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返回 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21

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显普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揭示因果报应的一种喻说。因果报应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古言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全报。”

  深信因果是佛教的认识论,也是对宇宙人生真相准确的揭示。佛教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善恶报应如影随形、这个宇宙大到天体的运动,小到有情内在微细的起心动念,一切都那么森然有序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究竟是什么规律在支配这一切呢?就是因果律。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因果律就是一张遍布情器世间一切时空的天罗地网。

  就拿山河大地的器世间来说,当代人们否定因果律,大肆违背自然规律而牟取暴利。如现在乱砍乱伐树木致使沙漠大面积吞没陆地,沙尘暴越来越严重,这就是违背自然因果律而得到的报应。

  否认因果律使当代人们的道德、伦理、观念、行为规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行为轨道转换了方向,道德趋于沦丧,恶业日益炽盛,由于身、语、意三业不能以因果正见摄持来纳入善法的轨道,致使当今社会人们的三毒烦恼畸形膨胀,种种恶行加重扩散。为了使自己的恶行不受约束而变为“合理”,有意无意之中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条定律搁置否定,人们以为这样就可以为所欲为,不受因果定律的约制,这本身即是愚痴深重的表现,无疑是掩耳盗铃的做法。实际上,因果律在于每个有情的身心中,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它不会因为人们的愚痴而失去。

  然而,在因果律面前,现代人变得如同一群幼稚顽劣的孩童一样,自以为是娇纵任性而已,岂知结果却是饱受不堪言喻的痛苦。观察当今社会实况,事实证明,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吞食因果,漠视因果,肆意造恶所带来的苦果。其实,没有任何一种精神力量或意志可以将痛苦强加于人,当今世界人们日益深重的身心痛苦,溯其根源即是由各自不信因果肆意为恶而带来的,这即是自作自受的因果律体现。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菩萨正因为明知因果律,所以在因地异常谨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唯恐以细微之恶业引生巨大过患。而凡夫则不识因果,将因果报应当作无稽之谈而抛之脑后,肆意而为,然一旦恶业成熟果报来临之时才知苦不堪言,至此才后悔、害怕、恐惧,无奈恶业已成熟,为时晚矣。

  因此《华严经》有偈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和合时,果报还自受。”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如种瓜只能得瓜,种豆只能得豆一样。


 


{返回 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父亲·母亲·我
下一篇:读《缁门崇行录》的心得
 生有涯 学无涯——人生须抉择
 大乘瑜伽止观之修证浅探
 在灾难中醒悟
 谁说出家人不问世事
 道风建设——从加强僧人基础教育做起
 保持快乐的心境
 重生——再忆出家因缘
 从《士兵突击》看我们的成长
 位置
 谈感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何谓禅定?[栏目:佛光·禅修释疑]
 庚子句[栏目: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
 遍主轮之怙主绛央洛萨桑博传记——善缘耳之喜宴[栏目:圣者传记]
 何者为静虑自性?[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十善业道之不贪欲[栏目:宽运法师]
 中国佛教心性论的四种范式及其比较[栏目:杨维中教授]
 六届:淺谈《楞伽经》(湛如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百丈禅师及其禅法(苏树华)[栏目:禅宗文集]
 生命最根本的基础是佛性[栏目:传喜法师]
 受菩萨戒后喂老人肉食是否犯杀戒?[栏目:戒律仪轨·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