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自古知兵非好战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44

自古知兵非好战

文/释本性

    战争,是矛盾的白热化,冲突的粗暴化。让人联想到:贪婪、疯狂、残酷、铁血、惨烈、毁灭,以及英雄与逃兵。

    有人说,战争,是没有解决办法的最好办法。这是战争狂的口号。

    也有人说,战争,是人类最高级的一种行为艺术。这是虐待狂的宣言。

    佛教对战争是什么态度?

    先看教主:佛陀认为战争源自贪嗔痴,为了优先权;战争没有胜利者,只有失败者,所谓胜利者徒增傲慢,所谓失败者沉溺忧伤;战胜千人千次,不如战胜自己一次;战争非战争所能制止,仇恨非仇恨所能止息;弱者忍了强者了不起,强者忍弱者更了不起;赢得战争,不能赢得和平,赢得和平,恰恰是通过避免战争。

    佛陀认为:征服不是去伤害,伸张要靠慈悲给予;胜利要来自漂亮的语言,冲突要由漂亮的语言化解。

    也因此,佛陀谆谆教诲,身体力行,反对战争,调解战争,制止战争。

    再看高僧:数十年前,苏联与美国大搞核武竞争,中国福州开元寺有位高僧,叫宝松和尚,他认为,如此下去,必将世界大战,地球毁灭。为了拯救,他舍身自焚,震惊各国,警醒诸邦。相近的时期,越南有位高僧,叫广德和尚,因为南越政府枪杀反政府示威者,他便舍身自焚,以示抗议。

    佛陀是解脱者,高僧是超脱者,一般僧人是求脱者,但都脱不了战争的影响,古来如此,今天如此。无奈且悲哀的是,有的僧人,还被动地成了战争的当事人。这就如著名的佛教人物:释道安、鸠摩罗什与释玄奘。

    东晋时的苻坚,令将符丕率10万精兵,发动襄阳之役,攻入他国,只为得一人半。苻坚说:他用十万大军攻取襄阳,所为的就是一个半人,……安公算一个完人,习凿齿算半人。历史上,有“四海习凿齿,弥天释道安”之谓。又是这苻坚,听闻鸠摩罗什深具才德,又令将吕晋光率大军西征,侵入异邦,强迎到其国,终如其愿。而东印度迦摩罗波国的鸠摩罗王,为获得学成正欲东归的释玄奘,几欲发兵强迎,幸有羯若鞠阇国戒日王的调解,才算圆满解决。

    谈到战争,不禁想到近来中东的风云变幻,其台上台下者,都如其所在的沙漠,热火朝天,火热之中。昨与今,西方一些国家,又在这火上加了油,一而再,再而三地千里奔袭,于油与火中,挥舞着铁、挥洒着血。报章告诉说:战争打响了。当然,我们知道,但不知为何打响?为什么要打响?我不敢想象,难道,就是佛陀说的那个原因吗?是源于什么的什么,为了什么的什么,或者,就是报章中说的那样:是抢夺石油资源的战争?是宗教文明冲突的战争?

    在这世上,矛盾不可避免。有矛盾,就有冲突,但不等于有冲突就必须要战争。中国的本土智慧早就说了:自古知兵非好战。这与远自他来的中国佛教智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啊。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天灾与人祸
下一篇:朝圣普陀山
 平等
 方圆哲学
 莫向外求
 放生与放死
 静凝水晶球
 佛教艺术的魅力
 寿庆的致命误区
 活在当下,活好当下
 我的行脚人生
 杂念的去除方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七、爱情让我如此刻骨铭心(15)[栏目:盛噶仁波切自传]
 中论讲记 卷三 观业品 第十七[栏目:中论讲记·智谕法师]
 人以事显[栏目:万行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四三○)[栏目:杂阿含经]
 觉受非证悟[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相应150经 得涅槃所适当之道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十六[栏目:贤清法师]
 妙喜世界之善快--速疾见佛闻法[栏目:不动佛·文集]
 为什么谈“空”色变?[栏目:雪漠]
 一生万法[栏目:禅是一枝花]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