相,一在空。方便不同,所重不同,因之立说亦各有异,难以调和。是非高下,互相争论。
  性相二宗,性空二宗,各举十异。未言相空二宗之异。即此可见此二种十异之说,出自性宗学者之言。观其以十数明异,又可见是出自贤首宗之手。辞与谓性相二宗十异是华严纲要中辨。华严纲要原为清凉澄观之著。性空二宗十异谓出於宗镜录。宗镜录为宋初永明寿禅师撰。我曾於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见有言性空二宗十异,其文更详於宗镜录,知宗镜依据宗密之说。澄观为贤首宗四祖,宗密为贤首宗五祖,其言当为可信,尤其自言性宗处,可无疑问。
  性相二宗十异:一、一乘三乘异。二、一性五性异。三、唯心真妄异。四、真如凝然随录异。五、三性空有即离异。六、生佛不增不减异。七、二谛空有即离异。八、四相一时前后异。九、能所断证即离异。十、佛身有为无为异。性空二宗十异:一、法义真俗异。二、心性二名异。三、性字二体异。四、真智真知异。五、有我无我异。六、遮诠表诠异。七、认名认体异。八、二谛三谛异。九、三性空有异。十、佛德空有异。相互之异不必十数,十数是华严宗说法之例。然性宗与相宗空宗大要之异,於此可见。
  性相二宗之十异,一、一乘三乘异。法相宗以三乘为真实,一乘为方便。法性宗以三乘为方便,一乘为真实。按:三乘是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各有其果,一乘是佛乘。性宗就性言,性无分别,故一乘为究竟。相宗就相言,相则各别,故三乘为究竟。
  二、一性五性异。法相以五性各别,有不成佛之众生为了义,一性皆成为方便。法性以五性各别为方便,一性皆成为真实。按:同闻佛法,有信不信之异。不信者为无种性,信者为有种性。有种性中,分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其中又有定性不定性之异。定性为三,不定性总为一。合无种性共为五性;相宗就事实现相而言,五性各别。性宗就法性言,一切法实性无异,法性佛性众生性,无二无异,故同一佛性。
  性宗以相是虚妄,性是真实,故依性言,一乘一性。相宗以法性真如无为,常住不变,何可言成佛不成佛。成佛不成佛是有为相事,故依相言,三乘五性。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早在东晋之时,即已是佛教界共同着重讨论之间题。盖此是人类性情中共有的向上愿望。法华经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应为人们之所欢喜接受。然环颐人类现实的事相,则自有不信佛的人,学佛人中亦有三乘的不同。故就事相言之,认为佛说一乘为有意趣之言。解深密经有一乘三乘之辨,瑜伽师地论详说有种性无种性之分。玄奘西游归来,传弘其说。无奈中国人的思想中,一性一乘,投其所好,根深蒂固,已莫能挽。玄奘所传,终被贬为权教而已。但是,我们现在有更丰富的资料,而且是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此问题是否应当提出来重作讨论、评价!
  三、唯心真妄异。法相谓万法由阿赖耶之一心而生。法性谓真如与无明和合而缘起诸法。按:此为性相二宗主要之异处,争论之焦点。二宗同说唯心,而一真一妄不同。性宗谓有实体乃能现起相用。真如是心之体性,心性本净,以无明故,现起妄识。相宗谓缘起诸法皆无自性,众生之心染污,可转而为净。染心净心,皆是有焉,无非是幻。若是无为实体,如如不变,则非是心了。
  四、真如随缘凝然异。相宗谓真如凝然不作诸法。性宗谓真如具不变随缘之二义,因随缘之故,应染净之缘而作善恶之法。按:此亦二宗争论之根本之所在,相宗主缘起,性宗主性起。相宗以无为法之真如,但是一切法之理性。一切法之理性是空无我,即此空性无我性是真如。与性宗之真如是真实体,可作为大我者不同。
  五、三性空有即离异。法相谓三性中遍计性是空,依他圆成之二性皆为有,有为无为别也。法性谓依他之无性即圆成也。按:此谓依他圆成皆有,依他有为圆成无为是别。性宗依他相有性无,圆成相无性有,故依他之无,性即圆成,所谓离幻即真也。依他三性之说,原由相宗提出。以依他之事为所依,以遍计为染污分,以圆成为清净分。我国性宗亦用之,以圆成为性体,以依他为幻相,以遍计为情执。性宗盛行,说三性者,习用性宗之义,相宗原义反不为人所知了。
  六、生佛不增不灭异。相宗谓五性之中,有无种性之人,不能成佛,故生界不灭,佛界不增。性宗谓一理齐平,皆佛体无二,故生佛二界,不增不灭。按:相宗就事相说,性宗就理性说。
  七、二谛空有即离异。法相谓俗谛为空,真谛为有,空有各别。性宗谓即有之空为真,即空之有为俗,真空妙有,体一名异。按:性宗说三谛,俗谛真谛之外,更有中谛。此说创自天台。贤首说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事理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相宗说世俗谛胜义谛各有四重。今此所言之异,殊疏略。其意谓相宗言二谛,一空一有,二者不即。性宗谓二谛空有相即。
  八、四相一进前后异。法相谓生住异灭之四相,前后异时。生住异为现,灭为未来,生灭不能同时。法性谓同时具足,四相刹那。相有名生。实无名灭,正生即正灭,不待后无也。按:一就相言,一就性言,故异如止匕。
  九、能所断证即离异。法相谓能断是智,所断是惑,能证是心,所证是无为之理,体性俱别也。按:此体性俱别一语,符合玄奘译传相宗口吻。然后世性宗学者,不能解此。法性谓照惑之无体即是智,能断之智外,无所断之惑。按:此言惑无体,即是智,能断之智外,无所断之惑。按:此言惑无体,即是智。又,照智无自体,即是如之德,如自体自具光明也。按:此言智亦无体,即是如。唯是真如,更无其他。智如不能是二,故又言:故智之外有如,无智之所入也,如之外有智,无能证如也。
  十、佛身有为无为异。法相谓如来之四智自受用身他受用身。皆依种而生,是有为无漏,与涅粱之无为不同。法性谓有,即於法性之色心,故佛之色心皆无为常住,非四相所迁。按:此为法相与法性学说之大异处,性宗以现前有相诸法皆幻,有真性为其体。性体无异,万法一体。幻现似异,同体故一。相宗谓无为法如如不变,古今无异。有为法依他而起,乃有染净变化之别。有漏无漏虽不同,皆是有为。若非有为,则非是智,亦非受用。
  我国宋元以后,相宗衰落,传者乏人。唐人旧疏,亦多散失。明清之讲说法相者,都为性宗学人,以性宗之知见,观察法相,解释法相,不能窥及相宗之原义。且如八识规矩颂之性境现量通三性句,以性境之性视同性宗之性,於是凡夫五识之境为性境,凡夫五识照见真如实相,这成为不可解了。又如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句。成佛之后,五识还是没有根本智,这又成为不可理解了。时经数百年,可谓由来已久,相沿成习,习非成是。近人之谈法相唯识者,犹多沿袭旧误,不知其非。我甚望今后学法相唯识者,多读唐人旧疏,一依奘基之说为准,勿读明清人之法相唯识著作,以免受其混淆。此性相二宗十异,出自华严纲要,是性宗祖师之言,明说性相二宗有异,故勿再同一视之。牵强附会,混而同之,徒令人模糊,於二宗皆无益。
  性宗与空宗,自来我国学者,都莫能辩别。以为性相二宗,即空有二宗。以印度清辨护法中观瑜伽之争,谓即是性相二宗之辨,明之憨山大师亦如此说,何况他人。太虚之三宗说,初以性、心、智三分。意识的唯心论以慈恩宗南山宗属之。真如的唯性论与妙觉的唯智论是性宗两分,以清凉天台开元庐山四宗属唯智,以少室嘉祥二宗属唯性。混嘉祥少室为一,不别开空宗,此时太虚尚沿袭旧误也。又如熊十力谓佛家宗派虽多,不外空有两轮。以为法性宗是空宗之异名。法性者,谓诸法之实体,空宗破一切情见之执以显体故。此皆沿袭性宗之说,不知别有所谓空宗也。亦因此故,学唯识而以唯识为不了义。然熊氏不入於性宗,而遁归於儒,走宋明理学家之道路,亦是势有所必然。
  宗密既有空宗性宗十异之辨,则是唐时知空宗性宗有异。后世之混淆不分,大概由於三论宗衰落无传,而性宗则大盛,以为空宗破相,亦是为了显体,故亦摄归性宗。然宗密云:破相与显性相对,讲者禅者同迷。皆谓同是一宗一教,皆以破相便为真性。观宗密此言,空宗与性宗,唐时已混淆,罕有能辨其异者。三论宗嘉祥以后,无有继承,摄归於天台,岂不由於此。盖所谓异,要有明显之矛盾,难以融通,方可不并为一。若破相与显性,则可以合二为一者,唐之时,虽已无空宗著名之大德,性空二宗争论之异点,尚未湮没。宗密故能列此十异。千载而后,今之学者,索隐钩沉,此为希有难得大可珍贵之资料矣。
  初、法义真俗异。空宗未显真性,仅以一切差别之相为法,法是俗谛也。此诸法以无为无相无生无灭为义,义是真谛也。性宗以一真之性为法,以空有等种种之差别为义。按:性宗视空宗,谓空宗未显真性。如是则空宗与性宗仅一浅一深之差,非有矛盾之异。故如此为异,还是无异。应知空宗以一切法为法,此诸法以无为无相无生无灭等为义,不许有一真之性为其体,非未显真性也。五阴皆空,无有可为真性体者为空宗。五阴皆空,有一真性不空为其体者是性宗。
  二、心性二名异。空宗目诸法之本原为性。性宗多目诸法之本原为心。按:性宗是真性论,是唯心论。空宗非唯心论,是性空论。
  三、性字二体异。空宗以诸法无性为性。性宗以灵明常住不空之体为性。按:空宗以诸法无性,不许有任何为其性,故亦不许有灵明常住不空之体为性。性宗以有实体为性故,言心为性,此为性之心,非幻心,是真心。
  四、真智真知异。空宗以分别为知,以无分别为知,知浅而智深。性宗以能证圣理之妙慧为智,以兼有理智而通凡圣之真性者为知,知通而智局。按:此所谓兼有理智而通凡圣之真性者之知,知通而智局。按:此所谓兼有理智而通凡圣之真性者之知,即真心之知。证圣理之妙慧者,即无分别智。知之一字,二宗异解。空宗以知为缘生无性。性宗以知之真实体性为真心。
  五、有我无我异。空宗以有我无为妄,以无我为真。性宗以无我为妄,以有我为真。按:此为空性二宗之大矛盾处。空宗不仅无彼此别别之小我,更不许有统一无别之大我。性宗则破小我,证大我。破妄我,证真我。
  六、遮诠表诠异。遮谓遣其所非,表者显其所觉。又,遮为拣却诸余,表乃直示当体。空宗之言,但是遮诠。性宗之言,有遮有表。按:性宗拣却诸余,世俗皆空,直指当体,显示一真,故有遮有表,空宗一切皆空,不许有一真体,故只破不立。
  七、认名认体异。空宗对于初学及浅机之人,只示以名。性宗对于久学及上根之人,忘言而认体。按:空宗谓诸法但是假名,无实性体,亦无统一之真实者作为假法之本体。
  八、二谛三谛异。空宗法有真俗二谛。性宗总有三谛,以缘起之诸法为俗谛,以缘起无自性诸法即空为真谛,以一真心体,非空非色,能空能色,为中道第一义谛。按:空宗以缘起之法,无有自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即是中道第一义谛。非二谛之外,有一真实心体,非空非色,能空能色者,为第三中谛。    ,
  九、三性空有异。空宗之有,即遍计依他之二性,说空即圆成实性,三性皆无性。性宗三性皆具空有二义,遍计即情有理无,依他即相有性无,圆成即情无理有,相无性有。按:矛盾点仍在圆成实之为性空性有。
  十、佛德空有异。空宗谓佛以空为德,以无少法者为菩提。性宗谓一切诸佛之自体皆有常乐我净十身智相好无尽,不待机缘。按:空宗谓诸佛身智相好等无不皆缘生性空,非有实体。
  总性空二宗十异,唯是二异。何以言之?曰:一切法缘生,无各各自性,此二宗无争。所争者,空宗以为缘生者性空,性空故缘生,不需有一真实心性为之体。性宗则以为有一真实心性为一切法之体。此为矛盾之所在。宗密以为空宗破相而未显性,於是空宗与性宗,只是浅深之差异,非有矛盾之别异。既无矛盾之异,则空宗与性宗可合而为一。宗密判大乘为三教,一日大乘法相教,二日大乘破相教,三日一乘显性教。亦即相、空、性三宗。然空宗之教、缘生无性,不坏假名,其所破者是体性,非假名相。故谓其破相而不破性,此非空宗之所认可。千余年来,空宗即性宗,性宗即空宗。空宗已融入性空之中,非如性相二宗,一性一相,性宗虽力图摄化融合之,而终有显然相异之处,难以调和。
  以相宗与性宗有异,空宗与性宗有异,每为性宗人所不许,今此十异,出自性宗祖师之言,应为性宗学人之所许,要知一味融通,牵强附会,不如各存其异,切磋啄磨,可以愈益窥见真理,铲除错误之成见,而渐进於大觉。
  
 


{返回 单培根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显於大乘真是佛语
下一篇:从众生心佛心分析比较谈成佛之道
 从众生心佛心分析比较谈成佛之道
 纪念佛学集大成者太虚大师
 佛法非宗教非哲学不违背于科学
 意根探索
 《维摩诘所说经序》释
 六无为法辨正
 与友人论研究佛教
 单老居士文集序
 因明入正理论通释
 建立阿陀那识与末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就是要让你怀疑[栏目:花开见禅·一百个顿悟瞬间]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九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在持咒的时候,意识同时也在打妄想,怎么办?[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十二)善巧方便地对治昏沉掉举[栏目:圣者言教]
 印光大师说故事 54、即身成佛 谈何容易[栏目:灵岩故事]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十四、总破九十六外道[栏目:韩镜清教授]
 什么是和尚?[栏目:佛教基础知识问答]
 宏观与微观各具所长(梁师校阅《楞严经》的心得)[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禅的流派(有马赖底)[栏目:禅宗文集]
 78.与主管相处之道[栏目:星云法语·成功人生]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