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念念相应念念佛
 
{返回 体方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64
念念相应念念佛
      所以我说我们每天二十四小时要相续不断的用功,大家说那怎么可能?好,那我现在不讲二十四小时,我们讲当下都在觉照中,这样难不难?不难!因为当下而已嘛,当下没有时间相,所以不难、对不对?真的喔,这个都是心法、都是重点。当下如果在觉照中、不倾动,都在正念正智中,那我问你,这个是不是定?没有颠倒,没有烦恼、没有贪欲,定不定?那绝对定!那这样的话修定难不难?修定跟当下的觉照是一样的,当下的觉照就是定,就是真正修定,也是真正念佛。
      什么叫真正念佛?觉照的觉,觉就是佛,那么当下念念都是觉照,念念都是觉醒的,没有颠倒、没有胡涂,那不是佛吗?佛就是觉者,那如果念念当下都是清净的,都是光明的,都是不颠倒、不执着的,那是不是当下都在念佛?当下也在修定。
      注意喔,这个法门如果懂,当下是戒、定、慧等持的,当下一念之间就具足戒、定、慧,所以不要以为修戒很难,当下不执着就是戒,当下不杀、盗、淫、妄、酒就是戒,那么戒、定、慧都有啦,为什么?因为这个地方不会犯戒,那么你戒就具足,这个地方不颠倒那么定就具足,这个地方与明相应,念念都在觉,那个就是慧嘛,那是不是戒定慧具足?
      所以修行不要落入时间相,我一直强调,一落入时间相你说难啦,没有(时间相),生命只有当下,活着的当下,当下念念觉就是佛,念念觉就跟明相应,念念觉就戒定慧具足,是不是这样子?所以这里讲,“于彼一切受,黠慧能悉知,”只要你是精勤的、不倾动的,在正智正念中,一切的受起来,你清清楚楚的都知道,因为你有智慧。“能知诸受已,现法尽诸漏。”注意听喔,这几句话最重要,我一直强调在这里。一切的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你明白它的真相,它能住吗?它是实在的吗?你还会落在那个贪、瞋、痴?被那个乐受、苦受而迷惑吗?所以,当下尽诸漏,烦恼没有了,贪瞋痴没有了,而且注意听喔,是尽喔,是不再起。
      “依慧而命终,”这个时候在明相应、空相应,念念正智、正念之中,依这样的智慧而死亡,“涅槃不堕数,”这个就是涅槃,不再堕入所有的数,数就是一种束缚,或者叫命,或者叫运,或者叫业,再也不会堕进去了,不会被这些所谓的命啊、业力所束缚了,涅槃,就是永灭,
      佛陀简单扼要的开示重点,他看到那么多的比丘生病啦,面对的是死亡,佛陀主动的来为大家开示,你看他谈的是什么?还是这个(缘起法),他有没有叫大家寄托在未来?有没有请大家往生哪里去?没有!当下能解决的,为什么要等未来呢?当下每一个人能解决的,为什么不解决呢?到今天为止,我还是一直告诉各位喔,谈法一定要谈当下、现在,也就是现法,解决问题只有当下能解决,你现在不能解决下一秒钟不可能解决,那样的话你只有落入时间、在等待里面。
      佛陀的开示,《杂阿含》给我们一个很深的启示:一切的问题都在当下解决,当下不能解决的,你下一秒钟还有问题。所以我一直开示各位,上这个课要用心,如果你把他当作:我只是来听听法,你们不懂的把握当下,你们就错过了。
      我以前讲过,我们每一经,佛陀开示的每一经,都谈到究竟解脱的方法,都是在谈这个,每一经只要你听懂,你可能都有开悟、契入的因缘。所以我就说,我们如果上三百多经,最少有三百多次,让你启发、让你证入的机会,就是在谈这个。因为这些法都不离当下,不离身心当下的体会。
      如果到现在还不能体会的人,下面还有两个主题:一个叫'涅槃',最后一个叫'十四无记',我希望各位从这个时候起,发起恳切的心,慎重的心,每一个因缘当下,用生命投入,很重要,因为我们这个经快讲完,我希望这个经讲完,每一个人至少都要得个入处,把握每个当下,那一种敬重的心,恳切的心,专注的心,每一剎那都要用上来。因为所剩下没有多少经讲了,每一经都非常重要,大家从这个时候起,要好好把握。

{返回 体方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系着身见 即使生天 亦是大苦
下一篇:正智不倾动
 解脱之道讲记 a3 四谛总说
 正念正智以待时
 解脱之道讲记 b10 十二因缘 第十二项 老死&总结十二支
 解脱之道讲记 b21 三解脱门 二 无相(无想)解脱门
 解脱之道讲记 b17 三法印的纵横无碍
 解脱之道讲记 a14 一般思想界与六师外道
 解脱之道讲记 a19 集谛 缘起的定义
 念念相应念念佛
 不正思惟故
 观察生灭乃至无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临终时观音势至二菩萨来能跟随去吗?[栏目:助念往生·净空法师问答]
 辨中边论述义[栏目:济群法师]
 鳝鱼报恩,店主改行[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我对佛教宗教师的一些建议[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种善因得善果 (第二十讲)[栏目:因果原理]
 开示悟入[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殊胜的共修法会——传喜法师于苏州圣堂寺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三五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 (3)[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栏目:方立天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