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解脱之道讲记 c11 七、正念
 
{返回 体方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20

“﹝七、正念﹞
    念是专心系念,为摄心不乱的主要修法。在此,是以出离心为导向的。而所修的念,不是念别的,是从正见、正思惟得来的正念。这是与慧相应的,向于涅槃的正念。”
    这个“念”是观念及心的念头(不是口里的念),正念就是专心注意安住在一个目标——出离贪瞋痴烦恼为目标为导向,而达到心不乱。因此不是念别的,而是从正见正思惟得来的正念,如果没有正见,你所有的思惟模式与平常的惯性是一样的。所以要从听法多闻熏习而确立正知见,起心动念就以这个正见为本,以透过正思惟而得的智能为根据。这样起心动念就不会与过去贪瞋痴烦恼的习性相应,念念与法相应,与明相应,与空相应,这样的念就是正念。

这是与正见正思惟相应而得来的、与慧相应的、向于涅槃的正念。时时刻刻的起心动念都在这样真正的正念正见里,身心行为自然就导正了,念念都与法相应,与智能相应,就会很快解脱涅槃。

“略说「念」与「正念的修习」:
   (1)念,是心的一种功能。百法明门论说:「念者,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曾习境:是已经历过的事、物、境界,包括我人所思惟过的意境。念的功能是:能令曾习境明了现起使心明记不忘。”
   念的功能即是能令曾习境明了现起使心明记不忘。曾习境就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境界,包括所思惟过的意境即心里产生过的观念意境。“念”其实就是意识心灵的一种功能作用,因此凡是人都不能不起念。每天醒过来到晚上睡觉为止,我们的六根时时刻刻在接触外尘而起念。修行的关键便是如何使念在正确的地方,而不是不起念。身心的不起念只有入定或死亡,才可以做到。所以这里讲的正念是如何使念头与明相应,与智能相应的,与法相应,而不是与无明贪瞋痴烦恼相应,只是这样而已。念是功能,我们学习过、经验过、看到的,都会明记于心,所以叫念念不忘。

“(2)正念的修习:是对正见所确认,而正志立意求他实现的真理──缘起,中道,四谛,念念不忘的忆持现前。也就是,于正见、正思所得的正法,系念现前,不忘不失。”

往哪个方向修习正念才是正确的?就是我们所熏习的缘起真理法则,要将缘起中道四谛的正见念念不忘忆持现前。没有闻法建立正见前,我们念念不忘的都是利益恩爱得失,就在这个习性中起用。而正念却是将缘起中道四谛的正见明记在心,透过上课的多听闻熏习,逐步理解深入自己的心灵。以这个为正见根本,由于正见正思而所得的正法系念现前不忘不失。归纳起来,其实最要紧就是明白缘起的一切法是因缘和合而无自性的,是无常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及单一性的。一定要将这个观念时时刻刻明白系念在前而不忘不失。如果真的明白清楚了这个正见,任何起心动念都在这样的法上相应,在人间就不再有贪瞋痴了而不会造业了。再好再美的物品,再大的利益都知道是无常虚幻不实的,都知道要善用才能得功德,误用就会造生死的业因。时时刻刻明白这点,哪里还会犯贪瞋痴去造业!之所以会贪嗔痴造业就是意念不能时刻在正念中,都在习性的惯性中,犯罪造业还不知道,被贪瞋痴引动了还不知道。所以我们念念都与正见相应就叫正念,这就需要多闻熏习,闻思修三慧的第一就是“闻慧”,常常听闻熏习,加强对法的认识,加强对正见的了解。使得在我们的意念中不忘不失,生活中时时刻刻以正见为准则及思考模式。法法现前时都用正见来应对,那就是时时刻刻在守护六根门头,看门的就是正见正念,哪里还会贪瞋痴烦恼造业!

“假如有人能念念专注一境,经长久修习,可以引发「心一境」的境界,也就是「定」的境界。正念修习成就,即能得正定。”

一般修定的人先要找一个目标对象即所缘境,一心一意专注在所缘境上,久而久之,心就不会跑掉而安住了,就像猴子被绑在一个地方,不会乱跑了,慢慢就安定了。这个所缘随各人的所需而不同,念佛人观照一尊佛,有的是注意呼吸,有的注意心灵起观,譬如观日、月、水、青红赤白等,这是定的境界。注意这个重点:所谓的所缘境,有的是看佛像,有的心里想一个意念来产生某一个相,这叫胜解观即假想观。但是真正要与正念相应的话,最好是如实观。什么叫如实?照着我们身心当下的现状,照着当下的条件去作为所缘境,而不是用意识想象一个像来观住。把自己身心当下心念的起动作为所缘境,那么一定要与缘起的正见相应,这样的正念能很容易地成就正定。其实如果用修定的方式使心安住下来,这一种定还是有出入的,入定时有定,出定时就没有定了,这不究竟。

正念修习成就即能得正定,也就是说正念真正成就了,定才能成就。正念没有成立,心是散乱的,要入定也不可能。而真正的定就是在建立缘起观念的基础上,思惟模式不离正见正思惟,身口意也调整得恰到好处,不打妄语不骗人,身心行为都端正守戒了,意念随着正精进也逐步与正见相应,念念与法相应了,八正道前面的七个条件都具备了,这样的念兹在兹,内在颠倒执着扰乱的条件没有了,心必然不会散乱而得定。这是自然的定,也就是回到我们的本来——本来就定的。为什么会不定?因为受无明产生的邪见误导而颠倒执着,才有贪瞋痴烦恼。现在调正了知见,也调正了身口意,意念的起落都与正见相应了,哪里还会颠倒!这叫“不定而定”。因已去掉了所有颠倒执着扰乱的条件了,当然就定,这时不再需要刻意的来一个什么定。因为它是回到本来的不定而定,也叫如如不动的定,是法尔如是的法性空寂本来如此的定,不是修来的,只是回到原来的地方,我提倡的是这种定。但是众生散乱惯了,很难一下子要有正见、正思惟并调正身口意达到正定,所以不妨就有善巧了。先教你注意呼吸,所缘某一个境界,使心慢慢安定下来,这叫方便,透过这个方便比较容易进入情况。透过方便修定的方法,慢慢具足了前面七个条件,就能进入正定。所以修止修观在过程中可以有很多善巧,但要注意,那只是助道的方便,要达到真正的正定才是正确的。

 


{返回 体方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解脱之道讲记 c12 八、正定
下一篇:解脱之道讲记 c10 六、正精进
 解脱之道讲记 b27 灭谛 五 解脱者的生活
 系着身见 即使生天 亦是大苦
 解脱之道讲记 c6 二、正思惟
 解脱之道讲记 a15 六师的学说
 闻我说法 分明解了
 在实践中修正
 解脱之道讲记 b23 灭谛 一 解脱即是自由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九章 现象与实性之中道
 解脱之道讲记 b22 三解脱门 三 无愿(无作)解脱门
 苦由何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怎么办?[栏目:达真堪布]
 81 不应以职业论贵贱[栏目:本性法师]
 十义量 立宗义第十[栏目:韩清净居士]
 第八十二 赖吒恕罗经[栏目:第二篇 中分五十经篇]
 菩提流支(Bodhiruci 约5~6世纪间)[栏目:汉传佛教人物]
 阿那律思惟八法(cittara长老)[栏目:[南传]其它法师]
 第二 西哈萨那品[栏目:譬喻经]
 2011安居摘录:一些欢喜念佛方法[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佛陀的第一次开示[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致毕业班:一去不返的时光[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