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走自己的路——谈谈对禅的粗浅认识(圆明)
 
{返回 禅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37

走自己的路

——谈谈对禅的粗浅认识

读者 圆明
 
本来写下“独辟径蹊”这个题目,后来想了一下,还是用“走自己的路”比较通俗。

司机的技术,是从老师和书本学来的。开车时自己只要掌握技术就可以了。但是,绕道拐弯、行驶快慢、方向盘转动,就要灵活运用了。司机座位前有“请不要与司机讲话”的牌子,提示司机和乘客注意。疏忽了,就有人命关天大祸!习禅的人,也是这样,先学方法,再就制心一处,精进不懈,就可到达目的地。如果方法不对头,又三心二意,不但达不到目的,甚至走火入魔,出乱子。掌握方法,这是原则,还要灵活机动,这便是走自己的路,禅宗祖师莫不如是,故有千七百公案产生。

“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是,在修行不得法时,善知识的及时指正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佛陀在世时有二比丘,久修不悟,遂生退道心。世尊要其说明原因,一说修数息观,心仍不息;一说修白骨观,久观境不现。佛说:你们把修法互换一下,很快会得到成功的。二人疑惑不解地问:这是什么原因?佛说:修数息的前生是看尸陀林的,观白骨的前生是银匠师。故二人互换方法后很快都得道了。

还有枯坐不能成佛、磨砖不能作镜的比喻,都说明善知识的重要性。但学者本身就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善根、二是定志愿。有善根才能得闻佛法,有善根才能听善知识的话;如说修行,便是志愿了。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一定要选定所要走的路而精进不懈。

“知之匪艰、行之唯艰”。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并不难,做起来却不容易。现成的答案是没有的。需要千百次训练,实验。“赵州八十犹行脚,只因心头未悄然”。习禅一年多来,什么办法都用过了,结果一事无成,真是苦恼极了!最后认定数息观坚持下来,遵照数入不数出的方法,有时从一数到十,数八、九次都数不到十。中间都被妄念冲击了。虽有几支香尚能循环往复数好,要持之以恒,“一念万年去”,又谈何容易。坐香时,静下来数还可以;开静后,就被纷繁复杂妄念袭来,外因强烈,内因信念微弱,正念便中断了。可见要达到“行亦禅,坐亦禅”的娴熟功夫,的确不是短时期所能办到的。

六祖以“无念”为宗,这是上根利智的刚毅决策,一舍一切舍、一断一切断。我自知愚笨,从一数到十都数不好,只好以“有念”为前方便,用上几年功夫,从“有念”过渡到“无念”,乃可说是以无念为宗。

总之,走自己的路,是苦心孤诣、潜移默化的同义语。尽管来之于经教,但行起解绝,故说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也就是“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地用功夫”。故禅之所以为禅,别人岂可以心思言议者哉!
 


{返回 禅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略释禅观、禅乐与禅病(郑士钢)
下一篇:走出迷妄 见山是山(铃木大拙)
 参话头的殊胜(心培和尚)
 禅的基本目标(王雷泉)
 从小我到无我(圣严法师)
 读诗说禅坐(大慧)
 禅宗公案的人生哲理(思齐)
 禅定与佛教哲学(陈重晖)
 略论中国早期禅法发展史(刘保金)
 《坛经》导读
 悟后的实修(海天)
 略论禅宗哲学思想的几个源头(高华平)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五三 满瓶本生谭[栏目:第一篇]
 编后语[栏目:能海大师传]
 越南的佛教教育[栏目:佛教与教育]
 三○四 达陀罗龙本生谭[栏目:第四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