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三字经》新注 四无量心
 
{返回 唐思鹏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75

四无量心

  慈与悲 喜与舍  四无量  称圣者

  四无量心者:谓慈心无量,悲心无量,喜心无量和舍心无量。慈谓与乐,见众生无有涅槃安乐,而施之以乐,故名慈心。悲谓拔苦,见众生有生死大苦,而拔其大苦,故名悲心。喜谓欢喜,见众生离苦得乐,破迷开悟,心生欢喜,故名喜心;同时学佛之人,内心清净,无我我所执,而常受无量法喜,故亦名喜心;舍谓弃舍,菩萨见众生有苦无乐,不得解脱,故对身内髓脑、血肉,身外金银财宝以及破迷开悟的佛法,尽其所有而施舍之,以利众生,故名舍心;又安住上舍,心不取相,无有我我所执,一心清净,故亦名舍心。
  菩萨对此慈悲喜舍四种,常起周遍广大圆满之心,故名四无量心。又因此四种,能缘无量有情,能生无量善法,能招无量胜果,故亦名四无量心。
  此中慈是以与乐作意相应,悲是以拔苦作意相应,此二同以无嗔善根为性;喜是庆慰作意相应,以喜根为性;舍是平等作意相应,以无贪、无痴善根为性。
  问:起四无量心是佛菩萨心吗?
  答:是的。菩萨与佛所起之心,不外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所不同者,前者还未彻底圆满清净,后者已经圆满清净。因为四无量心就是菩提心。下化无边众生就必须起慈悲之心,上成无上佛道就必须起喜舍之心。喜舍之心是自觉,慈悲之心是觉他;起自觉觉他的四无量心,是名发菩提心;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是为菩提心的圆满。所以说起四无量心,就是发菩提心,也就是佛菩萨心。反之,不起四无量心,则不得名为佛菩萨了。
  再者:四无量心中,慈与悲是不舍世间一切众生,与《金刚经》中“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的一段经义相符合;喜与舍是不取世间一切众生相,与《金刚经》中“如是灭度无数无量无边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的一段经义相符合。因此,起四无量心,就是行不取不舍,悲智等运的菩萨行;也是不增不减,真俗圆融的善取空者。如是行持,既能积福,又能积慧;既不落空边,又不落有边;既异凡夫,又异二乘;既能对治嗔恚,又能对治贪痴。故真正的学佛者,理应常起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

 


{返回 唐思鹏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三字经》新注 涅槃四德
下一篇:《佛教三字经》新注 六度
 把佛法的精华贯彻到生活实践当中去
 《佛教三字经》新注 十二处
 《佛教三字经》新注 六根六尘
 从《六门教授习定论》看习定的入门方便
 《佛教三字经》新注 禅宗
 《佛教三字经》新注 涅槃四德
 维摩诘所说经新注 观众生品第七
 发愿文讲记
 《佛教三字经》新注 慈恩宗
 《佛教三字经》新注 结集三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三十一章 心寂欲除[栏目:苏行三博士]
 佛法与身心关系问题的解决[栏目:明奘法师]
 避免不清净的布施[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2009年2月6日答弟子问[栏目:法界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