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修的主要途径 十一 九住心:衡量禅定的进度
 
{返回 传明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51

(十一)九住心:衡量禅定的进度

    九住心是佛法里面评价打坐修定进展的九个过程。从开始着手修习,到成就正定,其中要经历九个阶段。知道了九住心,就明白我们修定的进度,处于哪个阶段。多数人都以少推远。因此在此简单介绍一下九住心。

    第一内住。我们一般人的精神是向外投射攀缘的。现在收摄六根向外散的心,专注在一个内在的所缘境上。这是把注意力从外缘转移到内缘上来,培养一种“内敛”的力量。在反复的练习将心回到所缘境上时,有时候会发现妄念怎么反而比以前更多,心似乎越来越散乱。当遇到这种情形时,不要害怕,这反而是向好的方向方面发展。因为平时我们心向外驰散,长期养成了习惯,反而不自觉。当培养了内住的力量时,才发现原来我们的心是如此的散乱,说明我们进步了。这好比一池混浊的水,搅动得厉害,看不到池底的东西,当澄清下来时,才能够看到池底的泥沙游鱼一样。

    第二续住。是让心能够相续地保持保持在所缘境上。因刚刚练习修定,从外散转向了内住,一时不习惯,常常粗动不安,偏离所缘境。因此要不断提高警觉力,拉回到对境上,相续而住,保持不丢失。

    第三安住(回住)。安住的稳定力量比续住大多了,基本上已经能够安住在所缘的目标上了。但并不是完全不会丢失游离,不过,警觉力比以前更加敏锐了。一发现游离了目标,就能够马上发觉,回转到目标上来,逐渐缩短了走失所缘境的时间。

    第四近住。这是功夫更进一步了,心的专注力相当完整,不会失去专注的目标,也不会从目标浮走了。纵然将要起念时,也能够预先警觉,而不会等到离失了才知道。此时因为心已经不会跑远了,贴近于所缘境上,因此叫近住。

    第五伏住(调顺)。在近住的阶段,心会非常的集中,具有高度的稳定力,而不太用力。此时往往容易堕入细昏沉的危险,因此要有非常敏锐内省机警力,来察觉。此细昏沉,修行人不但难以察觉,最糟糕的是自认为处在高深的禅定中,往往使其修行停滞不前。另此时,已经深知禅定的功德,内心调柔。同时知道五欲的过失,能够不为所惑而能够调伏五欲等过失。

    第六寂住。能够安住在伏住时,已经不再为外相的五欲所干扰了。但内心还有细微的不善念头,如五盖等(贪欲、嗔恚、惛沉睡眠、掉举恶作、疑)。也能以内心的安定功德而克制它,免受它的扰乱。到此心的力量增强了许多,警觉力也相当的敏锐了。但要防治的就是细掉举。对治细掉举不需要太用心力,只是不用管它。把注意力专注在正知或明照上,慢慢就能够融化掉细掉举,内心进入寂静无声了。

    第七最极寂住。此时昏沉与掉举几乎对治掉了,进入极度的寂静。但也并不是完全对治掉,偶尔也会发生。在此阶段,当昏沉掉举生起时,要去掉它们很容易。如大象走在小路上,大象就象心一样,保持极高清醒,但还是会偶尔碰擦到些荆棘被擦伤,表示有点昏沉掉举。但并无大碍,心是既明又净了。

    第八专注。当达到此阶段,昏沉与掉举彻底排除干净了,不会再生起来,只要用非常微小的力量,心就能专注在目标上,并且要专注多久就专注多久,将要达到正直持心的阶段了。

    第九等住。这是专住更进一步了,功夫纯熟,不花任何心力而能够安住在所缘境上了。

    上面我简单向大家介绍了衡量禅定进展的九住心。依照上面的阶段划分,我们禅修进展到哪里?可以拿来衡量一下,自己到哪一住了,以免以少推多。

    修完九住心,有两种说法。一说,到等住即证“止”。二说此时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奢摩他”,只到“色界未到地定,就是欲界的最高定。此时还需要继续修行,向色界的四禅进发。


{返回 传明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我执与无念与无相
下一篇:禅修的主要途径 十 禅修中的觉受
 禅修的主要途径 十一 九住心:衡量禅定的进度
 禅修杂谈
 妙老棒喝
 佛教教育体制比较谈
 禅修的主要途径 一 定入:教下通用广行教法,交替轮番修
 论禅修之所缘境
 禅修的主要途径 八 禅修的次第
 学戒做不到心里害怕怎么办?
 二元对立的世间法
 唯物与唯心与不二法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六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七集]
 三士道修学概要[栏目:济群法师]
 大悲咒句偈 38.阿啰嘇佛啰舍利 A LA SHEN FWO LA SHE LI[栏目:大悲咒句偈·宣化上人Great Compassion Mantra Verses]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四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大圆满 第三章 自解脱道 (南开诺布仁波切)[栏目:其它善知识]
 假如一个人在北方死亡心灭去的,结生心可能南方或国外更远的地方结生,怎么会那么快就到遥远的地方结生了呢..[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三殊胜法的重要性[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红尘菩提[栏目:林清玄·菩提系列全集]
 课诵的深义 The Deeper Meaning of a Chant[栏目:宁静的森林水池 A Still Forest Pool]
 清定上师开示录(4)[栏目:清定上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